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历史上最牛的阴谋有哪些?

抽象ID


有许多,例举一些:

郑伯克段于鄢

《郑伯克段于鄢》是《春秋》中的名篇。主要讲述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郑庄公同其胞弟共叔段之间为了夺国君君权位而进行的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郑庄公设计并故意纵容其弟共叔段与其母武姜,其弟骄纵,于是欲夺国君之位,庄公便以此讨伐共叔段。庄公怨其母偏心,将母亲迁于颖地。后来自己也后悔了,又有颖考叔规劝,母子又重归于好。

二桃杀三士

二桃杀三士是中国古代一则历史故事,最早记载于《晏子春秋》,后演变成成语,表示用计谋杀人。

典故出自于《晏子春秋·内篇谏下·第二十四》。根据原文所述,春秋时代齐景公帐下有三员大将: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他们战功彪炳,但也因此恃功而骄,晏子为避免造成未来可能的祸害,建议齐景公早日消除祸患。

晏子设了一个局:让齐景公把三位勇士请来,要赏赐他们三位两颗珍贵的桃子;

而三个人无法平分两颗桃子,晏子便提出协调办法——三人比功劳,功劳大的就可以取一颗桃。公孙接与田开疆都先报出他们自己的功绩,分别各拿了一个桃子。这

时,古冶子认为自己功劳更大,气得拔剑指责前二者;而公孙接与田开疆听到古冶子报出自己的功劳之后,也自觉不如,羞愧之余便将桃子让出并自尽。尽管如此,

古冶子却对先前羞辱别人吹捧自己以及让别人为自己牺牲的丑态感到羞耻,因此也拔剑自刎——就这样,只靠着两颗桃子,兵不血刃地去掉三个威胁。

后人以二桃杀三士一词表示“运用计谋杀人”的涵义;但在《晏子春秋》的原文之中,还可以发现一些古代权力分配与君王杀功臣的斧凿。该故事在秦汉时期就已广为流传,汉代的画像材料中常能看到此故事场景。汉代乐府诗《梁父吟》抒发了对三位勇士牺牲的感叹,对晏子的权谋也稍稍做了讽刺。《喻世明言》也有一章讲述此故事。

烛影斧声

烛影斧声,也称斧声烛影,是指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十月壬午夜,太祖赵匡胤大病,召晋王赵光义议事(另有记载说,是召太祖第四子赵德芳进宫商议后事,被晋王知晓后未召进宫),左右不得闻。席间有人遥见得烛光下光义时而离席,有逊避之状,又听见太祖引柱斧戳地,并大声说:“好为之”(另有记载说“好做,好做”)。后晋王光义继位,史称太宗。

对此事件后世议论不一,一说光义谋害太祖篡位;又有说太后杜氏去世前与太祖、赵普立下“金匮之盟”,定下太祖去世后由其弟光义继位,所以当时只是太祖向晋王嘱咐后事,并不是赵光义行篡逆之事。

对此事件史料记载不一,争论一直存在。

党人碑

宋徽宗崇宁元年间,蔡京拜相后,为打击政敌,将司马光以下共309人之所谓罪行刻碑为记,立于端礼门,称为党人碑。京剧《党人碑》有生、末、净、旦、丑等。

神宗时,有张横渠的关学,洛阳二程的洛学,川中三苏的蜀学,王安石的新学,广收弟子导致学统之争,到熙丰变法时,这种学统之争又进而扩展至朝堂之上,越演越烈。如王安石,司马光等人,尚可止于言辞,但他们的门人弟子却交朋结党,彼此倾轧,演变为宋朝的党争。至元符太后当政时, 司马光为相,尽废神宗熙宁﹑元丰间王安石新法,恢复旧制。旧党惩于曾被新党诸人压制一时,遂奏请元符太后,立元丰党籍,斥逐新党诸人,种下祸根。

绍圣元年章惇为相,复熙丰之制,斥司马光为奸党,贬逐出朝。徽宗崇宁元年蔡京为宰相,尽复绍圣之法,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仿元祐旧党故事,立碑于端礼门,书司马光等三百零九人之罪状,后因星变而毁碑。其后党人子孙更以先祖名列此碑为荣,重行摹刻。

乌台诗案

乌台诗案发生于元丰二年(1079年),时御史何正臣上表弹劾苏轼,奏苏轼移知湖州到任后谢恩的上表中,用语暗藏讥刺朝政,御史李定曾也指出苏轼四大可废之罪。这案件先由监察御史告发,后在御史台狱受审。所谓“乌台”,即御史台,因官署内遍植柏树,又称“柏台”。柏树上常有乌鸦栖息筑巢,乃称乌台。所以此案称为“乌台诗案”。

胡蓝之狱

胡蓝之狱 明太祖朱元璋借口丞相胡惟庸谋反,大肆株连杀戮功臣宿将的重大政治案件。与蓝玉案合称胡蓝之狱。起于明洪武十三年(1380),终于二十五年。明初的胡惟庸案、蓝玉案,史称“胡蓝之狱”。明太祖朱元璋借此两案,大开杀戒,从洪武十三年到洪武二十六年的14年间,他几乎将明初的开国功臣诛杀殆尽,受株连被杀者有45000 余人。

梃击案

梃击案,发生在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当时,神宗皇后无子嗣,王恭妃生子常洛,郑贵妃生子常洵。开始,因郑贵妃得宠,神宗想违背“立嗣以长”的祖训,册立朱常洵为太子,遭到东林党的反对,不得已只好册立朱常洛为太子。这时,有个叫张差的人,手持木棒闯入太子的居所——慈庆宫,并打伤了守门太监。张差被审时,供出是郑贵妃手下太监庞保、刘成引进的。时人怀疑郑贵妃想谋杀太子。但神宗不想追究此事。结果以疯癫之罪公开杀死了张差。又在宫中密杀了庞、刘二太监,以了此案。

