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有金融女博士發聲了:如果持股虧損超過30%,你應該“越跌越買”降低成本?還是一跌就走?

(本文由公眾號越聲投顧(yslcw927)整理,僅供參考,不構成操作建議。如自行操作,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自負。)

很多投資者納悶:為什麼有時候明明是利多格局,股市行情卻沒有做出積極的反應?

對此,20世紀金融史上最成功的投資者之一、被譽為“歐洲股神”的大投機家安德烈·科斯托拉尼一針見血:股市邏輯和我們的日常邏輯是不一樣的,許多表面看起來影響股市的因素背後,都是心理因素在作祟。

在今天,特別是研究行為金融和投資者心理的學者看來,科斯托拉尼的觀念並無新奇之處,但我們不能忘記,這些真知灼見正是來自這位證券交易界“骨灰級”大師的親身實踐,也是人類精神世界綿延不絕的閃光思想之一。

终于有金融女博士发声了:如果持股亏损超过30%,你应该“越跌越买”降低成本?还是一跌就走?

決定股市走向的因素就這兩點

正如安德烈曾經說過的:股市中、短期的漲跌有90%是受心理因素影響,而基本面則是左右股市長期表現的關鍵。

股市投資人的心理狀態決定了中、短期的股市走勢,也就是說,股市的中、短期表現,要看股票是掌握在資金充裕且固執的投資人手中,還是掌握在猶豫、容易驚慌失措的投資人手中。

有一些投資專家可以從目前的經濟狀況看出未來的股市行情、利率及產業前景。但就短期而言,現時經濟狀況對此三者並無影響。

請注意,股市會上漲的原因,是買方即使處在經濟及心理的雙重壓力下,仍然表現得比賣方強勢。會影響股市行情的是投資大眾對重大事情的反應,而非重大事件本身。

決定股市中期走勢的重要因素,除了心理因素外,還有利率。利率或者資金流動性,決定了資本市場的資金處於供過於求,還是求過於供的狀態。利率對於證券信用交易有著決定性的影響,當利率較低時,表示有較多的流動資金進入股票市場。可是,利率對股票市場的影響要過一段時間後才會顯現,也就是“股市的中期走勢”。

對長期走勢而言,心理因素不再重要。如果IBM、西門子或奔馳汽車公司沒有穩固的商業基本面,股價就不會像現在這麼高了。這些企業集團的股價之所以這麼高,和心理因素並無關聯。但今天又有誰能夠預測到,後天股票市場的氣氛是憂慮的還是充滿希望,投資人又會對股市有什麼樣的偏見?(約翰·梅納德·凱恩斯說過:“從長期來看,我們都將會死去。”)產業景氣的繁榮程度,決定了股票的表現及未來的收益率。能夠預見某一產業數年後發展前景的人,便能從中大撈一筆。

認為,決定股市走向的因素有兩點,歸根結底,其他因素都是這兩點的延伸:

1)資金流通量與新上市股票之間的關係;

2)樂觀或悲觀的心理因素(也就是對未來趨勢的評估)。

所有的重大事件,例如金融方面的新政策,不論是否會對目前股市產生決定性的影響,都可以歸納為以上兩點,並可藉此分析未來的股市走向。

而安德烈早就把這一理論轉化為一個數學方程式,可以將其作為分析股市走向的基本公式:T(趨勢)= G(資金)+ P(心理)

資金是指可以隨時投入股市的流動資金。如果債券發行機構(指政府或公司商號)所定的債券利率很高,或者銀行、金融機構將存款利率定得很高,那麼願意購買股票的人當然就會比較少。簡單地說,資金這個變量完全取決於長期利率。

相較於資金變量,心理因素卻是由許多不同的次要因素組成。

假設出現發行股票的公司調低盈餘及股息,或者政府宣佈提高證券交易稅等不利股市行情的做法,但這時投資大眾卻對未來行情走勢樂觀,那麼,投資人就會對這些負面消息有較高的抗受性,因為他們認為這些不利因素對股市的影響只是暫時的。因此,雖然出現了一些十分重大的負面的基本面消息,但P變量(心理因素)在此情況下仍會維持正值(+)。

即使公司營運方面發生重大事件,這樣的分析結果也是成立的。例如罷工,只要投資人認為罷工對公司不構成影響,那麼這家公司的股價就不會因此而下跌。

對股票經紀人而言,重要的是,投資大眾對這一事實的心理反應。

如果你手中持股虧損超過30%,需要補倉拉低成本?

