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陳雲鵬、杜豔聯合創作作品《遊春圖》有感

中國畫又名寫意畫,那麼我們在欣賞中國畫時就要一定在腦海中種下“寫意”這兩個字。不要用西方繪畫理論來評論中國畫。(要求在形象之中有所蘊涵和寄寓,讓“象”具有表意功能或成為表意的手段。這是寫意的釋義)在括弧內文中我們不難理解什麼“寫意”,這樣就能給予我們對中國畫的一個欣賞切入點。

觀陳雲鵬、杜豔聯合創作作品《遊春圖》有感

杜豔 陳雲鵬作品《遊春圖》


由陳雲鵬、杜豔聯合創作的《遊春圖》是小寫意畫中的一幅典範作品。畫面中有一位美麗的女子,一匹高大俊猛的黃驃馬,一個千年古樹(柳樹)。婀娜多姿的女子側面微揚目視遠方,應該是牽著黃驃馬要緩緩前行的狀態,而黃驃馬也是頭微微傾向女子處,邁步要跟女子向前方走去,在他們的身後有一個柳樹在迎風飄舞。一人一馬一棵柳樹,在這微妙的表情和動態中講述了一個故事,這個故事的內容是畫​家對春天的解讀。更是觀者身臨其境的感觸。

觀陳雲鵬、杜豔聯合創作作品《遊春圖》有感

杜豔 陳雲鵬作品《遊春圖》局部​


由陳雲鵬、杜豔聯合創作的《遊春圖》的“寫意”如果從具象的形態來講,就是筆墨、構圖。如果從意象的角度來講,就是畫面沒有呈現的那一部分。而這部分才是這幅畫的精髓。我們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教育背景、身份背景、區域文化背景以及生活中的所遇和所悟的不同,感受到的畫內之外的場景就會有所不同。

觀陳雲鵬、杜豔聯合創作作品《遊春圖》有感

杜豔 陳雲鵬作品《遊春圖》局部​2


我在觀陳雲鵬、杜豔聯合創作的《遊春圖》時感受到的是,春天到了,一對年輕的戀人騎著馬來到郊外踏青,他們騎馬走到了郊外河邊,下馬後在河邊欣賞著美景,並且相談甚歡,女子牽著馬走在前邊,後面的公子應該是靈感忽現,慢慢的行走中構思著​美妙的詩句或者是在構思怎麼畫這幅《遊春圖》。當女子牽馬走到了小橋旁的大柳樹下時,回頭凝望落在後面的公子,沒有發出聲音,應該是怕打斷公子的沉思。馬兒在跟隨女主人要登橋時又似要跟隨女主人前行,又有一點提醒女主人,男主人還在後面呢。畫面中沒有水但能感受到流水的聲音,沒有花卻能看到花瓣隨風飄落。沒有橋卻能知道女仔的前方就是一座小橋,並且是隻要在邁一步就能走到橋的上面。畫面中沒有男主,卻能感受到男主確實存在,甚至能夠在眼前浮想男主的容貌和此時的形態。在女子的神態中能夠看出滿滿的深情和愛意。

觀陳雲鵬、杜豔聯合創作作品《遊春圖》有感

杜豔 陳雲鵬作品《遊春圖》局部3​


這就是中國畫,這就是中國畫的寫意精神。我們在看中國畫時不要只集中在技法層面,而是要走進畫中,走進畫家​的心中,去感悟畫家的心境,去感悟這幅作品的畫裡畫外。技法層次是畫畫邁入畫家的門檻,真正的在繪畫領域走出一片天地看的是筆墨間流淌的意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