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速之客”受了傷熱心志願者接力救援

“不速之客”受了傷熱心志願者接力救援

“不速之客”受了傷熱心志願者接力救援

本報訊(記者 戴凜)“這是隻什麼鳥?好像受傷不能飛了。”3月25日下午,醴陵護鳥營的志願者在朋友圈中意外發現這樣一條信息,他們立即與發佈者聯繫,來了一場救援接力。記者昨日獲悉,獲救的保護動物已被送往林業部門。

▲志願者為白鷳做簡單的救治

◀意外闖進家的白鷳 張雪建供圖

大鳥意外“到訪”家中

“我還以為是鳳凰呢,感覺很吉利。”浦口鎮聯盟村村民黃振豔說,當天下午5點左右,他發現家中大廳內來了“不速之客”——一隻奇怪的鳥,在他家客廳裡亂飛亂跳。他仔細觀察,這隻鳥紅頭頂,一身漂亮的羽毛,長長的尾羽,有點像孔雀。發現鳥兒有些受傷,他就找來紙箱,暫時把這隻大鳥裝了起來。

很快,好奇的鄰居們也趕到他家,但大家都不認識它。

黃振豔的侄兒是個大學生,他上網查詢發現,鳥兒有點像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白鷳(xi©n)。於是他拍了張照片,發到朋友圈求助。

志願者張雪建介紹,3月25日下午5點半,他在朋友圈中看到了這條求助信息,立即與發佈者取得聯繫,並立即從醴陵城區趕往20多公里外的浦口鎮。

順利送往野保站救助

當晚6點半,志願者就趕到了黃振豔的家中,大家一眼就能確認,這正是保護動物白鷳。

張雪建說,經過初步檢查,這隻雄性白鷳約有60釐米長,羽毛與腿部都沒有明顯傷痕,只是頭部有少許羽毛脫落,於是用生理鹽水和碘酒給白鷳進行消毒。

張雪建介紹,白鷳一般生活在山林中,不屬於候鳥,在株洲地區比較常見。目前正是鳥兒的繁殖季節,這隻白鷳可能是下山尋找配偶。黃振豔的客廳有塊透明的大玻璃,估計它撞暈後就進家了。

聽說是國家保護動物,黃振豔也很高興。他表示,能救下保護動物很有成就感。

昨日早上,張雪建等護鳥志願者就聯繫上當地的林業部門野保站工作人員。目前,這隻白鷳已被帶回野保站作進一步救治觀察,待白鷳完全康復後放飛。

知多點

張雪建說,有一句俗話叫做“勸君莫打三春鳥,子在巢中待母歸”,說的就是,春天正是鳥兒繁殖的季節,很多小鳥正在巢裡等著大鳥找食物回來,如果捕殺鳥類,巢裡的幼鳥也很難存活。因此,這個階段保護好它們有著更重要的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