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报时,到底985头衔重要,还是学科评估排名重要?

AA晨阳


这个问题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不过我们可以把这个问题拆解成更为概念更为清晰的两个选择依据。985头衔代表了“好大学”,学科评估结果代表了“好专业”,所以这个问题也可以看作是好大学和好专业之间的关系和取舍问题。每年高考报志愿的时候,城市、大学和专业,是最重要的3个衡量比较维度;而相比之下,大学和专业之间的竞争最为激烈,选择的时候也最纠结。尤其是在“平行志愿”出来之后的几年,因为“服从调剂”的原因,客观上录取专业和报考专业之间的“匹配度”确实有一定的下降,这也给很多同学带来了一定的影响甚至是心理阴影。

那么,究竟该不该为了保专业,而舍弃好大学呢?

首先,谈一下好大学的一个相对标准

拥有985头衔的39所大学,在一定程度上确实代表了国内最好一个层次的大学。在最新的“双一流”评估中,所有的985大学都成功跻身42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行列,虽然这当中也有3所985工程大学和其它3所仅为211工程级别的大学被划归到了B类院校,但依然是综合实力最强的。无论是过去旧的985头衔,还是新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头衔,都是好大学的一个身份标识。当然,如果从某个具体专业上看,这42所最好的大学虽然优势学科很多,但也不是所有的专业都是最强的。对于那些有明确目标,且有实力去争取好大学、好专业的同学,也不一定要将985头衔前置考虑。因此,所谓的好大学,不一定就是被限定在985头衔里的大学。

比如你特别喜欢法学专业,那么中国政法大学是中国法学专业最好的大学。从学科的标准上看,也只有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这样的学校可以媲美;但中国政法大学只是一所211工程大学,也非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是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类似的还有财经类最强的、位列“两财一贸”的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也都不是985大学。但同样的,这些学校一样是特别棒的好大学。完全值得你去牺牲一所只有985头衔的大学,转而报考这些具有专业深度优势的大学。

其次,再来谈一下好专业的一个核心参考

好专业的筛选标准比好大学稍微清晰一点,比如有两个重要的指标,一个就是题目中提到的“学科评估”,另外一个是与第四轮学科评估同一年出来的“双一流”机制。如果一所学校的某个学科在学科评估中可以达到A档,尤其获得是A档中最好的A+级,那么这所学校的这个学科有很大概率入选了双一流学科,而这所学校也是140所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之一。所以,参考学科评估中的最顶尖学科,也是非常有意义的,而且可以同时把好专业连带好大学一并筛选出来。

比如河海大学可能并不算是特别有名的大学,但河海大学的水利工程专业在学科评估中达到了A+级;我们借此对比双一流学科,发现水利工程专业也入选了河海大学的世界一流建设学科。另外,我们顺带查一下还有哪个学校的水利工程专业也达到A+级别,你会惊奇的发现居然是清华大学。和清华大学相比,河海大学确实算不上是一所好大学,但是如果从水利专业和整个行业看的话,河海大学就是这个领域的老大。所以,在专业目标明确的前提下,参考学科评估的价值,要比单纯看985大很多。

专业目标不明确的情况下,优先考虑大学

我们上面已经提到了,从专业的维度进行筛选,参考学科评估要比985更准确也相对更好,报考时的选到专业的成功率也更大。但对于一个偏文的学生,或者对未来发展规划没有过于明确目标的同学来说,建议还是优先考虑大学。因为这个时候,你不一定非得是冲着专业去的,过于刻意追求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并不是一件好事。大学本身更偏向于通识教育,在大学里面学习知识的同时,最重要的是掌握一种“学习方法”,和学会如何与他人相处的“社交关系”,最重要的是建立思考自己将来发展方向和行为处事的“独立人格”。这些内容,一定是985大学里面有的,或者比普通大学更多的。确立了这个原则,基本上就属于是“能上985,不选211,能上211,不选普通学校”的一类选择方式了。


八闽状元郎


清华统计不如浙江工商排名商,你选哪个?


小七66006754


专业最重要,管你一辈子职业,因此专业排名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