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寫出了什麼樣的節日情景?

姬愛民


《清明》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唐·杜牧


一個地方由《清明》這首詩而得名;

一種酒也由《清明》這首詩而得名;

《清明》是唐代詩人杜牧的名篇,歷經千年傳頌而不衰。此詩描寫清明節春雨中所見、所聞、所思,色彩淡雅,淒涼傷感,耐人回味。

起:第一句交代時間和環境:一個下著細雨的清明節,營造一個清冷的氛圍,為後續造勢;

承:第二句寫出了相關的人物,以及人們的悽迷紛亂的心境——祭奠逝去親人們心情沉重、傷心欲絕。

轉:第三句可謂神來之筆,也是“起承轉合”中的巧妙之“轉”——一個“遙”字把讀者的目光緩緩的帶向了遠方,鏡頭隨之拉伸,提出瞭如何擺脫這種悲傷心情的具體辦法——借酒消悲,也為最後一句做好了相關的鋪墊;

:第四句寫目的地之所在——杏花村。終點在村,村裡有酒坊,也只有那杏花村裡芳香四溢的美酒才能讓人暫時忘掉這難以言說的悲傷吧?一個耐人回味的結尾,這一回味就是一千年……

唐詩的魅力逾千年而不絕!寫景的同時又引人思考,絕不會空泛的虛描,每首詩的背後都蘊含著豐沛的感情,讓人浮想聯翩,回味悠長……

說這首詩是“清明”題材作品裡最好的詩應該也不為過吧?

無法想見如果沒有那燦爛唐詩的中國,該是多麼的無趣?


楚襄蠻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清明》唐·杜牧

這一天正是清明佳節。詩人小杜,在行路中間,可巧遇上了雨。清明,雖然是柳綠花紅、春光明媚的時節,可也是氣候容易發生變化的期間,甚至時有“疾風甚雨”。但這日的細雨紛紛,是那種“天街小雨潤如酥”樣的雨,—這也正是春雨的特色。這“雨紛紛”,傳達了那種“做冷欺花,將煙困柳”的悽迷而又美麗的境界。

  這“紛紛”在此自然毫無疑問是形容那春雨的意境的;可是它又不止是如此而已,它還有一層特殊的作用,那就是,它實際上還在形容著那位雨中行路者的心情。

  且看下面一句:“路上行人慾斷魂”。“行人”,是出門在外的行旅之人。那麼什麼是“斷魂”呢?在詩歌裡,“魂”指的多半是精神、情緒方面的事情。“斷魂”,是竭力形容那種十分強烈、可是又並非明白表現在外面的很深隱的感情。在古代風俗中,清明節是個色彩情調都很濃郁的大節日,本該是家人團聚,或遊玩觀賞,或上墳掃墓;而今行人孤身趕路,觸景傷懷,心頭的滋味是複雜的。偏偏又趕上細雨紛紛,春衫盡溼,這又平添了一層愁緒。因而詩人用了“斷魂”二字;否則,下了一點小雨,就值得“斷魂”,那不太沒來由了嗎?—這樣,我們就又可回到“紛紛”二字上來了。本來,佳節行路之人,已經有不少心事,再加上身在雨絲風片之中,紛紛灑灑,冒雨趲行,那心境更是加倍的悽迷紛亂了。所以說,紛紛是形容春雨,可也形容情緒,—甚至不妨說,形容春雨,也就是為了形容情緒。這正是我國古典詩歌裡情在景中、景即是情的一種絕藝,一種勝境。

  前二句交代了情景,接著寫行人這時湧上心頭的一個想法:往哪裡找個小酒店才好。事情很明白:尋到一個小酒店,一來歇歇腳,避避雨,二來小飲三杯,解解料峭中人的春寒,暖暖被雨淋溼的衣服,—最要緊的是,藉此也就能散散心頭的愁緒。於是,向人問路了。

