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試乾貨丨中學《學科知識與能力》教學設計示例之中學語文

小編的小闊愛萌,教學設計作為中學《學科知識與能力》中的重要大題,可以說是至關重要了

筆試乾貨丨中學《學科知識與能力》教學設計示例之中學語文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送上中學《學科知識與能力》教學設計示例之語文(每個會給中學和高中2個例子)給大家參考,希望小夥伴們能夠從中學到知識或者技巧,祝大家早日拿證。


初中語文


黃河頌

▶來源:人民教育出版社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七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6課教學建議:

1. 組織全班合唱《保衛黃河》,快速地讓學生了解黃河的氣勢磅礴以及有效地吸引學生注意力。

2. 整體感知,引導學生髮現本詩分為朗誦詞和歌詞兩部分,並讓學生概括兩部的大意。再深入的將歌詞部分分為三層:①望黃河②頌黃河③尾聲。

3. 深入研讀部分,首先引導學生思考朗誦詞的作用;然後分析望黃河描繪的美麗景象;接下來針對頌黃河的部分賞析優美的語句,發現詩歌中用到的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最後理解本詩所表達的情感。

4. 拓展延伸部分,採用訪問式的教學活動,活躍課堂氣氛,鍛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5. 易犯錯誤與糾正方法:錯誤:沒有賞析關鍵性的語句,無法體現詩歌語言的優美;糾正:賞析優美的語句,例如“你是中華民族的搖籃”,“伸出千萬條鐵的臂膀”等。


▶有關資料:

1. 背景透視:1938年,抗日烽火燃遍中國大地。詩人隨軍從陝西宜川縣到壺口附近東渡黃河,進入呂梁山抗日根據地。途中親歷險峽急流、怒濤漩渦、礁石瀑布,目睹黃河船伕們與狂風惡浪搏鬥的情景,聆聽了高亢有力的船伕號子,感受到了中華民族頑強的奮鬥精神與不屈的意志。於是詩人1939年到延安後,創作了篇幅宏大的組詩《黃河大合唱》,本文是組詩《黃河大合唱》中的第二個樂章。

2. 《黃河大合唱》:《黃河大合唱》以黃河為背景,熱情歌頌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光榮歷史和中國人民堅強不屈的鬥爭精神,痛訴侵略者的殘暴和人民遭受的深重災難,展現了抗日戰爭廣闊、雄壯的圖景,並向全中國、全世界發出了民族解放的戰鬥呼號,從而塑造起中華民族巨人般的英雄形象。作品共有八個樂章,分別是

《黃河船伕曲》《黃河頌》《黃河之水天上來》《黃水謠》《河邊對口曲》《黃河怨》《保衛黃河》《怒吼吧!黃河》。

3. 文章作者:光未然,原名張光年,現代詩人,文學評論家。湖北省光化縣人。中共黨員,1935年畢業於武昌中華大學中文系。早年從事抗日救亡文藝活動。1936年開始發表作品。1949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歌詞《五月的鮮花》,組詩歌詞《黃河大合唱》,論文集《風雨文談》《青春文談》《光未然戲劇文選》《江海日記》《向陽日記》《文壇回春紀事》《光未然詩存》和一部詩歌集。


黃河頌 教案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理清詩歌脈絡,把握黃河形象及其精神內涵。

【過程與方法】

賞析詩歌關鍵詞句、重點段落,提高學生感悟詩歌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抓住詩歌的節奏與感情反覆朗讀,引領學生體會詩歌蘊含的強烈的愛國熱情。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抓住詩歌的節奏與感情,反覆朗讀詩歌,深入理解詩歌。

【難點】

體會詩歌蘊含的強烈的愛國熱情,培養愛國情懷,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


三、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組織全班合唱《保衛黃河》,快速地讓學生了解黃河的氣勢磅礴以及有效地吸引學生注意力。順勢導入新課。(板書標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 教師播放精品詩朗誦配樂錄音,並播放黃河氣勢磅礴的圖片。(講解一兩個即可)

2. 學生自由朗讀詩歌,解決生字詞。

3. 指名學生朗讀詩歌,並請其他同學思考:本詩由幾部分組成?這兩部分主要寫了什麼內容?第二部又分為幾層?分別講了什麼內容?

