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羽毛球對膝蓋傷害大嗎?

徐耀燕


羽毛球是一項在我國很受歡迎的運行項目,有著廣大群眾基礎,深受國內大眾的喜愛,幾乎每個城市都有眾多的羽毛球愛好者組織團體。

小編就是一名羽毛球的愛好者打球已經至今五年時間有時間就喜歡打球,平均每週要打個三到五場球,喜歡的球員有風雲,林丹,李宗偉等。


羽毛球分為室內和室外,室外打羽毛球一般我們都是用的塑料的,都是家庭裡面大人帶小孩大多數情況下是這樣玩的,但是在室外打球,受到風的影響,所以打球的體驗度並不高,所以大部分的球友都喜歡在室內的體育館打球。

有很多人都在問打羽毛球對膝蓋傷害大嗎?

首先你要了解羽毛球運動的特點,羽毛球是一項急停、變向、變速、爆發力力量為一體的綜合性的運動,幾乎可以鍛鍊到身體的每個部位。所以,筆者想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闡述一下羽毛球運動對膝蓋的影響(圖片素材均取自網絡)。

1. 打球的類型

舉個例子,有的人就是為了鍛鍊身體打養生球,比如老年人之間半場球打高遠球,這種情況下對膝蓋是沒有大的影響的。而有些球友喜歡高強度的對抗,如單打,喜歡混雙在後場連續殺球,這樣的打球方式無疑會對膝蓋造成較大的壓力。


2. 對抗強度(運動強度)

前面說了高強度的對抗比如和高手間的單打是會對膝蓋有壓力的,除了這點外還有運動的強度。簡單來說,就是運動時長和身體所能承受的極限。

  • 運動強度

如果你一週打了一場球,身體已經感覺到疲勞了,但是還是打了第二場甚至第三場,這樣超負荷的運動是會對身體造成傷害的。

  • 每次打球時長的控制

羽毛球一般打了十幾分鍾就會出汗,一小時左右身體消耗的能量足夠起到鍛鍊效果了,如果繼續超長時間的打球不但沒有起到鍛鍊效果還會造成受傷。


3. 身體能力和素質(包括體重因素)

每個人的體質和身體素質都不一樣,就是為什麼都的人打球很容易受傷,有的打了幾年都不會遇到傷病。

所以通過增強體質,如力量、爆發力,身體柔韌度等提高身體各方面素質都可以在運動避免受傷,好的身體是基礎,下面列舉小編平時會做的鍛鍊項目

1)平板支撐-增強身體的核心力量

2)靠牆靜蹲-增加膝蓋周圍肌肉,腿部肌肉的力量,運動中減少對膝蓋的壓力。

3)深蹲練習-和靠牆靜蹲類似增強腿部肌肉力量,並在此基礎上鍛鍊肌肉爆發力。


4. 運動裝備及護具

運動裝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這裡特別要說明對於體重較大的球友打羽毛球建議帶上護膝,對於新手球友剛入門羽毛球的建議購買一套專業的羽毛球球鞋,好的運動裝備對運動時的保護基礎。

5. 羽毛球場地情況

不同的羽毛球場地對膝蓋也會造成影響,所以挑選一個好的場地也很重要,建議是在有木頭地板並切上面鋪了地膠的場地打球,這種場地對腳部有緩衝的作用,可以一定程度的保護膝蓋。

6. 運動前的熱身和運動後的調整

不光是羽毛球任何運動項目體育項目都需要熱身準備,尤其在冬天。熱身的作用是讓身體調整運動狀態可以適應後面強度更高的運動。羽毛球通常的熱身有壓腿,慢跑等。


結束語

前面說了這麼多小編就是想說明這些方面都是對羽毛球運動中是否會受傷包括導致膝蓋受傷的重要因素。其它運動不光是打羽毛球,比如跑步,爬山,籃球,足球等運動都會對膝蓋造成影響。

綜上所述,強度較大的羽毛球運動是會對膝蓋造成影響的,這就是即使是專業運動員也會發生膝蓋受傷的原因,同時還受到場地等其他因素,瞭解這些後,我們通過合理的管控,是可以避免膝蓋受傷的。

