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试干货丨中学《学科知识与能力》教学设计示例之中学语文

小编的小阔爱萌,教学设计作为中学《学科知识与能力》中的重要大题,可以说是至关重要了

笔试干货丨中学《学科知识与能力》教学设计示例之中学语文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送上中学《学科知识与能力》教学设计示例之语文(每个会给中学和高中2个例子)给大家参考,希望小伙伴们能够从中学到知识或者技巧,祝大家早日拿证。


初中语文


黄河颂

▶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教学建议:

1. 组织全班合唱《保卫黄河》,快速地让学生了解黄河的气势磅礴以及有效地吸引学生注意力。

2. 整体感知,引导学生发现本诗分为朗诵词和歌词两部分,并让学生概括两部的大意。再深入的将歌词部分分为三层:①望黄河②颂黄河③尾声。

3. 深入研读部分,首先引导学生思考朗诵词的作用;然后分析望黄河描绘的美丽景象;接下来针对颂黄河的部分赏析优美的语句,发现诗歌中用到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最后理解本诗所表达的情感。

4. 拓展延伸部分,采用访问式的教学活动,活跃课堂气氛,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5. 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错误:没有赏析关键性的语句,无法体现诗歌语言的优美;纠正:赏析优美的语句,例如“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等。


▶有关资料:

1. 背景透视:1938年,抗日烽火燃遍中国大地。诗人随军从陕西宜川县到壶口附近东渡黄河,进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途中亲历险峡急流、怒涛漩涡、礁石瀑布,目睹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聆听了高亢有力的船夫号子,感受到了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于是诗人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篇幅宏大的组诗《黄河大合唱》,本文是组诗《黄河大合唱》中的第二个乐章。

2. 《黄河大合唱》:《黄河大合唱》以黄河为背景,热情歌颂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光荣历史和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痛诉侵略者的残暴和人民遭受的深重灾难,展现了抗日战争广阔、雄壮的图景,并向全中国、全世界发出了民族解放的战斗呼号,从而塑造起中华民族巨人般的英雄形象。作品共有八个乐章,分别是

《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水谣》《河边对口曲》《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

3. 文章作者:光未然,原名张光年,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湖北省光化县人。中共党员,1935年毕业于武昌中华大学中文系。早年从事抗日救亡文艺活动。1936年开始发表作品。194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歌词《五月的鲜花》,组诗歌词《黄河大合唱》,论文集《风雨文谈》《青春文谈》《光未然戏剧文选》《江海日记》《向阳日记》《文坛回春纪事》《光未然诗存》和一部诗歌集。


黄河颂 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理清诗歌脉络,把握黄河形象及其精神内涵。

【过程与方法】

赏析诗歌关键词句、重点段落,提高学生感悟诗歌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抓住诗歌的节奏与感情反复朗读,引领学生体会诗歌蕴含的强烈的爱国热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抓住诗歌的节奏与感情,反复朗读诗歌,深入理解诗歌。

【难点】

体会诗歌蕴含的强烈的爱国热情,培养爱国情怀,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组织全班合唱《保卫黄河》,快速地让学生了解黄河的气势磅礴以及有效地吸引学生注意力。顺势导入新课。(板书标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教师播放精品诗朗诵配乐录音,并播放黄河气势磅礴的图片。(讲解一两个即可)

2. 学生自由朗读诗歌,解决生字词。

3. 指名学生朗读诗歌,并请其他同学思考:本诗由几部分组成?这两部分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第二部又分为几层?分别讲了什么内容?

明确: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朗诵词,是序曲,开宗明义地说出了“歌颂黄河”的主题,第二部分为歌词,描写黄河波澜壮阔的图景,讴歌黄河伟大坚强的精神,发出学习黄河精神的誓言;第二部分又分为三层;第一层-望黄河,第二层-颂黄河,第三层-尾声,发出学习黄河精神的誓言。

(三)深入研读,体会情感(设置小组讨论)

1. 从全诗来看,朗诵词这部分有什么作用?

