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者众善之基,傲者众恶之魁。老祖宗的智慧,早悟透,少吃亏

王阳明——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没有争议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曾国藩曾这样评价他:"王阳明矫正旧风气,开出新风气,功不在禹下。"他继承了宋代大儒陆九渊的思想,以自己的体悟加以完善,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心学"体系。

谦者众善之基,傲者众恶之魁。老祖宗的智慧,早悟透,少吃亏

王阳明说,人为了生存,难免要追求一些能使自己感到安全的东西,诸如金钱、名利、地位。不过,有的人是在"良知"的指导下追寻这些,有的人却只是一门心思地追求外物。如果我们的内心永远盯着那些外物,必然会累得死去活来。而心学的最大妙处在于:我们可以在身心幸福的情况下追逐外物,只要能以良知为指引,追求什么都是可以的,体现出一个随性。

谦者众善之基,傲者众恶之魁。老祖宗的智慧,早悟透,少吃亏

何谓谦者众善之基,傲者众恶之魁?谦虚是一切善的基础,傲慢是一切恶的源头。

谦为什么是众善之基?因为一个能谦虚的人,他的心必定是宽容的,他的人必定是有涵养的,他的行为必定是有教养的。那么他的一举手一投足、一言一语,必定都是合乎仁义礼仪的,自然都是善的。

而傲慢者恰恰相反,他的心必定狭窄阴鸷、封闭自恃,言行之间充满私心私欲,从而挤压和伤害到他人,不恶又会怎样?一谦一傲,值得深思。

王阳明的心学智慧包含很多很多,从世间万物轮回到平时为人处世,说的极其细致。

谦者众善之基,傲者众恶之魁。老祖宗的智慧,早悟透,少吃亏

今天我就拿出六句感觉是最好的智慧,抒发一下自己的愚见,和大家一起欣赏一下:

1. 凡文过掩慝,此是恶人常态。若要指谪他是非,反去激他恶性。

对于那些不地道的人,讲理是没有用的,文过饰非,这是恶人的常态。如果去责备他的过失,反倒会激起他的恶性。

2. 日间功夫觉纷扰,则静坐。觉懒看书,则且看书。是亦因病而药。

如果白天做功夫觉得烦躁不安,那么就静坐。肤浅浮躁的心,总是会本能地往舒服上跑。越是贪恋舒服,就越不会成长、成熟,甚至还会更加肤浅浮躁。所以要扭转这种状况,就要逆着自己的性子来,越不想做什么,就越要耐着性子去做。这正是对自己心性的磨砺。

谦者众善之基,傲者众恶之魁。老祖宗的智慧,早悟透,少吃亏

3. 人但得好善如好好色,恶恶如恶恶臭,便是圣人。

很多人都以为圣人是一种高高在上的存在,可望而不可即。王阳明则告诉我们,圣人其实很简单、很平常,就是知道善恶,并能从善如流、嫉恶如仇。这就是大道至简。

4.须是大哭一番了方乐,不哭便不乐矣。虽哭,此心安处即是乐也。

唯有痛哭之后才能乐,不哭就不会乐了。虽然痛哭,此心却得到了安慰,因而也就是乐。

5.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功夫说闲话,管闲事?

持守志向犹如心痛,如果心思全在痛上,哪里有功夫说闲话、管闲事呢?

6. 人须是知学。讲求只是涵养,不讲求只是涵养之志不切。

应当知学。求学讲论无非是涵养德行。不求学讲论,只是因为涵养的志向不够真切。

当我们品读完王阳明的心学经典时,我们会不会有那种心旷神怡的感觉,用最简单的道理最朴实的语言,讲了最重要的道理。

谦者众善之基,傲者众恶之魁。老祖宗的智慧,早悟透,少吃亏

正如王阳明说到:

若无有物欲牵弊,但循著良知发用流行将去,即无不是道。但在常人多为物欲牵蔽,不能循得良知。

王阳明口中的"良知",等同于"本心"。本心人人都有,王阳明则告诉了我们为什么多数人不能保持和守住本心,那便是因为物欲的蒙蔽。当今时代,这点尤其值得人们重视。被蒙蔽的心,如蒙蔽二字的含义,是阴暗而糊涂的,就算得到再多,又有什么用?唯有本心呈现,才能清明、放松和自在。被金钱充斥着的世界,哪里还有本心可见?

谦者众善之基,傲者众恶之魁。老祖宗的智慧,早悟透,少吃亏

其实王阳明的心学智慧有很多很多,我说的只是九牛一毛,心学经典都记录在《传习录》中,如果感觉我说的比较抽象,不太具体,可以去尝试读一下。

《传习录》中记载着心学精髓的开始,《知行合一》则是经典中的巅峰,而且记载着王明阳一生的有趣故事,学习的同时得到快乐,何乐而不为呢?

谦者众善之基,傲者众恶之魁。老祖宗的智慧,早悟透,少吃亏

下面这册就是我读的那一版,全篇白话文讲解,只需要79元,得到两本大智慧,让你在为人处世中提升一个大的档次,还是很划算的哦!

谦者众善之基,傲者众恶之魁。老祖宗的智慧,早悟透,少吃亏

点击下图购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