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經典之《道德經》第七講德經:治大國,若烹小鮮。

《道德經》又稱《老子》,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傳說是春秋時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寫,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在前,《德經》在後,並分為81章,全文共約五千字,是中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

國學經典之《道德經》第七講德經:治大國,若烹小鮮。

治人事天,莫若嗇。夫為嗇,是謂早服;早服謂之重積德;重積德則無不克;無不克則莫知其極;莫知其極,可以有國;有國之母,可以長久;是謂深根固柢,長生久視之道。

【注】事天:保守精氣、養護身心。:愛惜、保養。早服:早為準備。重積德:不斷地積德。:根本、原則。長生久視:長久地維持、長久存在。

【譯】治理百姓和養護身心,沒有比愛惜精神更為重要的了。愛惜精神,得以能夠做到早作準備;早作準備,就是不斷地積“德”;不斷地積“德”,就沒有什麼不能攻克的;沒有什麼不能攻克,那就無法估量他的力量;具備了這種無法估量的力量,就可以擔負治理國家的重任。有了治理國家的原則和道理,國家就可以長久維持。國運長久,就叫做根深祗固,符合長久維持之道。

【析】本節闡述了養生之道的一個重要原則即“嗇”,它是積精累氣、培蓄能量、進入精神天國、塑造真樸的必要條件。本節強調了“有”的作用。有無相生,有“有”才能生“無”。也正是基於這一哲學思想,老子才能為人類指明“長生久視”之道。老子的樸乃精氣所化,是“物形之”,遵循的道路是煉精化炁,煉炁化神,煉神返樸。宗教哲學之所以否定人生,寄希望於來世,陷於唯心主義泥潭,缺乏的正是“有無相生”的對立統一思想。因此也就不能為人類指出一條光明的人生大道。就治國而言,本章同樣是強調節儉之德。治身需要節儉,治國同樣需要節儉,國家的繁榮和穩定是以物質文明為基礎的,精神文明離不開物質文明,建設高度的精神文明必須以物質文明為基礎。面對財富而不窮奢極侈,就是“蚤服”,這是不斷改造主觀主義的結果。

國學經典之《道德經》第七講德經:治大國,若烹小鮮。

治大國,若烹小鮮。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非其神不傷人。聖人亦不傷人。夫兩不相傷,故德交歸焉。

【注】小鮮:小魚。:臨。其鬼不神:鬼不起作用。:不唯、不僅。故德交歸焉:讓人民享受德的恩澤。

【譯】治理大國,好像煎烹小魚。用“道”治理天下,鬼神起不了作用,不僅鬼不起作用,而是鬼怪的作用傷不了人。不但鬼的作用傷害不了人,聖人有道也不會傷害人。這樣,鬼神和有道的聖人都不傷害人,所以,就可以讓人民享受到德的恩澤。

【析】本節以烹製小魚作比,形象、鮮明地強調了以法治國的重要性。只要天下有道,人民有德,則鬼神匿跡,社會安定。

國學經典之《道德經》第七講德經:治大國,若烹小鮮。

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靜勝牡,以靜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則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則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過欲兼畜人,小邦不過欲入事人。夫兩者各得所欲,大者宜為下。

【注】交:會集、會總。下:謙下。:匯聚。

兼畜人:把人聚在一起加以養護。

【譯】大國要像居於江河下游那樣,使天下百川河流交匯在這裡,處在天下雌柔的位置。雌柔常以安靜守定而勝過雄強,這是因為它居於柔下的緣故。所以,大國對小國謙下忍讓,就可以取得小國的信任和依賴;小國對大國謙下忍讓,就可以見容於大國。所以,或者大國對小國謙讓而取得大國的信任,或者小國對大國謙讓而見容於大國。大國不要過分想統治小國,小國不要過分想順從大國,兩方面各得所欲求的,大國特別應該謙下忍讓。

【析】本節論述的是國際外交政策。以天地陰陽之妙用,推論大國和小國的和平共處原則。大國守靜處下,是符合客觀規律的。倘若以強凌弱,以大欺小,就違背了自然法則,必被小國戰勝。小國若不能遵守自然法則,躁動妄為,以小犯大,必國破人亡。所以,不論大國小國都必須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和平共處,共同造就人類社會的繁榮和穩定。

國學經典之《道德經》第七講德經:治大國,若烹小鮮。

道者萬物之奧。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棄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雖有拱璧以先駟馬,不如坐進此道。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為天下貴。

【注】奧:主宰。不善人之所保:不善之人也要保持它。美言可以市尊:美好的言辭,可以換來別人對你的敬仰。美行可以加人:良好的行為,可以見重於人。拱壁:指雙手捧著貴重的玉。駟馬:四匹馬駕的車。

