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閩南平和縣崎嶺天湖堂所在地的南湖村有一座頗有名氣的土樓——祥和樓,建於清乾隆五十二年(公元1787年),距今已有230年曆史,與天湖堂相距不過百米。
祥和樓屬圓形土樓,樓門上方石雕匾額“祥和樓”三個大字顯得端莊雋永,令人心生安寧祥和之感。匾額抬頭寫著“旹,乾隆丁未歲”,載明瞭祥和樓的建築年份。
祥和樓為同心雙環圓形土樓,直徑約50米,佔地面積近2000平方米,垂直高度約11.4米。外牆底部厚達1.8米,至三層高牆壁厚度仍1米有餘;牆基高約1.5米,以未經鏨鑿的溪石壘砌而成。溪石大者一米見方,小者幾十斤重,確保牆體穩固,數百年來任由暴雨沖刷、洪水浸泡而巋然不動。樓門朝南,推門而進,中間是個直徑約15米的圓形石埕,地面由鵝卵石鋪成,靠近北側有一口圓形水井,揭開井蓋,井水依然清可照人。站在石埕觀望,樓內結構分為前後兩落,前落一層,後落三層,中間以長方形天井相隔。樓內正對大門的是祖堂公廳,以祖堂公廳和大門為中軸線,兩側各開4門,可見整座樓由8個獨立單元組成,每個單元呈扇形,前落面闊一間,常為門廳,兼作廚房、放置農具傢什等;後落面闊三間,居中為客廳,左右兩間可為廂房,牆邊有自用樓梯通往二樓,二樓各單元房間之間留有一門,平時關閉,打開則成為鄰里互通的廊道。三樓共同樓門左側的公用樓梯上下,靠窗一側為互通式連廊,可繞樓環走一圈,連廊內側為各戶房間,與連廊之間以木製屏風為牆,只留一小門進出。扣除門廳、祖堂公廳不計,整座土樓共有72個房間,每個單元既有相對獨立的私密空間,又有互為融合的公共區域,體現了閩南人喜歡聚族而居、鬧中取靜的居住特徵。據言鼎盛之時,樓內曾經居住20餘戶人家200多個人口。
與周邊眾多的土樓相比,祥和樓獨有其非凡之處。無論樓門還是裡邊各單元,其門框所用石材均精雕細琢,前落外牆更一律為青磚牆面,使得牆體既美觀又不容易損毀。而即便是兄弟分家,樓內亦未另外開設門戶,既使樓內8個單元的原有格局免遭破壞,也體現了兄弟情深的和諧、團結氛圍,是一種良好的家風傳承。實際上祥和樓歷經200多年風雨,牆體外觀仍幾乎完好無損,亦可見其建築質量之上乘。
閱讀更多 柚都人文故事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