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好医生】早春,如何养心?

【身边好医生】早春,如何养心?

《黄帝内经》说:“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说的是心脏是身体各个脏腑的统帅,所以,想要身体好要先养心。

这里的养心,并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心脏,还包括人的情绪、心境的控制。

早春时节,是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气温多变,早晚温差大,对心脏不好的老年人是一个考验。这时候要特别警惕血管痉挛,出现血压升高甚至心脑血管急性事件。天气变化无常,常使原有心衰患者的病情加重或恶化,易诱发心绞痛,发生心肌梗死或出现恶性心律失常。

因为大家都知道,心脏是我们人体的发动机,发动机坏了,我们人体这个“车"也就失去了动力,危害之大,后果可想而知。

那么,早春时节,如何保护好我们的心脏?中医专家给出了护心忠告。

【身边好医生】早春,如何养心?

【闫海慧,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中医经典病房,副主任医师。全国第六批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目前担任辽宁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理事,青年委员,心血管康复委员会委员。】

1 定期测血压

目前大众对高血压病的认知率、治疗率和控制率等“三率”仍处于低下状态,将近半数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甚至在发病前都不知道自己已患高血压多年。这些都说明中老年人应特别重视对血压的监测,身体健康的至少每年测定血压2至3次,如果已经患有高血压,每天都需要测量血压,按时服用降压药物。如果出现血压波动,可以用一些中成药物,比如松龄血脉康胶囊,清肝降压胶囊等平抑肝阳。一旦出现头晕、头痛、耳鸣、视力减退、行为异常、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嘴角不自主流口水、一侧肢体麻木、无力或活动不灵、心慌、胸闷、胸痛、眼前黑朦、咳嗽、活动时气急、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下肢浮肿等症状,应及时去医院检查、治疗。外出时应备好急救药物。

【身边好医生】早春,如何养心?

2 保持好心情

《素问 • 阴阳应象大论》说 : “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厥气上逆,脉满去形,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灵枢 • 百病始生篇》说 : “喜怒不节,则伤脏。”都是在说,情绪失常失和、过激 、过度,终会转化为致病因素,导致种种疾病。

对于有心脏病的人来讲,要注意保持好心情,尽量注意不要与他人发生争吵,做事要心平气和,在家里,也要保持内心平缓,不可抑郁,任何事情要放宽心,保持良好、乐观的心态。

利用休息日并选择利于出行的天气,邀约三五个亲朋好友,一起去郊外旅游踏青,置身于大自然的环抱之中,使心情开朗、神清气爽。生活当中可以喝一些玫瑰茉莉花茶,疏肝暖胃。

【身边好医生】早春,如何养心?

3 保持身体暖和

随着春天归来,天气也渐渐暖和,但是老话说“春天孩儿面,一天变三变”,在乍暖还寒春季,过早地脱掉保暖的冬装,一旦遭遇急升骤降的气温,忽冷忽热地刺激人体神经系统。而一些体质较差的人,体内功能发生紊乱,调节失衡,抵抗疾病的能力下降,容易被某些病菌、病毒攻破“防线”,导致疾病缠身。《黄帝内经 • 素问 • 上古天真论》曰:“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所以,春天要“春捂”,注意防寒保暖。谚语“春捂秋冻、不生杂病”,就是这个道理。捂的时候主要针对以下三个部位。

(1)捂腹 肚脐和腹部的其他部位不同,脐下无肌肉和脂肪组织,血管丰富。肚脐受凉后易引起胃肠功能紊乱,出现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系统疾病。

(2)捂背 背为督脉之海,也是阳脉之海,是一身阳气汇集的地方,背部保暖可预防疾病,减少感冒几率;后背如果受寒,容易阳气不足,有碍升发。

(3)捂脚 我国唐代药王孙思邈主张“下厚上薄”。因为人体下身的血液循环要比上部差,容易遭到风寒侵袭。因此,裤子、袜子、鞋子一定要穿得厚点、暖和点,不要换得太快,脱得太早。如今很多年轻人,喜欢穿鞋露脚踝,过早穿上短裙、破洞牛仔裤九分裤、换上单鞋。这些都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身边好医生】早春,如何养心?

4 室外锻炼要谨慎适度

春天生物推陈出新,生气盎然的季节,心境平和之下,人的肝气也开始旺盛,排浊气,畅气血,正是调肝养肝的好时机。

《黄帝内经》有言:“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春季的三个月,是推陈出新生命萌发的时令,天地自然,都富有生气,万物显得欣欣向荣。而春天属性为木,在人体就是肝经,如果未得到充分的生发,到夏季心火就会不旺,供生长的东西就会不足。对于想趁春天去外面锻炼的老人来讲,也要注意了,春天虽然易于锻炼,但是由于气候的变化无常,也会导致你身体的负担,尤其是不能过多大量的锻炼,这样会给心脏增加负担,最好是用慢跑或者是选择散步,太极拳、八段锦等方式来锻炼就好。

【身边好医生】早春,如何养心?

5 发生心衰,及早救治

这个时节病原微生物容易大量滋生,呼吸系统疾病高发,心衰患者容易合并肺部感染,这是导致心衰患者出现死亡率增高的原因之一。由于老年患者对心衰症状的反应比较慢,即一般在心力衰竭症状出现后等待较长时间才能住院治疗,加之患者常常伴随有其他疾病,容易把疾病之间相似的症状混淆而不易区别。

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炎、扩张型心肌病、瓣膜病、肺心病、糖尿病等心功能不全者,是发生心衰的高危人群,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订优化治疗方案,并采取多种干预措施,以预防心衰的发生。心血管病患者一旦出现脚踝部进行性肿胀、活动后容易疲劳,或出现咳嗽、呼吸急促等貌似气管炎或支气管哮喘的症状,或精神异常等貌似精神病或脑血管病症状时,很可能是心衰发出的早期信号,应及时到医院心内科就诊,以早确诊,早治疗。平时缓解期可以口服芪苈强心胶囊,参松养心胶囊等补益心气的药物。

【找医生】

扫描下图二维码,可直接进入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闫海慧医生的网络诊室,进行咨询问诊。

【身边好医生】早春,如何养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