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巧節的形式是什麼?有什麼習俗?

方一詠


我是愛好傳統文化的玲子,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什麼是乞巧節?

乞巧節又叫七夕節,女兒節,是中國傳統節日,這裡面還有一個悽美的愛情故事。

一說到乞巧節就會想到七仙女,小時候看電視劇,就喜歡看七仙女和董永的故事,相傳每年七月七日,牛郎和織女就會相會於天上的鵲橋。

有古詩這樣描述: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乞巧節在漢代就有乞巧習俗,南北朝、婦女穿七孔針。唐代有長安穿針乞巧的習俗,在這些活動當中,婦女們看向織女乞求技藝,可乞求愛情、福壽等等。

古代時候的表現形式是多種多樣的,無不表達出對一切美好事物的嚮往。所以很多姑娘會在這天許下願望。

現在大多數人會把他當作一個節日看待、類似於2月14日的情人節,殊不知還有如此多的美好事物嚮往和習俗。

乞巧節的習俗

大多數地方是穿針乞巧,做小物品比賽

在浙江地區還有乞巧的習俗。還有山東地區有陳列瓜果乞巧。在陝西關中地區有耍七姑娘的習俗。就是擺上糕點、花饃、鮮果等,爭相向“七姑娘”叩拜等等。如今陝西農村還有穿七孔針的風俗。

總之,乞巧節的形式多種多樣,每一個地區的風俗習慣都不同,都是傳統文化的一種表現形式。


福苓張


【藝文雜記】很高興與大家分享個人觀點:

乞巧節其實就是七夕節的別稱,當然,除了這兩個名字,各地方的叫法不同,還有許多其它不同的稱呼。七夕節的傳統節日定在農曆七月初七,以祈福、乞巧、愛情為主題,相當於我國古代的情人節,或者傳統的相親節日。

起源

七夕節起源比較早,上古傳說中就已經提及,到了西漢已經普及,宋代的時候發展到鼎盛時期,汴梁城的七夕燈會算是一年一度的重大節日慶典。在當時,七夕節主要是未婚女性的專屬節日,這一天,她們可以上街特色如意郎君,尋覓自己的心愛之人。

等到宋朝以後,反而男女觀念發生了變化,趨於保守,七夕節的勝景也逐漸的衰落,未婚女性更加失去了本就不多戀愛的的自由機會,甚至洞房之夜才能夠第一次,見到自己郎君的真實面目。

傳說

七夕節本來就是男女戀愛的節日,在節日發展的過程中,古人還結合星相,因牛郎織女二星所在的方位比較特殊,恰好一年才能一相遇,所以,流傳出了大家都熟悉的“牛郎織女”浪漫愛情故事。不僅表達了年輕男女戀愛中的浪漫與執著,也體現著在古代的禮教束縛下,自由戀愛的坎坷與磨難。

形式與習俗

雖然現在的七夕節已經沒有宋代那麼隆重,但是很多習俗都流傳了下來,只是在不同的地域,也有所不同而已。比如鵲橋會,青年男女要在這一天,到鵲橋會去相親,尋覓自己中意的伴侶。

接露水,南方有一些地區的青年男女,要在七夕這一天用臉盆接露水,傳說這一天的露水是牛郎織女相會時的眼淚,如抹在眼上和手上,可使人眼明手快。

鬥巧,有些地方在這一天要舉行各種項目的鬥巧比賽,未婚的年輕女子們比拼穿針引線等女紅技術,以此吸引愛慕的男子前來相會。

主題

歷朝歷代傳承下來的七夕節傳說也很多,習俗活動也很多,總歸都是一個主題,表達了青年男女對於自由戀愛的追求和嚮往。

作為我國傳統的節日,影響範圍也非常廣泛,七夕節的習俗在整個東南亞地區都很普及。而且,七夕節已經進入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名錄。

