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願填報時,到底985頭銜重要,還是學科評估排名重要?

AA晨陽


這個問題是一個非常好的問題,不過我們可以把這個問題拆解成更為概念更為清晰的兩個選擇依據。985頭銜代表了“好大學”,學科評估結果代表了“好專業”,所以這個問題也可以看作是好大學和好專業之間的關係和取捨問題。每年高考報志願的時候,城市、大學和專業,是最重要的3個衡量比較維度;而相比之下,大學和專業之間的競爭最為激烈,選擇的時候也最糾結。尤其是在“平行志願”出來之後的幾年,因為“服從調劑”的原因,客觀上錄取專業和報考專業之間的“匹配度”確實有一定的下降,這也給很多同學帶來了一定的影響甚至是心理陰影。

那麼,究竟該不該為了保專業,而捨棄好大學呢?

首先,談一下好大學的一個相對標準

擁有985頭銜的39所大學,在一定程度上確實代表了國內最好一個層次的大學。在最新的“雙一流”評估中,所有的985大學都成功躋身42所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的行列,雖然這當中也有3所985工程大學和其它3所僅為211工程級別的大學被劃歸到了B類院校,但依然是綜合實力最強的。無論是過去舊的985頭銜,還是新的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頭銜,都是好大學的一個身份標識。當然,如果從某個具體專業上看,這42所最好的大學雖然優勢學科很多,但也不是所有的專業都是最強的。對於那些有明確目標,且有實力去爭取好大學、好專業的同學,也不一定要將985頭銜前置考慮。因此,所謂的好大學,不一定就是被限定在985頭銜裡的大學。

比如你特別喜歡法學專業,那麼中國政法大學是中國法學專業最好的大學。從學科的標準上看,也只有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大學這樣的學校可以媲美;但中國政法大學只是一所211工程大學,也非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是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類似的還有財經類最強的、位列“兩財一貿”的中央財經大學、上海財經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也都不是985大學。但同樣的,這些學校一樣是特別棒的好大學。完全值得你去犧牲一所只有985頭銜的大學,轉而報考這些具有專業深度優勢的大學。

其次,再來談一下好專業的一個核心參考

好專業的篩選標準比好大學稍微清晰一點,比如有兩個重要的指標,一個就是題目中提到的“學科評估”,另外一個是與第四輪學科評估同一年出來的“雙一流”機制。如果一所學校的某個學科在學科評估中可以達到A檔,尤其獲得是A檔中最好的A+級,那麼這所學校的這個學科有很大概率入選了雙一流學科,而這所學校也是140所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之一。所以,參考學科評估中的最頂尖學科,也是非常有意義的,而且可以同時把好專業連帶好大學一併篩選出來。

比如河海大學可能並不算是特別有名的大學,但河海大學的水利工程專業在學科評估中達到了A+級;我們藉此對比雙一流學科,發現水利工程專業也入選了河海大學的世界一流建設學科。另外,我們順帶查一下還有哪個學校的水利工程專業也達到A+級別,你會驚奇的發現居然是清華大學。和清華大學相比,河海大學確實算不上是一所好大學,但是如果從水利專業和整個行業看的話,河海大學就是這個領域的老大。所以,在專業目標明確的前提下,參考學科評估的價值,要比單純看985大很多。

專業目標不明確的情況下,優先考慮大學

我們上面已經提到了,從專業的維度進行篩選,參考學科評估要比985更準確也相對更好,報考時的選到專業的成功率也更大。但對於一個偏文的學生,或者對未來發展規劃沒有過於明確目標的同學來說,建議還是優先考慮大學。因為這個時候,你不一定非得是衝著專業去的,過於刻意追求一個自己不喜歡的專業並不是一件好事。大學本身更偏向於通識教育,在大學裡面學習知識的同時,最重要的是掌握一種“學習方法”,和學會如何與他人相處的“社交關係”,最重要的是建立思考自己將來發展方向和行為處事的“獨立人格”。這些內容,一定是985大學裡面有的,或者比普通大學更多的。確立了這個原則,基本上就屬於是“能上985,不選211,能上211,不選普通學校”的一類選擇方式了。


八閩狀元郎


清華統計不如浙江工商排名商,你選哪個?


小七66006754


專業最重要,管你一輩子職業,因此專業排名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