如果買了一隻股票虧了30%,需要漲多少才能回本呢?答案可不是30%,而是42.8%。比如說你用10元買一隻股票,跌了30%,股價跌到7元了,如果這時股價重新漲30%,只到9.1元,你還是虧9%,股價需要漲42.8%你才能解套。因為基數的變化,套得越深,解套的難度越大,如果被套了50%,那麼需要漲100%才能解套,更別提賺錢了。

因而一隻股票虧了30%這後,要想盡快解套,確實需要加倉才行,但是這裡有一個重要的問題,如果股票跌了30%後加倉後繼續下跌,那麼不但不能解套,還會虧得更多。要不要加倉,首先還是要先判斷趨勢。

先做一個假設,原價是100元,你買了1000股,那就是10萬元,當它跌到30%到70元的時候,你補倉1000股追加了7萬元,這時候你一共投入了17萬元,一共持有2000股,現在跌了90%,股價跌到10元,你的兩千股現在一定是2萬元,也就是說你在下跌了30%之後加倍補倉拿到現在,一共虧掉88.3%。那麼你說需不需要補倉?

所以說,這其實是一個開放的問題,沒有標準答案。

解套的關鍵點:

1、套住的資金要學會釋放

假如說你是滿倉被套,那麼你肯定要先賣出一部分的個股出來,這時就無所謂是被套30%,或者是40%,這時你賣出動作不是割肉,也不是肯定了賬戶的虧損的數值,而是把我們手中的資金給用活,更好的完成解套,如果這時候都捨不得先出來一點的話,那麼也沒辦法做波段,結果就是賬戶虧損進一步的加大。

2、持幣時間長,持股時間短

由於我們判斷大盤沒有辦法在短期內反轉,那麼大盤就會長期都處於灰色區域,這是我們騰出來的資金,就不能在個股下跌時亂補了。

3、如何找到低點和高點

這是波段中的重中之重,很多人都知道波段操作,但是卻分不清什麼時候是低點,什麼時候是高點。這部分在下面給大傢俱體講講如何把握好波段高低點。

如何解套?

1、換股操作,彌補損失

假如投資者發現手中被套的股票成了明顯的弱勢股,在短期內翻身的機會渺茫,就應當忍痛從速將該股脫手,儘快換進市場中有發力啟動苗頭的強勢股,寄希望於從買進強勢股中獲利,以此彌補被套牢時的損失。

终于有金融女博士发声了:如果持股亏损超过30%,你应该“越跌越买”降低成本?还是一跌就走?

2、有賣有買,分批解套

對於那些手上持股較多的投資者,不妨採取分批解套的方法,先將已經解套的個股分批地賣出,在賣出的同時,再另行補進一些強勢股,這樣做既可因買進強勢股獲利而彌補部分損失,又可避免因股票套牢而導致心態不好,影響自己下一步計劃的實施。

终于有金融女博士发声了:如果持股亏损超过30%,你应该“越跌越买”降低成本?还是一跌就走?

3、被套個股中做波段解套法

對於初入股市不久,技術並不好的投資者,或是你比較看好的一隻個股賣了之後便漲的情況,可以使用被套個股持續做波段,反覆的高拋低吸來降低成本,進而解套。

终于有金融女博士发声了:如果持股亏损超过30%,你应该“越跌越买”降低成本?还是一跌就走?