明确:为下文的“颂”黄河蓄势,它奠定了全诗豪迈雄壮的感情基调。作者先以呼告的手法(修辞手法),直称读者为“朋友”,拉近与读者的关系,渲染雄壮的气氛,令人动情;接着塑造了黄河的英雄形象和内在的民族精神,为读者展开了一幅波澜壮阔的雄伟图画,让人热血沸腾、壮怀激越,树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这也正是歌颂黄河的原因;最后,水到渠成地唱出了“歌颂黄河”的主题。

(过渡:接下来,我们着重赏析歌词部分,看看作者是如何望黄河,颂黄河及发出誓言的。)

2. 诗人在歌颂黄河之前,对黄河进行了一番描绘,这些句子表现了黄河的什么特点?明确:诗人在歌颂黄河之前,对黄河做了一番描绘。先是近镜头特写——“惊涛澎湃,

/掀起万丈狂澜”,再是俯瞰全景式的总写——“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然后纵向描写黄河的流向——“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最后横向展开到黄河流域两岸——“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这些句子表现了黄河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的特点。

3. 诗人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魄?你最喜欢歌颂黄河部分的哪一句?简述你喜欢的理由。(可从修辞手法入手)(设置小组讨论)(重点语句可自选,此处提供多句供参考)

明确:从养育、保卫、激励中华民族三个方面来写。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将黄河比作摇篮,因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黄河哺育滋养了世代中华儿女,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壮大,如此比喻既贴切又生动形象。

“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将黄河比作屏障,黄河天险在地理上可作为军事屏障,而且黄河所表现出的伟大、坚强的精神,更足以成为民族精神的城防,这是中华民族抵御外物的制胜法宝。如此比喻贴切又生动形象。

“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贴的臂膀”,此句运用了比喻,拟人。承接上面的把黄河比喻为“一个巨人”来写,黄河的主流是巨人的躯干,支流是“巨人”身上千万条“铁的臂膀”。如此巨人,“一泻万丈,浩浩荡荡”,体现了气势磅礴、勇不可挡的气度和力量,正足以激发出民族的精神和信念。

纵观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明确:诗人借歌颂黄河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祖国。

(四)拓展延伸

教师以记者的身份采访学生,要求学生以“我欣赏这首诗的……因为……”的句式说话。

(言之成理即可)

(五)小结作业

本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道理论证、举例论证)

课外赏读《长江之歌》《歌唱祖国》。


四、板书设计

笔试干货丨中学《学科知识与能力》教学设计示例之中学语文


五、教学反思


高中语文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1第四单元第10课教学建议:

1. 播放《辛德勒的名单》电影片段,让学生直观感受纳粹集中营中的残酷境遇,方便进入正文的学习。

2. 整体感知,带领学生了解本篇题目的含义以及本篇从参观者角度写作的理由。

3. 深入研读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对于文章中的重点语句,由前到后进行赏析,了解本文创作的优势。

4. 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错误:没有对于重点语句的赏析,只讲文章的表面内容;纠正:赏析重点语句,例如“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等。


▶有关资料:

1. 背景透视:本文写于1958年8月,距离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已有13年,时间已经磨平了战争造成的创伤,但德国法西斯在二战期间残酷地屠杀被占国人民的集中营还在警醒着世人。本文便是作者在战后访问奥斯维辛集中营博物馆之后有感而发写的一篇新闻。他独辟蹊径,突破了“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框框,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真实感受当作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写,字里行间倾注着个人真实的情感。这则新闻发表后,各大报纸争相转载,并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为新闻史上的佳作。

2. 文体知识:新闻,也叫消息,是指通过报纸、电台、广播、电视台等媒体途径所传播信息的一种称谓。是记录社会、传播信息、反映时代的一种文体。新闻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就其广义而言,除了发表于报刊、广播、互联网、电视上的评论与专文外的常用文本都属于新闻之列,包括消息、通讯、特写、速写(有的将速写纳入特写之列)等等,狭义的新闻则专指消息,消息是用概括的叙述方式,以较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让别人了解。每则新闻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后二者是辅助部分。写法上主要是叙述,有时兼有议论、描写、评论等。

3. 文章作者:亚伯拉罕·迈克尔·罗森塔尔,1922年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后到美国求学并加入美国籍。他在纽约市立学院上学时就是校报通讯员。1944年进入《纽约时报》后长期从事国际新闻报道,先后常驻印度、波兰、瑞士和日本,并于1960年获普利策奖的国际新闻奖。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了解本文与一般新闻相比独特的叙述角度。

2. 能够抓住看似平静的叙述语言体会作者的强烈感情和本文的写作意图。

【过程与方法】

通过揣摩关键语句,小组合作学习,探讨交流,锻炼学生交流表达能力及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德国纳粹分子的残酷统治,培养学生热爱和平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引导学生正确解读文本,使学生通过思考,认识本篇新闻的价值。

