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日均“破譯”43億條發票信息 稅收大數據賦能復工復產

珠海祥祺明月灣酒店最近收穫了一份“驚喜”。

舉國抗“疫”的陰霾下,正是酒店業資金吃緊的日子。酒店的負責人被告知,酒店有一筆稅收優惠政策尚未享受。稅務部門將提供“一對一”精準輔導,讓優惠政策及時落地。

不單是珠海市的這家酒店,復工復產一個多月來,不少企業從成千上萬家企業中被發現,被輔之以對應的稅收優惠政策。數以萬計的企業,復工復產情況不同,政策需求千差萬別,如何“神奇”地做到優惠政策的精準推送?

其中的奧妙,在於廣東稅務部門的“秘密武器”——稅收大數據分析。2月10日復工復產以來,國家稅務總局廣東省稅務局從海量的稅收大數據中“破譯”企業、行業發展信息,分析企業生產難題,跟蹤地方經濟運行態勢。這既為稅務部門精準推動扶持政策提供決策依據,也為地方政府恢復經濟運行提供重要的決策參考,還在特殊時期為行業上下游產銷對接“牽線搭橋”。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要把數據作為生產要素參與分配。經過疫情的考驗,稅務部門對稅收分析乃至稅收大數據的建設和發展都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和思考,往後還將堅持數據驅動思維,賦予稅收大數據以更多的“話語權”,讓數據在稅收工作乃至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上,發揮出更大的價值。

广东:日均“破译”43亿条发票信息 税收大数据赋能复工复产

日均“破譯”43億條發票信息

在稅務部門的備案信息中,企業並不會自己打上“尚未享受稅收優惠政策”這樣的標籤。要從上萬家企業中,找到一家像珠海祥祺明月灣酒店“應享未享”的企業,並非易事。要完成這一項“壯舉”,需要有稅收大數據,以及挖掘和分析稅收大數據的“特種部隊”。

從 2 月初開始,為服務全省復工復產大局,國家稅務總局廣東省稅務局迅速組建稅收大數據“部隊”。這支“部隊”,包括在稅務機構改革中新成立的稅收經濟分析處、大數據和風險管理局,以及相關的業務和技術部門。

在他們手上,人們日常印象中幫助報銷和記賬的增值稅發票被賦予了新的使命。企業的開票信息經過脫敏,成為“把脈”復工復產狀況和經濟運行狀況的智慧數據,成為深度分析、提出有針對性政策建議的“有力武器”。

在抗擊疫情的語境下,稅收大數據“部隊”是隱秘戰線上的“逆行者”。在這條戰線上,他們“聞令即動”, 他們以“服務大局”為天職,他們“全員響應,黨員衝鋒在前”。除了不用穿著厚重的防護服與病毒進行殊死搏鬥,他們堅守崗位的故事,與抗“疫”前沿的醫護人員並無二致。

“為了儘快完成‘助力復工復產智慧大屏’專題應用的搭建,我們從大年初二著手開展數據準備工作,”廣東省稅務局大數據和風險管理局負責人賴竹華透露,“因為疫情防控需要不能見面,我們就線上研討,通過遠程電話會議軟件來克服。”

這支部隊有著類似醫護人員一樣的分工,大數據和風險管理局主要負責稅收大數據的收集、挖掘、清洗和加工;稅收經濟分析處側重應用數據進行經濟運行分析,並區分觀點提煉和數據支撐的“工種”。涉及到專業問題論證不下,稅收經濟分析處還會尋求經濟學專家的幫助,進行“專家會診”。

據介紹,藉助大數據分析工具,稅收大數據“部隊”日均處理43億條發票數據、110億條貨物明細數據,從近2000個行業、83個經濟類型、20個地市(不含深圳)等不同維度,產出30餘張統計報表,力求及時、精確反映當前廣東省企業的復工復產情況。

廣東省稅務局稅收經濟分析處副處長李秋然介紹說,增值稅發票是企業經營的商事憑證,實時記載著交易貨物和服務種類、數量、金額等明細信息,具有全方位反映經濟活動的獨特優勢。海量發票數據聚合起來,就是一張清晰的“經濟運行態勢圖”。

