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漢字是世界上最美的文字?怎麼做才能最好的弘揚漢字文化?

黃九變書畫


果子的思考與回答:

黑森森的文字是中國文化的生命基元。在人類諸多奇蹟中,中國文字獨佔鰲頭。果子認為,漢字是世界上形美與意美最完美結合的書寫表達符號。

美本身是一種主觀感受。雖然人們都能感受到美,並且能夠識別自己認為的美,但美的內涵仍然有一種共同的本質屬性,無可厚非。

美有多種表現形式,在我眼裡簡單的把它分為兩種表現形式,即形之美與意之美,即所謂的外在美與內在美。這裡的“形”包括形狀與聲音,即能直接刺激感官的事物。反映到漢字上,我認為就是書形之美與書意之美。形美以感目,意美以感心。形美如畫,意美如詩。

因此漢字的美,我也從這兩方面進行闡述。

一. 漢字形之美,構成了世界上唯一的且最完整的書法美學

漢字一旦被開始書寫,便進入了一種集體審美程序,因為漢字書寫有造形,有節奏,有徐疾,有韻致。於是永恆的線條,永恆的黑色,至簡至樸,又至深至厚,推進了中國文化的美學品格。

1.漢字最早的出現就是以一幅幅畫的形式出現的,你說它能不美嗎?

“書畫同源”。世界上唯有漢字這一種文字在造字法上有“象形”、“會意”的二者表達。漢字最早是以圖形的形式出現的。圖形有時候比複雜囉嗦的文字更有思考和想象的空間。因此漢字從出現的一開始就比其他任何文字更讓人遐想和憧憬。見字如畫,如“旦”,彷彿看到了紅紅的太陽從山峰、雲端、或者洶湧的海浪波濤中升起。

這些最早的漢字被刻刻畫畫在堅硬的龜甲上、粗糙的石壁上、石鼓上……從此刻畫出了漢民族永久的生命線。

2.漢民族每個時代的美學都可以通過漢字的書法得到淋漓盡致的展示

書法經歷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商、周)的創始階段,又經歷了小篆,隸書,草書(秦漢、三國)的發展階段,最後經歷了行書、楷書(兩晉南北朝、隋唐)成熟階段,然後發展至今。每一階段的漢字書寫都是每一個時代美學的集中表現。

讓我們先看看甲骨文。甲骨文笨拙的刻在白白的動物骨骸上,看之讓人彷彿望到了遠古洪荒時代的景象——粗陋、狂野、奔放、壯麗。商朝時,甲骨文不僅刻在牛骨龜甲上,同時也鐫刻在青銅器上(金文或銘文),因甲骨文主要用於卜辭,因此它們看起來還自帶著“詭異”而“頹靡”的氣象。

鎮國之寶的著名石鼓文可以說是西周“小篆”的典範。其文字體態堂皇大度,圓活奔放,字體勻稱,渾厚古樸,橫平豎直,嚴謹公正。這不正與“周禮”相通嗎?

漢字從篆書“破圓為方”簡化為隸書之後,成為漢代視覺美學上的時代標誌,線條悠揚流動,字體雄健開闊,頗有大漢朝氣象。

草書和行書幾乎同時在隸書的基礎上產生。此時漢字之美以即興與自在之作《蘭亭序》為代表達到了它的美學頂峰。

清代書法家梁巘在《評書帖》中說,“晉人尚韻,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態”,集中準確地描述了各個朝代文字書寫的最顯著特點。這不正是每一個朝代美學的最集中表現嗎?這就是漢字之美!是任何世界上其他文字無以復加的!從這個理由上也可以說漢字是世界上最美的文字了吧?

二.漢字意之美,決定了漢文學尚簡、尚韻、尚意的特點,造就了成千上萬、美輪美奐、世代傳頌的文學佳作。

漢字意之美,首先表現在寓繁於簡的漢字文學之中。漢字的特殊構成,似乎決定了漢語文學的特性——極簡性,惜字如金。一個“旦”字,是文字也是圖畫,更像一個詩意的句子。無論是古文學還是現代文學,都崇尚“言有盡而意無窮”的意境之美。

古希臘的《伊利亞特》、《奧德賽》,古印度的《羅摩衍那》等都是鴻篇鉅製,長達幾十萬的長詩,讓人眼花繚亂。

然而,同一時間發展出來的漢字文學《詩經》卻恰恰相反,它以“四兩撥千斤”的靈巧,發揚了漢語文學的長處與優勢。當然唐詩宋詞更不在話下。這些精煉卻意境深遠的文學作品堪稱世界文化“一絕”,這不能不歸功於漢字獨特的以視覺為主的象形本質。你說漢字美不美?

