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榮為什麼要以那麼殘酷的方式來結束生命呢?

黃泰然


說起哥哥的離去,不得不面對後天就是4.1了,真是一個開玩笑一樣的日子。香港影壇為了懷念哥哥,修復了幾部哥哥的經典電影重映,霸王別姬、夜半歌聲、白髮魔女傳。張國榮作為80-90年代跨世紀的代表優質偶像,最終在憂鬱症的折磨中選擇自我了斷。當時震動整個娛樂圈,甚至10多年過去,談起哥哥大家五一不是惋惜。但是大家似乎對於憂鬱症還是不夠重視,比如前兩年離去的喬任梁也讓大家震驚,韓國娛樂圈的雪莉突然離去也是憂鬱症有關。娛樂圈的明星,因職業的特殊性,明星一直希望在大眾面前保持著偶像的光輝形象,不能有任何閃失,對於自己的要求也更加苛刻和嚴厲。加之工作量和應酬增加,生活缺乏規律性,精神壓力增大,身體透支,客觀上造成了抑鬱症的誘發成因。

我記得看新聞張國榮自己說過,他這個人沒做過壞事情,那為什麼是他得了憂鬱症,太不公平了。實際上,早在2002年3月下旬,求醫問藥的過程中,張國榮已經被醫生確診為抑鬱症,但是連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怎麼會成為抑鬱症患者,他的經紀人說過:“你無法想象他多麼希望他自己好起來,他一直在看醫生,他沒有辦法接受他是有這個病的現實,因為他什麼都有,現在選擇自己喜歡的工作,怎麼這樣的一個人會有抑鬱症呢?不可以想象的!別人都不會相信的,怎麼可能呢?”其實分析起來,我會覺得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哥哥的完美主義,因為他完美主義,才能創造出如此完美的音樂、電影、舞臺表演。也是因為哥哥的完美主義,對自己要求太高,要求自己各方面都做得好,所以無論是作為一個好藝人,一個好兒子,一個好伴侶,他都要求做到盡善盡美。哥哥揹負了太多的完美,不一定是好事,是他的榮耀也是他背後的刺。

其實不止明星,現在平常普通人在高強度的都市生活中也越來越多的憂鬱症患者,甚至更多的還是帶孩子的媽媽產後抑鬱,太多生活中的人需要我們重視關懷。









海豚娛樂



因為,在張國榮的價值體系裡,生命本身不是最高的價值。

跳樓這種方式,比之割腕、煤氣、安眠藥,決絕而不可逆。哥哥在02年11月曾經服安眠藥自殺,被唐先生髮現救了回來,可以說他死志甚堅,才會在第二次選擇跳樓。

我的看法是,他選擇自殺的深層動機、和當年選擇自己出櫃是一樣的,一種根植於內心的控制慾——想把控自己的生活。

1981年羅啟銳執導兩集電視劇《霸王別姬》,就想請張國榮主演。當時哥哥還是新人,覺得這個角色對自已的偶像形象有不利影響,沒有答應。其實那時已有流言說他是gay(這只是外形條件足夠好的男藝人才有的待遇)。1982年12月他邂逅唐先生,中間有過幾次分合,在1989年打算退出樂壇的時候,感情已經非常穩定,他認定了要一直走下去。他回港拍戲之後,經常與唐先生一起出現,關於他的小道消息都跟唐先生聯繫在一起,而在1995年,有家報社的記者跟蹤偷拍兩人同車,哥哥憤怒地踩了油門,結果撞上了對方的車。那時起,他開始考慮對公眾有個交代。因為,他不能容忍被記者逼迫"揭露",而是要由自己來向公眾坦陳自我。

這個決定其實也帶著決絕:他並不能保證出櫃的結果。

接下來我想講一講自己對張國榮內心世界的一點理解。

有的時候藝術家不開心這個事情在別人看來就是“作”~~榮迷之中流傳著這樣一件事——某次表演完之後,張國榮回到後臺,跟自己生悶氣。唐先生倒了一杯熱水遞給他,可是他接過來就“啪”的摔在地上。——接下來呢?唐先生笑著又接了一杯熱水遞給他。

張國榮是一個完美主義者。唐先生曾經對他說,別人得到70%就會滿足的事情,你要做到90%才滿足。你總也不能滿足,所以很可憐。據施南生說,張國榮的所有衣物都按由短到長,由淺到深依次排好,間距一致。拿出衣服後,只要輕輕晃動衣架,衣櫃就會回覆原樣。年輕時,他會如頑童般得意地向朋友演示這個過程。他經常搬家,家裡有很多東西,但他搬家只用一天。他事先計劃好一切,記得很清楚每個箱子裡裝的是什麼,先搬什麼後搬什麼,到新家後就立刻擺放好。他忍受不了亂七八糟。