  是向誰問路的呢?詩人在第三句裡並沒有告訴我們,妙莫妙於第四句:“牧童遙指杏花村”。在語法上講,“牧童”是這一句的主語,可它實在又是上句“借問”的賓詞—它補足了上句賓主問答的雙方。牧童答話了嗎?我們不得而知,但是以“行動”為答覆,比答話還要鮮明有力。我們看《小放牛》這出戏,當有人向牧童哥問路時,他將手一指,說:“您順著我的手兒瞧!”是連答話帶行動—也就是連“音樂”帶“畫面”,兩者同時都使觀者獲得了美的享受;如今詩人手法卻更簡捷,更高超:他只將“畫面”給予讀者,而省去了“音樂”,—不,不如說是包括了“音樂”。讀者欣賞了那一指路的優美“畫面”,同時也就隱隱聽到了答話的“音樂”。

  “遙”,字面意義是遠。然而這裡不可拘守此義。這一指,已經使我們如同看到,隱約紅杏梢頭,分明挑出一個酒帘—“酒望子”來了。若真的距離遙遠,就難以發生藝術聯繫,若真的就在眼前,那又失去了含蓄無盡的興味:妙就妙在不遠不近之間。《紅樓夢》裡大觀園中有一處景子題作“杏簾在望”,那“在望”的神情,正是由這裡體會脫化而來,正好為杜郎此句作註腳。“杏花村”不一定是真村名,也不一定即指酒家。這隻需要說明指往這個美麗的杏花深處的村莊就夠了,不言而喻,那裡是有一家小小的酒店在等候接待雨中行路的客人的。

  詩只寫到“遙指杏花村”就戛然而止,再不多費一句話。剩下的,行人怎樣的聞訊而喜,怎樣的加把勁兒趲上前去,怎樣的興奮地找著了酒店,怎樣的欣慰地獲得了避雨、消愁兩方面的滿足和快意……,這些,詩人就能“不管”了。他把這些都付與讀者的想象,為讀者開拓了一處遠比詩篇語文字句所顯示的更為廣闊得多的想象餘地。這就是藝術的“有餘不盡”。

  這首小詩,一個難字也沒有,一個典故也不用,整篇是十分通俗的語言,寫得自如之極,毫無經營造作之痕。音節十分和諧圓滿,景象非常清新、生動,而又境界優美、興味隱躍。詩由篇法講也很自然,是順序的寫法。第一句交代情景、環境、氣氛,是“起”;第二句是“承”,寫出了人物,顯示了人物的悽迷紛亂的心境;第三句是一“轉”,然而也就提出瞭如何擺脫這種心境的辦法;而這就直接逼出了第四句,成為整篇的精彩所在—“合”。在藝術上,這是由低而高、逐步上升、高潮頂點放在最後的手法。所謂高潮頂點,卻又不是一覽無餘,索然興盡,而是餘韻邈然,耐人尋味。這些,都是詩人的高明之處,也就是值得我們學習繼承的地方吧!





happy元宵


您提的問題不十分明瞭,我猜想您是想問晚唐詩人杜牧所寫的《清明》,想知道它寫出了什麼樣的節日情景吧?如果是我願意簡略作答。杜牧《清明》原詩: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這首七言絕句,內容極為淺近、明瞭,沒有用典,沒有生僻字,只是清明踏清路上的一個小插曲,稍懂中文的人都能明白。 清明時節,乍暖還寒,出去踏青,遇著濛濛春雨,“沾衣欲溼杏花雨”,這正是杏花雨,晚唐安史之亂後,民生凋敝,路上的農人也很少,佳節思親,國勢衰落,詩人不覺憑添愁緒,所以“斷魂”,衣裳漸溼,遊興大減,想淺酌一杯驅寒,問酒肆於牧童,牧童不言,遙遙一指,已見“杏花村”幌子。詩到此而止,然而詩意未盡,好象少了點什麼,但這恰恰的嘎然而止,卻餘味深長,可以讓讀者有更多的空間去浮想。這或許就是詩的“留白”吧,也可見“小杜” 的高妙。 我居皖南,求學於池州,曾特意去杏花村遊玩過,但總不能尋到詩人《清明》中的一點點況味,引以為憾。