红丸案

红丸案,为明末三大案件之一。

泰昌元年(1620年),泰昌帝病重,李可灼进献红丸,自称仙丹。泰昌帝服后死去。有人怀疑是郑贵妃唆使下毒,旋即展开了一系列的追查元凶的举动。其间,党争与私仇夹杂其中,连坐罪死者众矣。

而泰昌帝继承皇位整一个月。而在当天,首辅方从哲拟遗旨赏了进献红丸的李可灼。这件因“红丸”引发的宫廷案件,史称“红丸案”。


成功始于勤奋9


子贡存鲁乱齐破吴强晋霸越

齐国要攻打鲁国,孔子号召门徒挽救鲁国。子贡就跑到齐国,说服齐国说你攻打鲁国主要是为了增加自己在国内的威望,鲁国国家小地方贫瘠,你就算打赢了也没有多大效果,还不如去打吴国,吴国实力更强大,打赢了,你的威望会更高。

于是齐国改为打吴国。子贡又去游说吴国说:齐国要来打你了,你最好主动出击,同时还可以博取救助鲁国的好名声。打败齐国以后,还可以乘胜进逼进国,这样一举击败最强的两大诸侯国,您就成为霸主了。吴王说,我背后有越国,我很担心他乘机偷袭我。子贡说没关系,我去游说越王,让他带兵跟你一起去打齐国。

然后子贡到了越国,对越王勾践说:吴国想要北上和齐国争霸,为了免除后顾之忧,他打算先来把越国灭了。越王勾践很担心,虽然他卧薪尝胆,但是毕竟实力还不够。子贡说:你可以提出带兵跟他一起去打齐国,这样吴王就不会怀疑你了。吴王击败齐国以后一定会去向晋国挑衅,到时无论如何吴王都会失败,你到那时在乘虚进攻他,胜算更大。越王勾践觉得有道理,就答应了。

事后一切都如子贡所说,齐国不再攻打鲁国,而和吴国开战,被吴国打败。吴国进逼晋国,又被晋国击败。之后越国乘机攻破吴国,成为霸主。

最初只是单纯的保存鲁国这一点点小小的目的,最后却搅动了整个春秋末期的国际局势。我认为这应该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牛的阴谋了。


唐律疏议


260年司马昭杀死魏国皇帝曹髦,声誉降到冰点,此时他急需摆脱弑君带来的负面影响,让自己重新获得政治声望,以便顺利完成以晋代魏的过程。

253年,蜀国大将军费祎离奇遇刺身亡,姜维获得兵权,开始高举武侯遗志的大旗,多次北伐。蜀国北伐是大事,掌握了北伐,就能调动全国的物资资源,也能给自己带来巨大的政治地位。262年,连年北伐已经让蜀国陷入穷兵黩武的境地,姜维的战争,触犯了蜀国上下所有人的利益。蜀国朝廷准备换掉姜维,重新回到费祎时的国策上。262年,姜维北伐失利后不敢回汉中,带着大军躲到了甘肃沓中。

262年,从未带过兵的魏国情报头子钟会非常坚决的要求伐蜀。前面说了,司马昭这个时候不光需要战争,还必须是必胜的战争,否则会让自己的局面变得更糟。

再回到蜀国这里,姜维在沓中,汉中不敢回,成都更是政敌。为了扭转局面,只有让外敌来攻,自己才能继续掌控兵权。

事物反常即为妖。福尔摩斯说过,当所有可能性都被排除后,剩下的无论多离奇,它也一定是真相。

在262年,困境中的姜维和情报头子钟会达成协议,姜维以让出汉中为代价换取钟会进攻,之后双方僵持在剑阁关。

其论据如下:

1. 战争中姜维的部队被诸葛续尾随,仅比诸葛续早一天退入剑阁。在冷兵器时代这简直是军事奇迹,要说里面没有钟会卖诸葛续,是很难让人相信的。

2. 战争初期钟会杀掉许仪,然后借口堵截姜维不利囚禁诸葛续,这是为司马昭扫平军队中的异己势力。

3. 钟会从小和司马兄弟一起长大,是司马家的铁杆。他在此时事事想的是司马昭。

4. 钟会之前是洛阳的文职人员,从没带过兵。而此次出征,是钟会建议钟会领兵,他心中有必胜的理由。

5. 自从诸葛亮以来,蜀国次次北伐都是从汉中出击。魏国此时拿下汉中,已经是天大的胜利了,足以带来改变朝廷政局的战果。

6. 出征时所有魏国将领都反对出征,可见当时蜀国并没有漏洞,那么钟会的必胜信念是怎么来的?

综上所述,262年钟会伐蜀是钟会与姜维的阴谋,而钟会更带着帮司马昭去除军队势力的第二目的,许仪、诸葛续、邓艾都是目标。钟会逼邓艾的时候,邓艾在绝境中居然逆天灭了蜀国,让钟会、姜维都大跌眼镜,而这一切都起因,就是当初在洛阳的成济,当街杀死了曹髦。


甲申十七年


二桃杀三士

二桃杀三士是中国古代一则历史故事,最早记载于《晏子春秋》,后演变成成语,表示用计谋杀人。

典故出自于《晏子春秋·内篇谏下·第二十四》。根据原文所述,春秋时代齐景公帐下有三员大将: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他们战功彪炳,但也因此恃功而骄,晏子为避免造成未来可能的祸害,建议齐景公早日消除祸患。

晏子设了一个局:让齐景公把三位勇士请来,要赏赐他们三位两颗珍贵的桃子;