以上其實是強迫症的表現(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有強迫症,表現方式各不相同)。

張國榮內心充滿與生俱來的對美的痴迷,”追求美“這一行為是貫穿他整個生命歷程的內驅力。只有進行藝術創造活動,才能滿足他這種完美主義者對美的嗜好。(舉幾個同類事例:井上雄彥在東京郊區蓋了一棟七層工作樓,有自己專用的電梯,午餐只吃泡麵……這一切都是為了節省時間,避免打斷創作《浪客行》的思路。而據說米開朗基羅曾經連續工作七天,累了就和衣而臥,雕塑做好之後,他發現腳凍在靴子裡拔不出來,又超級想休息,就用刀片把鞋底割下來,血淋淋的連著腳底皮肉——可能大家會傾向說大師缺心眼,但我想說,藝術家的快樂就來自專注,直至作品達到完美這個過程。)而進行藝術創作活動,本身就是一條走向精神痛楚的不歸路。越是美麗純粹的作品,越是產自作者深刻的悲憫。少年張國榮追求的是成為明星,他從來都認為憑自己的天賦和努力,名和利是他應得的囊中物,只有真心對他的人,是天賜的。而在他功成名就退出樂壇之後,又選擇了復出。這時對他影響最大的,是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我贊同這句話:愛情是不能承載人生之重的,但是事業可以。他說,捕捉人類情感的幽微之處,並在銀幕上表現出來,這幾乎是我生命的本能。在我個人的理解,實現了經濟自由的張國榮,之所以復出,是選擇了藝術創作來承載生命的意義。復出後他不接拍任何商業廣告,而是進行多種風格的嘗試,不斷突破自我。

抑鬱症的可怕在於患者因此而處於絕望的感受之中,絕望促使他們採取自殺行為。抑鬱患者的神經與內分泌系統遭到破壞,失去了普通人走出情緒困境的生理調節機制。若要細究明星張國榮為什麼會得抑鬱症,需要深入瞭解他的內心世界,有很多榮迷和後榮迷,是認真的花了很多時間來了解我們的偶像,然後發現,我們是如此認同他的價值觀,並且執著不悔。

複雜的問題難以用簡單的結論說清楚,我個人的看法是,他個人的成長和青年時期的經歷,都是很可能使人患上抑鬱症的。而很多人都有程度不同的抑鬱症,只是沒有明顯症狀而不自知。張國榮經歷了抑鬱症的爆發,走到了命運的拐點,自己選擇了自己的終點。我想,他對自己的病也絕望了,雖然醫生告訴他抑鬱症是可以治療的,他也很積極配合各種治療方案,但是結果是絕望,依然不能自控地產生惡劣心境,失去了執行力和內心的寧靜,也給家人帶來痛苦(十年前,醫學界對抑鬱症的瞭解也沒有今天這麼豐富)。

我們雖然生活在同一個世界中,但是,我們對於同一件事物的感知,卻是千差萬別的。張國榮說,生命要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不能按照自己的意志尊嚴美好的活著,這樣的生活他不接受。縱然旁觀者可以勸他說,挺過這一段,以後會好的;而身在其中的他,也許會覺得“一切煩惱都會得到解決”這個信念在此情此景之下是失效的。而他以切身體會得出了自己的結論:應該採取有效的自殺行為。德國軍官刺殺希特勒失敗後,主謀之一貝克上將被准許自裁,他卻始終沒法對自己開槍。老將軍久歷沙場,年高德劭,並且是為正義獻身,依然非常留戀生命。我無意說他缺乏勇氣,而是想強調他的行為中,留戀生命的天性佔了上風。而在張國榮的價值體系裡,生命本身不是最高的價值。病症嚴重到了只有死亡才能結束其影響的地步,那麼他就自己出手讓一切有個出路,是他“主動”性格的體現,而不是對命運的軟弱。


娛樂—星


因為,在張國榮的價值體系裡,生命本身不是最高的價值。

跳樓這種方式,比之割腕、煤氣、安眠藥,決絕而不可逆。哥哥在02年11月曾經服安眠藥自殺,被唐先生髮現救了回來,可以說他死志甚堅,才會在第二次選擇跳樓。

我的看法是,他選擇自殺的深層動機、和當年選擇自己出櫃是一樣的,一種根植於內心的控制慾——想把控自己的生活。

1981年羅啟銳執導兩集電視劇《霸王別姬》,就想請張國榮主演。當時哥哥還是新人,覺得這個角色對自已的偶像形象有不利影響,沒有答應。其實那時已有流言說他是gay(這只是外形條件足夠好的男藝人才有的待遇)。1982年12月他邂逅唐先生,中間有過幾次分合,在1989年打算退出樂壇的時候,感情已經非常穩定,他認定了要一直走下去。他回港拍戲之後,經常與唐先生一起出現,關於他的小道消息都跟唐先生聯繫在一起,而在1995年,有家報社的記者跟蹤偷拍兩人同車,哥哥憤怒地踩了油門,結果撞上了對方的車。那時起,他開始考慮對公眾有個交代。因為,他不能容忍被記者逼迫"揭露",而是要由自己來向公眾坦陳自我。

這個決定其實也帶著決絕:他並不能保證出櫃的結果。

接下來我想講一講自己對張國榮內心世界的一點理解。

有的時候藝術家不開心這個事情在別人看來就是“作”~~

榮迷之中流傳著這樣一件事——某次表演完之後,張國榮回到後臺,跟自己生悶氣。唐先生倒了一杯熱水遞給他,可是他接過來就“啪”的摔在地上。——接下來呢?