皖南沈勝東


清明是我國24節氣之一,也是一箇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關於清明二字的來歷,《歲時百問》中說:“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作為我國的傳統節日,清明承載著許多約定俗成的習慣和活動,崔發著無數詩人騷客的詩情雅興,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名篇佳句。

《清明》唐代杜牧的這首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首詩一個難學也沒有,一個典故也不用,整篇是十分通俗的語言,寫得自如之極,毫無經營造作之痕。音節十分和諧圓滿,景象非常清新,生動,而境界優美,興味隱躍。寫出了清明節傳統的親友結伴踏青,祭祖掃墓的習俗,民情。使人感到悠遠而又顯得非常明快。





李幼梘


清明時節,親友結伴踏青、祭祖掃墓。行人卻獨自在異鄉,孤獨淒涼。春雨增添了內心的惆悵憂愁。牧童指出杏花林中的酒肆,清新明快,意境悠遠


danyangnj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杜牧在這首詩中寫出了清明這一時節特有的氛圍以及祭祀祖先的路上行人內心的感受,每當清明時節,都會有紛紛細雨,據說是祖宗回家不走灰路,也代表著祖宗們的後人在這個特殊的時日對祖先的追思之情。


秋春之


《清明》

杜 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這首詩是唐代大詩人杜牧所作。 全詩通篇共 28 字。字字珠璣,句句通達!平白淺顯的背後,是詩人深厚的感情表達。

清明節的時候,詩人未能夠回家掃墓,孤零零一個人在異鄉路上奔波,心裡萬般滋味;天不作美,陰陰沉沉,牛毛細雨紛紛灑落,眼前迷濛蒙的,春衫溼漉漉的。詩簡直讓人抑鬱要斷魂!找個村野酒家避避雨,暖暖身,消消心頭的愁苦吧,可酒店在哪兒呢?

向路旁的牧童打聽,騎在牛背上的小牧童用手向遠處一指――哦,在那天滿杏花的村莊,一面酒家的幌子高高挑起,正在招攬行人呢!

這首小詩,用優美生動的語言,描繪了一幅活靈尖現的雨中問路圖。小牧童的熱情指引,自然會叫詩人道謝連聲;杏花村裡那酒店的幌子,更在詩人心頭喚起許多暖意!



二十八畫先生


寒食節最早源於山西介休綿山,主要是說晉文公和介子推的故事,大家有空可以親身到那裡體驗一下。


泉水叮咚50298


清明節,讓人緬懷先輩,令人留戀,令人悲嘆,令人振奮,這裡面蘊含了許多的先輩們的事蹟,當他們入土為安之時,自己的故事就告終了,剩下的,就只有讓人懷念了!

清明將至,心又開始隱隱作痛,這種痛不曾消失過。只是在無人的時候,更顯得真切。

鵑聲悽切、蛙聲淒厲,清明時節,雨紛紛、淚也紛紛。

清明也會有雨,是飄下著心中無限的哀泣。清明也會有風,吹拂著那濃濃的悲情。在杜牧喜歡的杏花村裡,醉眼朦朧、細雨迷濛。管它酒旗招搖、雨燕斜行。



天睛970


清明節是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雖然各地習俗不盡相同,但掃墓祭祖、踏青郊遊是基本主題,情景或細雨紛紛,春寒料峭,遊人斷魂,或春光明媚,勝日尋芳,探春賞景。與文人的心景有關。

“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曆書》)清明最早只是一個節氣的名稱,其變成紀念祖先的節日與寒食節有關。晉文公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為清明節,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自2008年起,清明節被列為我國的法定節假日。

在我國古典詩詞曲中,有許多以清明為題材的作品,或記踏青遊興,或表祭祖情感,或抒羈旅愁思,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清明》詩以

唐代詩人杜牧最為著名,廣為流傳。即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