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會議過後,三個主線方向已經明朗

本週全球股市在經歷前期猛錘之後,普遍開啟回血模式,反彈10%以上,但就大A最淡定,滬指上漲1%左右,深圳成指和創業板居然還是綠的,情何以堪!

有句話叫:人家大漲,我們小漲;人家大跌,我們嚇尿,一直沒有變過。

大王認為,福兮禍所依,禍兮福所倚。任何事情,其實沒有絕對的好壞,炒股也一樣。坦誠去面對這種波折,才是成熟的韭菜!回過頭再好好想想,之前大A確實跌的少一點,就原諒它吧。

這像不像愛情?股市虐人千萬遍,我待股市如初戀。

市場回顧

在上週的週末展望中,包括周初的觀點分享中,大王告訴大家本週先抑後揚概率大,並且借用馬雲的名言來提醒大家不要倒在黎明前,本週走勢基本得到驗證,不過反彈強度比我預計的要小不少。剛出ICU,就指望百米衝刺,並不現實。

板塊方面,本週還是偏防禦性的品種更容易獲得資金青睞,特別是各地促銷費的政策頻出,一些剛需行業,如釀酒食品表現不錯;另外,國內目前口罩醫療產品在滿足自身需求後,開始出口,部分公司明確提到已經拿到訂單,對短期業績提升明顯,股價自然會有所表現。

除此以外,全球開啟大放水,美聯儲無限量QE,美元荒不再,美元指數從高位回落後,本週跌破100,黃金應聲而起。按2008年的經驗,放出去的水短期很難收回來,黃金中長期還會偏強,直到利率回升。A股黃金板塊本週也表現不錯。

另外,逆週期投資發力的建築、地產、汽車等也開始有資金重新關注,處在反彈當中。

盤面觀點

週五外圍股市再度下跌,A50下跌2%左右,很多股民這個週末又不淡定了。但是,我認為,目前我們的彈性只有美股的一半都不到了。現在美股對大A的影響大概率是遞減的,因為流動性危機已經過去了,市場的定價能力在恢復,後面就是各自按照本身情況去定價了。

A股的問題不在於指數,而在於機構本身最重的持倉沒法換出來。週五的盤面很明顯,低位的建築、地產等有資金在進,而前期炒高的科技成長資金仍在減持,大資金要利用每次指數反彈來換倉,自然拋壓不小,大部分人還是看著科技股來體驗情緒,畢竟是前面的明星。

另外,北向資金本週在外圍反彈後,開始逐步迴流。北向很簡單,美股出現流動性危機的時候,其他市場都會被抽掉資金,甚至是號稱避險的黃金,所以北向被迫也要快速賣掉部分倉位。但最近美股開始反彈,之後就會收斂,未來一段時間,世界各地的股市走勢會開始分離。

技術面上看,滬指前期調整13個交易日左右,目前從本週二開始的反彈才過了4個交易日,我認為反彈還沒有結束,下週初短暫下探後大概率還有一次折返,不過這次力度將決定再度探底的幅度,力度強後面調的淺,不一定再創新低;力度弱後面可能還要創新低。反彈壓力位仍在日線布林中軌附近,2850暫時沒有成交量配合很難突破。

創業板方面,週五已經開始走弱,2小時布林中軌重新跌破,由於前期拉昇幅度過大,目前還在還債,大概率還要再探本週低點。從浪形上面看,有走第五浪下跌的可能。不過,1800附近已經回到春節後創業板起漲的位置,越靠近1800,反而是短期機會,不應過分恐慌。

板塊機會

這個週末,中央會議明確提到,“努力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確保實現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目標任務”,態度更加鮮明,緩解了前期市場投資者擔憂。相比2月份,多了“確保”兩字。唯一不足的是沒定量刺激多少,因為一季度數據到底如何,現在誰都沒底。目前市場上眾說紛紜,各家機構給出的預期也相差較大。

大部分人的疑問是一季度這麼差,還要翻倍,過度刺激,長期不利,不如算了。這樣思考,出發點就錯了。正確的思維是,根據放出來的輿論,猜上面會怎麼做。上面這樣做,我就這樣;上面那樣做,我就那樣。而不是我覺得上面應該這樣做,然後沒了。

如果一季度下滑遠超預期,那麼要保翻倍,只有大規模刺激。通常先起來的是建築、地產、建材、汽車。然後是中游的製造業,股市夠好的話,券商會跟進。最後是上游的有色煤炭、石油石化。這個方式在GDP高增長的年代裡適用,會的人都退休了,因為在05-07年,09年四萬億裡已經財務自由。我認為,歷史不會簡單重複。

接下來,大王認為要重點關注三個方向:

1、內需驅動:食品飲料、醫藥

一方面,這一塊是剛需,伴隨國內疫情逐步得到控制,日常生產生活回到正軌,需求將回暖;另一方面,消費板塊由內需驅動,受經濟衝擊的影響較小,而且北向資金流出衝擊緩解,本週已重回流入。

2、政策對沖:地產、基建、汽車

逆週期調節進一步加碼,擴大內需、財政信貸放鬆成為政策對沖重要方向。地產、基建、汽車、家電等板塊有望受益。除了家電外,其餘估值都在歷史低位,部分龍頭品種還處在破淨狀態,後期一旦資金醒悟,有望迎來估值和業績的雙提升。

3、科技成長仍是中長期主線

經歷本輪調整之後,部分科技成長此前的超漲已消化的較為充分,估值相對合理,有部分品種一季報的預告還是不錯的,這類品種很難再繼續下跌。但這一塊內部魚龍混雜,求穩一點還是等待一季報披露後再介入,暫時跌多的反彈會有,但重新走強還需要時間。從微觀結構看,“新基建”、半導體大基金二期等也給5G、半導體等人氣板塊提供新的催化。

整體來看,美聯儲無限量寬鬆緩解了流動性危機,G20攜手抗疫,國內政策望加碼,曙光微現。不過,未來一段時間全球抗疫仍處於艱難期,市場反彈後還可能回撤,趨勢性上漲還需等海外疫情拐點及國內基本面數據重新回升。

好了,今晚就跟大家講到這裡,下週盤中大王仍會及時跟蹤盤面的信息,祝大家下週操作好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