唐先生笑著又接了一杯熱水遞給他。

張國榮是一個完美主義者。唐先生曾經對他說,別人得到70%就會滿足的事情,你要做到90%才滿足。你總也不能滿足,所以很可憐。

據施南生說,張國榮的所有衣物都按由短到長,由淺到深依次排好,間距一致。拿出衣服後,只要輕輕晃動衣架,衣櫃就會回覆原樣。年輕時,他會如頑童般得意地向朋友演示這個過程。

他經常搬家,家裡有很多東西,但他搬家只用一天。他事先計劃好一切,記得很清楚每個箱子裡裝的是什麼,先搬什麼後搬什麼,到新家後就立刻擺放好。他忍受不了亂七八糟。

以上其實是強迫症的表現(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有強迫症,表現方式各不相同)。

張國榮內心充滿與生俱來的對美的痴迷,”追求美“這一行為是貫穿他整個生命歷程的內驅力。只有進行藝術創造活動,才能滿足他這種完美主義者對美的嗜好。

(舉幾個同類事例:井上雄彥在東京郊區蓋了一棟七層工作樓,有自己專用的電梯,午餐只吃泡麵……這一切都是為了節省時間,避免打斷創作《浪客行》的思路。而據說米開朗基羅曾經連續工作七天,累了就和衣而臥,雕塑做好之後,他發現腳凍在靴子裡拔不出來,又超級想休息,就用刀片把鞋底割下來,血淋淋的連著腳底皮肉——可能大家會傾向說大師缺心眼,但我想說,藝術家的快樂就來自專注,直至作品達到完美這個過程。)

而進行藝術創作活動,本身就是一條走向精神痛楚的不歸路。越是美麗純粹的作品,越是產自作者深刻的悲憫。少年張國榮追求的是成為明星,他從來都認為憑自己的天賦和努力,名和利是他應得的囊中物,只有真心對他的人,是天賜的。而在他功成名就退出樂壇之後,又選擇了復出。這時對他影響最大的,是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我贊同這句話:愛情是不能承載人生之重的,但是事業可以。他說,捕捉人類情感的幽微之處,並在銀幕上表現出來,這幾乎是我生命的本能。在我個人的理解,實現了經濟自由的張國榮,之所以復出,是選擇了藝術創作來承載生命的意義。復出後他不接拍任何商業廣告,而是進行多種風格的嘗試,不斷突破自我。

抑鬱症的可怕在於患者因此而處於絕望的感受之中,絕望促使他們採取自殺行為。抑鬱患者的神經與內分泌系統遭到破壞,失去了普通人走出情緒困境的生理調節機制。

若要細究明星張國榮為什麼會得抑鬱症,需要深入瞭解他的內心世界,有很多榮迷和後榮迷,是認真的花了很多時間來了解我們的偶像,然後發現,我們是如此認同他的價值觀,並且執著不悔。

複雜的問題難以用簡單的結論說清楚,我個人的看法是,他個人的成長和青年時期的經歷,都是很可能使人患上抑鬱症的。而很多人都有程度不同的抑鬱症,只是沒有明顯症狀而不自知。張國榮經歷了抑鬱症的爆發,走到了命運的拐點,自己選擇了自己的終點。我想,他對自己的病也絕望了,雖然醫生告訴他抑鬱症是可以治療的,他也很積極配合各種治療方案,但是結果是絕望,依然不能自控地產生惡劣心境,失去了執行力和內心的寧靜,也給家人帶來痛苦(十年前,醫學界對抑鬱症的瞭解也沒有今天這麼豐富)。

我們雖然生活在同一個世界中,但是,我們對於同一件事物的感知,卻是千差萬別的。張國榮說,生命要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不能按照自己的意志尊嚴美好的活著,這樣的生活他不接受。縱然旁觀者可以勸他說,挺過這一段,以後會好的;而身在其中的他,也許會覺得“一切煩惱都會得到解決”這個信念在此情此景之下是失效的。而他以切身體會得出了自己的結論:應該採取有效的自殺行為。

德國軍官刺殺希特勒失敗後,主謀之一貝克上將被准許自裁,他卻始終沒法對自己開槍。老將軍久歷沙場,年高德劭,並且是為正義獻身,依然非常留戀生命。我無意說他缺乏勇氣,而是想強調他的行為中,留戀生命的天性佔了上風。而在張國榮的價值體系裡,生命本身不是最高的價值。病症嚴重到了只有死亡才能結束其影響的地步,那麼他就自己出手讓一切有個出路,是他“主動”性格的體現,而不是對命運的軟弱。


林知非非兒


我們作為遙遠的旁觀者,實在很難大開上帝視角去還原他選擇死亡的歷程。因此這個回答將僅從現有的公開信息做答,不作過多情感方面推測。

①張國榮患有嚴重的抑鬱症

2012年香港電視臺專訪張國榮家姐時,他姐姐提及了張國榮的病情,“後來他生了那個病,有時我正開著會,他會打電話來說:“家姐,我唔掂吖,你過來啊!”我就什麼都不做了即刻去他家。他看病都在我家裡看的,因為那時候他有問題了,在他家門口那些傳媒三個人一個攝影機對著他,他就不能動(出去看病),如果他去看精神科醫生,被他們看到不行的,所以唯有我叫那個醫生到我家裡幫他看病。他有問題一年多了,他幾次打電話來跟我saygoodbye,嚇得我不得了的。”

醫生認為張國榮的抑鬱症歸屬於生理病變引發的情緒失衡,但是外人並不瞭解這一點,所以很多人猜測他是因為同性戀或者電影失敗等等外部原因導致的抑鬱症,其實不是,激素變化導致張國榮情緒持續低落,難以控制自己。加之外界無端猜測,更給他平添過多壓力。

②他的離去,絕不是因為外界所言的意志薄弱,承受能力差。

從童年開始,張國榮就是一個生活在各種困難中的人。渴望家庭幸福,但父母離散,兄姐疏離,未曾感受過親情的溫暖。他在寂寞孤苦中長大,卻未憤世妒俗,而是說:“家庭的支離破碎,讓我覺得我更要愛惜自己。”因為父親病重而不得不中斷學業,四處打工,參加歌唱比賽,卻依然沒有知名度。在泥土堆打滾七年才終於成名,與譚詠麟競爭,卻惹來對方粉絲狂熱報復,甚至把冥幣寄到他家中,而張國榮對此笑稱對方歌迷是在祝願他賺錢發財。這些小細節亦可見,張國榮是個樂觀積極的人。

