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線城市貨幣化棚改即將退潮,今後房價會下跌嗎?


三四線城市貨幣化棚改即將退潮,今後房價會下跌嗎?

關於三四線城市房價未來發展走勢,目前大致有兩種不同觀點。一種觀點認為,三四線城市房價之所以高,主要是貨幣化棚改推動。過去是通過大拆大建,沒有需求去製造需求,才成就了樓市的短期繁榮。但是由於早幾年房價漲的太猛太快,與購買力已經極不對稱,房價完全是泡沫累積的結果,因此回調的空間很大。今後隨著貨幣化棚改退潮,房價將失去上漲推動力,下跌將毫無懸念。

而有的人則認為,土地財政是地方政府的主要收入來源,不少地方又沒有其它過硬的產業支撐經濟發展,離開土地收入地方將無法保持正常運轉,怎麼著都要維持房價不跌或上漲,特別是疫情期間多地迫不及待的出臺一攬子救市政策,充分說明房價下跌對於地方生存的後果有多嚴重,因此只要三四線城市經濟發展仍然需要房地產來拉動,房價就沒有下跌的可能。

應該說,這兩種看法都切中了問題的要害,房價漲跌已經面臨兩難境地。一方面,如果地方一味的依賴房地產促經濟,而城市居民的收入又沒有明顯增加,過高的房價只會與收入拉開更大的距離,今後將陷入無人接盤的窘境;而一旦把房價降至購買力可以接受的水平,又會直接導致地方經濟滑坡。保經濟還是保穩定,繼續消耗未來還是保持細水長流,是考驗地方決策者智慧的現實問題。

三四線城市貨幣化棚改即將退潮,今後房價會下跌嗎?

而筆者認為,未來三四線城市房價下降是大概率事情,這一趨勢已經形成,未來無法逆轉。下跌的形式可能有多種,直接下跌還是以更含蓄的明升暗降方式下跌,其結局一樣都是跌。

首先,無法迴避的現實是,與一二線城市比較,三四線城市的購買力更弱,支撐房價上漲的優勢條件更少。前期房價高速上漲期,受買漲不買跌購房傾向影響,購房需求已經在短期內得到集中爆發,雖說消耗掉了部分庫存,但是購買力並非真實能力體現,而是依靠加槓桿支撐起來的。買房花錢倒是一時半會能做到的事情,存錢還貸卻需要幾十年的過程,在購買力沒有完全恢復之前,再想靠刺激需求去庫存不具可操作性。

現在三四次城市的高房價說白了就是寅吃卯糧的結果,今後除非那些少數區位優勢特別明顯的三四線城市,受大城市、中心城市功能疏解影響,房價可以保持不跌或略有上漲,其它多數三四線城市的房價想要上漲都後繼乏力,這從二手房市場出現疲軟,房子掛牌一年多賣不掉可見一斑。那麼依靠現有的購買力水平,如果房價不降到與當地居民收入相當的價位,普通購房者根本買不起。

三四線城市貨幣化棚改即將退潮,今後房價會下跌嗎?

其次,所謂三四線市場需求依然存在完全是一種自欺欺人的說法。正是由於過高的房價導致購房者買不起房子,才被誤認為市場還有需求存在。但是隻要房價與購買力始終不對稱,這種“需求”假象也將長期存在,而且是一種對去庫存毫無意義的存在。如果把城鎮化催生農民進城買房也作為潛在的購房需求則更不可能,有穩定收入的城市居民尚且買不起現在的高價房,指望農民那點田間收入更不可能買得起。

而從最近3年新建商品房的市場供應情況來看,在舊的庫存沒有被完全消化完的情況下下,新的庫存是在不斷增加的。根本原因是新房市場更多是政策市場,受制於地方、銀行、開發商、炒房客等多方利益交集,不僅很難讓房價降下來,還需要不停的建房子才能滿足各方利益訴求;而二手房市場才是房價真實反應,不願降價和不降價就買不起,長期形成了拉鋸戰。但是隻要存量房數量還在繼續擴大,最終的結果也只能是讓房價降下來。

三四線城市貨幣化棚改即將退潮,今後房價會下跌嗎?

再者,去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今後要“加大城市困難群眾住房保障工作,加強城市更新和存量住房改造提升,做好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大力發展租賃住房”。這就意味著,棚改退潮後,舊房改造被提上重要日程。那麼到今年底,將基本完成現有的棚戶區、城中村和危房改造,今後即便遇到拆遷,也是以房換房為主。沒有了貨幣安置這個動力,三四線城市房價再難大幅上漲。

只要房價不再大幅上漲,那就可能會出現下跌、橫盤或者慢漲的情況。但是無論以何種形式表現,個人認為都是一種下跌趨勢,畢竟投資炒房都要計算成本,如果收益連銀行儲蓄都達不到,這將導致投資炒房者無錢可賺或者虧本,那麼一旦投資炒房資金撤離出市場,房價會就會慢慢迴歸合理。其實橫盤或者慢漲對於炒房客而言,還算是一種比較不錯的狀態,如果資金投在人口嚴重外流,資源消耗殆盡的收縮型城市,房價在現有價位上直線大幅度下降不是沒有可能。

三四線城市貨幣化棚改即將退潮,今後房價會下跌嗎?

總而言之,短期來看,棚改消失對於三四線樓市的影響最大,一旦失去了這個房價上漲的助推器,加上空置房太多,購買力不足,房價下跌將無法避免。

長期來看,三四線城市的房價也不具備持續上漲的基礎,畢竟不像一二線城市那樣,有足夠的經濟和產業支撐。由於城市結構性矛盾突出,三四線城市人口和資源長期呈外流態勢,這一趨勢今後隨著大城市放開落戶限制,只會擴大不會縮小。

下跌的表現形式只是因為各個城市的情況不同,所呈現出來的結果也不一樣,陰跌還是陽跌,暴跌還是緩慢下跌,最終的結果都是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