【譯】“道”是蔭庇萬物之所,善良之人珍貴它,不善的人也要保持它。需要的時候還要求它庇護。美好的言辭可以換來別人對你的尊重;良好的行為可以見重於人。不善的人怎能捨棄它呢?所以在天子即位、設置三公的時候,雖然有拱壁在先駟馬在後的獻禮儀式,還不如把這個“道”進獻給他們。自古以來,人們所以把“道”看得這樣寶貴,不正是由於求它庇護一定可以得到滿足;犯了罪過,也可得到它的寬恕嗎?就因為這個,天下人才如此珍視“道”。

【析】本節是修道者的幸福觀。至善之人潛心求道,徹悟人生真諦,拔除了產生人生種種痛苦的根源,享受著精神天國的無限美妙,這才是人生的最大幸福。不善之人汲汲於外在的名利,以致用盡心計,不擇手段,來滿足自我永無止境的貪慾之心。即使他們獵取了天子之尊,三公之貴,其精神境界還是無法和得道之人的精神天國相比。身體的健康雖說是道德功的副產品,然而,從“有罪以免”的角度來說,無病無災就是福,這也是人們所普遍嚮往的,所以,強身之道歷來為人們所重視。

國學經典之《道德經》第七講德經:治大國,若烹小鮮。

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大小多少。報怨以德。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聖人猶難之,故終無難矣。

【注】大小多少:大生於小,多起於少。

【譯】以無為的態度去有所作為,以不滋事的方法去處理事物,以恬淡無味當作有味。大生於小,多起於少。處理問題要從容易的地方入手,實現遠大要從細微的地方入手。天下的難事,一定從簡易的地方做起;天下的大事,一定從微細的部分開端。因此,有“道”的聖人始終不貪圖大貢獻,所以才能做成大事。那些輕易發出諾言的,必定很少能夠兌現的,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勢必遭受很多困難。因此,有道的聖人總是看重困難,所以就終於沒有困難了。

【析】本節以辯證法的觀點,論述了大小、多少、輕重、難易的辯證關係,並指明瞭解決這些矛盾的具體措施,即遵循事物發展的量變質變規律。

國學經典之《道德經》第七講德經:治大國,若烹小鮮。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散。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是以聖人慾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

【注】泮:散,解。毫末:細小的萌芽。累土:堆土。
【譯】局面安定時容易保持和維護,事變沒有出現跡象時容易圖謀;事物脆弱時容易消解;事物細微時容易散失;做事情要在它尚未發生以前就處理妥當;治理國政,要在禍亂沒有產生以前就早做準備。合抱的大樹,生長於細小的萌芽;九層的高臺,築起於每一堆泥土;千里的遠行,是從腳下第一步開始走出來的。有所作為的將會招致失敗,有所執著的將會遭受損害。因此聖人無所作為所以也不會招致失敗,無所執著所以也不遭受損害。人們做事情,總是在快要成功時失敗,所以當事情快要完成的時候,也要像開始時那樣慎重,就沒有辦不成的事情。因此,有道的聖人追求人所不追求的,不稀罕難以得到的貨物,學習別人所不學習的,補救眾人所經常犯的過錯。這樣遵循萬物的自然本性而不會妄加干預。

【析】本節論述了人與自然、社會的關係。人是屬於大自然的,大自然的發展是有規律的,規律是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人具有能動性,可以認識和利用自然規律。人的自身實踐活動及社會實踐活動只有尊重自然規律,才能獲得與大自然的和諧統一。

國學經典之《道德經》第七講德經:治大國,若烹小鮮。

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知此兩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謂「玄德」。「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然後乃至大順。

【注】明:知曉巧詐。:敦厚、樸實,沒有巧詐之心。

:傷害的意思。稽式:法式、法則。:通返。大順:自然。

【譯】古代善於為道的人,不是教導人民知曉智巧偽詐,而是教導人民淳厚朴實。人們之所以難於統治,乃是因為他們使用太多的智巧心機。所以用智巧心機治理國家,就必然會危害國家,不用智巧心機治理國家,才是國家的幸福。瞭解這兩種治國方式的差別,就是一個法則,經常瞭解這個法則,就叫做“玄德”。玄德又深又遠,和具體的事物復歸到真樸,然後才能極大地順乎於自然。

【析】本節論述了道德教育之於社會進步的重要性,而完善的社會制度是進行全民道德教育的基礎。老子否定人治,肯定法治,強調“愚民”,旨在建立以集體主義為核心的道德觀,反對極端個人主義和利己主義。

國學經典之《道德經》第七講德經:治大國,若烹小鮮。

江海之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是以聖人慾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天下皆謂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細也夫!