明確:兩部分;第一部分為朗誦詞,是序曲,開宗明義地說出了“歌頌黃河”的主題,第二部分為歌詞,描寫黃河波瀾壯闊的圖景,謳歌黃河偉大堅強的精神,發出學習黃河精神的誓言;第二部分又分為三層;第一層-望黃河,第二層-頌黃河,第三層-尾聲,發出學習黃河精神的誓言。

(三)深入研讀,體會情感(設置小組討論)

1. 從全詩來看,朗誦詞這部分有什麼作用?

明確:為下文的“頌”黃河蓄勢,它奠定了全詩豪邁雄壯的感情基調。作者先以呼告的手法(修辭手法),直稱讀者為“朋友”,拉近與讀者的關係,渲染雄壯的氣氛,令人動情;接著塑造了黃河的英雄形象和內在的民族精神,為讀者展開了一幅波瀾壯闊的雄偉圖畫,讓人熱血沸騰、壯懷激越,樹立“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責任感,這也正是歌頌黃河的原因;最後,水到渠成地唱出了“歌頌黃河”的主題。

(過渡:接下來,我們著重賞析歌詞部分,看看作者是如何望黃河,頌黃河及發出誓言的。)

2. 詩人在歌頌黃河之前,對黃河進行了一番描繪,這些句子表現了黃河的什麼特點?明確:詩人在歌頌黃河之前,對黃河做了一番描繪。先是近鏡頭特寫——“驚濤澎湃,

/掀起萬丈狂瀾”,再是俯瞰全景式的總寫——“濁流宛轉,/結成九曲連環”,然後縱向描寫黃河的流向——“從崑崙山下/奔向黃海之邊”,最後橫向展開到黃河流域兩岸——“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兩面”。這些句子表現了黃河一往無前、無堅不摧的特點。

3. 詩人從哪些方面讚美了黃河的英雄氣魄?你最喜歡歌頌黃河部分的哪一句?簡述你喜歡的理由。(可從修辭手法入手)(設置小組討論)(重點語句可自選,此處提供多句供參考)

明確:從養育、保衛、激勵中華民族三個方面來寫。

“你是中華民族的搖籃”,將黃河比作搖籃,因為黃河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黃河哺育滋養了世代中華兒女,中華文化在黃河流域產生、發展、壯大,如此比喻既貼切又生動形象。

“用你那英雄的體魄築成我們民族的屏障”,將黃河比作屏障,黃河天險在地理上可作為軍事屏障,而且黃河所表現出的偉大、堅強的精神,更足以成為民族精神的城防,這是中華民族抵禦外物的制勝法寶。如此比喻貼切又生動形象。

“你一瀉萬丈,浩浩蕩蕩,向南北兩岸伸出千萬條貼的臂膀”,此句運用了比喻,擬人。承接上面的把黃河比喻為“一個巨人”來寫,黃河的主流是巨人的軀幹,支流是“巨人”身上千萬條“鐵的臂膀”。如此巨人,“一瀉萬丈,浩浩蕩蕩”,體現了氣勢磅礴、勇不可擋的氣度和力量,正足以激發出民族的精神和信念。

縱觀全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明確:詩人借歌頌黃河歌頌我們的民族,激發廣大中華兒女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勵中華兒女像黃河一樣“偉大堅強”,以英勇的氣概和堅強的決心保衛黃河,保衛祖國。

(四)拓展延伸

教師以記者的身份採訪學生,要求學生以“我欣賞這首詩的……因為……”的句式說話。

(言之成理即可)

(五)小結作業

本堂課你都學到了什麼?(道理論證、舉例論證)

課外賞讀《長江之歌》《歌唱祖國》。


四、板書設計

筆試乾貨丨中學《學科知識與能力》教學設計示例之中學語文


五、教學反思


高中語文


奧斯維辛沒有什麼新聞


▶來源: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必修1第四單元第10課教學建議:

1. 播放《辛德勒的名單》電影片段,讓學生直觀感受納粹集中營中的殘酷境遇,方便進入正文的學習。

2. 整體感知,帶領學生了解本篇題目的含義以及本篇從參觀者角度寫作的理由。

3. 深入研讀採用小組討論的形式,對於文章中的重點語句,由前到後進行賞析,瞭解本文創作的優勢。

4. 易犯錯誤與糾正方法:錯誤:沒有對於重點語句的賞析,只講文章的表面內容;糾正:賞析重點語句,例如“在德國人撤退時炸燬的布熱金卡毒氣室和焚屍爐廢墟上,雛菊花在怒放”等。


▶有關資料:

1. 背景透視:本文寫於1958年8月,距離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已有13年,時間已經磨平了戰爭造成的創傷,但德國法西斯在二戰期間殘酷地屠殺被佔國人民的集中營還在警醒著世人。本文便是作者在戰後訪問奧斯維辛集中營博物館之後有感而發寫的一篇新聞。他獨闢蹊徑,突破了“客觀報道”“零度寫作”的框框,把自己和其他參觀者在奧斯維辛訪問時的真實感受當作文章的主要內容來寫,字裡行間傾注著個人真實的情感。這則新聞發表後,各大報紙爭相轉載,並獲得了美國普利策新聞獎,成為新聞史上的佳作。

2. 文體知識:新聞,也叫消息,是指通過報紙、電臺、廣播、電視臺等媒體途徑所傳播信息的一種稱謂。是記錄社會、傳播信息、反映時代的一種文體。新聞概念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就其廣義而言,除了發表於報刊、廣播、互聯網、電視上的評論與專文外的常用文本都屬於新聞之列,包括消息、通訊、特寫、速寫(有的將速寫納入特寫之列)等等,狹義的新聞則專指消息,消息是用概括的敘述方式,以較簡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時地報道國內外新近發生的、有價值的事實,讓別人瞭解。每則新聞一般包括標題、導語、主體、背景和結語五部分。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後二者是輔助部分。寫法上主要是敘述,有時兼有議論、描寫、評論等。

3. 文章作者:亞伯拉罕·邁克爾·羅森塔爾,1922年出生於加拿大安大略省,後到美國求學並加入美國籍。他在紐約市立學院上學時就是校報通訊員。1944年進入《紐約時報》後長期從事國際新聞報道,先後常駐印度、波蘭、瑞士和日本,並於1960年獲普利策獎的國際新聞獎。


奧斯維辛沒有什麼新聞 教案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 瞭解本文與一般新聞相比獨特的敘述角度。

2. 能夠抓住看似平靜的敘述語言體會作者的強烈感情和本文的寫作意圖。

【過程與方法】

通過揣摩關鍵語句,小組合作學習,探討交流,鍛鍊學生交流表達能力及鑑賞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瞭解德國納粹分子的殘酷統治,培養學生熱愛和平的情感。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引導學生正確解讀文本,使學生通過思考,認識本篇新聞的價值。

【難點】

體會新聞中所灌注的作者的個人情感。


三、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播放電影《辛德勒的名單》的片段,展示納粹屠殺猶太人的恐怖罪行,讓學生感同身受,順勢導入課題《奧斯維辛沒有什麼新聞》。(板書標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 教師播放音頻,並讓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2. 學生再次朗讀,回答:本文是一篇新聞,而標題卻說“奧斯維辛沒有什麼新聞”,是否矛盾?簡述理由。

明確:不矛盾。標題吸引人。一方面,奧斯維辛太出名,人們已經瞭解了很多東西,的確沒有新聞可以報道了;另一方面,每個參觀者都看到同樣的東西,也都有同樣的感受,那就是震驚,甚至窒息。看到遺留的東西,就有這樣的感覺,如果看到真實的場景,又會有怎樣的感覺呢?這樣,雖然話語貌似平靜,卻表現出對納粹罪惡的深刻揭露。

“沒有什麼新聞”,其實是講,這裡的臭名昭著的納粹行徑,早已世人皆知,言外之意是這裡從來沒有什麼值得宣揚的好事;但是“沒有什麼新聞”,“我”還是要寫,要繼續對納粹的罪行予以揭露,讓世人永遠不忘。

3. 作者報道奧斯維辛集中營,為什麼用更多的筆墨寫參觀者的表現?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明確:寫參觀者的表現是側面描寫,他對寫奧斯維辛的狀況有襯托作用。毫無疑問,奧斯維辛集中營在許多經歷了那段歷史的人的心中,就是“恐怖”的大名詞。無須具體介紹集中營中那些沾滿無辜者鮮血的刑具怎樣令人望而生畏,單是參觀者不由自主顯現出的表情,舉止以及驚歎,就足以使讀者震撼了!