自殺並非他不願意活,只是他得了病。據有關統計數據顯示,截止2009年在國內超過2600萬抑鬱症患者中,有10%-15%會選擇自殺,總的自殺人數達到近400萬人,還有200萬人自殺未遂。抑鬱症所帶來的死亡,和癌症患者最終被癌細胞掏空一樣,都是病情惡化的結果。

然而當年世人對抑鬱症知之甚少,不少人無法理解“為什麼他會不開心,為什麼不開心就想去死?”不是經歷過相同痛苦的人,很難感同身受。他的病來勢洶洶,在他正在安排自己導演夢的時候,突如其來的激素崩塌摧毀了這一切。

他的經理人陳淑芬說,“他幾乎不能相信自己會有這個病,因為他什麼都有,現在選擇自己喜歡的工作,怎麼這樣的一個人會有抑鬱症呢?別人都不會相信的,怎麼可能呢?”別人不信,他也不信。他堅強了半生,是徹底的完美主義者,不能允許自己脆弱、姑息、懈怠的人,怎麼可能接受自己失掉最寶貴的“活力”。

身體的巨大變化和自身無法接受病情的矛盾更加深了他的痛苦,他不服輸,開始的時候連醫生都不願意看,開了藥也不吃,直到病情迅速發展,他失掉了他最為看重的自制力,“病發時完全沒有辦法控制自己的情緒,手啊,腳啊,都沒有辦法控制……。”那時有人見過他和唐先生去吃飯,他替唐先生夾菜,手不停抖,夾起來掉下,再夾又掉,又夾……

只是對於病人來說,對抗生病本身就是一個痛苦而折磨的過程。有的人贏了,有的人輸了,我們並不能對輸掉的人苛責什麼,因為他們已經經歷太多痛苦了。

他一生驕傲,只輸給了這突如其來的病。但這無礙他存於我們心中,永遠年輕。





新鮮事小耳朵


大家好,我是穎寶寶!很高興能回答你的問題,以下是我跟大家分享:

1998年的香港,一個叫Jacqueline的女人,因為和丈夫鬧離婚,深夜蹲在街邊哭泣。

一個容貌清秀的陌生男子經過她的身邊,關切地詢問:“我可不可以幫到你?”

Jacqueline抬頭看了看他,不耐煩地回答:“我是一個病人,你幫不到,快走開!”

她口中的“病”,指的是抑鬱症。

男子擔心她的安危,不敢離開,靜靜地守在她的身旁,待她情緒平穩一點後,他主動和她聊天,就像已經熟知的老朋友那樣,耐心地開解她。從夜晚一直聊到了天明。

看到Jacqueline的情緒終於好轉,他才安心地離開。分手時,男人留了她的電話,並對她說:“希望你過得幸福。”

後來的幾年裡,他會偶爾打電話給她,問她過得如何,記得定期看醫生,保重身體,如此寒暄一番。

那個善良熱心真誠的男子,就是張國榮。這件事是在2003年4月3日的新城電臺節目中,由Jacqueline親口講述的。而就在兩天前,張國榮從香港東方文華酒店24樓墜下身亡。

患抑鬱症的Jacqueline,在張國榮的開解下,病情漸漸好轉。而那個積極勸導他人的張國榮,卻擺脫不了抑鬱症的折磨,最終自殺。

救人而不能自救,這算不算生命中最遺憾的事?

我不禁想起了秋瑾的那句話:芸芸眾生,孰不愛生。愛生之極,進而愛群。試問,一個連別人的性命都如此珍愛的人,為何偏偏不愛惜自己的生命?

其實並非他不愛惜,只是這一次他生病了。

不同於之前喝安眠藥自殺,這一次他選擇離開世界的方式殘忍而決絕。死前,他留下了50字的遺書:

Depression。多謝各位朋友,多謝麥列菲菲教授。我一年來很辛苦,不能再忍受,多謝唐先生,多謝家人,多謝肥姐。我一生沒做壞事,為何這樣?

他的去世如此突然,他最後的文字如此哀傷,這是他的好友們萬料不及的,因為他生前帶給別人的都是陽光和快樂,甚至在生命的最後時段,他還在為別人做著一些事。

患上抑鬱症的時候,他出席了梅豔芳入行20週年演唱會,還和她一起唱了兩首歌,這是他最後一次站在舞臺上唱歌。

服安眠藥自殺的那個月裡,他參加了支援劉嘉玲聲討《東周刊》大會,並站在第一排梁朝偉的身邊。

2003年3月8月,離墜樓只有不到一個月,他出席了百事巨星頒獎典禮,這是他最後一次公開登臺,事前媒體報道他身體不佳不會去的,沒想到他還是去了。此時的張國榮抑鬱症已經非常嚴重,由於作息時間紊亂,精神狀態改變導致他胃酸倒流,直接燒灼了嗓子,聲音沙啞,無法唱歌,可是這一次亮