非常感謝您看到了這裡,【藝文雜記】會持續在此領域更新不成熟觀點,期待與大家交流學習,共同進步,歡迎關注,並參與討論。


藝文雜記


七夕節”又叫“乞巧節”這個節日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漢代畫像石上的牛宿、女宿圖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我們於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到漢代末年《古詩十九首》中寫道:“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後來的唐宋詩詞中,婦女乞巧也被屢屢提及,唐朝王建有詩說“闌珊星斗綴珠光,七夕宮娥乞巧忙”。據《開元天寶遺事》載:唐太宗與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宮夜宴,宮女們各自乞巧,這一習俗在民間也經久不衰,代代延續。 

現在每到農曆七月初七,姑娘們就會來到花前月下,抬頭仰望星空,尋找銀河兩邊的牛郎星和織女星,希望能看到他們一年一度的相會,乞求上天能讓自己能像織女那樣心靈手巧,祈禱自己能有如意稱心的美滿婚姻,由此形成了七夕節。 



一棵紮了根的楊樹


喜蛛應巧

這也是較早的一種乞巧方式,其俗稍晚於穿針乞巧,大致起於南北朝之時。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說; “是夕,陳瓜果於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網於瓜上則以為符應。”

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說:“七月七日,各捉蜘蛛於小盒中,至曉開;視蛛網稀密以為得巧之侯。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間亦效之”宋朝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說,七月七夕“以小蜘蛛安合子內,次日看之,若網圓正謂之得巧。”宋周密《乾淳歲時記》說;“以小蜘蛛貯合內,以候結網之疏密為得巧之多久”明田汝成《熙朝樂事》說,七夕“以小盒盛蜘蛛,次早觀其結網疏密以為得巧多寡。”由此可見,歷代驗巧之法不同,南北朝視網之有無、唐視網之稀密,宋視網之圓正,後世多遵唐俗。

投針驗巧

這是七夕穿針乞巧風俗的變體,源於穿針,又不同於穿針,是明清兩代的盛行的七夕節俗。明劉侗、於奕正的《帝京景物略》說:“七月七日之午丟巧針。婦女曝盎水日中,頃之,水膜生面,繡針投之則浮,看水底針影。有成雲物花頭鳥獸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謂乞得巧;其影粗如錘、細如絲、直如軸蠟,此拙徵矣。”《直隸志書》也說,良鄉縣(今北京西南)“七月七日,婦女乞巧,投針於水,借日影以驗工拙,至夜仍乞巧於織女”請于敏中《日下舊聞考》引《宛署雜記》說:“燕都女子七月七日以碗水暴日下,各自投小針浮之水面,徐視水底日影。或散如花,動如雲,細如線,粗租如錐,因以卜女之巧。”

種生求子

舊時習俗,在七夕前幾天,先在小木板上敷一層土,播下粟米的種子,讓它生出綠油油的嫩苗,再擺一些小茅屋、花木在上面,做成田舍人家小村落的模樣,稱為“殼板”,或將綠豆、小豆、小麥等浸於磁碗中,等它長出敷寸的芽,再以紅、藍絲繩紮成一束,稱為“種生”,又叫“五生盆”或“生花盆”。南方各地也稱為“泡巧”,將長出的豆芽稱為巧芽,甚至以巧芽取代針,拋在水面乞巧。還用蠟塑各種形象,如牛郎、織女故事中的人物,或禿鷹、鴛鴦、等動物之形,放在水上浮游,稱之為“水上浮”。又有蠟制的嬰兒玩偶,讓婦女買回家浮於水土,以為宜子之祥,稱為“化生”。

供奉“磨喝樂”

磨喝樂是舊時民間七夕節的兒童玩物,即小泥偶,其形象多為傳荷葉半臂衣裙,手持荷葉。每年七月七日,在開封的“潘樓街東宋門外瓦子、州西梁門外瓦子、北門外、南朱雀門外街及馬行街內,皆賣磨喝樂,乃小塑土偶耳”。其實宋朝稍晚以後的磨喝樂,已不再是小土偶了,相反的,越作越精緻。磨喝樂的大小、姿態不一,最大的高至三尺,與真的小孩於相上下。製作的材料則有以象牙雕鏤或用龍延佛手香雕成的,磨喝樂的裝扮,更是極盡精巧之能事,有以彩繪木雕為欄座,或用紅砂碧籠當罩子,手中所持的玩具也多以金玉寶石來裝飾,一對磨喝樂的造價往往高達數千錢。