而三个人无法平分两颗桃子,晏子便提出协调办法——三人比功劳,功劳大的就可以取一颗桃。公孙接与田开疆都先报出他们自己的功绩,分别各拿了一个桃子。这

时,古冶子认为自己功劳更大,气得拔剑指责前二者;而公孙接与田开疆听到古冶子报出自己的功劳之后,也自觉不如,羞愧之余便将桃子让出并自尽。尽管如此,

古冶子却对先前羞辱别人吹捧自己以及让别人为自己牺牲的丑态感到羞耻,因此也拔剑自刎——就这样,只靠着两颗桃子,兵不血刃地去掉三个威胁。

后人以二桃杀三士一词表示“运用计谋杀人”的涵义;但在《晏子春秋》的原文之中,还可以发现一些古代权力分配与君王杀功臣的斧凿。该故事在秦汉时期就已广为流传,汉代的画像材料中常能看到此故事场景。汉代乐府诗《梁父吟》抒发了对三位勇士牺牲的感叹,对晏子的权谋也稍稍做了讽刺。《喻世明言》也有一章讲述此故事

烛影斧声

烛影斧声,也称斧声烛影,是指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十月壬午夜,太祖赵匡胤大病,召晋王赵光义议事(另有记载说,是召太祖第四子赵德芳进宫商议后事,被晋王知晓后未召进宫),左右不得闻。席间有人遥见得烛光下光义时而离席,有逊避之状,又听见太祖引柱斧戳地,并大声说:“好为之”(另有记载说“好做,好做”)。后晋王光义继位,史称太宗。

对此事件后世议论不一,一说光义谋害太祖篡位;又有说太后杜氏去世前与太祖、赵普立下“金匮之盟”,定下太祖去世后由其弟光义继位,所以当时只是太祖向晋王嘱咐后事,并不是赵光义行篡逆之事。

胡蓝之狱

胡蓝之狱 明太祖朱元璋借口丞相胡惟庸谋反,大肆株连杀戮功臣宿将的重大政治案件。与蓝玉案合称胡蓝之狱。起于明洪武十三年(1380),终于二十五年。明初的胡惟庸案、蓝玉案,史称“胡蓝之狱”。明太祖朱元璋借此两案,大开杀戒,从洪武十三年到洪武二十六年的14年间,他几乎将明初的开国功臣诛杀殆尽,受株连被杀者有45000 余人。

梃击案

梃击案,发生在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当时,神宗皇后无子嗣,王恭妃生子常洛,郑贵妃生子常洵。开始,因郑贵妃得宠,神宗想违背“立嗣以长”的祖训,册立朱常洵为太子,遭到东林党的反对,不得已只好册立朱常洛为太子。这时,有个叫张差的人,手持木棒闯入太子的居所——慈庆宫,并打伤了守门太监。张差被审时,供出是郑贵妃手下太监庞保、刘成引进的。时人怀疑郑贵妃想谋杀太子。但神宗不想追究此事。结果以疯癫之罪公开杀死了张差。又在宫中密杀了庞、刘二太监,以了此案。

红丸案

红丸案,为明末三大案件之一。

泰昌元年(1620年),泰昌帝病重,李可灼进献红丸,自称仙丹。泰昌帝服后死去。有人怀疑是郑贵妃唆使下毒,旋即展开了一系列的追查元凶的举动。其间,党争与私仇夹杂其中,连坐罪死者众矣。

而泰昌帝继承皇位整一个月。而在当天,首辅方从哲拟遗旨赏了进献红丸的李可灼。这件因“红丸”引发的宫廷案件,史称“红丸案”。


看我的帽子漂亮吗YD


最牛的是乾隆把和珅养肥了,让他儿子杀。

乾隆这招一箭三雕之计,可谓是历史上执行时间最长,策划的最完美的阴谋。

1、给儿子攒钱

乾隆利用和珅收敛钱财留给后代,这样既没有脏了自己的手,也把钱给暂下来了。

2、让儿子自己取钱

乾隆给钱的招数也很牛,不自己给,让儿子自己去取。这么做有两个好处,给儿子钱,给儿子名。如果乾隆给就不行了,最多给个富二代的名。

3、给儿子一个好名声

嘉庆一登基就反贪,得民心,赚了个好名声。但百姓又能得到啥呢?

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百姓欢腾。你说百姓欢腾个啥,钱都是从你身上捞的,人家反贪结束,钱归人家,又不归你。

但这种黑吃黑的现象,往往百姓的参与度都很高,痛骂和珅,然后使劲的夸嘉庆。

乾隆这阴谋玩的真是666呀。





孤山老叟


安史之乱

中国古代有很多有名的阴谋家,有的决定了一场战役的胜利,有的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兴亡,今天我来说一下中国古代一个比较牛逼的阴谋,直接导致了一个强盛王朝的衰落。

安史之乱前的准备

安禄山可谓是中国历史上集虚伪狡诈贪婪狠毒为一身的阴谋家,它本身出生于西域,是粟特族人,幼年苦难,成年后在幽州做了一名偏将,因为他喜欢阿谀奉承,被幽州刺史拜为义子。

后来他不断向朝廷里的高官献殷勤,先向当时的宰相李林甫送礼,在他面前恭恭敬敬像个儿子一样,李林甫很高兴,便不断在唐玄宗面前说好话,渐渐的,唐玄宗也开始关注起这个说好话的人,安禄山其实本人是非常肥胖的,肚子掉到了膝头下边,体重三百三十斤,每当走路只有用两个肩膀向上提起自己的身子,才能动脚。而在唐玄宗面前跳胡旋舞,动作却快得像旋风一样。他建造的住宅,宏伟华丽到了极点,用金银做笼子筐子筲箕等物。唐玄宗来到勤政楼,座位左边竖立一块用金鸡羽毛做装饰的大屏风,屏风左边放张木榻让安禄山坐,卷起或干脆拿掉屏风上的帘子。