穎寶寶娛樂


張國榮的自殺原因眾說紛紜,情變說、降頭說、入戲太深說,但是翻遍可信的報刊,以及通過他身邊人的講述可以看出,張國榮自殺最直接也是最根本的原因是,他患上了抑鬱症。張國榮的大姐張綠萍,向記者證實,張國榮自殺的原因是抑鬱症病發:“抑鬱症是有兩種,一種是Clinical Depression(臨床抑鬱),因為腦部裡面化學物質不平衡了,是生理上的;另一種就是大家明白的有不開心的事導致的;張國榮是第一種(生理上的抑鬱症)。”而張國榮患上抑鬱症的原因,據他生前的經紀人陳淑芬所說,是因為電影《偷心》。眾所周知張國榮是一位聲色藝俱全的全能藝人,做歌手和做演員都極為出色。張國榮同時也是一個非常有進取心的人,他後來的心願是導演電影。為了籌備電影處女座《偷心》這部電影,他幾乎耗盡所有心血,而電影萬事俱備,卻因資金短缺而擱淺,張國榮一時間難以接受這個現實。而他本人是一位極度好強,對自己要求嚴格甚至苛刻的完美主義者,久而久之,心病變成真正的疾病。最終導致了他的自殺。另外,張國榮死前和唐鶴德先生的感情是很穩定的。張國榮在患上抑鬱症之後,情緒很不穩定,有時候在家裡和朋友們打麻將,會無緣無故發火趕人。唐鶴德事後總會向朋友們賠罪,並且請求他們以後也要繼續來家裡做客,免得張國榮寂寞。情變之說,純屬是港媒獵奇八卦。


勤勞的小蜜峰


萬千寵愛在一身的張國榮,為什麼選擇以自殺來結束自己年僅四十六歲的生命

抑鬱症。

抑鬱產生的原因分析

1、西方人更重視個人的生活世界,因此也更多地追求各人獨處。此則減少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與聯繫,往往易導致孤獨。人得群居而易於充滿生氣,獨處既久則人氣自弱,邪氣易伸。故中國有古語:人少則不居大屋。處於大居,而無人氣,久則易於傷陽。人體的元神即是陽氣,陽少而陰多,元神不能抗邪氣,則元神易傷。由此而出現不少鬼魅之病症,也多由乎此了。抑鬱病之生也就不足為奇了。

2、飲食習慣不同於中國。西方人更多的是追求不影響別人的飲食習慣。比如,單獨用刀叉及餐具,AA制付款,以及不互相送食、多多敬酒等。表面上看來,這樣做更體現了人的獨立的一面,但其實不利於人體陽氣的自然發展。相敬以賓則精神於體內戰戰兢兢,心神不得自然外伸。客客氣氣則身體不能自然,因此則陽鬱於內,不能得到自然地伸張。久則陽鬱之疾可生。

3、抑鬱的關鍵是陽不得伸。所謂陽不得伸,即陰重而陽微,陽不能出於陰。因此出現抑鬱寡歡等陽氣鬱閉之證。其關鍵並非陽氣之足,而是陽氣之運行不暢。

領一方面也是因為因為,在張國榮的價值體系裡,生命本身不是最高的價值。

跳樓這種方式,比之割腕、煤氣、安眠藥,決絕而不可逆。哥哥在02年11月曾經服安眠藥自殺,被唐先生髮現救了回來,可以說他死志甚堅,才會在第二次選擇跳樓。

我的看法是,他選擇自殺的深層動機、和當年選擇自己出櫃是一樣的,一種根植於內心的控制慾——想把控自己的生活。

1981年羅啟銳執導兩集電視劇《霸王別姬》,就想請張國榮主演。當時哥哥還是新人,覺得這個角色對自已的偶像形象有不利影響,沒有答應。其實那時已有流言說他是gay(這只是外形條件足夠好的男藝人才有的待遇)。1982年12月他邂逅唐先生,中間有過幾次分合,在1989年打算退出樂壇的時候,感情已經非常穩定,他認定了要一直走下去。他回港拍戲之後,經常與唐先生一起出現,關於他的小道消息都跟唐先生聯繫在一起,而在1995年,有家報社的記者跟蹤偷拍兩人同車,哥哥憤怒地踩了油門,結果撞上了對方的車。那時起,他開始考慮對公眾有個交代。因為,他不能容忍被記者逼迫"揭露",而是要由自己來向公眾坦陳自我。

這個決定其實也帶著決絕:他並不能保證出櫃的結果。

接下來我想講一講自己對張國榮內心世界的一點理解。

有的時候藝術家不開心這個事情在別人看來就是“作”~~

榮迷之中流傳著這樣一件事——某次表演完之後,張國榮回到後臺,跟自己生悶氣。唐先生倒了一杯熱水遞給他,可是他接過來就“啪”的摔在地上。——接下來呢?

唐先生笑著又接了一杯熱水遞給他。

張國榮是一個完美主義者。唐先生曾經對他說,別人得到70%就會滿足的事情,你要做到90%才滿足。你總也不能滿足,所以很可憐。

據施南生說,張國榮的所有衣物都按由短到長,由淺到深依次排好,間距一致。拿出衣服後,只要輕輕晃動衣架,衣櫃就會回覆原樣。年輕時,他會如頑童般得意地向朋友演示這個過程。