另外,漢字意之美,還滲透於漢字書寫裡的一種做人處事的“規矩”裡。漢字書寫,本就是一種修行。中國文化的核心價值,一直都在漢字的書寫中。從小時候最早的九宮格書寫,就開始認識“界限”、“紀律”、“規矩”。學習直線的耿直,曲線的婉轉,方的端正,圓的包容。從這點上,漢字之美,又無不體現中國君子之道?

最後,“字如其人”雖不十分準確,但也有六七成真!寫字可以看出一個人秉性是有一定道理的。在這點上,漢字是所有文字中表現最突出的。這也是漢字意之美的另一表現形式吧。世界上還有哪一種文字能像漢字那樣可以真切的表達書者的性情呢?察驗用筆濃淡輕重的不同,細微處你可看出書者的喜怒哀樂;書者從少壯到老年不斷變化的書法意境,從文字中表現出來,真是妙不可言,賞心悅目。這不正是“美”的本質嗎?

漢字之美,果子認為無論怎麼說,都無法準確和全部涵蓋其中的緣由來,所以果子以上所說只是自己直觀的一些體會而已。

事實上,漢字之美遠不止這些,因此,傳承與弘揚漢字之美,既是我們每一箇中華民族兒女義不容辭的責任,同時也是莫大的榮耀。至於如何傳承,只要你真心愛上了漢字,自然就會自覺地去去傳承與弘揚它,各有各有的法,本作者就不必在此贅述了。

(本文所有圖片為網絡網片)


山中野果4812



15250807559


為什麼說漢字是世界上最美的文字?答案是肯定的。它有它的最美之處和獨特之處? 英文和其它國家文字是無法比的。比如:帶有″釒"金字傍的文字都是金屬類的。例:金,銀,銅,鐵,鋁,鎢,鋅,鉛,銻,銦等等。帶有(氵)三點水的都與水有關。例:江,河,湖,海,池,溝,包括(淚水)的淚字都是與水相關。又如,與嘴巴有關的“口″字傍,吃(飯)。喝(水)。啃(骨頭)。又與說話有關的“訁"字傍。說,話,講,語等等。又比如,孝順和孝敬的《孝》字,老在上,子在下,意思是,華仔要孝順和孝敬老人!

怎樣做才能最好的払揚漢字文化呢?我用(鬼斧神工,天造神物,大自然的漢字文字奇石開了一個博物館起名為《我的奇石漢字文字系列博物館》。


大藏家金屬回收


大約在5000年前的炎帝、黃帝時期,人們的智力已經接近現代人,能做一些複雜的工具和活動,然而,依靠簡單的結繩記事已經無法滿足人們的生活生產,因此,黃帝的史官領命去創造文字,於是,就有了倉頡造字,漢字就這樣誕生了。

在漫長的幾千年中,漢字的筆畫由繁至簡不斷髮生變化,但涵義和讀音基本沒變,到現在已經發展成世界上最完善的文字。漢字之所以被公認為最美的文字,是因為集合了結構美,音調美,內涵美。



結構美就是每一個漢字都有固定筆畫,能在平面空間展現出獨特結構和造型,體現出勻稱、和諧、美觀的特性,這一點是漢字獨有,世界上佔絕大多數的字母文字根本不具備。因此,漢字能衍生出一種新的視覺藝術——書法,其它文字就不能。

音調美是指漢字的聲調豐富,同一個聲母和韻母組合起來,有平聲,一聲,二聲,三聲,四聲總共五種音調,如,ma,媽(一聲),麻(二聲),馬(三聲),罵(四聲)。



並且,漢字的音調根據韻母可以分為輕音,中音,重音,如,西(xi),先(xian),香(xiang)三字,分別屬於輕音,中音和重音。讀輕音時,幾乎不用張嘴,只用舌頭髮音,所以聲調很輕柔,讀重音,嘴張得大,音調從喉嚨發出,所以比較洪亮,中音的發音介於輕音和重音之間,是半張嘴發出的,聽起來比較悅耳。