個股不會一直跌,也不會一直漲,熊市也會有反彈行情,我們要抓住每一波的行情來做好高拋低吸,降低成本,被動的等待解套,那只是來回坐火車而已。行情持續不好之時,更長時間的解套,既浪費了時間,也浪費了成本。

關鍵來說說做T解套

做t的兩種方法

一種是先賣後買。對應做t的倉位是屬於某隻股票(如Y股)倉位的一部分,而Y股的倉位是一開始就確定的。利用n倉位先全部買入,等到高位賣出m的做t倉位,而逢低接回,實現降低成本。m是n的一部分。Y股的固定倉位是n,t出後是n-m。多次重複t出m倉位,逢低接回,即可使股Y的成本越來越低。

另一種是先買後賣。對應的做t的倉位是可以獨立與所有個股倉位的機動資金,也就是我們平時說的永遠不要滿倉的原因之一。在確定好某一隻股票(如Z股)的倉位n後,買入m倉位,一旦有短差,再賣出m倉位,實現降低成本。而後m可以去t X股Y股Z股。Z股的固定倉位是n,t後是n+m,t出後還是n。

以上兩種方法,在同一天內t或者隔天t都可。只要能實現利潤。如果在同一天內t,那麼當天賣出的t倉位m本質上其實是原來的n倉位的一部分。

至於兩種方法的優劣,在我用第一種方法的時候經常t飛,資金利用率不高,容易高位站崗。

第二種方法資金利用率高,不需要每隻股都去考慮做t倉位,但是容易滿倉,一旦t還沒出,出現其他股票時機到了,就沒有多餘倉位去做了,資金靈活性不足,所以更適合日內短差,要求價差足夠大以抵消交易成本(時間、手續費、機會成本等)。這樣對短線技術和盤感的要求就更高了。

第一種適合震盪,第二種適合大資金日內短差。

>>我的實踐

中國重工的操作記錄

綠箭頭是賣,紅箭頭是買,但都不是全進全出。

终于有金融女博士发声了:如果持股亏损超过30%,你应该“越跌越买”降低成本?还是一跌就走?

第一個紅箭頭買入,成本6.2.

第一個綠箭頭賣出一半,成本變為3.9.

第二個紅箭頭買入一半,就這樣不斷的高處出掉部分倉位,低處接回。

到最後一個綠箭頭,也就是今天早上,我又出了一部分。

最後變成了這樣。

所以重工對我來說已經是到了0風險的地步。只有成本足夠低,風險才會足夠小。

首先做T之前,我們應該先在確認一下當前股價的走勢,我們把行情走勢分為三種:一是上漲趨勢;二是橫盤震盪趨勢;三是下跌趨勢。每一種趨勢所對應的做T策略也是不同的。

(一)在上漲中如何做T

首先先教大家一個成功率非常高的盤中看漲信號,看分時走勢與MACD指標底背離情況,當分時走勢與MACD形成底背離時,股價會出現上漲行情。

鋒龍股份:

從分時圖看,鋒龍股份股價與MACD指標多次出現底背離,預示著股價會有一波反彈行情,在這波行情中累計漲幅3個點,如果大家操作的話,至少能抓住2個點的收益。

终于有金融女博士发声了:如果持股亏损超过30%,你应该“越跌越买”降低成本?还是一跌就走?

(二)在下跌中如何做T

在上漲趨勢中說了盤中看漲信號,現在說一下如何在盤中看跌,還是看分時走勢與MACD指標,不過這次是看它們的頂背離,當分時走勢與MACD指標形成頂背離時,股價會出現一波下跌行情。

同興達:

從分時圖中,同興達的股價與MACD指標形成頂背離,預示著股價會有一波下跌行情,如果及時賣出,等股價回調下來後再買入,會減少1.5%的虧損。

终于有金融女博士发声了:如果持股亏损超过30%,你应该“越跌越买”降低成本?还是一跌就走?

(三)在震盪趨勢中如何做T

前面說了看漲看信號,看跌信號:如果分時走勢與MACD指標形成底背離,股價會有上漲行情,如果分時走勢與MACD指標形成頂背離,股價會有一波下跌行情。而橫盤震盪就意味著股價漲跌幅度都比較小,這時候就適合高拋低吸、低買高賣,要求我們上漲的時候賣出,下跌的時候可以買入,我們可以把上漲趨勢和下跌趨勢的做T策略結合起來使用。

今天,頂點軟件從K線走勢中是處於下跌,從分時走勢圖中,股價與兩個波峰形成頂背離,預示著股價有一波下跌行情,如果及時的賣出,至少會有1%的損失。

终于有金融女博士发声了:如果持股亏损超过30%,你应该“越跌越买”降低成本?还是一跌就走?终于有金融女博士发声了:如果持股亏损超过30%,你应该“越跌越买”降低成本?还是一跌就走?

