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明清兩朝的對外舉措以及明清時期的發展來看:農耕與遊牧的碰撞

朱元璋二次北伐失敗且損失較大導致十五年沒能再大舉北伐,朱棣和建文的靖難之役極大的摧殘了華北人口與生產力導致漠北經營困難,以及其後朱棣北伐時的個人操作失誤等。相形之下,滿清除了在歷史大勢上明顯比明朝好(比如北方有沙俄壓制蒙古),在多次歷史轉折點機遇運氣都遠比明朝好(比如強盛一時的準噶爾陷入天花瘟疫與內亂中,甚至出現阿睦爾撒納這樣的帶路黨主動投靠清軍,導致清朝輕而易舉就毀滅了此前已經對峙了幾十年的準噶爾),所以說明朝和清朝差就差在歷史發展形勢不如,機遇或者說運氣不如,以及對內亞事務處理的手腕不足。

明朝倒黴就倒黴在朱元璋當初設計的幾個制衡機構藩王、勳貴、武將與錦衣衛全部都失效了。除了藩王是朱棣與建文共同努力改變了藩王的作用與命運,其餘機構都因為常年和官僚政治的過度糾葛而淪陷了。官僚機器掌握了整個國家命脈,卻並沒有擔負起整個國家需要他們擔負的責任與義務。朱元璋在祖訓還是什麼裡面寫的不徵之國讓我第一次產生惡感。中國封建王朝開國君主誰會說這種話。尤其是給後代子孫裡面。這不是給明朝疆域和領土擴張人為自主的設了一道屏障,當然朱元璋的話也不是萬能的,有很多都脫離了原意,但給文官攻擊有作為肯開拓土地皇帝一個理由(好在沒有明朝那種皇帝出現)。

從明清兩朝的對外舉措以及明清時期的發展來看:農耕與遊牧的碰撞

在位長達8年的崇禎首輔溫體仁,對國事一竅不通

從明清兩朝的對外舉措以及明清時期的發展來看:農耕與遊牧的碰撞

朱佑樘

至於放棄東北那個,那個其實沒啥。永樂死後明朝對東北的控制力的確下降了不少,但也談不上放棄,朱瞻基裁撤奴兒干都司也不是放棄東北,因為奴兒干都司只是招撫機構而不是地方行政機構。直到嘉靖年間東北衛所還有增加,當然控制力肯定已經非常薄弱了,但是這在封建時代其實非常正常,畢竟至少在當時看來這裡既沒有國防安全需要,又沒有太大的經濟意義,所以說自然也就是放羊式管理了。類似的可以類比清朝割讓給俄國的150萬平方千米外東北和外西北,儘管這些名義上都是清朝國土,但清朝對這些“極北苦寒之地”完全不上心,強大的時候還能幾年一巡邊,後來甚至連巡防都沒有了,結果被俄國不費吹灰之力就攫取了廣大的領土。

從明清兩朝的對外舉措以及明清時期的發展來看:農耕與遊牧的碰撞

元朝地圖 1330年

為什麼是草原劫掠內地而不是內地劫掠草原,因為封建時代草原本來就沒什麼真金白銀資源礦產啊!遠征草原本來就是鉅額吞金獸,類比下康熙,康熙同樣是打噶爾丹順風順水,打策妄阿拉布坦這種英明之汗照樣十分吃力(而且直到臨終也無法解決將其擊敗),最後就是國庫空虛天下凋敝。康熙朝的“人相食”“吃糠拉稀”很大程度上就來源於長期與準噶爾征戰對國力的巨大消耗。所以說在封建時代中原和草原作戰,勞師遠征,天下擾亂還收穫甚小是再正常不過的。

明朝的八股文,廢丞相,行省這些加強中央集權的制度,清朝都完美繼承了。開疆拓土肯定要在王朝中前期,到後期衰弱了,誰上都不好使。回頭看看,清朝平定蒙古初期靠武力,後來主要用政治聯姻,宗教,經濟等手段,平定西域靠中原的財力+滿蒙的武力,平定西藏靠宗教+武力,總之,這些明朝一個都學不來。只能怪明朝剛穩定下來就搞了一出靖難,然後朱瞻基很平庸,也沒當幾年皇上,他兒子朱祁鎮又搞出了個土木堡之變,從此明朝再也不提進攻蒙古了。綜上,跟儒家沒關係,跟朱允文,朱祁鎮這類廢柴皇帝關係很大。

我想說的是,這種同時兼備了東亞與內亞、政治與外交、軍事與地理的問題是很複雜的,並不能簡單的歸結到諸如誰能力不行,或者誰滿腦子華夷之辯之類的。

從明清兩朝的對外舉措以及明清時期的發展來看:農耕與遊牧的碰撞

滿蒙聯姻

再說說疆域,要明白一個概念,古時候的中國信息發展沒有這麼快,所以很多地方都是自治的。《明史·志第十六》中記載:“計明初封略,東起朝鮮,西據吐蕃,南包安南,北距大磧(嶺北),東西一萬一千七百五十里,南北一萬零九百四里。自成祖棄大寧,徙東勝,宣宗遷開平於獨石,世宗時復棄哈密、河套,則東起遼海,西至嘉峪,南至瓊、崖,北抵雲、朔,東西萬餘里,南北萬里。

這個是比較準的,後世之所以吹捧明朝主要是這是自宋以後唯一一個漢族建立的在整個東亞具有最大影響力的王朝,真正意義上的大一統王朝,並且銜接了自宋以來斷絕的傳統漢民族文化,而不是被異族整體徵服,像奴隸一樣為主人的成就感到驕傲。所以女真不存在被征服,是他們承認明朝宗主國的地位,這不是征服,征服是用血和刀劍隨意殺戮另一個民族的子民,侵佔他們的土地,篡改他們的歷史,這才叫征服。而明朝永樂閱兵,震懾異族,他們恐懼於另一個民族的強大,所以他們承認明朝宗主國的地位,願意朝貢,世代交好,這嚴格意義上講叫影響,而不是征服。