穿針乞巧

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於漢,流於後世。《西京雜記》說:“漢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具習之。”南朝梁宗謀《荊楚歲時記》說:“七月七日,是夕人家婦女結綵樓穿七孔外,或以金銀愉石為針。”《輿地志》說:“齊武帝起層城觀,七月七日,宮人多登之穿針。世謂之穿針樓。”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說:“七夕,宮中以錦結成樓殿,高百尺,上可以勝數十人,陳以瓜果酒炙,設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妃嬪各以九孔針五色線向月穿之,過者為得巧之侯。動清商之曲,宴樂達旦。土民之家皆效之。”元陶宗儀《元氏掖庭錄》說:“九引臺,七夕乞巧之所。至夕,宮女登臺以五彩絲穿九尾針,先完者為得巧,遲完者謂之輸巧,各出資以贈得巧者焉。”


還會有未來嗎


七夕節又名乞巧節,我國是其發源地,現已影響到日本、朝鮮、越南等許多漢字文化圈國家。乞巧節,顧名思義就是家裡的姑娘向織女乞求心靈手巧。乞巧的方式,不同地區各有不同。穿針引線,小物品競巧是最常見的乞巧方式。現在的七夕節已經被包裝成了“中國的情人節”,那麼七夕節是不是情人節呢?七夕節的由來又是什麼呢?下面小編為大家重新介紹一下七夕節的相關知識。

  一、七夕節的起源

  七夕,原名為乞巧節。七夕乞巧,這個節日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漢代畫像石上的牛宿、女宿圖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我們於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後來的唐宋詩詞中,婦女乞巧也被屢屢提及,唐朝王建有詩說“闌珊星斗綴珠光,七夕宮娥乞巧忙”。據《開元天寶遺事》載:唐太宗與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宮夜宴,宮女們各自乞巧,這一習俗在民間也經久不衰,代代延續。

  “七夕”最早來源於人們對自然的崇拜。從歷史文獻上看,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隨著人們對天文的認識和紡織技術的產生,有關牽牛星織女星的記載就有了。人們對星星的崇拜遠不止是牽牛星和織女星,他們認為東西南北各有七顆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稱二十八宿,其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可供夜間辨別方向。北斗七星的第一顆星叫魁星,又稱魁首。後來,有了科舉制度,中狀元叫“大魁天下士”,讀書人把七夕叫“魁星節”,又稱“曬書節”,保持了最早七夕來源於星宿崇拜的痕跡。

  “七夕”也來源古代人們對時間的崇拜。“七”與“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給人以時間感。古代中國人把日、月與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七數在民間表現在時間上階段性,在計算時間時往往以“七七”為終局。舊北京在給亡人做道場時往往以做滿“七七”為完滿。以“七曜”計算現在的“星期”,在日語中尚有保留。“七”又與“吉”諧音,“七七”又有雙吉之意,是個吉利的日子。在臺灣,七月被稱為“喜中帶吉”月。因為喜字在草書中的形狀好似連寫的“七十七”,所以把七十七歲又稱“喜壽”。


  二、七夕節的傳說

  說到七夕節,始終都繞不開我們耳熟能詳的一個傳說——“牛郎織女”,這是一個千古流傳的愛情故事,也是我國的四大民間愛情傳說之一,關於七夕的由來與傳說,在全國各地的民間流傳相當廣泛,版本較多,但基本內容基本一致,在這裡就不多加敘述。每到農曆七月初七,相傳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日子,姑娘們就會來到花前月下,抬頭仰望星空,尋找銀河兩邊的牛郎星和織女星,希望能看到他們一年一度的相會,乞求上天能讓自己能像織女那樣心靈手巧,祈禱自己能有如意稱心的美滿婚姻,由此形成了七夕節。


