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导读——《少年维特之烦恼》

导读

《少年维特之烦恼》是歌德早期创作的重要作品。

小说主人公维特结识了当地法官的女儿夏绿蒂,但是她已经订婚,未婚夫阿尔伯特是个很不错的青年。维特每天都渴望见到她但每次相见都只是加深自己的痛苦和绝望。维特终于痛下决心离开他们。他前往公使馆做了一名秘书,期望在工作的重压下忘却过去。然而,公使的吹毛求疵,社交场中贵族男女的轻侮,使他试图振作起来的努力付之东流。受心的指引,维特又回到了小城,回到了夏绿蒂身边。但是,他看到了夏绿蒂眼中的同情和怜悯,内心的煌恐与挣扎,也看到了阿尔伯特礼貌的客气后面的冷淡。他明白,这无法控制的熔岩般奔涌的感情,正在把三个人都逼入一个危险的境地。维特决定自杀。他以外出旅行为名,派仆人向阿尔伯特借来一把手枪,在子夜时分开枪自杀。


《少年维特之烦恼》有着异常强烈的时代精神。

小说出版之时,正值欧洲从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过渡的转折时期,新兴市民阶级已经觉醒,强烈要求打破等级界限和种种封建束缚,建立自由、平等的新型的人与人的关系。但是,强大的封建贵族势力,使许多年轻人的理想碰壁。一次次的挫折和失败,滋生出一种悲观失望、愤满伤感的情绪。在维特为理想破灭而悲伤的哭泣中,德国的一代青年看见了自己的影子。维特的苦闷,正是那个时代青年的精神苦闷。


歌德通过维特的悲剧,揭露了德国社会的鄙俗气,批判了腐朽的等级偏见,以及德国新兴资产阶级对现实无能为力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维特是觉醒了的一代青年的代表人物,他追求美好的理想,要求个性解放,幻想纯洁的爱情;他有才华,有能力,希望能够有所作为,但死气沉沉的现实却不容许他越雷池一步。在令人窒息的环境中,处处受到压抑和侮辱,他既不能容忍周围的庸俗鄙陋,又看不到前途,最后,只能以自杀作为唯一的出路。


小说成功地运用第一人称的书信体,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面对主人公妮辊动人的述说,读者仿佛就是他的朋友,融入到主人公的情感世界中。

小说中对自然的描绘和歌颂,对淳朴的农民和天真的儿童的赞美,对个人聪明才智的推崇,对周围鄙俗环境的唾弃,都是狂飙突进运动精神的体现。

约翰·沃尔夫冈·歌德(1749-1832),德国伟大的诗人、作家和思想家。出生于法兰克福一个文艺氛围浓郁的富裕市民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古典文化熏陶,大学时在莱比锡大学学习法律,真正的兴趣在自然科学和文学艺术。青年歌德是“狂飙突进”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作品中充满奔放的激情和强烈的叛逆。

1775年,歌德脱离“狂飙突进”运动,前往魏玛公国担任要职,度过了从政的“魏玛十年”。之后,歌德的艺术理想发生变化,转向古典主义。1794年与席勒相识,一起开创了德国古典文学的繁荣时期。晚年歌德出了“世界文学时代已快来临”的著名论断。1832年3月22日,歌德病逝。

《浮士德》是歌德一生创作的高峰,是其思想和艺术探索的结晶。《少年维特之烦恼》是歌德“狂飙突进”运动时期的代表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