以上是小編的一些體會分享,歡迎廣大球友參與點評討論。


文武雙全的小白


你的這個問題很好,也是很多體育運動愛好者關心的問題。在回答問題之前,我說個事兒:打了二十多年的羽毛球,也把這項運動推薦給了很多的朋友,有的參與後一直堅持到如今;也有少許打了一段時間後,受傷了,好了之後就不再堅持打羽毛球了,改別的活動項目或是以靜養生了。印象很深的就是向別人推薦羽毛球這項運動的時候,在場的人總是會有人說:“打羽毛球傷膝蓋啊”或是類似的論調。也不知道是他們的親身經歷呢,還是他們的道聽途說呢,反正這麼多年,好象這種問題沒有斷過。言歸正傳吧,打羽毛球對膝蓋傷害大不?答案是:運動得法,有益無害;反之,膝蓋會有損傷的。下面咱們來細說。

羽毛球運動還真是個技術活,手上的動作、腳下的步法,都不是一天兩天就能練出來的。業餘愛好者,堅持打羽毛球,認真向稍專業的球友學習些動作和步法,進步也是會很明顯的。這個不是問題的本身,就不多說了。打羽毛球會傷害到膝蓋,一針見血地說,就是步法不對。既然說是步法,那就是一種技術和技巧。錯誤的技術動作,如移動及變換時的重心控制、支撐腿的傾斜角度、上步時腳尖的方向等等錯誤原因都會損傷膝蓋(也稱為膝關節吧)。那如果沒有這些錯誤呢?那打羽毛球還真的對膝蓋是有益無損的,這項運動對下肢的鍛練很起作用,讓踝關節、膝關節、髖關節和韌帶都會從運動鍛練中得到加強和補益。打球前要做好充分的熱身活動,是非常有必要的,因為錯誤是難免的,提前把各個關節活動開,增加靈活度,把錯誤動作的傷害降低到最小。萬一出現了什麼閃失,有某種疼痛感時,要及時下場進行舒緩、觀察及治療,徹底好了之後,再繼續鍛練。

再稍微強調一些避免膝蓋受傷害的注意事項吧。運動前一定要進行熱身活動,各項運動之前都應該是這樣的。打羽毛球,運動量大,體力消耗大,要根據自身的情況,球技、體重、柔韌性、體能、健康狀況等等循序漸進地進行運動。技術方面,就說幾個步法的要領吧,僅供業餘愛好者借鑑:跑動時,前腳腳尖指向羽毛球的預計落球點,切忌腳側面對著球落點跑動,那樣很容易崴腳;支撐腿不要外撇;邁出腿落地時,腳後跟先落地再全腳掌,切忌前腳掌先落地;支撐腿形成弓步時,膝蓋不要過腳尖。好了,就說這麼多了,羽毛球技術太多了。希望能給廣大的羽毛球愛好者一些幫助。


球類運動愛好者


這個要分情況,看你是怎麼樣打羽毛球。

如果你只是拿著拍子,在廣場上隨便打打,那麼打羽毛球對你的膝蓋並沒有太大的傷害,甚至因為你鍛鍊了身體,增加了肌肉強度,可能還對你的膝蓋有好處。因為肌肉起到了支撐的作用,可以減小膝蓋的負擔。

但是如果你是去正規的球場,進行有對抗性的羽毛球運動,那麼可能就會對膝蓋有一定的損傷。所以平時在運動前,一定要做好熱身運動,防止身體沒有得到充分的熱身產生不必要的傷害。平時也可以多做一些靜蹲練習,加強身體的肌肉,在關鍵時刻,這些肌肉可以幫助你避免傷病。


羽球雜談


打羽毛球是一項對膝關節衝擊較大的運動,打球時的急停、急起、急轉、跳起、落下、左右前後的快速變向挪步等動作,以及膝關節的反覆屈伸、扭轉,常常使關節面不斷相互撞擊、摩擦,造成膝關節的損傷。但是,一般不會造成大的膝關節損傷。

┃膝關節的解剖結構和功能

膝關節是人體最大、結構最複雜的屈戍承重關節,是一個不穩定、較脆弱的關節。膝關節由股骨下端、脛骨上端和髕骨共同構成,關節囊內有前後交叉韌帶、半月板等結構,關節囊外有內外側副韌帶、肌肉、韌帶等結構,它們共同加強其穩固性,保持其正常功能(見下圖)。膝關節的特徵是關節囊鬆弛薄弱,關節頭與關節窩極不適應。