后来,他甚至认杨贵妃为母亲,他本人比杨贵妃大很多,却每次进宫都去拜见杨贵妃,杨贵妃非常高兴,把安禄山当作是自己最亲近的人。

就这样,满朝文武都把安禄山当作是忠心耿耿的人,为此封他为边疆三个地区的节度使,他牢牢掌握了兵权,以修筑边疆防线为借口,不断地修筑武备,渐渐有了强大的实力。

就在公元756年11月,安禄山看准时机,发兵15万展开叛乱,至此开始了历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乱。

这场叛乱持续了8年,虽然最后朝廷平息了叛乱,但却唐朝的实力却大大削弱。

这就是历史上比较牛逼的叛乱。





苏雨淘


前言

中国的历史长河中,阴谋从来就没有缺失过,在几千年中高手过招,每个人处在不同的位置和历史时期,要论阴谋,没有最牛,只有更牛!而阴谋拆开来看就是有阴有谋。


首先我想说的这一位,就是苏秦,他由一介布衣,最后做到身佩六国相印,而仅仅就是凭借了一张嘴!在他去各国屡屡碰壁之后,苏秦最后得到了燕文侯的重用,这份恩情,他一直记着。在那个战火纷飞的时代,他以一己之力,让秦国整整十五年不敢出兵。


  • 他未动一兵一卒,让齐国占领的燕国十座城池给还了回来。
  • 他假装与燕王闹翻,跑到齐国给燕国做了整整17年卧底,直到被刺杀。

  • 这17年中,他在齐国做了很多,表面上是给齐王赢得美名,但其实做的都是掏空齐国财力的事,这就为日后齐国的灭国埋下了隐患。

  • 临死之际,他还不忘铲除那时齐国最有势力的贵族大夫,他让齐王将他五马分尸,最后引出凶手,他明白,刺杀他的人肯定是那些损害了他们利益的贵族们,最后果然不出所料,齐王将他们全都流放,永远不许归齐。


可怜的齐王,好吃好喝地对待他,最后也不知道苏秦一直在给他们拖后腿,没办法,谁让齐国与燕国是世敌呢?齐国正好挡在了燕国的前面,燕国如果想要往中原进攻,就必须要穿过齐国。



第二个就是安禄山,他是一个三百多斤的灵活的胖子。这个胖子不仅精通六国语言,对拍马屁也是很有一套。因为唐朝非常开放,盛世之下,五湖四海的人云集在大唐,很多外国人也能在朝廷当上大官,而安禄山就是一个胡人。


  • 特别会讨好贿赂,他愣是把一代美人杨贵妃认成了自己的“干妈”,要知道杨贵妃可是比他小十几岁,那皇上岂不是他“干爹”了!

  • 一边花样百出地对皇帝表忠心,一边暗自在范阳屯兵屯马,时刻准备掀起一场狂风暴雨。

  • 从一个小兵,最后做到了节度使,他渐渐将大唐的弱马疲兵换成了强悍的胡人和精马。


当他身披铠甲手持利剑带着士兵冲向长安城的时,在那大唐盛世,无论军队还是百姓,都已经好几代人没见过打仗了,一见这阵势,守城将士吓得魂飞魄散,纷纷弃城而逃,叛军所过之处,几乎不战而胜。这场仗一打就是八年,安史之乱之前,唐朝总人口是八九千万,而安史之乱之后,只剩下四五千万人,几乎死亡一半!大唐由盛转衰,从此祸乱继起、兵革不息,乱象持续了200多年。


所以,居安思危,这个成语是用千千万万的血汇聚成的,李隆基曾经创下开元盛世,应该说这也是一位很有智慧的皇帝,可是随着盛世的到来,他就不像之前那么勤政爱民了,他开始贪图享乐,滥用奸臣,这才导致最终的悲剧。正所谓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可见,表面对你好的人,未必就真的是对你掏心掏肺,他可能是想吃你的心,挖你的肺,害人之心不能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时刻保持清醒,时刻打磨你的剑!


奉旨瞎溜达


放眼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从来就不缺乏这样的“阴谋家”下面这几个是最牛的阴谋家。

王莽--------伪忠伪孝企图篡汉的阴谋家

董卓------凶残暴虐祸国殃民的汉末奸雄

司马昭------虚伪狡诈贪婪狠毒的魏末奸雄

李林甫-------------口蜜腹剑 弄权盛唐

安禄山--------外似憨直内实奸诈的阴谋家

朱温------反复无常奸诈淫虐的唐末枭雄

秦桧-------------议和先锋 汉奸鼻祖

吴三桂-------------明清之交的一代枭雄

袁世凯-------------窃国大盗 民族罪人

姚广孝-------------主持庆寿寺 成为朱棣的主要谋士

陈平--------------屡出奇计 救主危难 成为刘邦的重要谋士

…………

中国历史上出过很多成功的阴谋家,有成功、也有失败!成功的既能安邦定国,有能独善其身,自保而能成事。失败者受世人唾骂!遗臭万年。









新乡站通讯员


中国历史上出过很多成功的阴谋家,其中这三位最成功,既能安邦定国,有能独善其身,自保而能成事。令人叹服!