漢字的韻母和發音很豐富,因此,就對韻文,如,詩詞歌賦的創作提供了極大便利,詩人,作詞家完全可以根據個人的表達思想情懷來自由組合語言文字。



內涵美是指每一個漢字都代表具體的涵義和屬性,人們看到一個漢字,尤其是會意字,能自然而然聯想到它延伸出來的意義。

比如,看到樹(shu)字,自然就能聯想到它是一種高大的植物,由樹幹,樹冠和枝葉組成,是重要的原料。

又如,看到睡(shui)字,是典型的會意字,就可以想到眼睛閉上休息,身體處於相對靜止狀態。“睡”字本身的涵義是指眼皮下垂,合上眼進入休息狀態,即使不懂它的讀音和意思,看到它的結構組合,也能猜想出它的涵義,漢字的這種獨特性也是它的最大魅力之一。



怎麼做才能更好地弘揚漢字文化?個人覺得,做到以下幾點就可以。

其一,按照正確的筆畫和讀音來書寫和閱讀漢字,不能生造漢字。

其二,在書法中,不能為了書寫方便和整體章法佈局,而隨意減少或增加漢字的筆畫。

其三,對網絡新詞彙要以批判的態度去接受,不少網絡新詞彙完全扭曲了一些詞彙的本來面目。

其四,加強標準普通話的推廣和學習,尤其對一些生僻字要向大眾適當普及,以免它們使用率越來越少後逐漸消失。


鴻鵠迎罡


以中國文化為代表的東方文明,也以另一種思維方式和文化形態發展至今,成為了沒有中斷延續至今的文明古國。1931年,美國人John Sparks繪製了“世界歷史各大文明興衰歷程”,堪稱信息圖經典之作,以4000年為尺度的視角,看人類文明的趨勢。

圖1從左至右,分別是愛琴海(古希臘),埃及,赫梯、亞摩利、伊朗、印度、匈奴,中國

由此圖,可以看到中華文化的穩定性和非擴張性,是我們國家文化“源遠流長”的可視化呈現。而中國文化的穩定性特徵,很大程度與其文字的發展情況相關。漢字因為其表形表意,在發展上呈現穩定性特徵。

而西方的拼音文字,則是表音的符號,則必然因語音流變而產生形態變化。現在最具影響力的西方語言是英語,現代英語是由古英語演變而來,而古英語受拉丁語的影響很深。

古英語的產生,是在公元450年到1150年間,其起始晚於中國的書聖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的時代,然而中國漢字書法在王羲之時代已經到達了高峰,已經完全成熟,直至今日依然能被當代中國人識讀。

而古英語與現代英語則有天壤之別。下圖是古英語和現代英語的“我愛你”大家可以看出,二者不論是讀音還是形態都有很大的變化。

而筆者集了我國早在戰國時期的帛書和篆書而成“我愛你”三個字,雖然是屬於古漢字,但相信當代中國人也可以很容易識讀。可見,從文字的特性可以看出,西方文化具有更新性演變性的特質,而中國文化則更有穩定性特徵。這兩種文明都是人類的財富,二者的對話對未來的世界文化具有重要的意義。








高天晨書法


熟讀唐詩宋詞,讀懂他的意境,領略作者的情感

有些詩句就是那一個字,巧奪天工妙不可言

中華文字的確博大精深


天籟仕界


漢字是世界上最美的文字,它起源於象形文字如日月山水。龜就是畫一個烏龜。發揚傳承的方法是學習《說文解字》和其中的六書。


凌雲漢531


漢字之最美,在形音義俱全。形美:筆劃簡潔,結構合理,間架和諧,疏密得體,以形示義,觀之泰然。音美:平仄上入,發自天然,起於心聲,八方和奏,黃鐘大呂,雄起東方。義美:簡易全面,嚴密深邃,囊括宇宙,精顯末微,繪映萬物,直指人心。[呲牙][呲牙]


源應文化


漢字中華民族五千年悠久歷史的文化標識,漢字蘊含著民族文化的底蘊,彰顯東方文明永世長存的神聖。我們要讓孩子們知道漢字的歷史、意義,認知、感知。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標識。


人在江湖不能免俗aaa


文字是傳遞信息的工具,任何文字都是最美的。它是人類的另一個大腦。是他們讓人類和低級動物區別開了。這就是它們最美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