他經常搬家,家裡有很多東西,但他搬家只用一天。他事先計劃好一切,記得很清楚每個箱子裡裝的是什麼,先搬什麼後搬什麼,到新家後就立刻擺放好。他忍受不了亂七八糟。

以上其實是強迫症的表現(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有強迫症,表現方式各不相同)。

張國榮內心充滿與生俱來的對美的痴迷,”追求美“這一行為是貫穿他整個生命歷程的內驅力。只有進行藝術創造活動,才能滿足他這種完美主義者對美的嗜好。

(舉幾個同類事例:井上雄彥在東京郊區蓋了一棟七層工作樓,有自己專用的電梯,午餐只吃泡麵……這一切都是為了節省時間,避免打斷創作《浪客行》的思路。而據說米開朗基羅曾經連續工作七天,累了就和衣而臥,雕塑做好之後,他發現腳凍在靴子裡拔不出來,又超級想休息,就用刀片把鞋底割下來,血淋淋的連著腳底皮肉——可能大家會傾向說大師缺心眼,但我想說,藝術家的快樂就來自專注,直至作品達到完美這個過程。)

而進行藝術創作活動,本身就是一條走向精神痛楚的不歸路。越是美麗純粹的作品,越是產自作者深刻的悲憫。少年張國榮追求的是成為明星,他從來都認為憑自己的天賦和努力,名和利是他應得的囊中物,只有真心對他的人,是天賜的。而在他功成名就退出樂壇之後,又選擇了復出。這時對他影響最大的,是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我贊同這句話:愛情是不能承載人生之重的,但是事業可以。他說,捕捉人類情感的幽微之處,並在銀幕上表現出來,這幾乎是我生命的本能。在我個人的理解,實現了經濟自由的張國榮,之所以復出,是選擇了藝術創作來承載生命的意義。復出後他不接拍任何商業廣告,而是進行多種風格的嘗試,不斷突破自我。





浮生若夢醒


張國榮是一個完美主義者。唐先生曾經對他說,別人得到70%就會滿足的事情,你要做到90%才滿足。你總也不能滿足,所以很可憐。

據施南生說,張國榮的所有衣物都按由短到長,由淺到深依次排好,間距一致。拿出衣服後,只要輕輕晃動衣架,衣櫃就會回覆原樣。年輕時,他會如頑童般得意地向朋友演示這個過程。

他經常搬家,家裡有很多東西,但他搬家只用一天。他事先計劃好一切,記得很清楚每個箱子裡裝的是什麼,先搬什麼後搬什麼,到新家後就立刻擺放好。他忍受不了亂七八糟。

以上其實是強迫症的表現(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有強迫症,表現方式各不相同)。

張國榮內心充滿與生俱來的對美的痴迷,”追求美“這一行為是貫穿他整個生命歷程的內驅力。只有進行藝術創造活動,才能滿足他這種完美主義者對美的嗜好。

(舉幾個同類事例:井上雄彥在東京郊區蓋了一棟七層工作樓,有自己專用的電梯,午餐只吃泡麵……這一切都是為了節省時間,避免打斷創作《浪客行》的思路。而據說米開朗基羅曾經連續工作七天,累了就和衣而臥,雕塑做好之後,他發現腳凍在靴子裡拔不出來,又超級想休息,就用刀片把鞋底割下來,血淋淋的連著腳底皮肉——可能大家會傾向說大師缺心眼,但我想說,藝術家的快樂就來自專注,直至作品達到完美這個過程。)

而進行藝術創作活動,本身就是一條走向精神痛楚的不歸路。越是美麗純粹的作品,越是產自作者深刻的悲憫。少年張國榮追求的是成為明星,他從來都認為憑自己的天賦和努力,名和利是他應得的囊中物,只有真心對他的人,是天賜的。而在他功成名就退出樂壇之後,又選擇了復出。這時對他影響最大的,是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我贊同這句話:愛情是不能承載人生之重的,但是事業可以。他說,捕捉人類情感的幽微之處,並在銀幕上表現出來,這幾乎是我生命的本能。在我個人的理解,實現了經濟自由的張國榮,之所以復出,是選擇了藝術創作來承載生命的意義。復出後他不接拍任何商業廣告,而是進行多種風格的嘗試,不斷突破自我。


百變朱君


因嚴重的抑鬱症而選擇了這種離開的方式。

在患病一年的時間裡,張國榮一邊繼續作曲寫歌錄唱片、出席慈善活動;一邊忍受著“發作起來時痛得好像要把他的肉都撕開了一樣”的病情,想方設法求醫問藥,中醫、西醫,能試的全部試過。2002年11月,他的病情失控,自殺身亡。

張國榮自殺真相揭露:

2003年的4月1日18時41分,絕望的張國榮從中環文華東方酒店16樓的窗口縱身一躍,無奈地結束了自己46歲的綻放生命。關於張國榮自殺當天的情況,不同媒體的不同報道有著不同的說法。在2003年的4月1日,張國榮有沒有見到唐先生和英俊少年約會?張國榮最後的異常表現是什麼?張國榮臨終遺囑又寫了什麼?這一切只有張國榮生前摯友陳淑芬女士知曉,作為陳太的好友,記者在哥哥(張國榮暱稱)去世後很長時間不敢向她提及有關哥哥的任何話題。因為哥哥就是陳太心中揮之不去的傷痛,哪怕輕微地碰觸都會讓陳太傷心欲絕。直到哥哥離開我們之後的第5個月,記者才和陳太正式坐在一起,從其它話題漸漸過度到哥哥去世那天不忍回首的傷感往事。

張國榮最後的聲音 他說要看清楚香港

記者:陳太我想問您一個肯定會讓您感到非常傷感的問題--關於哥哥離世那天的很多情況,每個報紙有不同的寫法,但不同的報道都不相同,我很想知道2003年4月1日那天到底發生了生麼樣的事情。

陳太:那天哥哥約了朋友出來吃飯,我就打電話給他,但是是唐鶴德先生接的電話。我說:“Leslie(張國榮英文名)在哪裡?”他說:“他說出去走走。晚上七點鐘我約了他一起打羽毛球。”那我就問唐先生哥哥在哪裡了,他說他在中環一代跟朋友喝茶,我說:“那好,我給他打個電話,一會我再聯絡你。”

記者:你撥通哥哥的電話了嗎?