膝關節的主要功能為負重、傳遞載荷、參與運動、為小腿活動提供力偶,主要進行屈伸運動,但在屈膝時也能作輕度的磨動和旋轉。膝關節位於下肢的中部,承受著很大的壓力,久而久之,尤其是遭受外力打擊時,如打羽毛球、爬山等劇烈運動時,如果保護不當或不注意保養,容易易引起韌帶和半月板的損傷,甚至骨折。

┃膝關節損傷的主要原因和常見類型

幾乎所有的體育運動都需要膝關節的參與,因此受損傷的機會也較多。體育運動導致膝關節急性損傷的主要原因是暴力、疲勞和扭曲運動。這些因素可使膝關節出現超負荷、持續磨損、穩定性削弱等狀態,進而導致損傷。例如,扭曲可使部分韌帶過度拉伸、半月板受力不均衡,此時即使沒有較大的外力,也易發生韌帶斷裂、半月板破裂等嚴重損傷。膝關節慢性損傷的主要原因是勞損和修復失衡。急性損傷後沒有得到及時的治療和修復,就會演變成慢性損傷。

最常見的膝關節有以下幾種:

1.半月板損傷:常合併韌帶損傷,伴有局部腫脹、疼痛、乏力、膝關節伸屈障礙等症狀。膝關節過屈、過伸,股骨與脛骨直接撞擊,小腿過度內旋、外旋等均可引發半月板損傷。

2.內側副韌帶損傷:常見於外側的暴力作用、小腿過度外展外旋、大腿過度內收內旋等情況。

3.外側副韌帶損傷:主要見於關節內側外力作用或膝關節內翻損傷時,常伴有關節囊、腓腸肌、股二頭肌、膕繩肌、腓總神經損傷。

4.前交叉韌帶損傷:劇烈的體育運動往往導致前交叉韌帶斷裂,多為聯合損傷的一部分,也可為單純性損傷。

5.後交叉韌帶損傷:多為較大外力作用,尤其是正前方有向後方的暴力作用,可引起後交叉韌帶斷裂,常伴有其它損傷。

┃打羽毛球引發的膝關節損傷原因

1.不正確的動作:打羽毛球時如果動作不正確就容易受傷,例如,前衝止動、回動時外翻、屈伸時關節頭窩的不斷摩擦等可引起內側韌帶、軟骨、半月板等損傷。跳起扣殺落地時,人體容易失去平衡,使小腿突然外展、外旋或小腿固定,大腿突然內收、內旋,有可能造成內側韌帶及半月板損傷。

2.股四頭肌力量不足:人體伸膝的啟止以及半蹲準備姿勢主要依靠股四頭肌及其肌腱來完成,如果股四頭肌力量薄弱,在打羽毛球過程中遇到較大的牽力負荷時,就會引起膝關節損傷。

3.準備活動不充分及長期大運動量訓練:打球前沒有做好預熱是導致膝關節損傷的常見原因。如果不注意控制運動量和運動時間,膝關節的長期反覆屈伸和摩擦也會造成半月板磨損及韌帶變性。

4.膝關節傷後未完全恢復:膝關節傷後必須及時就醫和休息,待完全康復後再進行鍛鍊,否則的話,就會使急性損傷轉為慢性損傷,留下病根。

5.設備和場地設施條件不符合運動的要求:球鞋沒有緩震功能,場地太硬或凹凸不平,都會對膝關節的造成較大的摩擦和打擊。

┃膝關節損傷的預防

1.做好準備活動:這一點非常重要。每次打球前,必須進行20分鐘左右的熱身運動。可以慢跑5-10分鐘,靜力拉伸、動力拉伸(跳躍、側滑等)5-10分鐘,最好帶上護膝、穿上緩震運動鞋。

