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洋務運動在中國行不通,這種說法對嗎?

魯山水


我是小房,關於這個問題有以下愚見。

首先小房認為這個說法不是很準確,洋務運動的失敗應該是洋務派的主導思想“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簡稱“中學西用”存在瑕疵,再加上一些固執守舊派的阻撓。

所謂的“中學西用”就是在不改變中國傳統的孔孟之道的前提下,學習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讓西方的技術為中國傳統思想服務。其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維護清王朝的統治,企圖引進西方的各類技術來拯救動盪的清王朝。

但是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與其思想理念是相輔相成的,而清王朝只想學習西方的科學技術,並不打算拋棄或者改進自己的思想理念,這種想法就註定了這場改革的結局,不學習更開明的思想,先進的知識就註定只能改變表層並不能從根本起到作用,而且這種思想下的改革得不到技術的核心,掌握不到科學的要領和基本知識,一切都要依靠西方國家的施捨久而久之會使得對西方的依賴性越來越強。

在當時政治環境下對西方國家的依賴無疑是將自己送入虎口成為西方國家的傀儡,這就與改革的最初理念產生衝突,當清王朝拒絕成為西方國家的傀儡時,那也就同時意味著改革的停滯。

另外歷朝歷代改革維新的過程都存在守舊派的阻撓,清朝這次的改革也不例外,雖然這是有最高統治階層支持的一次維新改革,但是依舊要與朝中的守舊派進行鬥爭,而且千百年來的封建思想使得守舊派的影響遠遠大於洋務派,上面講到的“中學西用”其實也是洋務派求存的一種辦法,為的就是安撫守舊派。

洋務運動是一場依託政府的維新改革,無論是在維新經費,技術引進,產品的原料等各個方面都是需要政府的支持才能進行,也就是說政府就成為了洋務運動的發展基石。維護好政府自然也就成為了洋務派的首要大事。“政府”這一層面就要包含守舊派的存下,而且守舊派在政府層面是一個不可忽視,影響力嚴重的存在。所以當維新之路發展到影響到了守舊派的利益時,那這塊“發展基石”就要動搖了。“基石”的動搖自然就會影響到構建於之上的一切,這也就是維新之路中好多改革措施不得已中斷的原因。

最後小房要說的是洋務運動雖然沒有起到拯救清王朝的作用,但是起到了影響中國走上資本主義經濟道路的步伐,維新中“西用”思想的提出給了西方文明一個合法的地位,使得人們對於西方文明不在一味排斥,中西文明的初次交融也就順利的誕生。

正是這場中西文明的交融改變了人們的封建思想,打破了人們的傳統觀念。男耕女織不在是社會發展的主要,代替者是工業技術,自然科學,人文地理等一系列促進人類社會進步的先進文明。

另外維新中的依靠西方工業技術建立的大量軍用,民用工廠也為後來的中國工業打下了基礎,加快了中國走出自然經濟邁入資本主義經濟的腳步。


小房談史


少荃經史屋,不一樣的讀史角度。

少荃先拋出結論:

洋務運動對中國來說,一直行得通;但對“當時的中國人”來說,卻行不通。

如何正確理解洋務運動在晚清社會中的作用,少荃給大家舉個簡單的例子幫助理解:

說有一個鄉辦的大型民營家族企業,突然受到了一個城市現代化工廠的業務衝擊,市場份額在被急速侵吞,極有可能面臨倒閉危機。
於是老闆派高管去對方工廠考察,得出的結論是:對方擁有現代化生產設備,效率極高,產品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相對自己有過之而無不及。鑑於高管親眼目睹一切,因此讓其出一個可行性的方案。高管從“自身可管理範圍”開始著手,引進現代化的生產設備投入使用。鑑於工廠中無人可操作新設備,因此通過外聘城市人才進行學習教導。

這,其實就是“洋務運動”最簡單的雛形。

技術“無罪”人“有罪”

洋務運動,只是一種學習西方先進技術的改革方式,它能有效縮短同強國之間的技術差距,目的也是為了自強、求富,能從根本上維護住清王朝的封建統治。這樣的思維路徑是符合當時統治階級的利益訴求,也符合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應對侵略的需要,因此無論是從動機還是意願,洋務運動的開展是極其有效,且迫切需要的。