  三、七夕節的習俗

  古人在“七夕”時有許多民俗活動。南北朝時就有所謂“七夕節”,優伶扮演《鵲橋仙》戲曲,進時新果品,市井兒童手執荷葉,歡呼雀躍。唐時在七夕夜登高樓危樹,安排宴會,以賞節序。宋時以七夕為“女兒節”,婦女在庭院中以巾帕蒙面,仰首星空,默默禱告,根據所看到的迷濛景象,預卜自己的終身大事。元、明、清各代,稱七夕為“七巧節”,當夜的花樣更多。最常見的是在庭中擺設香案,盛陳瓜果,望空焚香膜拜,然後一口氣在朦朧月色中以絲線連穿7個針孔。


  七夕節的民間習俗很多,不是單純的送一送花或信物。南方城市選擇定情信物,得票率最高的是紅豆。紅豆是江南的,北方不太講,北方最講的還是中國結。


  1.穿針乞巧

  乞巧的方法多種多樣,我小時候也陪自己的姐姐和妹妹一起玩過乞巧活動,比如白天拿一盆水放在太陽曬,曬出一層白皮,端進來讓女孩子在裡面放針,看大家誰擺的針最好看,誰就是巧女。如果沒有擺好,你就乞得了“笨”,就是拙女,所以女孩子很注重這種乞巧活動。還有一種就是用線去穿七孔針,一根線穿過去,難度是有的,就看你的手指是不是巧,是不是經常繡花,既要眼睛,又要手不顫抖。還有九尾針,如果穿過去你就是最心靈手巧的姑娘。光針就有各種各樣的乞巧形式。

  2.種生

  特別注重乞巧的還有女孩子種生乞巧。就是用一個紙板或者木板弄上一寸厚的土,七月初一這一天就要栽上綠豆、小豆。種生乞巧,就是人與自然的和諧,不僅僅會穿針引線,會做活,而且農活一樣能做,是生活當中必備的,也是人生活的一種本領。


  3.牛郎會織女

  七月被稱之為“藍月”,七月的夜晚被稱之為藍夜,這天的習俗就是牛郎會織女,小的時候我也陪我的姐姐或者妹妹在黃瓜架下或者葡萄藤架子下偷聽牛郎織女的悄悄話,誰都說聽到了。為什麼?因為晚風習習,樹葉的響聲就理解為他們的情話。 

  4.男生乞文,女生乞巧

  有一種乞巧的方式,越下雨天越黑,就去逮蜘蛛,放在小盒子,隔一段時間看蛛網結得怎樣。女孩子就是乞巧,男孩子就是乞文,現在也有人玩。還有一種下雨了,有云彩了,就觀雲乞巧,這一般都是登高,上山坡上去,看一看這些雲彩像什麼。如果仔細望天空,有的雲彩像動物,有的像植物,有的像寶物,有的像飾物,誰看到什麼就得到了巧。如果看一片黑壓壓的,馬上就要下雨了,那就是風調雨順,寓意著五穀豐登。下雨接水,用這種水洗臉、洗澡等等,可以明目、爽身。

  七夕節的原意是婦女通過穿針乞巧來表達人們對手藝的渴望以及對幸福生活的嚮往,而現在,他們不再侷限於為了婚姻學習生活技能,更重要的是為了自由獨立的生活。其實不管是七夕節還是情人節,每個女性依舊憧憬著幸福的生活。


白玉蟬


七夕節起源於牛郎織女神話。早在戰國時期就有對牛郎星、織女星的記載。東漢時,傳說天帝為媒,讓牛郎與織女成婚,但玉帝又令西王母以銀簪劃河為界,規定每年七月七牛郎才能借鵲橋同織女相會,民間據此傳說形成了七夕節,並且一直保留下來。