姚广孝

姚广孝(1335年-1418年),幼名天僖,法名道衍,字斯道,又字独闇,号独庵老人、逃虚子。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朝政治家、佛学家,文学家,靖难之役的主要策划者,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黑衣宰相。 姚广孝年轻时在苏州妙智庵出家为僧,精通三教,与明初儒释道各家学术领袖都有不错的关系。洪武15年,被明太祖挑选,以“臣奉白帽著王”结识燕王朱棣,主持庆寿寺,成为朱棣的主要谋士。朱棣靖难第三年,姚广孝留守北平,建议朱棣轻骑挺进,径取南京,使得朱棣顺利夺取南京,登基称帝。明成祖即位后,赐名姚广孝。以区区燕地一方土地敌全国兵马,且最终获胜,历史上绝无仅有。成祖继位后,姚广孝担任僧录司左善世,又加太子少师,被称为“黑衣宰相”。负责迁都事宜,一手规划今日北京城布局。而后在解缙编书失败后又担任了《永乐大典》和《明太祖实录》的最高编撰官, 尤其是《永乐大典》,这是他在中国文化历史上的最大贡献。 少师晚年,在明初期佛教渐成颓势之际,又担起护教(佛教)之责,整理了反排佛的《道余录》,为佛教史上一件大事。永乐十六年(1418年),病逝庆寿寺,追赠荣国公,谥号恭靖。皇帝亲自撰写神道碑铭,并以文臣身份入明祖庙,是明代第一人,也是唯一一人。

明朝洪武末年至永乐年间,在风云变幻、惊心动魄的政治舞台上,姚广孝若隐若现,神出鬼没,他身披袈裟,口喧佛号,是地地道道的和尚;他出谋划策,指点江山,是货真价实的军师。他最擅长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也能亲自指挥千军万马,守城却敌,在明成祖朱棣夺取江山的斗争中,他是第一功臣。但他恰如一条神龙,见首不见尾,使人感到莫测高深。他实在是一位神秘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在腥风血雨的朝代更迭中,计定江山的谋略家灿若繁星,不可胜数。这也不足为奇。但能够将超凡脱俗、四大皆空的和尚和积极用世、竭精殚智的谋臣集于一身者,却极为少见。而姚广孝就是这样一位神秘的和尚军师,一位身披袈裟的政治家和谋略家。

怪杰出世

姚广孝的祖父和父亲都是乡间郎中,生活虽然清苦,但祖辈事佛积善,很受乡里敬重。姚广孝十四岁时,由于姚家祖辈事佛,父母决定让他出家为僧,谋口饭吃。

姚广孝出家后,却从师于一个叫席应真的道士,向他学习“阴阳术数之学”,同时还读书工诗,研究兵法。他云游四方,广交名士,精通佛、道、儒诸家之学,成了当时颇有名气的高僧。

吴中富庶,也是人才荟萃之地。姚广孝有四个好友,分别叫高启、杨基、张羽、徐贲,这四人自比于唐初四杰。其中的徐贲,号北郭生,比邻而居的高启、王行、宋克等十人,号称“北郭十友”,均与姚广孝结为诗文好友。这些人劝姚广孝弃佛归儒,姚广孝婉言谢绝了。大约在元朝至正二十三年(1364年),他潜心内外典籍的学习,开始了佛、儒两家的对比与选择。在学佛访友和诗文来往中,他的政治思想逐渐成熟。

在元末乱世中,姚广孝叩钵吟诗,高谈阔论,确实不像个安分守己的出家人,倒像一个胸怀大志的书生。他渴望走元初怪僧刘秉忠的路子,辅佐明君,成就帝王之业。

洪武八年(1375年),姚广孝以通儒被召留京师天界寺。这一次他虽未得官,但这次赴京使他进一步交结了官宦和高僧,并增强了成就事业的雄心。

洪武九年,姚广孝回到苏州西山海云院,在那里住了四年,过着“无过客则终日危坐澄想”的生活。洪武十三年秋,他再次出游,次年“扬帆于浙江之上”。在好朋友宗泐的举荐下,他于洪武十五年(1382年)再次被选高僧进京。

燕王朱棣的首席谋臣

洪武十五年八月,皇后马氏去世,朱元璋命令选拔天下的有道高僧来侍奉诸王,为诸王诵经荐福。宗泐是元末明初的著名高僧,当时正应诏在京,深得朱元璋器重,朱元璋称他为“泐秀才”。在他的举荐下,朱元璋的第四子朱棣召见了姚广孝。两人一交谈,竟非常投机,大有相见恨晚之意。朱棣请姚广孝出山相助,姚广孝毫不犹豫,欣然应允。姚广孝就跟随燕王北上,来到了北平。为了遮人耳目,朱棣让他住持庆寿寺。两人从此频繁往来,经常秘密私谈,至于谈论什么,至今不得而知。

洪武二十五年四月,太子病死,皇储之位成了空缺。朱元璋晚年丧子,悲痛不已。同年九月,在翰林学士刘三吾的建议下,朱元璋立年仅十岁的朱允炆为皇太孙,指定了未来的接班人。

朱元璋死后,朱棣得到消息,遂带领军队赴京奔丧。即将到达淮安时,却收到了朱允炆派人送来的敕符,让他立即返回自己的封地去。朱棣非常恼火,仍要下令过江。姚广孝赶忙劝阻说:“大王以至孝渡江,奈何有违诏命,反为不孝也,愿殿下养成龙虎之威也。他日风云感会,羽翼高举,则大江只投鞭可断也,今日何得屑屑于此哉!”朱棣听从了姚广孝的建议,虽然心中不满,但还是带兵返回了北平。实践证明,姚广孝的建议在当时的确是明智之举。因为如果朱棣强行过江,不仅有违朱元璋的“遗诏”,闹不好还会搭上自己的性命。

1399年,朱允炆即位,改年号为建文。他上台之后,采纳了大臣齐秦和黄子澄的意见,大肆清除诸王,朱棣的处境十分危险。在这种情况下,姚广孝立即密劝朱棣起兵夺取政权,但朱棣一直顾虑重重,下不了决心。为了进一步坚定燕王起兵的决心,姚广孝煞费苦心,以相面、占卜等方法不断地诱导,并对当时形势作了精辟的分析,朱棣终于被说动了。