珠海祥祺明月灣酒店的“驚喜”,就是來源於珠海市稅務部門對該企業1月份開票信息和申報數據的分析。

再以珠海市橫琴新區的“稅源地圖”為例。該平臺集成了金稅三期徵管系統、互聯網信息等“稅務端”和“企業端”數據資源,可以從稅額、行業、商圈等多個維度開展數據分析,精確定位受此次疫情影響較大的行業企業,為稅務部門後續跟蹤服務提供堅實基礎。

值得一提的是,為更直觀反映行業的健康狀況,廣東省稅務局還搭建了“稅收發票綜合指數”模型。該指數模型包括開票戶數、開票金額和發票份數,分別反映行業復工率、企業恢復程度和企業購銷行為的頻次。從每週一次的統計結果看,到復工第五週,廣東省全行業已經恢復至2019年同期90%的水平。這印證了用稅收大數據看行業的策略行之有效,也為稅務部門制定和推送精準的稅收政策提供了“數據治理”的工具。

“過去稅務部門的工作主要依靠經驗和直覺判斷,”賴竹華說,“現在我們更加依靠大數據進行精細化決策。”

广东:日均“破译”43亿条发票信息 税收大数据赋能复工复产

稅務之外的“增值服務”

依託大數據工具,疫情特殊時期的稅務部門跨入了進入稅收治理升級的新形態。稅收大數據“部隊”正在衍生出新的“服務”功能。

在過去的一個多月,稅收經濟分析工作就像是高強度運轉的“流水線”,其產品是稅收經濟分析報告。源源不斷地報告生產,在幫助稅務部門決策之外,還有為地方政府應對復工復產“出謀劃策”。截至3月27日,廣東省稅務局已經完成了24篇復工復產相關的稅收經濟分析報告。廣東稅務部門向地方黨委政府提出許多切實有效的對策建議,推動進一步瞭解問題癥結,對症下藥推出具體政策措施。其中,多份報告的相關建議得到廣東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並影響了相關決策。

這實際上是稅收數據助力國家治理的全新升級,有利於更好地發揮稅收在國家治理中基礎性、支柱性、保障性的作用。如今,在疫情特殊時期,一張張增值稅發票上的信息經過挖掘和脫敏、清洗,也“脫胎換骨”成為社會經濟狀況的重要參考信息。

知名小家電供應商新寶電器的復工復產,就有稅務部門“雪中送炭”的功勞。開展稅收分析過程中,佛山市稅務部門通過增值稅發票數據“順藤摸瓜”,發現新寶電器的上游供應鏈中,有一家位於外地的供應商尚未達到當地復工復產要求,導致供應鏈受阻。由於該供應鏈涉及佛山多家重點企業,這一問題有可能波及面更廣。

找出主要問題後,佛山市稅務部門迅速向上級稅務部門和當地黨委、政府報告,引起了高度重視。通過與供應商所在地多個部門溝通合作,對該供應商進行具有針對性的指導,最終幫助他們順利復工復產,供應鏈“斷鏈”問題迎刃而解。

稅務大數據“部隊”之於供應鏈銜接的幫助,不僅停留在“出謀劃策”,更體現在幫助行業上下游直接“牽線搭橋”。

佛山市稅務局新近推出的產業鏈智聯平臺,在製造業大市佛山發揮了重要作用。

據佛山市稅務局大數據和風險管理局負責人馮崴介紹,截至3月20日,產業鏈智聯平臺已經彙集了全市12萬戶企業3000萬張增值稅發票的商品數據,企業可以在平臺上智能檢索目標產品相關供應商信息。此外,該平臺還可以通過後臺智能分析,綜合評估相關企業的產能產量、納稅信用評級、稅收風險因素等要素,優先排序已授權公開、信譽高、產量大的企業名單,實現供需關係“精準配”。

廣東偉經金屬製造有限公司財務總監陳志恆提到,他們缺乏隔紙等包裝材料,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在產業鏈智聯平臺搜索關鍵詞,迅速找到了貨源。

“過去稅收部門主要提供稅務方面的服務,現在有了大數據,企業在納稅的同時,還能享受稅務部門的‘增值服務’。”馮崴說。

廣東省稅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該局將會繼續做好階段性的復工復產分析。與此同時,還將嘗試拓展分析維度,依託廣東“數字政府”,與省內有關部門開展數據互動、業務聯動,綜合內外部數據開展分析研究,進一步服務廣東經濟高質量發展大局。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