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江:“五個一批”推進基層黨建“提質聚力”

廣西新聞網環江3月30日訊(通訊員 覃裨 韋代祥)“2020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脫貧攻堅影響較大。環江通過組織開展基層黨建“提質聚力”行動,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環江毛南族自治縣黨委組織部部長韋凡如是說。

為全面提升基層黨組織組織力,環江組織開展基層黨建“提質聚力”行動,通過實施“選派能人駐村、培育經濟強村、整頓渙散組織、新建活動陣地,塑造先進典型” 等“五個一批”保障措施,確保全面提升基層黨建質量。

選派一批能人駐村。為確保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如期全面完成,環江從提升攻堅隊伍質量入手,因村派人、盡銳出戰。調整駐村隊員,對選派的387名駐村工作隊員重新洗牌,原則上對駐村第一書記不予以調整的基礎上,對於因身體原因、家庭原因確實無法安心駐村,堅決予以調整充實。截至目前,全縣調整此類駐村工作隊員41名。組建駐村突擊隊,對全縣2019年貧困發生率在3%以上、未脫貧人口在100人以上的11個村實行掛牌督戰,選派11名縣處級領導擔任“第一大村長”,從各單位抽選政治過硬、業務熟悉的400餘名幹部組建脫貧攻堅突擊隊全脫產駐村抓扶貧。調整村“兩委”幹部,結合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工作,持續開展村“兩委”換屆選舉回頭看工作,對全縣800多名村“兩委”幹部進行任職資格審查,全面清理受過刑事處罰、涉黑涉惡、涉宗族宗教和“村霸”的村“兩委”幹部。截至目前,全縣共調整撤換和選優配強村兩委幹部33名,其中黨組織書記10名,村“兩委”幹部隊伍攻堅力量明顯增強。

培育一批經濟強村。通過試點帶動、政策支持、資金傾斜、完善管理等方式,促進村級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2020年,將投入6000多萬元,力爭培育村集體經濟收入10萬元以上村50個、30萬以上村10個、50萬元以上明星村2個。目前全縣147個村社區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4萬元以上,20個村收入達10萬元。集體經濟的“造血”功能日益增強,基層黨組織服務群眾的“錢袋子”越來越鼓。

整頓一批渙散組織。通過選優訓強村黨組織書記,試點推行村幹部全職化,規範基層組織運行機制,強化鄉村綜合治理,提前謀劃村“兩委”換屆選舉等措施,著力破解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軟件不軟、硬件不硬”等難題。2018年以來,共排查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28個,整頓提升28個,全縣農村基層黨建弱化虛化邊緣化問題得到整頓提升。

新建一批活動陣地。全面推進基層黨組織規範化建設,按照活動場所建設標準化要求,整合縣委宣傳部、文廣新體旅局等部門各類資金,加大對村級辦公場所的建設,突出黨建元素和實用性。截至目前共投入3000多萬元,重建、改建、擴建村委活動場所25個,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功能、服務功能日益增強。

塑造一批先進典型。結合基層黨組織考評工作以及當下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等工作,加大對先進基層黨組織、黨組織書記以及優秀黨員選樹和宣傳,湧現出紅心柚果王黨員種植大戶覃亞林,山豬養殖黨員能人譚柳懷,為疫情提供保姆式服務黨組織書記黃煥海,致富帶頭人韋炳錄等標杆典型;陳雙村、可愛村等9個村被評為五星級黨組織,陳雙村被評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村。黨員能人、養蠶大戶韋朝東說:“大才鄉新坡村黨支部在組織開展‘提質聚力’行動中,黨員素質明顯得到提升,我們跟著先進學、照著先進做、比著先進幹。我通過傳授種桑養蠶技術,帶領貧困群眾早日實現脫貧致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