【难点】

体会新闻中所灌注的作者的个人情感。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电影《辛德勒的名单》的片段,展示纳粹屠杀犹太人的恐怖罪行,让学生感同身受,顺势导入课题《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板书标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教师播放音频,并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 学生再次朗读,回答:本文是一篇新闻,而标题却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否矛盾?简述理由。

明确:不矛盾。标题吸引人。一方面,奥斯维辛太出名,人们已经了解了很多东西,的确没有新闻可以报道了;另一方面,每个参观者都看到同样的东西,也都有同样的感受,那就是震惊,甚至窒息。看到遗留的东西,就有这样的感觉,如果看到真实的场景,又会有怎样的感觉呢?这样,虽然话语貌似平静,却表现出对纳粹罪恶的深刻揭露。

“没有什么新闻”,其实是讲,这里的臭名昭著的纳粹行径,早已世人皆知,言外之意是这里从来没有什么值得宣扬的好事;但是“没有什么新闻”,“我”还是要写,要继续对纳粹的罪行予以揭露,让世人永远不忘。

3. 作者报道奥斯维辛集中营,为什么用更多的笔墨写参观者的表现?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写参观者的表现是侧面描写,他对写奥斯维辛的状况有衬托作用。毫无疑问,奥斯维辛集中营在许多经历了那段历史的人的心中,就是“恐怖”的大名词。无须具体介绍集中营中那些沾满无辜者鲜血的刑具怎样令人望而生畏,单是参观者不由自主显现出的表情,举止以及惊叹,就足以使读者震撼了!

好处:为读者勾勒出一个个场景,一幅幅画面,使新闻具有客观性和清晰的可视性,令人回味无穷。

(三)深入研读,体会情感(设置小组讨论)(根据时间考虑可任选其二)

1. 纳粹的集中营令人恐惧,作者为什么在开头偏偏要描述布热津卡“太阳和煦、明亮,一排排高大的白杨树长势喜人,在门前不远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嬉笑、打闹”这样祥和的景象?作者又为什么说这种景象“最令人毛骨惊然”?(作者用的是反语。因为美好景象与布热金卡的历史不相配。布热金卡曾经是一个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这里应该“昂光、百花永远凋谢”,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色调才是与它最相配的景象。然而一踏进集中营,作者却吃惊地看到了两种不相配的东西叠合在一起,因此感到“可怕”。正是这种反差极大的景物描写,表达出自己强烈的愤懑,字字句句敲打着读者的心让读者感到一种莫名的压抑。)

2. “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一边是戕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作者明知不该却固执地要将这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摆在一起,仅仅是为了让读者难以忘怀吗?也许有控诉,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对生命的戕害是最恶劣的罪行;也许还有讽刺,任纳粹刑罚多么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

3. 文章关于奥斯维辛集中营内部的记叙描写中,大都是毒气室、焚尸炉、装人的盒子等残酷、丑陋、令人窒息的事物,可为什么文章的结尾却写到了“一排照片中间有一张美丽姑娘的照片特别引人注目。”(让人产生动人心魄的“怜悯与恐惧的效果”,这正是美学理论中悲剧的最典型涵义。也只有这样的悲剧,才能提醒人们:这样惨无人道、灭绝人寰的事情再也不能在人类的历史中重演了!)

作者为什么说“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在西方基督教文化中向上帝祈祷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含义:祈求上帝保佑和向上帝忏悔以求得宽恕。显然,在奥斯维辛集中营,德军一手遮天,他们迫害犹太人和战俘的残忍和灭绝人寰已经到了疯狂的地步,甚至连上帝也无法保护那些祈求保佑的无辜受害的人们免遭涂炭;另一方面,如果德军企图为自己的罪行向上帝忏悔的话,因为他们罄竹难书的滔天罪恶,对无辜而宝贵生命的肆意践踏,使得上帝也不会宽恕、原谅他们的,因此在奥斯维辛,无论是祈求保护还是企盼得到宽恕都是没有用的,这里没有可以祈祷的地方。而这也正是本文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一个体现。)

(四)小结作业

学生谈收获和感受:着重引导学生从内容情感和写法两方面谈谈自己学了这则新闻的收

获。

搜集获得普利策新闻奖的新闻,通过赏析重点语句,分析其获奖原因。


四、板书设计

笔试干货丨中学《学科知识与能力》教学设计示例之中学语文


五、教学反思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