【注】百谷王:百川狹谷所歸附。聖人:一本無此二字。:累、不堪重負。

【譯】江海所以能夠成為百川河流所匯往的地方,乃是由於它善於處在低下的地方,所以能夠成為百川之王。因此,聖人要領導人民,必須用言辭對人民表示謙下,要想領導人民,必須把自己的利益放在他們的後面。所以,有道的聖人雖然地位居於人民之上,而人民並不感到負擔沉重;居於人民之前,而人民並不感到受害。天下的人民都樂意推戴而不感到厭倦。因為他不與人民相爭,所以天下沒有人能和他相爭。天下人能說“我道”偉大,不像任何具體事物的樣子。正因為它偉大,所以才不像任何具體的事物。如果它像任何一個具體的事物,那麼“道”也就顯得很渺小了。

【析】本節是老子的民主思想。熱情謳歌了實行民主法治的聖人,褒揚了聖人的偉大,並對不道的統治者進行了否定和抨擊。

國學經典之《道德經》第七講德經:治大國,若烹小鮮。

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今捨慈且勇;捨儉且廣;捨後且先;死矣!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衛之。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用兵有言:「吾不敢為主,而為客;不敢進寸,而退尺。」是謂行無行;攘無臂;扔無敵;執無兵。禍莫大於輕敵,輕敵幾喪吾寶。故抗兵相若,哀者勝矣。

【注】儉:嗇,保守,有而不盡用。器長:萬物的首長。器,指萬物。:即武士,這裡作將帥講。不與:意為不爭,不正面衝突。配天古之極:符合自然的道理。為主:主動進攻,進犯敵人。為客:被動退守,不得已而應敵。:行列,陣勢。攘無臂:意為雖然要奮臂,卻像沒有臂膀可舉一樣。扔無敵:意為雖然面臨敵人,卻像沒有敵人可赴。:兵器。抗兵相若:兩軍相當。:閔、慈。
【譯】我有三件法寶執守而且保全它:第一件叫做慈愛;第二件叫做儉嗇;第三件是不敢居於天下人的前面。有了這柔慈,所以能勇武;有了儉嗇,所以能大方;不敢居於天下人之先,所以能成為萬物的首長。現在丟棄了柔慈而追求勇武;丟棄了嗇儉而追求大方;捨棄退讓而求爭先,結果是走向死亡。慈愛,用來征戰,就能夠勝利,用來守衛就能鞏固。天要援助誰,就用柔慈來保護他。善於帶兵打仗的將帥,不逞其勇武;善於打仗的人,不輕易激怒;善於勝敵的人,不與敵人正面衝突;善於用人的人,對人表示謙下。這叫做不與人爭的品德,這叫做運用別人的能力,這叫做符合自然的道理。用兵的人曾經這樣說,“我不敢主動進犯,而採取守勢;不敢前進一步,而寧可後退一尺。”這就叫做雖然有陣勢,卻像沒有陣勢可擺一樣;雖然要奮臂,卻像沒有臂膀可舉一樣;雖然面臨敵人,卻像沒有敵人可打一樣;雖然有兵器,卻像沒有兵器可以執握一樣。禍患再沒有比輕敵更大的了,輕敵幾乎喪失了我的“三寶”。所以,兩軍實力相當的時候,悲痛的一方可以獲得勝利。

【析】本節是老子的用兵之道。慈、儉、不敢為天下先是用兵者最根本的指導思想。以“三寶”為指導思想的是仁義之師、正義之師。自古正義戰勝邪惡,以爭、貪為目的的侵略戰爭必然以失敗而告終。

國學經典之《道德經》第七講德經:治大國,若烹小鮮。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則我者貴。是以聖人被褐而懷玉。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聖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注:主旨。:根據。:法則。此處用作動詞,意為效法。:粗布。:美玉,此處引伸為知識和才能。知不知:知道卻不自以為知道。尚:通“上”。不知知:不知道卻自以為知道。病病:病,毛病、缺點。把病當作病。

【譯】我的話很容易理解,很容易施行。但是天下竟沒有誰能理解,沒有誰能實行。言論有主旨,行事有根據。正由於人們不理解這個道理,因此才不理解我。能理解我的人很少,那麼能取法於我的人就更難得了。因此有道的聖人總是穿著粗布衣服,懷裡揣著美玉。知道自己還有所不知,這是很高明的。不知道卻自以為知道,這就是很糟糕的。有道的聖人沒有缺點,因為他把缺點當作缺點。正因為他把缺點當作缺點,所以,他沒有缺點。

【析】本節是老子的微觀認識論。通過自我、真我之辯,說明自我認識是膚淺的,不足以消除自身疾病和社會疾病,只有創造真我,認識內在之道,才能真正認識和改造世界。

國學經典之《道德經》第七講德經:治大國,若烹小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