即使明的國祚能延續到清末,形成的版圖,跟清也會有很大不同的,明、清兩朝統治階層的管理思路完全是不同的。清的統治戰略是滿蒙共治、聯蒙治漢,滿蒙同時遊牧、少數民族,有共同的生活習慣、思維方式、宗教信仰(藏傳佛教),蒙、藏地區認可滿族的統治,但換作明,蒙、藏地區未必會誠心歸附;明朝統治階層是典型的農耕、漢族地主階級,信仰儒道,對蒙、藏不適合農耕的地區未必願意下大力氣去佔領和管理,明朝對外擴張首選肯定是朝鮮半島、中南半島這些溼熱條件好,適合農耕的地區。

如果明朝像漢唐經營絲綢之路、開拓西域一樣經營海上貿易線的話,未必不會和荷蘭與葡萄牙在東南亞爆發大規模衝突,到那時很有可能將馬六甲、新加坡、馬尼拉,這些著名的貿易節點納入勢力範圍,甚至是安南再次被納入版圖都不是不可能,應該說清朝確實在開拓西北上功不可沒,但是卻將明朝開拓東南亞幾百年的努力都放棄了。

從明清兩朝的對外舉措以及明清時期的發展來看:農耕與遊牧的碰撞

順治帝與達賴喇嘛

第一,赫德擔任海關主管是62年,太平軍已經快不行了,關稅以後會成為主要收入,而太平軍時候大頭是厘金。

第二克里米亞·汗國和巴巴里海盜不是什麼遊牧民族,而是奧斯曼帝國的觸手,這和蒙古這邊是沒有可比性的。

第三,新作物傳入和蒙古沒有關係,莜麥這玩意周公時候就有,俺答汗的豐州灘種的也不是土豆。清朝也不是依靠什麼新作物才搞定的蒙古,火器準葛爾和清朝差不多。

第四,明朝確實投入了一切可用的資源去應對蒙古的威脅,只是應對的不好只能被動挨打,不能主動出擊。

第五,康熙乾隆大規模花錢的戰爭恰恰是在建國一個世紀左右發生的。最花錢的大小金川是百年以後,漢武帝打匈奴的時間也差不多是建國70年以後,唐朝唐玄宗發動的一系列戰爭也都是建國100年以後,所以說是明朝特色,漢唐清這時候都是財政充裕有大作為。

從明清兩朝的對外舉措以及明清時期的發展來看:農耕與遊牧的碰撞

大明帝國1433年

鄭和是內官監太監,所以出行代表的是皇室,一切收入都是供皇室使用。參照學界的一個觀點:鄭和下西洋不過是沿著前人的足跡去印度阿拉伯地區進行貿易,這段時間馬六甲(滿刺加國)地區逐漸建設成一個貿易節點,所以後來不再遠涉重洋就有這個因素。還有一個外在條件,那就是18、19世紀遊牧政權的沒落,帶著近代歐洲軍事技術的俄羅斯勢力向西伯利亞、向中亞草原滲透,從蒙古高原到中亞草原的遊牧政權受到空前擠壓,走向末路,這是清朝以前的歷代都沒有遇到過的形勢。

漢唐明等朝代都有可以揮師進入草原掃蕩的時代,可那個時候遊牧政權總是殺而不絕,這種狀況到18、19世紀已經不復存在了。就拿胡椒蘇木舉例,這個東西在明初反覆拿出來作為俸祿放支,給官軍和官員。最開始這玩意進入明朝國內是稀有物品,價值高,後來國內市場進的多了,也就慢慢貶值了。這個就是為什麼下西洋在官員的印象裡是如此之差。對於漢族平民來說,明朝是階級壓迫,清朝是階級壓迫加民族壓迫,這個民族壓迫包括大屠殺,剃髮易服,跑馬圈地,文字獄,四庫全書,建造滿城等等。作為漢族人,唾棄滿清不是無可非議?滿清供養的八旗團體,最後也把財政壓的不堪重負。早在乾隆年間實在迫不得己,己拿出了出旗為民的舉措了。滿清反思歷史,避掉了明朝的坑,但一頭栽到屬於自己的坑裡。像這種歷時近三百年的王朝,真沒有互相笑話對方的必要,該完還得完。清朝文字獄對文化對社會的禁銦世人皆知,不是簡單的一兩句話就能洗白的。中國幾百年社會停滯不前,直到近代落後捱打,跟清朝推行的高壓政策是脫不開關係的。這一歷史責任也是滿清推卸不掉。

從明清兩朝的對外舉措以及明清時期的發展來看:農耕與遊牧的碰撞

以漢族文明為代表的農耕

個人覺得,以漢族文明為代表的農耕封建制,在宋以後就從根上病變了。來了個(蒙古)元時代,就是以野蠻文明戰勝了所謂的先進文明。如果此時漢族能有思變,建立以工業機器為主導的大工業時代(其實這是必經之路,後面是由洋務運動補了課)以資本商業為主,不仰仗權貴不崇拜帝王。或許那樣的平民革命才會給新的朝代有新的生命力。換個明朝,但根子沒變。商人與資本得不到充分發展,依然尊崇於皇帝權貴的舊有腐朽制度。自然再次被野蠻文明取代是歷史的必然。

落後不一定捱打,武力不足才必然捱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