七夕乞巧,這個節日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我們於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後來的唐宋詩詞中,婦女乞巧也被屢屢提及,唐朝王建有詩說“闌珊星斗綴珠光,七夕宮娥乞巧忙”。據《開元天寶遺事》載:唐太宗與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宮夜宴,宮女們各自乞巧,這一習俗在民間也經久不衰,代代延續。

宋元之際,七夕乞巧相當隆重,京城中還設有專賣乞巧物品的市場,世人稱為乞巧市。宋羅燁、金盈之輯《醉翁談錄》說:“七夕,潘樓前買賣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車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車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復得出,至夜方散。”在這裡,從乞巧市購買乞巧物的盛況,就可以推知當時七夕乞巧節的熱鬧景象。人們從七月初一就開始辦置乞巧物品,乞巧市上車水馬龍、人流如潮,到了臨近七夕的時日、乞巧市上簡直成了人的海洋,車馬難行,觀其風情,似乎不亞於最盛大的節日--春節,說明乞巧節是古人最為喜歡的節日之一。

其實,乞巧節並不是紀念牛郎織女的愛情,而是紀念織女這個人,民間又稱“七姐”。乞巧節是女子的節日,織女被視為紡織女神,凡間女子便在七月初七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藝,也免不了求賜美滿姻緣。乞巧的方式各年代地方皆有不同,最有名的是穿針乞巧,即誰穿針引線快,誰就“得巧”,慢的稱“輸巧”,輸巧者要將準備好的禮物送給得巧者;蛛絲乞巧則是把小蜘蛛放在盒子中,以其織網疏密為得巧多少;明清時代流行的投針驗巧是指在水盆中放入縫衣針,以盆底針影形狀判斷是否“得巧”。除了穿針乞巧,還有喜蛛應巧、投針驗巧、種生求子、為牛慶生、曬書曬衣、供奉“磨喝樂”、拜織女、拜魁星、吃巧果、七姐誕、染指甲、婦女洗髮、結紮巧姑、拜“七孃媽”。後來這個“乞巧節”還被傳到東南亞以及日本和韓國。

時至今日,七夕仍是一個富有浪漫色彩的傳統節日。但不少習俗活動已弱化或消失惟有象徵忠貞愛情的牛郎織女的傳說,一直流傳民間,故有人稱七夕節是“中國的情人節”。七夕是中國的情人節,那2月14呢? 隨著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程上馬,七夕節被確定為國家七大傳統節日之一,於是七夕節俗加快了恢復,節俗也有所創新發展。



獵奇圈外


七夕節,又稱七巧節、七姐節、女兒節、乞巧節、七娘會、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七夕節由星宿崇拜衍化而來,為傳統意義上的七姐誕,因拜祭“七姐”活動在七月七晩上舉行,故名“七夕”。拜七姐,祈福許願、乞求巧藝、坐看牽牛織女星、祈禱姻緣、儲七夕水等,是七夕的傳統習俗。經歷史發展,七夕被賦予了“牛郎織女”的美麗愛情傳說,使其成為了象徵愛情的節日,從而被認為是中國最具浪漫色彩的傳統節日,在當代更是產生了“中國情人節”的文化含義。 

七夕節既是拜祭七姐的節日,也是愛情的節日,是一個以“牛郎織女”民間傳說為載體,以祈福、乞巧、愛情為主題,以女性為主體的綜合性節日。七夕的“牛郎織女”來源於人們對自然天象的崇拜,上古時代人們將天文星區與地理區域相互對應,這個對應關係就天文來說,稱作“分星”,就地理來說,稱作“分野”。相傳每年七月初七,牛郎織女會於天上的鵲橋相會。 

七夕節起始於上古,普及於西漢,鼎盛於宋代。在古代,七夕節是靚女們的專屬節日。在七夕的眾多民俗當中,有些逐漸消失,但還有相當一部分被人們延續了下來。七夕節發源於中國,在部分受中華文化影響的亞洲國家如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等也有慶祝七夕的傳統。2006年5月20日,七夕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姜哥聊周易占卜