2.加強肌肉力量訓練:通過蹲馬步、蹲起、踝關節掛重物抗阻力練習等方法,提升膝關節周圍肌肉的力量和腿部的支撐能力,保護膝關節的穩固性。

3.掌握正確的動作要領,選擇合格的設備和場地:打球中的起動轉體、移動步伐、跳躍落地、接球扣殺等動作要儘量準確規範,髖、膝、踝要同時用力和轉動,轉體的動作要輕快,重心要平穩,步幅不宜過大,以減少對膝關節的撞擊力量。打羽毛球最好選擇塑膠或木地板等較軟的場地,儘量不要在乾硬或不平的水泥場地上長時間打球。

4.控制運動量,運動後積極放鬆:要控制好每次打球的運動量和強度,運動時間不宜過長,運動間隔時間不宜過短,注意營養和休息,使身體得到充分恢復。打球后最好對膝關節進行短暫的熱敷,同時採用靜力牽拉關節和肌肉群、步行2-3分鐘、按摩、泡澡、桑拿等方式進行放鬆。

總之,羽毛球是一項很好的體育運動,只要根據自身特點,正確掌握要領,注意防護,就可以既享受運動帶來的健康和快樂,又不會對膝關節造成大的傷害。


永葆童心童趣


所有的事情都是有兩面性的,所以所有的運動都是一樣遵循這個規律。羽毛球屬於有氧運動,正常情況下對鍛鍊身體,提高身體素質有很好的作用,不過運動本身對各自特有動作有各自特別的要求。以我本人舉例,最初體重11公斤,左側膝蓋半月板磨損,正常來說是不能打羽毛球的,自己糾結好久,才決定入坑。首先自己做好一些準備,認真學習規範的動作,特別對膝蓋有影響損傷的。第二就是要有正規的裝備,好的裝備對保護自己也有很大幫助。特別提的是鞋墊,感覺很小 不過真心有用。最後,還是要做到自我保護。沒有損害人的運動,只有自我傷害的習慣。


海渤洋


長期打羽毛球,必須做好一定的防護措施,才能避免傷到踝關節、膝蓋和腰椎。

首先要選擇符合條件的場地,有架空層木地板+地板膠的場地為佳,其次必須做好熱身運動,微微出汗才上場,業餘愛好者很容易忽略的一個環節是運動後的放鬆。

相信做好以上這些保護措施,羽毛球運動堅持到70歲是沒有問題的。


左岸20190814


我打了30年羽毛球,從20歲打到50歲,倒沒感覺膝蓋損傷,就是有兩次因為沒有活動開就開始扣球,導致腰椎突出!後來就不敢再打了,擔心突出更嚴重。我認為如果平時注意身體柔韌性的鍛鍊,打球球注意活動身體,打球場地最好是專業塑膠場地,傷害會比較小!


怡悅229


分情況,如果只是隨便活動一下,強度並不是很大,傷害概率還是比較低的。如果是頻率較多且強度較大的羽毛球運動,會有一定傷害。所以建議長期打球的球友們充分打球前做好熱身,打球后記得拉伸。很多球友膝蓋受傷也和動作不正規有關,最好改正不良動作。平時注意腿部的力量訓練才是最關鍵的。膝關節的穩定性還是要靠腿部有足夠的力量才能支撐的。


用戶9505067104758


1.不當姿勢引起膝關節損傷 訓練和比賽中,技術動作轉換快、變向多,應變多,如果運動員不會自我...

2.股四頭肌力量不足 股四頭肌及其肌腱參與構成膝關節囊的前部,股四頭肌肌腱是伸膝的主要裝置...

3.長期大運動量訓練 膝關節長期反覆屈伸、摩擦造成關節面的磨損及韌帶變性,據統計膝關節勞損的...

4.準備活動不充分 此時進行運動訓練,對運動員膝關節傷病的發生有著直接或間接的影響。

5.膝關節傷後未完全恢復,過早進行訓練 運動員膝關節出現傷病後恢復需要一定的時間,如果過早地...


農村鄉哥鄉妹


任何運動項目都存在對身體傷害的風險,只是大與小的問題。大與不大,完全取決於你運動前的基本和專項熱身運動,另外運動過程中的重視程度。羽毛球運動相對其他部位來說對膝蓋傷害的可能性大,但是作為一個普通愛好者來說一般達不到對膝蓋的損傷程度;對於從事專業的運動員來說,他們更加重視熱身和保護,所以概率不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