魯信創投股價分時圖中,股價走勢與MACD指標形成底背離,預示著固件短時間內會上漲,如果及時加倉買入,等衝高賣出,最少有1%的收益,因為股價波動比較小,所以收益空間也會相應的較小。

忘記說最重要的一點:做T一定要有底倉。

分時T+0,這也是我最喜歡、操作最多、樂此不疲的操作習慣

1、一句話:“量價健康,拉昇放量,屬於買入信號”

终于有金融女博士发声了:如果持股亏损超过30%,你应该“越跌越买”降低成本?还是一跌就走?

2、分時量價不齊,越拉量越小,逐步微縮構成量價背離,拉高調頭屬於賣點;

终于有金融女博士发声了:如果持股亏损超过30%,你应该“越跌越买”降低成本?还是一跌就走?

3、整理後突現急劇放量的動作,分時直線拉昇,屬於主力做多的體現,買入信號;

终于有金融女博士发声了:如果持股亏损超过30%,你应该“越跌越买”降低成本?还是一跌就走?

4、快速拉昇,量能沒有持續放大,而且均價線沒跟上,調頭一刻是賣點;

终于有金融女博士发声了:如果持股亏损超过30%,你应该“越跌越买”降低成本?还是一跌就走?

5、量價配合完美,上拉放量,整理回落縮量,逆勢拉昇突破前面高點,而且分時量快速放大,屬於買入信號;

终于有金融女博士发声了:如果持股亏损超过30%,你应该“越跌越买”降低成本?还是一跌就走?

6、當股票往上拉昇時發現分時量沒有集中放大,量能不齊表明主力做多不夠堅決,理應賣出為主;

终于有金融女博士发声了:如果持股亏损超过30%,你应该“越跌越买”降低成本?还是一跌就走?

最後,在“T+0“中,選股需要注意的是:

首先,選股要看流通盤的大小。太大不行,大盤股的波動較小,不容易出套利空間,太小不行,容易被主力控盤,出現突如其來的砸盤,應該選流通盤2~5億股的股票。

其次,還有就是股價的波動一定要有規律。有些股票成交雖然也非常活躍,但主力操盤的手法太怪異,總是出乎意料,最後只好放棄,而有些股票主力做盤有明顯的習慣傾向,在掌握這一傾向後,做“T+0”就比較容易成功。

最後,交投要活躍。有些股票被主力控盤,或者人氣極度低迷,這樣的股票適合中長線投資者參與,短線還是小心為好,因為有時候,這類股票的買一價格和賣一價格會差上好幾角,而且一分鐘才成交兩三次,“T+0”的投資者進去了,不憋瘋了才怪。而交投活躍的股票比較容易進出,,都非常適合“T+0”的操作,獲利程度甚至比全倉持股還要高。

尋找有主力的強勢股

給大家分享一個抄底指標,這個是附圖指標,建議主圖裡用均線系統,當附圖出現“抄底”信號時,要通過主圖裡面的均線系統來加以篩選,比如說當出現“抄底”信號時不要急於買入,可以等10日均線向上時再考慮買入,還有可以通過看在出現信號之前,成交量有沒有放大來加以篩選,總之不是每一個“抄底”信號都可以執行,要通過均線或者量能等其它指標輔助來加以甄別,具體情況可以自己把握。

公式代碼複製過來難免造成部分格式錯誤,如果不能成功導入,可以找我領取源碼!