陳太:因為我的寫字樓在灣仔,離中環比較近了。我就給他打電話,他沒有接聽我的電話。我聽到的是留言信箱,於是我就留了言,讓哥哥有空打給我。我沒有想到,他很快他就打給我了,因為我以為他在跟別人談事會佔用一段時間。

記者:哥哥在電話裡說了些什麼呢?

陳太:接聽到他的電話後,我就問他在哪裡。他說他還在中環,我說在中環幹什麼,他說在喝茶。我說跟誰喝茶,他說只有他自己。我還埋怨他自己喝茶也不叫我,我提出要去找他,但是他又說他要走了。我問他要去哪裡,他說去Shopping。於是我就說要和他一起去shopping,他也同意了。我知道他七點鐘又要和唐先生去打球,低頭看看錶也沒有很多時間了,就要放下電話去找他。

記者:這時候您沒有覺得哥哥有什麼不對勁嗎?

陳太:就在我要放電話的時候,他說想趁這個機會看清楚一下香港。我問他要看清楚香港幹什麼,這時我聽出來他好象有些不對勁了。然後我說你到底走了沒有啊,你沒走的話我就過來找你。哥哥說那好,那你過來吧。我直接坐計程車去了中環的文華酒店,但是在前廳我沒有看到他。然後我去了我們常在一起聊天的一個咖啡廳,我一進去人家就問我幾位啊,我說我找Leslie。然後服務生說好像覺得他不在這裡。我說我們約好了,他一定在這裡,我就在那裡兜了一個圈沒有找到他。

張國榮並沒有情敵 媒體根本就是胡寫

記者:有報道說哥哥自殺當天看到唐先生和別的男人在一起很生氣,看來是沒有這樣的情況呀?

陳太:沒錯。那些媒體根本就是在胡寫,那天唐先生根本沒有看到哥哥,哥哥在酒店等候的是我。沒有看到他之後,我就再打他的電話,這次他接了電話。我說我到了你在哪裡啊,他說他剛剛出去了,讓我在那裡先喝杯茶等一會,他很快就回來。然後後來我就一直等他,等了半個小時,還沒有見到他。事後我想,這個時候他自己一個人可能在想很多東西,思想肯定在進行激烈的衝突。

記者:您後來怎麼又來到酒店門前看到那傷心一幕的呢?

陳太:等了40分鐘後,我接到了他的電話,“你五分鐘之後在酒店門口等我,在正門,然後我就會來了。”因為我看了看時間已經快六點半了,然後他七點鐘又要去打球,肯定時間不寬裕了。我知道哥哥是開車出去的,所以我就很著急地埋單出門。因為我知道酒店門前這個地方是不可以停車的,可是我很快就出去了,一直在門口等也沒有看到他。

記者:是不是就在這個時候意外發生了?

陳太:等了5分鐘之後吧,突然有一個很大的聲音傳來。我一聽,就覺得好像有一些東西掉下來似的,那是一個很大的聲音。然後我朝聲音那個方向一看,看到有一個東西掉下來摔在地面上,酒店門口有一些護欄被墜落物砸斷了。當時因為我看到一個人,人的旁邊有一輛巴士,我就以為是交通意外。我就立刻轉身叫那兒的人(酒店服務生)出來,我說撞傷人了,你快點去找救護車。

記者:你那時還不知道跌落在地面的是哥哥,對嗎?

陳太:是的。我當時想,哥哥那時正在生病(憂鬱症),我怕他看到那個場面會受到刺激,於是就快點跑了過去,想把他的車劫停,不讓他看到這裡的情況。但是一跑過去之後,我就想還是不要了,要是他還沒有到呢?要是他正在堵車呢?要是他還沒有到最好,後來我就想跑到街口去把他的車劫下,那他就不會經過這個地方。

不敢相信那是哥哥 他是不是張國榮

記者:你又是怎麼發現情況不妙的呢?

陳太:因為我一給他打電話,電話又回到剛才那段錄音留言,於是開始覺得有點問題。因為他剛剛還開著電話,為什麼現在沒開?而且他應該是在開車呀!哥哥沒有開電話讓我覺得有一些奇怪,我就又跑回去去看了一看。我沒有敢走近去看,我去到那邊還在讓服務生找救護車……

記者:那麼說媒體報道的情況完全是錯誤的了?

陳太:對,說哥哥當時是看到唐先生了,而且還說有一個小男生跟著完全是胡說八道。哥哥根本就是約了我,沒有約別人,唐先生也根本沒在現場,那時唐先生正在打球。

記者:您能不能介紹一下哥哥和唐先生的感情嗎?

陳太:他們兩個已經是二十多年的朋友,感情一直都很好,完全沒有所謂的爭風吃醋。只是唐先生的助理我覺得很可憐的,比如唐先生只是請了一個人來幫他忙,現在這個人好象變成了半個公眾人物,很多人非要說他是哥哥的“情敵”。你說這樣有多可笑?你要是辭掉他,讓他再去別的地方找工作,我覺得都是很困難了,無端端他請一個助手,就變成是他的情人了,我覺得這個說法真是無聊的不得了,而且很多人(記者)都知道根本沒有這回事,可他們為了所謂的“爆炸性新聞”才非要這麼寫。

記者:您是到了醫院之後確定跌落下來的傷者是哥哥的嗎?

