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終於找到了第二地球,可惜它有可能並不適宜人類居住

138億年前,神秘空間的一個奇點發生了大爆炸,瞬間產生的超高能量不斷演化為各種物質,同時新誕生的空間也在快速向外膨脹,經過漫長的演化才有了現在的宇宙。

宇宙大爆炸之後,誕生了各種各樣的星系和天體,在眾多的天體之中,生命星球是其中的稀罕物。而地球非常有幸在40億年前成為了一顆生命星球,生命經過漫長的進化演化終於在數百年前誕生了智慧生命人類,從此地球邁入了智慧生命時代。

人類的誕生讓地球迎來的新的機遇,同時也面臨著新的危機,那就是生態快速惡化的可怕後果。隨著人類文明的快速發展,尤其是走進科技時代之後,大量工業的出現給地球的生態環境帶來了大量的汙染。這些汙染使地球的生態不斷惡化,一旦在未來突破某個臨界點,地球的生態就有可能徹底惡化,從此成為一顆無法居住的荒蕪星球。


科學家終於找到了第二地球,可惜它有可能並不適宜人類居住


科學家有著高瞻遠矚的目光,自然也看到了地球的未來,如果地球的生態徹底惡化,那麼人類將失去地球這個家園,人類想要延續下去,唯一的出路就是向外星球移民。因此,人類在走出地球之後,科學家就有了兩個重大的任務,一個任務是搜尋地外生命和文明,另一個任務則是尋找適宜人類生存的第二地球。

事實上第二個任務才是科學家重點的目標,因為它關係著人類的未來和延續。那麼太陽系有第二顆適宜人類生存的星球嗎?答案是沒有,太陽系宜居帶只有三個行星,分別是金星,地球和火星。金星雖然號稱地球的姐妹行星,可是它的表面環境卻非常惡劣,溫度高達460攝氏度以上,還經常會酸雨降落,被科學家稱之為煉獄星球。

火星的環境雖然比金星優越了許多,但是它仍然是一顆荒蕪的星球,也不適宜人類的生存。雖然火星天然為適宜人類生存,但是科學家對它的期望仍然很高,隨著人類科技的不斷進步,或許在未來有可能將火星進行一系列改造,讓它成為一顆宜居行星。


科學家終於找到了第二地球,可惜它有可能並不適宜人類居住

對於人類的生存來說,改造一顆行星成為宜居行星永遠比不上一顆天然的宜居行星。所以科學家在對火星進行探索研究的同時,也將目光放在了太陽系之外,浩瀚的系外空間存在著數不盡的星系和類地行星,其中不乏跟地球非常相似的類地行星。

開普勒太空望遠鏡(KEPLER),是世界首個用於探測太陽系外類地行星的飛行器,於美國東部時間2009年3月6日發射升空,它是美國宇航局發射的首顆探測類地行星的探測器。在為期至少3年半的任務期內,“開普勒”太空望遠鏡將對天鵝座和天琴座中大約10萬個恆星系統展開觀測。

開普勒太空望遠鏡通過大量的探測發現,終於在2015年發現了首顆圍繞與太陽同類型恆星旋轉且與地球大小非常相近的類地行星-開普勒452b。


科學家終於找到了第二地球,可惜它有可能並不適宜人類居住

開普勒452b的直徑約是地球的1.6倍,與地球相似指數為0.83,這個數據表示著它跟地球非常非常相似,可以稱得上是地球2.0。它距地球約1400光年,位於天鵝座。開普勒452b同樣是處於宜居帶的行星,有可能擁有大氣層和流動水。

它的自轉週期和公轉週期與地球幾乎一致,當探測器發現這顆行星的時候,科學家激動不已。要知道能夠在茫茫宇宙之中,發現跟地球相似度如此之高的行星實在是太難了,而且它圍繞公轉的恆星也跟太陽大小几乎一致。無論從哪一個角度來分析,它似乎就是適宜人類生存的第二天然行星。

可是科學家激動過後,對這顆行星進行更詳細的探測和分析之後,卻非常可惜的帶來一個不好的消息。有可能它並不適宜未來人類的移民居住條件,這是為什麼?科學家首先考慮的是距離問題,要知道1400光年的距離對於人類來說,這是一個無法跨越的巨大鴻溝。


科學家終於找到了第二地球,可惜它有可能並不適宜人類居住

浩瀚的宇宙廣闊無邊,距離以光年為基本單位,而人類目前的能源還是處於化石能源階段,由此速度就很難獲得重大突破。即使我們的能源進入了核聚變時代,飛船的速度實現了無限接近光速的亞光速時代,那麼我們想要到達1400光年外也需要至少1400多年的時間。

1400多年對於宇宙來說,這是一個非常短暫的時間,可是對於人類的壽命來說,這是一個無比漫長的時間。要知道就算是一個人的平均壽命達到了100歲,1400年也要經歷14代人。而人類進入文明的時間才不過5000多年。

如果人類實現了光速飛行,想要移民到這顆行星上,那我們需要在宇宙中流浪至少1400年,對於宇宙我們瞭解得非常不多,但是科學家卻知道,宇宙是不太平的。


科學家終於找到了第二地球,可惜它有可能並不適宜人類居住

一旦我們走出太陽系進入星際空間,有太多未知的災難會對我們造成威脅。所以漫長的1400年將是一個非常冒險的旅程。即使,人類實現了冷凍技術,能夠讓我們沉睡1400年再醒來,可是上千年的宇宙流浪生涯仍然充滿著太多未知的風險。

除了來自宇宙自然災難的風險之外,一旦我們進入系外星際空間,有可能還要面對外星文明的威脅。如果人類的飛船運氣不好,正好碰上一個星際文明的艦隊,他們會如何對待人類,是置之不理讓我們過去還是將人類全部俘虜?

除了距離的因素之外,科學家通過探測研究還發現,開普勒-452b所在的恆星系比太陽系要古老,恆星的壽命有可能已經進入了末期。如果恆星的壽命不多了,那開普勒-452b這顆行星自然也會受到巨大的影響。有可能等人類未來有能力到達的時候,它的生命也進入了末期,無法再讓人類居住。


科學家終於找到了第二地球,可惜它有可能並不適宜人類居住

其實除了這些,科學家還考慮到這顆行星有可能同樣存在智慧文明。要知道跟地球如此相似的行星,而且比地球還要古老,那上面沒有生命,沒有智慧文明的可能性實在是太低了。

不管如何,以人類現在的科技想要探索系外行星還是無法做到的。而速度也是制約人類移民的主要因素,如果人類現在有超光速飛行的技術,根據不用擔心什麼地球生態惡化的情況。因為以超光速飛行,我們已經能夠探索整個銀河系,能夠發現很多天然適宜人類居住的行星。那個時候,即使地球生態沒有惡化,人類的腳步也會走出去,向銀河系各個角落移民殖民。

小夥伴們,你們對此有何看法?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討論,發表自己的見解和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