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灰黴病發病症狀和原因、如何防治才有效

葡萄灰黴病主要為害葡萄花序和果穗,是大量引起葡萄落果的一種病害,近年有日趨嚴重之勢,一般發病株率19%~30%,尤其是降雨量大的低溫地區發病更重,引起果穗腐爛,影響葡萄儲存。

葡萄灰黴病發病症狀和原因、如何防治才有效

葡萄灰黴病發病症狀


灰黴病主要為害葡萄花穗幼果和接近成熟果穗果梗,新稍葉片果穗染病初呈灰色水浸狀,很快變成暗褐色,整個果穗軟腐。潮溼時,果穗上長出一層淡灰色黴層,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如果入侵後持續乾旱,果實幹腐,或保持堅硬甚至變成棕色而不變軟,或乾枯脫落;若溼度較大時腐爛迅速擴展整個果穗則損失嚴重。新梢、葉片染病後,產生淡褐色,或不規則病斑。有時會出現不明顯輪紋,上生稀疏

灰色黴層。成熟果和果梗染病時,果面上出現褐色凹陷斑,整個果實很快軟腐,果梗變黑,病部很快長出黑色菌核。

葡萄灰黴病發病症狀和原因、如何防治才有效
葡萄灰黴病發病症狀和原因、如何防治才有效

葡萄灰黴病發病原因


(1)稱灰葡萄孢黴,屬真菌界無性型子囊菌。分生孢子梗自寄主表皮、菌絲體或菌核上長出,密集。孢子梗細長分枝,淺灰色,大小(960~1200)um✘(16~20)um。頂部細胞膨大,上生很多小梗,其上著生分生孢子,聚集成葡萄穗狀。分生孢子為橢圓形,單孢,無色,大小(9~16)um✘(6~10)um。菌核黑色不規則片狀1~2mm,外部為蔬絲組織,內部為擬薄壁組織。


(2)病原菌有性世代稱富克葡萄孢盤菌,屬子囊菌門葡萄孢盤菌屬。病菌有性世代在菌核上產生2~3個子囊盤,直徑1~5mm,柄長2~10mm,淺褐色。子囊圓筒,大小(100~130)um✘(9~13 )um,子囊孢子卵形,無色,大小(8.5~11)um✘(3.5~6)um。有性世代不常見。

葡萄灰黴病發病症狀和原因、如何防治才有效

葡萄灰黴病傳播途徑與發病條件


葡萄灰黴病傳播途徑:

灰黴病主要以菌核和分生孢子越冬,抗逆性較強。翌年春季溫度回升、遇雨或溼度較大時從菌核上萌發產生分生孢子,或是其他寄主上的分生孢子借氣流傳播到花穗上。分生孢子在清水中幾乎不會萌發,在花器上有外滲物刺激時容易萌發侵染,發病後產生大量分生孢子,借風雨傳播蔓延再進行多次侵染。


灰黴病發病條件:灰黴病要求低溫高溼條件,菌絲生長和孢子萌發適溫為21°C。相對溼度92%~97%,pH3~5對侵染後發病最有利,在糖類或酸類物質刺激下,很快萌發。侵入時間與溫度有很大關係,16~21°C、18小時可以完成侵入,溫度過高或過低都會延長侵入期,4°C約需36~48小時,2°C則需72小時。


春季葡萄花期發病條件:氣溫不太高,若遇連陰雨,空氣溼度較大常會造成花穗腐爛脫落。另一個發病期:果實成熟期,與果實糖分轉化、水分增高、抗性降低有關。管理粗放、施磷鉀肥不足、蟲傷較多的葡萄園容易發病,地勢低窪、枝稍徒長,通風透光不足果園發病重。

葡萄灰黴病發病症狀和原因、如何防治才有效

葡萄高抗品種選擇:如紅加利亞、黑罕、黑大粒、奈加拉等品種。


葡萄灰黴病農業以及藥劑防治方法

農業防治方法:(1)選用抗病品種。(2)清潔葡萄園

。結合秋季修剪清除病殘體,摘除病花穗,減少菌核量,可以結合其它病害防治,做好越冬期的預防工作。(3)加強管理:多施有機肥,增施磷鉀肥,控制速效肥使用量,防止徒長,對生長過旺的枝蔓適當進行修剪,使葡萄園通風降溼,抑制發病。


葡萄灰黴病藥劑防治方法


灰黴病防治時期是在花期前後、封穗期、轉色後3個關鍵時期,及時噴灑40% 嘧黴胺懸浮劑900倍液、41%聚砹.嘧胺水劑800倍液、50%異菌脲可溼性粉劑500~600倍液或25%異菌脲懸浮劑300倍液。果實採收前噴灑60%噻菌靈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10%多抗黴素可溼性粉劑600倍液即可防治。

葡萄灰黴病發病症狀和原因、如何防治才有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