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更多人应该是从诗画中,

寻见蓑衣斗笠的影迹。

在多雨的农耕地区,

它曾是不可缺的日用品。

当然还有江上打渔,

亦离不开此物。

-

疏水又耐腐的植物,

如蓑草、棕丝棕皮、高粱叶子等,

编织而成的厚厚蓑衣,

既能挡风遮雨,

也能防寒保暖。

尽管只是一定程度上。

-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农家虽然备有雨伞,

但农作时不方便,

常常需要蓑衣。

房前屋后的几棵棕树,

上了年纪,棕丝裹着树根。

这便是蓑衣的取材。

-

翠绿的棕叶,简易编织,

就是最好用的绳子,

透着一股棕叶清香。

而独属于棕丝的香气,

被手艺人牢牢锁在蓑衣中,

使用时自然能闻到。

-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棕丝缝制的蓑衣,

不耐曝晒,亦不耐潮,

平日里需得妥善保管。

从春播到秋收,

或是细雨绵绵,

或是雷鸣暴雨。

穿着蓑衣的辛勤身影,

便是一家最可靠的顶梁柱。

-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夏季多雨,又赶上农忙,

棕丝织就的蓑衣,

透过薄薄一层汗衫,

微微扎人,些许疼痒。

但忙乎起来的人们,

常常“赤膊上阵”,

哪还顾得上这些微扎人?

-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一户人家,一件蓑衣,

是顶顶要紧的物什。

往往陪着一家之主,

历过数十年风雨。

也有上一代传给下一代,

说是重要家产也不为过。

-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从祖辈传下的一件蓑衣,

哪怕在经年岁月中,

日渐损坏,

也不愿将其扔弃。

缝缝补补,

它还能遮风挡雨。

-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与蓑衣正正好相配的,

便是那制式简单的斗笠。

一顶斗笠,一件蓑衣。

这才是完整的标配。

箬竹叶和竹篾编织的宽沿帽,

有它,才能挡住头顶一片雨。

-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头戴箬笠,身穿蓑衣。

肩扛锄头,手牵耕牛。

这就是春雨时节,

乡间田里常见身影。

-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以前的乡下人家,

总有一面墙壁上,

挂着蓑衣和斗笠。

耕田犁地。收获稻谷。

江上打渔。搬货拉纤。

风里来雨里去的劳作者,

总之是离不开它的。

-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而这样实用且珍贵雨具,

在很早便进入诗词中。

它几乎是最古老的雨衣,

先秦时期便有它的身影:


“尔牧来思,何蓑何笠,或负其餱。”

——《诗经·小雅·无羊》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但更为大家熟悉的,

还是张志合的《渔歌子》。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这是部分传统文人理想生活,

立身高洁,托志渔翁,襟怀超逸。

-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苏轼对此词亦甚为喜爱,

但他的达观超逸更胜:

一蓑烟雨任平生。

这样洒脱,这样超凡。

而在这之前,唐代的柳宗元,

一首《江雪》孤傲清绝到极致。

-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幼时念诵这些名篇佳句,

对于蓑衣和箬笠,

便有了别样情感。

起初是觉得颇具诗意,

后来才渐渐体会,

那是一种心乡渴望。

-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于雨天里的劳动者,

蓑衣是坚实耐用的雨具。

可于无数失意的文人,

一蓑烟雨,一顶箬笠;

泛舟清波,行于野岭。

-

它是一种寄托,一份坚持;

亦是一种选择,一种信仰。

也不过是江南暮春的一蓑烟雨,

却给了他们最温暖的慰寂寥。

-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无论是现实生活中的雨具,

还是诗词中意境美的画面,

箬笠与蓑衣,

都是沉在旧时的记忆。

它快要消失踪迹,

永远地属于过去。

却因为曾真实存在的温暖,

因为这些数量可观的诗词,

依然时常惹人怀念。

-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在更为遥远的未来,

当老一代农村消逝,

孩子的孩子已无从想象,

那样的厚重生出怎样的温柔?

便连诗歌、画卷、影像,

也无法真切感怀,

那讲给他们的故事,

便从老去的棕树开始吧!

-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文字|目录君

​图|来自网络

水墨画|古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