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陈云鹏、杜艳联合创作作品《游春图》有感

中国画又名写意画,那么我们在欣赏中国画时就要一定在脑海中种下“写意”这两个字。不要用西方绘画理论来评论中国画。(要求在形象之中有所蕴涵和寄寓,让“象”具有表意功能或成为表意的手段。这是写意的释义)在括弧内文中我们不难理解什么“写意”,这样就能给予我们对中国画的一个欣赏切入点。

观陈云鹏、杜艳联合创作作品《游春图》有感

杜艳 陈云鹏作品《游春图》


由陈云鹏、杜艳联合创作的《游春图》是小写意画中的一幅典范作品。画面中有一位美丽的女子,一匹高大俊猛的黄骠马,一个千年古树(柳树)。婀娜多姿的女子侧面微扬目视远方,应该是牵着黄骠马要缓缓前行的状态,而黄骠马也是头微微倾向女子处,迈步要跟女子向前方走去,在他们的身后有一个柳树在迎风飘舞。一人一马一棵柳树,在这微妙的表情和动态中讲述了一个故事,这个故事的内容是画​家对春天的解读。更是观者身临其境的感触。

观陈云鹏、杜艳联合创作作品《游春图》有感

杜艳 陈云鹏作品《游春图》局部​


由陈云鹏、杜艳联合创作的《游春图》的“写意”如果从具象的形态来讲,就是笔墨、构图。如果从意象的角度来讲,就是画面没有呈现的那一部分。而这部分才是这幅画的精髓。我们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教育背景、身份背景、区域文化背景以及生活中的所遇和所悟的不同,感受到的画内之外的场景就会有所不同。

观陈云鹏、杜艳联合创作作品《游春图》有感

杜艳 陈云鹏作品《游春图》局部​2


我在观陈云鹏、杜艳联合创作的《游春图》时感受到的是,春天到了,一对年轻的恋人骑着马来到郊外踏青,他们骑马走到了郊外河边,下马后在河边欣赏着美景,并且相谈甚欢,女子牵着马走在前边,后面的公子应该是灵感忽现,慢慢的行走中构思着​美妙的诗句或者是在构思怎么画这幅《游春图》。当女子牵马走到了小桥旁的大柳树下时,回头凝望落在后面的公子,没有发出声音,应该是怕打断公子的沉思。马儿在跟随女主人要登桥时又似要跟随女主人前行,又有一点提醒女主人,男主人还在后面呢。画面中没有水但能感受到流水的声音,没有花却能看到花瓣随风飘落。没有桥却能知道女仔的前方就是一座小桥,并且是只要在迈一步就能走到桥的上面。画面中没有男主,却能感受到男主确实存在,甚至能够在眼前浮想男主的容貌和此时的形态。在女子的神态中能够看出满满的深情和爱意。

观陈云鹏、杜艳联合创作作品《游春图》有感

杜艳 陈云鹏作品《游春图》局部3​


这就是中国画,这就是中国画的写意精神。我们在看中国画时不要只集中在技法层面,而是要走进画中,走进画家​的心中,去感悟画家的心境,去感悟这幅作品的画里画外。技法层次是画画迈入画家的门槛,真正的在绘画领域走出一片天地看的是笔墨间流淌的意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