靖难之役定天下

燕王朱棣在姚广孝等人的鼓动下,决意夺取皇位,与侄子建文帝决一雌雄。姚广孝作为燕王的主要辅佐和谋士,不但以自己的谋略使燕王最后下了决心,而且要作各方面细致的准备,其中的练兵和铸造兵器尤为重要。

建文元年七月,燕王正式起兵。燕军一路破关拔城,来势凶猛,举国震动。建文帝急忙派耿柄文为征虏大将军,率三十万大军讨伐。燕王在姚广孝的辅佐下,采取两面夹击的战术,大破耿柄文的大军。

建文四年五月。燕王朱棣进入京师,终于夺取了明朝的政权,当了皇帝,他就是赫赫有名的明成祖,定年号为永乐。

不脱袈裟的政治家

朱棣即位后,姚广孝理所当然地受到了宠信,马上被授予僧录司左善世。永乐二年(1404)四月,拜资善大夫太子少师,并恢复了他的姓,赐名为广孝。太子少师是当时文臣的最高秩(正二品),是一个实职,由此可见朱棣对他是极为重用的。

永乐二年六月,姚广孝以钦差身份前往苏湖赈济,这是一种特殊的荣誉。离别故乡二十余年后,他终于衣锦还乡了。但是,回到故乡时,他的父母均已去世。父母没有看到他的功成名就,这不免使他感到有些怅然。姚广孝带着复杂的感情,将父母的灵位放进了少时出家的妙智庵。

姚广孝晚年最有成效的工作是先后主持了《永乐大典》和《明太祖实录》两部大书的编修。原来主持编修《永乐大典》的是解缙,解缙并没有理解皇帝编修这部巨书的宗旨。永乐二年二月,这部巨书完成后,定名为《文献大成》。上呈皇帝审阅,成祖对这部书不太满意。命姚广孝等人重修。永乐五年,这部包罗经、史、子、集、百家、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等内容的二万多卷的巨书,在姚广孝主持下顺利完成,并更名为《永乐大典》。

永乐九年,七十七岁的姚广孝再次受任监修官,主持《明太祖实录》的重新编修,直至他去世,大约六年多时间,他兢兢业业地完成了此项工作。这次修成的《明太祖实录》就是今天我们所见的三修本,这是一次真正的重修,所用的时间和全书的内容都大大超过了前两次的修纂。

姚广孝八十四岁时病重,不能朝见,仍居于庆寿寺。成祖多次亲往看视,赐予金唾壶。永乐十六年(1418年)三月二十八日,姚广孝死于寺中。他希望能够按照出家人的方式来安葬自己,朱棣同意了,并停止视朝二日以示哀悼。他被依照僧制安葬于京西卢沟河畔。三十日,镇远侯顾兴祖奉旨祭灵,并宣读了明成祖朱棣亲自撰写的祭文。

姚广孝是一位穿着袈裟的政治家、谋略家和军事家。在朱棣夺取政权以前,姚广孝是和尚;在朱棣夺取政权以后,他仍然坚定不移地当和尚,因为这身袈裟为他的政治活动和得以善终做了最有效的保护。他继续当和尚,实质上向朱棣表了一个态度,自己对权势是淡薄的,在政治上是没有野心的。朱棣因而对姚广孝放心了,反而使姚广孝的权势和地位更加牢固,得以安度晚年,善始善终。

姚广孝的高明之处还在于,他在成为达官贵人之后,并没有像别人一样大肆敛财。相反地,他保持了一个和尚的本色,视金钱如粪土,永远不蓄钱财。他曾因公干到家乡长洲,把朝廷所赐的金帛和财物都分给了宗族乡人,自己不留积蓄,这与历来巧取豪夺、搜刮民财的封建官僚相比真是天壤之别。

世人议论广孝,常以异僧诋毁之。其中的原因大抵是他劝导且帮助燕王夺太祖嫡孙之位,既违背了佛法戒律,亦忤逆了儒家君臣之礼。然而观其终究不改僧相之举,则不能单以纯粹之功利心定论。

陈平

陈平屡出奇计,救主危难,立下汗马功劳。他的计策神鬼莫测,让人匪夷所思,但总能解决疑难问题,改变不利局面。他机智过人,历经风险,而能游刃有余,总能化险为夷,虽伴君如伴虎,而终得善终,实属难得。

一、屡出奇计,救主危难

陈平出身贫寒,家里只有三十亩地,在人少地多的秦代,以当时的农业生产水平推算,也就只能勉强混个温饱。又因父母早亡,陈平从小跟着哥嫂。哥哥埋头苦干,尽心抚养陈平,供他读书上学、求师访友。陈平也不负哥哥期望。酷爱读书,专心研读道家学说,探求治世之术。又拜师访友,游学四方,立志要做天下大事。

一次,陈平在里(基层组织)中主持祭祀,祭祀完毕分祭肉的时候非常公平。乡亲父老纷纷赞扬他说:“陈家的孩子主持祭祀分肉,做得真好!”陈平却怅然地长叹一声说:“假如让我陈平主持天下大事的话,也会像分肉这样公道。”

后来,在秦末的动乱中,陈平积极寻找着适合自己的明主,在跟随了魏王咎和项羽各一段时间后,转投刘邦,成为刘邦的重要谋士。每当刘邦遇到危机和关键时刻,陈平都会献上一计。刘邦采用后的结果是:危机解除和难关度过,而计策本身又常常出人意料。