七夕節(別稱:乞巧節、七巧節),“牛郎織女”的美麗愛情傳說,使其成為了象徵愛情的節日,從而被認為是中國最具浪漫色彩的傳統節日,日期是每年農曆7月7日,是“中國情人節”。

在古代,七夕的確和牛郎織女傳說關係密切,但它是以女性為主體的綜合性節日,這一日女子會訪閨中密友、祭拜織女、切磋女紅、乞巧祈福,因此七夕又有“女兒節”的稱謂。

民間相傳,在每年的七夕夜晚,是天上織女牛郎鵲橋相會之時,織女是一個美麗聰明、心靈手巧的仙女。女孩們在這晚上對著天空的朗朗明月,擺上時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女神能賦予她們聰慧的心靈和靈巧的雙手,讓自己的針織女紅技法嫻熟,更乞求愛情婚姻的姻緣巧配。

女性歡天喜地競技娛樂的日子,男子也湊個熱鬧在一旁欣賞,男女定情就成為了“女兒節”盛會中的副產品。

七夕乞巧,判定乞巧者巧拙的“卜巧”方法,主要有“穿針乞巧”、“喜蛛應巧”、“對月穿針”、“蘭夜鬥巧”和“投針驗巧”等幾種方法。七夕節民間有拜月祈福、拜織女、吃巧果、乞求姻緣等習俗。




星花木蘭


乞巧節即人們常說的“七夕節”。

總結乞巧節的節慶習俗如下:

1、迎仙:節日到來之前,姑娘們就預先備好用彩紙、通草、線繩等,編製成各種奇巧的小玩藝,還將谷種和綠豆放入小盒裡用水浸泡,使之發芽,待芽長到二寸多長時,用來拜神,稱為“拜仙禾”和“拜神菜”。

2、遊七姐水:民間傳說七夕節天上的七位仙女會下凡到河流中洗澡,這時的河水因沾了仙氣,人們洗了不但會帶來桃花運,七夕的水既可以驅邪避病,又能使其愛情美滿、生活幸福。這個習俗和當地七仙女下凡洗澡的傳說有關。

3、儲七夕水:“七夕水”亦稱“七月七水”,據說“七夕水”有神奇的功能,久儲不變、可以治療燙傷、去除瘡毒等。廣東一帶都有儲存“七夕水”的風俗,就是在初七早晨頭遍雞鳴之後,各家到井邊或者河邊汲水儲藏。

4、為牛慶生:舊時兒童會在七夕之日採摘野花掛在牛角上,又叫“賀牛生日”。因為傳說西王母用天河把牛郎織女分開後,老牛為了讓牛郎能夠跨越天河見到織女,讓牛郎把它的皮刨下來,駕著它的牛皮去見織女。

5、染指甲:染指甲系流傳在中國西南一帶的七夕習俗。許多地區的年輕姑娘,喜歡在節日時用樹的液漿兌水洗頭髮,不僅可以年青美麗,而且對未婚的女子,可以儘快找到如意郎君。


精衛填


乞巧節即七夕節,發源於中國,也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成為中國的情人節,每年的農曆七月初七定為七夕節,以牛郎織女的民間傳說為載體,表達已婚男女之間不離不棄,白頭偕老的情感,也可表達未婚男女對美好愛情的嚮往,希望獲得美好姻緣的願望。各地有各地慶祝節日的習俗,比如最早的有穿針乞巧、喜蛛應巧、種生求子、拜織女吃巧果等,江南的刺繡女孩會在夜晚月光下將一根繡花針輕輕放到一碗水上面,藉助水的表面張力將針託浮,在月光照射下,針周圍會出現水波,哪一個波紋最複雜,就會繡出最好的作品。西南一帶則是染指甲。在廣東地區人們會提前就開始準備各種製作手工的材料,到這天會製作一座鵲橋,擺上精緻的花果和女紅巧物。在河北內丘地區人們設有作為祭祀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廟會,演出各種愛情劇目,唱各種愛情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