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導讀——《少年維特之煩惱》

導讀

《少年維特之煩惱》是歌德早期創作的重要作品。

小說主人公維特結識了當地法官的女兒夏綠蒂,但是她已經訂婚,未婚夫阿爾伯特是個很不錯的青年。維特每天都渴望見到她但每次相見都只是加深自己的痛苦和絕望。維特終於痛下決心離開他們。他前往公使館做了一名秘書,期望在工作的重壓下忘卻過去。然而,公使的吹毛求疵,社交場中貴族男女的輕侮,使他試圖振作起來的努力付之東流。受心的指引,維特又回到了小城,回到了夏綠蒂身邊。但是,他看到了夏綠蒂眼中的同情和憐憫,內心的煌恐與掙扎,也看到了阿爾伯特禮貌的客氣後面的冷淡。他明白,這無法控制的熔岩般奔湧的感情,正在把三個人都逼入一個危險的境地。維特決定自殺。他以外出旅行為名,派僕人向阿爾伯特借來一把手槍,在子夜時分開槍自殺。


《少年維特之煩惱》有著異常強烈的時代精神。

小說出版之時,正值歐洲從封建制度向資本主義過渡的轉折時期,新興市民階級已經覺醒,強烈要求打破等級界限和種種封建束縛,建立自由、平等的新型的人與人的關係。但是,強大的封建貴族勢力,使許多年輕人的理想碰壁。一次次的挫折和失敗,滋生出一種悲觀失望、憤滿傷感的情緒。在維特為理想破滅而悲傷的哭泣中,德國的一代青年看見了自己的影子。維特的苦悶,正是那個時代青年的精神苦悶。


歌德通過維特的悲劇,揭露了德國社會的鄙俗氣,批判了腐朽的等級偏見,以及德國新興資產階級對現實無能為力的軟弱性和妥協性。

維特是覺醒了的一代青年的代表人物,他追求美好的理想,要求個性解放,幻想純潔的愛情;他有才華,有能力,希望能夠有所作為,但死氣沉沉的現實卻不容許他越雷池一步。在令人窒息的環境中,處處受到壓抑和侮辱,他既不能容忍周圍的庸俗鄙陋,又看不到前途,最後,只能以自殺作為唯一的出路。


小說成功地運用第一人稱的書信體,拉近了與讀者的距離,面對主人公妮輥動人的述說,讀者彷彿就是他的朋友,融入到主人公的情感世界中。

小說中對自然的描繪和歌頌,對淳樸的農民和天真的兒童的讚美,對個人聰明才智的推崇,對周圍鄙俗環境的唾棄,都是狂飆突進運動精神的體現。

約翰·沃爾夫岡·歌德(1749-1832),德國偉大的詩人、作家和思想家。出生於法蘭克福一個文藝氛圍濃郁的富裕市民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古典文化薰陶,大學時在萊比錫大學學習法律,真正的興趣在自然科學和文學藝術。青年歌德是“狂飆突進”運動的重要代表人物,作品中充滿奔放的激情和強烈的叛逆。

1775年,歌德脫離“狂飆突進”運動,前往魏瑪公國擔任要職,度過了從政的“魏瑪十年”。之後,歌德的藝術理想發生變化,轉向古典主義。1794年與席勒相識,一起開創了德國古典文學的繁榮時期。晚年歌德出了“世界文學時代已快來臨”的著名論斷。1832年3月22日,歌德病逝。

《浮士德》是歌德一生創作的高峰,是其思想和藝術探索的結晶。《少年維特之煩惱》是歌德“狂飆突進”運動時期的代表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