時至今日,我們現在的中國任舊有必要繼續向先進的技術參考學習,這是毋庸置疑的。“師夷長技以自強”,這儘管是從晚清洋務運動開始,但卻持續了近100多年,這是一個以理性客觀為出發點的國家所需要的素質,因為技術本“無罪”。

多年前,“kuai播”CEO王欣曾發出過一聲著名的辯護——“技術無罪”。確實,技術本身並不會向結果導向,能決定技術表現結果的,只有使用的人。

洋務運動沒人才

很無奈,對於晚清的當權統治者來說,洋務運動可以大肆興辦,朝廷可以支持鼓勵地方重臣搞洋務,但唯一“紅線”就是不能觸及統治形式,仍舊要保持“中體西用”。

這就造成了一個根本性的問題——學習深入到洋務運動中的人才,不能獲得體制的認可,很難遷升仕途;而通過科舉八股走上仕途的人才,儘管被國家認可,但卻對“師夷”極其排斥。因此造成了一個現象,那就是“國家認可的人才排斥洋務,專研洋務的人才政府不認可”,因此儘管洋務名臣們在不遺餘力地大搞,但人才的輸入卻十分受限。

這也就是曾國藩和李鴻章派幼童出國留洋學習的最根本原因。因為國內教育很大程度是往國家體制而去,並視洋務為“奇技淫巧”,這種觀念極難在短期內扭轉。

當初恭親王奕欣署理總理事務衙門,因難以招收學洋務的人才,曾向慈禧太后進言,希望讓正途出身的人來學習天文、算數、機器製造,就從太學的人才裡挑選。當時太學的清流領袖倭仁聽後堅決反對,上書說出觀點“大清天寶物華,人才濟濟,怎能屈身向蠻夷學習,這是丟大清的臉面”。恭親王聽後怒不可遏,說他迂腐不化,但也無可奈何。於是心生將計就計之法,立馬上書慈禧說“倭仁大人手下皆是天子門生,定有熟通制器之才,所以趕緊為朝廷推薦幾名……”,慈禧一聽居然同意,逼得倭仁終於沒辦法厚著臉向慈禧認錯。

從這件事可以看出,晚清洋務運動徹底落實的最大阻礙,其實是自上而下對器術浮於表面的重視,以及不能夠為洋務新開闢人才通道。

話又說回來,對既得利益者來說,搞洋務除了自強求富抵禦侵略外,最大的根本還是維護住現有體制。如果洋務上來就先改變體制,那搞的還有什麼意義。

後記

其實洋務運動“配套”的還有民族資本工商業的興起,為的是“求富”。畢竟洋務運動是需要大量資本來幫助其進行運作的,但任舊是礙於體制原因,民族工商業表現不出應有的活力,並不能同洋務運動進行有效配合,因此步履艱難。

嚴格意義上說,甲午戰爭並不是標誌著洋務運動失敗了,而是標誌著洋務運動救不活封建體制。


少荃經史屋


【當時洋務運動在中國行不通,這種說法對嗎?】

自從1840年清政府和英國發生戰爭以失敗而告終後,一直有志之士在尋求如何強盛中國。

兩次鴉片戰爭失敗後,首先魏源的《海國圖志》提出了“師以長技以制夷”。馮桂芬在《校邠廬抗議》中主張“以中國之倫常名教為原本,輔以諸國富強之術”。等來以實現強國。

尤其在和西方列強戰爭失敗後,擊敗太平天國運動。以朝廷中以鬼子六奕訢,在地方上以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曾國藩等人開始實業救國。主張學習西方技術,以求富為口號,解決軍事工業,民間工業,求富以抵抗列強的侵略。

於是在李鴻章等人的主持下,江南機器製造總局、金陵製造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機器局這些地方生產產品,也開設北洋水師學堂,江南陸軍學堂等學院。1872年李鴻章來辦輪船招商局,解決航運。電報,礦業也積極發展。派遣留學生學習先進技術(詹天佑的京張鐵路)。更是成立了世界第六的水師(北洋水師)。不過在甲午中日戰爭後宣告破產。

但是促進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抵禦了西方列強的經濟侵略,為近代的教育和國防奠定了基礎。張之洞主持開設的漢陽鐵廠製造的漢陽造槍更是侵華戰爭之川軍抵禦的主要武器之一。更是奠定新民族主義勝利的基礎。





小灰讀歷史


不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