好處:為讀者勾勒出一個個場景,一幅幅畫面,使新聞具有客觀性和清晰的可視性,令人回味無窮。

(三)深入研讀,體會情感(設置小組討論)(根據時間考慮可任選其二)

1. 納粹的集中營令人恐懼,作者為什麼在開頭偏偏要描述布熱津卡“太陽和煦、明亮,一排排高大的白楊樹長勢喜人,在門前不遠的草地上,還有兒童在嬉笑、打鬧”這樣祥和的景象?作者又為什麼說這種景象“最令人毛骨驚然”?(作者用的是反語。因為美好景象與布熱金卡的歷史不相配。布熱金卡曾經是一個暗無天日的人間地獄,這裡應該“昂光、百花永遠凋謝”,灰暗的天空,沉悶的色調才是與它最相配的景象。然而一踏進集中營,作者卻吃驚地看到了兩種不相配的東西疊合在一起,因此感到“可怕”。正是這種反差極大的景物描寫,表達出自己強烈的憤懣,字字句句敲打著讀者的心讓讀者感到一種莫名的壓抑。)

2. “在德國人撤退時炸燬的布熱金卡毒氣室和焚屍爐廢墟上,雛菊花在怒放”。這句話有什麼深刻含義?(一邊是戕害生命的毒氣室和焚屍爐,一邊是生機勃勃的生命,作者明知不該卻固執地要將這兩種反差極大的事物擺在一起,僅僅是為了讓讀者難以忘懷嗎?也許有控訴,生命的綻放是人世間最美好的事情,對生命的戕害是最惡劣的罪行;也許還有諷刺,任納粹刑罰多麼殘暴,終歸阻止不了生命的進程。)

3. 文章關於奧斯維辛集中營內部的記敘描寫中,大都是毒氣室、焚屍爐、裝人的盒子等殘酷、醜陋、令人窒息的事物,可為什麼文章的結尾卻寫到了“一排照片中間有一張美麗姑娘的照片特別引人注目。”(讓人產生動人心魄的“憐憫與恐懼的效果”,這正是美學理論中悲劇的最典型涵義。也只有這樣的悲劇,才能提醒人們:這樣慘無人道、滅絕人寰的事情再也不能在人類的歷史中重演了!)

作者為什麼說“在奧斯維辛,沒有可以作禱告的地方”?(在西方基督教文化中向上帝祈禱主要包含兩方面的含義:祈求上帝保佑和向上帝懺悔以求得寬恕。顯然,在奧斯維辛集中營,德軍一手遮天,他們迫害猶太人和戰俘的殘忍和滅絕人寰已經到了瘋狂的地步,甚至連上帝也無法保護那些祈求保佑的無辜受害的人們免遭塗炭;另一方面,如果德軍企圖為自己的罪行向上帝懺悔的話,因為他們罄竹難書的滔天罪惡,對無辜而寶貴生命的肆意踐踏,使得上帝也不會寬恕、原諒他們的,因此在奧斯維辛,無論是祈求保護還是企盼得到寬恕都是沒有用的,這裡沒有可以祈禱的地方。而這也正是本文情感態度價值觀的一個體現。)

(四)小結作業

學生談收穫和感受:著重引導學生從內容情感和寫法兩方面談談自己學了這則新聞的收

獲。

蒐集獲得普利策新聞獎的新聞,通過賞析重點語句,分析其獲獎原因。


四、板書設計

筆試乾貨丨中學《學科知識與能力》教學設計示例之中學語文


五、教學反思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