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治癒了女兒的手機依賴症。

疫情讓寶貝女兒宅在了家中,不能開學以後就開始上網課,如果一來,手機成為女兒的必需品。但同時帶來一個問題,迷戀上了手機,從早到晚不離手,犯了典型的手機依賴症。

為此,我想盡辦法,但收效不大,女兒總要偷偷摸摸地玩手機,打又下不去手,看卻又看不住。無奈之下,只能把所有的手機重新錄製了指紋,更換了密碼,卻惹得女兒不快。其實也不能全怪她,現在家裡除了手機,似乎沒有什麼能讓孩子專心玩的東西了。

直到有一次,我帶女兒去書店,無意中女兒被一本書吸引住了。我一看,是一套《一口氣讀懂中國史》(青少版),簡單翻了翻,很有趣。於是,我和女兒在書店坐地一下午,臨走時,把這套書帶回了家。

不成想,這一下子竟然讓女兒忘記了手機,整天沒事就翻開書看,還時不時要給我講故事,有時不要我給她講故事。

突然間頓悟,原來讀書才是治癒手機依賴症的最好方式。


我治癒了女兒的手機依賴症。

1.中國的悠久歷史,足以讓女兒讀不完。

中華歷史上下五千年,源遠流長,綿延不斷,作為世界唯一沒有中斷過的文明歷史,始終以強大的生命力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盤古開天闢地、女媧補天的傳說,風雲變幻、精彩紛呈的三國爭雄,令人憤慨、扼腕嘆息的五胡亂華,飽受屈辱、歷盡磨難的近代歷史……

翻開歷史,就打開了氣勢磅礴、波瀾壯闊的歷史長卷。關於對歷史作用的評價,最著名的莫過於唐朝李世民,他曾說“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對孩子們來講,讀懂了歷史,能更好地開啟人生智慧。孩子們會以懵懂的、稚嫩的、探索的思維,從歷史上吸取營養,進而見識更廣、眼界更寬、格局更高、思維更深。

讀懂了歷史的孩子們,不但是孩子們寫作的素材庫,還是開啟人生智慧,增加人生閱歷的寶葫蘆。對孩子們來說,以孩子眼光為視角,好玩有趣、通俗易懂的精彩故事,是一部歷史書對孩子最大的吸引力。


我治癒了女兒的手機依賴症。

2.充滿趣味性的故事,能讓女兒能讀下去。

在我的印象裡,小時候真的不願意學歷史,因為大多是要記住好多枯燥乏味的年份、事件、意義等。大了以後,才學會讀從歷史中汲取營養,才越讀越愛讀。

孩子求知慾強、精力旺盛,正是讀書的好時候。這部歷史書,通俗易懂、有趣可讀,完全以趣味故事吸引了女兒,讓她完全能夠讀得懂、讀得下去。

3.由淺入深,逐步培養讀歷史興趣。

女兒每天要上好幾個網課,讀歷史也是利用碎片化時間,屬於見縫插針的閱讀。

這部歷史書,完全以一個個故事組成,完全符合了女兒的閱讀習慣,也正因如此,才讓她有空就拿起書,而不是手機。


我治癒了女兒的手機依賴症。

4.學會人生智慧,遠比枯燥說教更加管用。

我本身不是個善於教育孩子的家長,只會用“你應該怎麼做”之類的話來管教女兒,這往往不能取得真正效果。但這部歷史書,用一個個小故事,教女兒懂得了很多做人道理,這遠比我的說教管用得多。

5.積累了素材,提高了寫作能力。

豐富的閱讀,讓女兒腦子裡有了豐富的素材,寫起作文來,居然能夠引用歷史書中的故事,有時甚至能把歷史改編成身邊的故事。這使我感覺欣慰,原來總是費盡力氣,絞盡腦汗,幫他編故事,現在她自己就能坐在那,一會就編成個小故事了。


我治癒了女兒的手機依賴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