公元前204年,刘邦被项羽围困在荣阳(今河南荥阳东北)快一年了,而且断绝了汉军外援和粮草供应。刘邦迫不得已向项羽求和。而项羽不允,继续加紧围困,必欲置刘邦于死地而后快。刘邦忧心仲忡,陈平趁机献上了离间计:“我想现在能使楚军混乱的人,就是项羽最信任和倚重的亚父范增、大将钟离昧、龙且、周殷等人了。如果大王能舍得拿出几万两金,就可以施展反间计,离间其君臣,使楚军上下猜疑。项羽本来就爱猜忌听信谗言,必然会引起楚军的内江而相互残杀。那时,我军乘机反攻,势必破楚。”刘邦知道如果没有了命,再多的金也没有用。于是拿出了四万两金,交给陈平施展离间计。果然很快就见到了效果,范增被迫辞职,死在了回家的路上,大将周殷叛降了刘邦,钟离昧等被项羽疏远。接着,陈平又献上“李代桃僵”之计,假称汉王投降,让将军纪信冒充刘邦,带领两千多名由女子化妆的汉军,出东城投降,而刘邦和陈平等乘西城空虚的时刻,开城门逃向萧何镇守的关中根据地,一举逃出了项羽的包围。

公元前203年,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出奇兵攻击项羽控制的齐国。韩信占领齐国后,野心膨胀,派人向刘邦汇报,并提出由自己代理齐王。而此时,刘邦统帅的汉军正和项羽的楚军主力打得是难解难分、不分高下,形成了胶着状态。刘邦一听就火了,于是当着使者的面,张嘴就骂:“我久困于此,天天盼望你韩信前来协助我,你却想自立为代理王!”陈平当时就站在刘邦的侧旁,一听不好,也不顾君臣之礼了,用脚就向几案下刘邦的脚踢去。刘邦一疼,连忙住口,回头一看,原来是张良和陈平各踢了他一脚,还不断向他“挤眉弄眼”。刘邦马上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心想:韩信文武全才,手握重兵,远在齐国,我刘邦根本无力阻止他称王。韩信现在举足轻重,如果因此而与项羽联手,我刘邦就死无葬身之地了。也算刘邦聪明,马上改口骂道:“大丈夫要做王,就要做个真王,做假王算怎么回事!”于是封韩信为齐王,稳住了韩信的齐军。

不久,楚、汉言和,双方以鸿沟为界,这就是“楚河汉界”的由来。项羽率军向东撤退。陈平发现项羽军队粮食奇缺、士气低落,已成强弩之末。于是立即向刘邦献上一计:乘胜之计。这时张良又和陈平不谋而合,也来劝刘邦乘胜追击。刘邦以和约墨迹未干不能失信于天下为由,提出质疑。两人为刘邦剖陈厉害,劝刘邦不可放虎归山。刘邦猛醒,立即出兵尾追项羽。到公元前202年,刘邦会同韩信、彭越等各路联军把项羽合围在坟下(安徽灵璧南),“十面埋伏”,彻底击溃楚军,迫使项羽自刎于乌江岸边(安徽和县东北)。

后来,刘邦当上了皇帝,率军攻打匈奴,被围困在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真是内无粮草外无救兵,形势危殆,陈平献上二计:反美人计、行贿计,又使刘邦死里逃生。陈平也因此而得到了丰厚的赏赐,超过了所有的汉初功臣。

二、机智过人,化险为夷

陈平从项羽那里逃出来后,到了一个渡口要过河,船夫看到陈平穿了一身新衣服,腰上还佩带着一把宝剑,便认为这是只“肥羊”,以为陈平身上有不少金银,就想趁船到河中游的时候把陈平弄死。陈平看出不好,于是借口天气热,把身上的衣服全脱了,让船夫看了个明白,自己并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于是就顺利过了河,投奔了刘邦。

刘邦临死前,命令陈平和周勃到镇压叛乱的前线,捕杀大将樊哙。这樊哙既是刘邦的故交,也是他的连襟,也就是吕后的妹夫。陈平知道君命难违,可又知道刘邦和吕后的为人,怕有反复。于是和周勃商量,只是设计把樊哙关进囚车,并不马上就动手杀掉,而是亲自押解回京城长安,听候处理。果然,就在这期间,刘邦病死,朝廷大权由吕后掌握。听到消息,陈平知道形势险恶。幸好没有杀樊哙,还可以向吕后辩白清楚,免遭暗算。为怕夜长梦多,陈平让囚车照常行进,自己则策马疾奔,赶回长安。

回到长安后,他装出悲痛欲绝的样子,跌跌撞撞地跑入宫中,跪在刘邦的灵枢前,放声悲号,且哭且诉,使在场的人都倍受感动。其实陈平是担心自己的命运,在演戏,陈平说了许多,但最主要的是要告诉在场的吕后:先帝命我捕杀樊哙,我没敢轻易下手,现在已经将他押解回京。吕后当然知道陈平是在演戏,但一听樊哙没有死,也就放心了。听陈平的一番表白,见陈平满面涕泪横流,又知道陈平确是一个了不起的人才,也就打消了惩处他的心思,任命他为郎中令,并负责教育、辅佐新皇帝汉惠帝。

在吕后专权的时期,陈平被任命为左丞相,但他怕遭猜忌,于是政务上事事附和,生活上寻欢作乐,以期自保。后来,吕后死,陈平和太尉周勃联手,诛杀了吕氏诸王,迎立汉文帝,继续辅佐汉文帝。公元前178年,陈平病死家中,终得善终。

陈平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少有的智士谋臣。虽位居丞相,依然是谋士风采。陈平的计策虽然不能说是堂堂正正,甚至有些“鸡鸣狗盗”的味道,他自己就曾说:“我多用阴谋,是道家所禁用的”,但都很实用,能解决棘手的问题,在关键时刻能发挥作用、扭转局面,又确实令人叹服。

