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中国经济的发力点

为了防控病毒的扩散和蔓延,有的城市封了城,有的城市中断了交通,各地也出台了控制疫情的政策建议,都建议大家减少出门,减少聚集。

可以说,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受新冠病毒影响,春节假期10天,比去年春运同期下降近73%;一季度的消费也不容乐观,仅1-2月消费就减少1.38万亿元。

目前中国消费减少并非是没有需求,而是由于满足需求的渠道受到抑制,使得需求进行了转移或推迟。为此,需要在物流、人流、资金、财政及政策诸方面予以支持,加倍努力推动经济反弹。

首先,应该着力保外贸、保出口。尽管受疫情影响,中国外贸企业眼下正面临开工延期、按时交货困难窘境,但由于其他国家的供应商很难在短期内快速增加产能,因此还不会出现大量订单转移现象。我们更应保持自信,减少后顾之忧,不断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逐渐减少对出口退税的依赖。

其次,资金链不能断。保证餐饮、物流等相关企业的资金链不断裂。如果成本上升,销售减少,资金链自然就非常紧张,此时遇上贷款到期,银行催贷,如果没有特别的支持政策,企业很快就会死掉。对保障企业资金链方面,减税受客观条件制约,收效可能不大,相对于税收减免,补贴更能发挥作用。

最后,要及时发现新的增长点。数字化技术极大提高了疫情防控效率,成为了反弹的新经济增长点。从在线教育消费有望增加300%,在线短视频消费上升了60%中可以看出端倪。此外,疫情也倒逼了电子化政府的建设步伐。

此次疫情是一次“大考”,这场“大考”能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相信定会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