公式源碼如下:

短趨勢:((3*SMA((CLOSE-LLV(LOW,27))/(HHV(HIGH,27)-LLV(LOW,27))*100,5,1)-2*SMA(SMA((CLOSE-LLV(LOW,27))/(HHV(HIGH,27)-LLV(LOW,27))*100,5,1),3,1)-50)*1.032+50),COLORRED;

VAR2:=(2*CLOSE+HIGH+LOW+OPEN)/5;

VAR3:=LLV(LOW,34);

VAR4:=HHV(HIGH,34);

長趨勢:EMA((VAR2-VAR3)/(VAR4-VAR3)*100,13),COLOR00FF00;

判斷底:SQRT(SQRT(FLOOR(SQRT(MA(1/WINNER(CLOSE)*100,4)/10000))))*5;

VAR5:=CROSS(短趨勢,長趨勢)AND 長趨勢<25;

底部:STICKLINE(短趨勢<10 AND 判斷底>0,0,30,6,1);

STICKLINE(VAR5,0,50,8,0),COLORRED;

DRAWICON(VAR5AND 判斷底>0,60,1);

DRAWTEXT(COUNT(短趨勢<10 AND 判斷底>0,8) AND VAR5,50,'抄底');

DRAWTEXT(CROSS(短趨勢,長趨勢)AND 長趨勢>25 AND 長趨勢>REF(長趨勢,1),50,'快拉或短頂');

VAR6:=CROSS(短趨勢,長趨勢)AND 長趨勢<50;

DRAWTEXT(COUNT(短趨勢<30 AND 判斷底>0,5) AND VAR6,30,'短線買');

终于有金融女博士发声了:如果持股亏损超过30%,你应该“越跌越买”降低成本?还是一跌就走?
终于有金融女博士发声了:如果持股亏损超过30%,你应该“越跌越买”降低成本?还是一跌就走?终于有金融女博士发声了:如果持股亏损超过30%,你应该“越跌越买”降低成本?还是一跌就走?

想了解更多目前A股階段的操作技巧及公式代碼,或有任何疑惑,可關注公眾號越聲投顧(yslcw927),更多後市操作及股票技術分析方法等你來學習,乾貨源源不斷!

新手怕急跌,老手怕盤跌,高手怕不跌

我曾經在節目中聽到過一句順口溜,好像是“新手怕急跌,老手怕盤跌.高手怕不跌”。在股市中,怎麼會有人不怕跌呢?為什麼?

之前在大學期間,曾有十幾個還在唸研究所的學生,他們手中資金雖不多,但都想投資股票來賺點小錢,於是一起來找我。

由於他們平常課業繁忙,就規定他們一年只准買賣一次股票,但每次買進一定要達成“賺一倍”的目標。舉例說,10元買進,20元才可賣出。

短短的3年多下來,這些學生之中便已經有六七個人手中原本的10萬塊錢翻了十倍、而且投資還在持續順利進行之中。

你或許從未想過,一年只要能把握住一次可以賺上一倍的好機會,一開始哪怕只有區區的10萬元,你自己算算看,一次漲一倍,5次就可以將10萬元變成!

我們都要好好反省,每天短線忙進忙出的、浪費了多少次明明可以賺一倍的機會?

想要成功地賺上一倍,非得買在低檔不可,這樣才有翻一番的機會。如果沒有我的嚴格督導,他們不可能有堅決等待低檔來臨的耐心,10萬元可能早就玩完了。

股市出現非理性的崩盤,或是股價出現無病呻吟的大跌,就是買在低檔的大好機會。由華爾街股市過去十年來的表現做出統計,暴起暴落的行情,總會提供給投資人大賺一倍的機會,多則一年2-3次,少則一年半之內也會遇上一次,平均一年有1.3次的機會。

我常常說,人人都想在股市中賺大錢,但只有在一種情況下你才可能實現夢想,那就是當股票處於暴起暴落,或是突變時刻,如果能比別人多冷靜一分,逆向思考一下,就能掌握機會,大賺一筆。

所謂“高手”,正因深諳箇中道理。總是等待著這種大好時機來臨,所以就怕股市不跌。

下次遇上股市突然大跌,你可別又將財神爺推到門外去了!

聲明:本內容由越聲投顧提供,不代表投資快報認可其投資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