贾诩

贾诩,字文和,武威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初随李榷,再从张济、张绣,后归曹操。

《三国演义》中,贾诩一出场,三五句话就把王司徒费尽心机诛戮的董卓说活了,而且一变为四:李榷、郭汜、张济、樊稠四人在董卓死后逃往陕西,派人给王允上表求赦。王允大赦天下偏不赦此四人(王司徒短见)。李榷等没奈何正准备四散逃生时,贾诩发话了:“诸君若弃军单行,则一亭长能缚君矣。不若诱集陕人,并本部军马,杀入长安……事济,奉朝廷以正天下;若其不胜,走亦未迟。”于是有了犯长安这回书和其后的天下大乱。

后来,贾诩因和李榷政见不同,离开李榷,跟从张济、张绣叔侄。

建安二年正月,曹操起十五万大军征讨张绣。贾诩力劝张绣降操,并自往见操。曹操与贾诩一番交谈过后,十分器重,“欲用为谋士”(曹操有眼光。凡他遇见的人才,必倾心网罗,置诸翼下。),被贾诩推却。后曹操因勾搭张济亡妻、张绣之婶邹氏,致长子曹昂、拉皮条的侄子曹安民、虎将典韦皆丧于张绣、贾诩之手。

建安三年夏四月,急欲报子、侄之仇的曹操再次兴兵征讨张绣。在贾诩的谋划下,张绣结连刘表再次击败曹操。在回答张绣问话时贾诩的一番言谈充分展示了他的识见、智慧:“绣以精兵追退军,而公曰必败;退以败卒击胜兵,而公曰必克。悉如公言,何其反而皆验也?”诩曰:“此易知耳。将军虽善用兵,非曹公敌也。军虽新退,曹公必自断后;追兵虽精,将既不敌,彼士亦锐,故知必败。曹公攻将军无失策,力未尽而退,必国内有故;已破将军,必轻军速进,纵留诸将断后,诸将虽勇,亦非将军敌,故虽用败兵而战必胜也。”

建安四年十二月,袁绍、曹操相拒于官渡。袁绍寄书给贾诩,欲招纳张绣。当时袁绍强而曹操弱,张绣又与曹操有仇,便欲归降袁绍。贾诩极力阻止,并说“夫曹公奉天子以令天下,其宜从一也。绍强盛,我以少众从之,必不以我为重。曹公众弱,其得我必喜,其宜从二也。夫有霸王之志者,固将释私怨,以明德于四海,其宜从三也。愿将军无疑!”再次显示了非凡的战略眼光。

《三国演义》中,郭嘉为曹操上的“十胜十负”书极负盛名,今人皆以为它坚定了曹操击败袁绍的信心。其实坚定曹操信心的还有贾诩:“公明胜绍,勇胜绍,用人胜绍,决机胜绍,有此四胜而半年不定者,但顾万全故也。必决其机,须臾可定也。”

建安十三年,击溃袁绍、统一北方后志得意满、挟破荆州、败刘备之威势的曹操,陈兵百万,准备东击孙权。其时郭嘉已亡,曹营众谋士没一个有贾诩清醒。他劝告曹操:“明公昔破袁氏,今收汉南,威名远著,军势既大;若乘旧楚之饶,以飨吏士,抚安百姓,使安士乐业,则可不劳众而江东稽服矣。”头脑发热的曹操听不进去,终招致赤壁大败。

之后,曾被韩遂、马超打得割须弃袍的曹操靠贾诩的离间计得以分化、击败韩、马,有名的“抹书间韩遂”其实是贾诩的计谋。

贾诩的才干,不仅得到曹操的赏识、器重,而且其子曹丕在与弟曹植的太子之争中亦时时借重贾诩。曹丕曾问计贾诩,如何巩固自己的地位,贾诩告诉他:“愿将军恢崇德度,躬素士之业,朝夕孜孜,不违子道。如此而已。”要曹丕脚踏实地,好好做人、做人子。后来曹操就立太子之事征询贾诩,机智的贾诩一句话就把曹丕扶正:“吾常思袁本初、刘景升父子也。”

贾诩一生智计非凡。纵观曹操帐下谋士,实无出其右者。郭嘉早夭、荀彧赐死、荀攸郁愤而终、徐庶一言不发、程昱、满宠不可相提并论。贾诩独得善终与他明识时务、低调做人、不事张扬的做人原则有关。《三国志》对其为人处事有中肯的抨价:“诩自以非太祖旧臣而策谋深长,惧见猜嫌,阖门自守,退无私交,男女嫁娶,不结高门,天下之论智计者归之。”此外,贾诩可说是三国谋士中最无私心、最讲职业道德之人:从李榷时,几句话弄得天下大乱;跟着张绣,打得曹操大败亏输;归曹操后,尽心尽力,尽职尽责。陈寿说他“通达权变,算无遗策”诚非虚言。





周朝文DMU


这个最牛一说就没法评估了,中国历史太过悠久,阴谋家数不胜数,每个人的目的都不一定相同,所以个人觉得无法评估出第一。下面列举几个:

1.吕不韦:不管怎么说,他终究做成了一笔大买卖,而且改变了秦国君主的血统。

2.赵高:在不到三年的时间中,不但毁灭了一个国家,还杀了一个皇帝胡亥,杀了精明能干的丞相李斯,杀了秦最著名的将领蒙恬、蒙毅兄弟,杀了秦始皇的公子、公主三四十人,杀了几十名大臣。

3.魏徵:魏徵以敢于触犯龙颜、极言直谏而著名,批评皇帝,常不留余地。唐太宗有时对他很恼火,但也说过这样一句话:“人都说魏徵刚直,我却见到他的妩媚!”

4.武则天: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性太上皇,这就是最大的阴谋结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