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江区“两拆一增”有序推进 城市面貌焕发新颜

坚持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手抓、两手硬,在确保疫情防控安全的前提下,我区"两拆一增"工作也在有条不紊的开展。截至目前,全区共计排查出拟打造点位60处,动工打造30余处,完成打造6处点位打造工作,拆除违法建设400余平方米,拆除围墙1000余米,植绿增绿10000余平方米,增加开敞空间2万余平方米,让城市呈现出了崭新的面貌。


01

东湖公园:

拆围透绿 开放城市美景


锦江区“两拆一增”有序推进 城市面貌焕发新颜


东湖公园内,"两拆一增"让这个老公园焕发出了新活力。 河滨路沿线原为公园与外部隔离的围墙,我区对沿线围墙进行了拆除,景观优美、色彩缤纷、季相分明的多样性植物景观取而代之。公园步道与城市道路融为一体,公园形态与城市空间有机融合,呈现出生活生态空间相宜,人、城、园和谐统一的开放型城市绿色生态空间。


锦江区“两拆一增”有序推进 城市面貌焕发新颜


"直接从路边通过人行步道就可以进公园,方便多了。""你看这些花好漂亮哦,来给我拍一张。"正值花开时节,东湖公园的游人逐渐增多,居民们可以直接从临街景观带步入公园,即使在马路边也能看到公园内的美丽景色。前来游玩的市民纷纷感叹:"真是人在街上走,如在画中游!"


锦江区“两拆一增”有序推进 城市面貌焕发新颜


今年,我区按照全市应拆尽拆工作思路,对东湖公园围墙进行拆除,目前拆除围墙长度200余米,植绿增绿3000余平方米,增加开场空间1万余平方米。下一步,我区将全面完成东湖公园围墙拆除工作,打造可进入、可参与的健身步道,持续推动锦江公园片区点位打造。


02

华兴街:

拆除院落围墙 打造街道"风景线"


锦江区“两拆一增”有序推进 城市面貌焕发新颜


华兴街汇聚了西川邮政管理局旧址、商业场、悦来茶馆、川剧艺术中心等知名历史点位,是一条响当当的百年老街。随着天府锦城工程建设的推进,华兴街作为其中的一个改造街区开始了升级改造。在打造过程中,我区结合"两拆一增"工作,积极动员居民拆除不影响安全的小区围墙。目前已拆除华兴街17号居民小区围墙100余米,增加开敞空间2000余平方米。


锦江区“两拆一增”有序推进 城市面貌焕发新颜


据悉,华兴街17号院是一处老旧院落,围墙拆除后,不仅拓宽了人行道也让院落完整展现在了群众的视野中。院落的外立面进行了统一打造,与街区一致延续了传统川西风格,同时融入邮政大厦的西式建筑风格元素,以青灰为主色调,以砖红色为点缀,呈现出了古朴雅致中西结合的传统风貌特征。

居民徐先生告诉记者:"围墙拆除前大家还很担心安全问题,现在不仅安全问题通过门窗的运用得到了合理解决,院落和街道也更美观,居住环境提升了,非常好。"


03

金象寺路:

停车场变身微绿地 增进群众生态福祉


锦江区“两拆一增”有序推进 城市面貌焕发新颜


近日,居住在金象寺路的居民发现附近又增加了一个花团锦簇、绿意盎然的微绿地,绿地内铺设了人行步道,增加了座椅,与三环路熊猫绿道实现了连通。


每日饭后在绿地内散步、消食已经成为了居民们热爱的生活方式,每每问起周边居民,他们都感激道:"环境大变样了,生活更安逸了。感谢政府的民生工程给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生态福祉。"这就是"两拆一增"为城市和人民生活带来的变化。


锦江区“两拆一增”有序推进 城市面貌焕发新颜


据了解,这个微绿地不久前还是一个临时停车场,周围的绿化环境较为杂乱,结合金像寺路及三环路整治工作,区综合执法局依法拆除了200余米围墙,并结合周边闲置地块现状,植绿5000余平方米,增加开敞空间6000余平方米。


04

区综合执法局:

以"两拆一增"为抓手 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


锦江区“两拆一增”有序推进 城市面貌焕发新颜


如今,"两拆一增"已成为成都打造开放公园街区,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重要抓手。今年我区在2019年工作成果基础上,再接再厉,集中攻坚年重点难点。


区综合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该局将结合大运会周边风貌整治对猛追湾游泳馆和成都市射击学校进行拆墙透绿打造,结合城市绿锲建设工作,在中环路与其南侧铁路线之间建设条形生态带。结合天府锦城建设对违法建设、围墙进行拆除植绿。围绕大棚房清理整治行动,全面总结提炼前期点位成果,积极挖掘拆围拆违点位,同时结合成龙路整治,拆除沿线违建、围墙,因地制宜植绿。


据悉,今年,我区计划打造点位60处,目前已动工打造30余处,完成打造6处点位打造工作,拆除违法建设400余平方米,拆除围墙1000余米,植绿增绿10000余平方米,增加开敞空间2万余平方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