陳太:是,到了醫院才知道。因為我一直不敢去相信,也不想去相信,我有一種不祥的預感,所以我一直都很不安,所以跟著救護車去了醫院。到醫院後,我問一位到場的警員,剛剛進來的那個人現在在哪裡,姓什麼,叫什麼名字。我說我不知道他的名字,我只是懷疑他是我的一個朋友。然後那警察就看著我,問:“他是不是張國榮啊?”因為那位警察認得我,所以他才會這樣說。我當時就……(泣不成聲)

記者:您確認傷者是哥哥後,又做了什麼事情呢?

陳太: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先找我的保安,讓他們保護哥哥的遺體不要讓媒體給拍到,因為他是最生氣這個的了。很多人找我,叫我寫一本書啊、邀請我訪問啊,我都沒有,因為沒有什麼好寫的了,就希望他們不要亂寫。(哭)

他的遺書在律師樓 病痛讓他寫下遺書

記者:很多媒體都報道了哥哥遺書的不同版本,您能澄清一下嗎?

陳太:他跳樓前沒有寫什麼遺書。他的遺書很早之前就已經寫好了,並且交給了一個律師。

記者:哥哥為什麼提前就要寫好遺書呢?

陳太:寫遺書是因為他這1年被病(憂鬱症)折騰得非常得厲害。

記者:當時哥哥的病情是怎麼樣的呢?

陳太:他是憂鬱症。他這個病呢就是很多事情都沒有辦法控制他自己的情緒,就好像他自己的手啊、腳啊有時候都沒有辦法控制,所以他很困難,他連看醫生都不敢去看。他去找人家拿藥都會被人家(媒體記者)寫他去看一個精神病醫生,那你知道他自尊心很強嘛,他怎麼可以讓人家這樣寫,而且傳媒一寫就亂寫的,不會寫的很清楚,那個時候任何這些東西對他來講都是一個刺激。

記者:他之前寫好遺書的內容是什麼呢?

陳太:這個遺書好像是因為他怕有事情發生,現在人寫遺書也不是一個很不正常的事了。他是寫了一些文字主要是交待他身後的事情,然後還有要謝謝一些人。

記者:您能肯定哥哥在現場沒有寫東西嗎?

陳太:他在現場只是寫了一張紙,謝謝某一些人,就是說他是有病。但是那決不是遺書。

記者:哥哥和唐先生以前是如何面對緋聞的呢?

陳太:以前有什麼緋聞、有什麼事的話,他們倆個都不去澄清、不會去回應,但是他們會用行動澄清一切。但是現在已經沒有這個機會了,如果唐先生不去說話,不去澄清的話,這樣對唐先生來講是非常不公平的,特別對離開我們的哥哥他來講也是不公平的。唐先生要求我做這個事,所以我就跟傳媒做了一個訪問,但是我只是跟《明報週刊》的記者講了一些情況,因為我可以信賴他們可以把這個事實寫出來。

病情發作痛不欲生 最慘時真讓人心疼

記者:哥哥病情最嚴重的時候是什麼狀態?

陳太:哥哥自己從來也都沒想過要看精神科醫生,他最慘的時候真的很讓人心疼。他發作起來時所有的筋痛得好像要把他的肉都撕開了一樣,痛得很厲害的。不同階段不同的病情,把他折騰得非常的慘,簡直讓他痛不欲生。而且他還有很多工作去做,他每一件工作都不敢去答應,他很想去做,但是沒有辦法去答應人家去做。因為一答應了,要是他病發沒有辦法完成工作怎麼辦?所以大家都不知道,他去世前的一年是很痛苦的一年。

記者:您現在的狀態怎麼樣?

陳太:其實我真的很想念哥哥的(哭)。一個人的時候,一想到他就沒有辦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哭)。

記者:陳太您也不要太傷心了,我覺得這樣可能對哥哥來說也未嘗不是好歸宿,因為他太追求完美了。

陳太:我相信他自己也是這樣想的,他不想變成一個……因為他真的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可以好,醫生都說不出來。他越來越不能控制自己的情況,最害怕在公眾場所要是出現什麼問題,被人家一寫顯得他怎麼樣,他真的是不願意讓這些事情發生在他身上,所以這個選擇(哭)……我知道,其實他是非常捨不得的,他不願意,他只是希望自己快點好,醫生說他可以喝一點點紅酒,沒有問題,但是他一點也不喝,因為他想快點好,每一件事情一點點他都很敏感,想快點好,可是好像越來越差(哭)。





快影為你剪輯小視頻


張國榮患了嚴重的抑鬱症,2003年的4月1日18時41分,絕望的張國榮從中環文華東方酒店16樓的窗口縱身一躍,無奈地結束了自己46歲的綻放生命。

張國榮在娛樂圈已經登頂的存在,巨星級別存在,為什麼會自殺,在當時眾說紛紜,有的說是染上了什麼治不了的病,有的說被別人謀害…各種都有。

他遺書結尾的「一生未做壞事,為何這樣?」更表達了他的極度無奈,以及留戀此世的意願,”在最後一年的時間裡,他一邊奔波於香港和大陸之間籌備他的新電影 ,繼續作曲寫歌錄唱片、出席慈善活動;經紀人陳淑芬其後證實他患上抑鬱症,一邊忍受著“發作起來時痛得好像要把他的肉都撕開了一樣”的病情,想方設法求醫問藥,中醫、西醫,能試的全部試過;

2002年11月,他的病情失控,自殺獲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