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報志願的苦惱


填報志願的苦惱

隨著高考的臨近,高三學生的家長們也開始了對填報志願的關注和學習。經朋友介紹,昨天晚上聽了一堂關於填報志願的視頻講座,之後又在一個填報志願群裡聽了一位老師的語音講授。

視頻講座的是一位比較年輕的老師,但很出名,微博粉絲580多萬,之前我也聽過他的視頻課,特別能說,對全國的大學、各類專業都瞭如指掌,而且我還關注了該老師的抖音帳號。但是通過整場講座來看,雖然一個半小時,但是總感覺自己想聽的講的不多。而語音講授的老師讓我有點大失所望,完全是一個打廣告賣產品的,雖然沒有聽完,但是在我聽的那一段裡,給我的感覺就是隻要花錢買了他的填報志願產品,那就萬事大吉了。聽著沒啥實際意義,也就沒有再聽下半部分。

有一位朋友,兒子前年考大學,高考成績非常好,680多分。按說這個成績可以隨便報了,報哪都不成問題。但是就是因為太高,朋友整天為填報志願愁得吃不下、睡不著,在地域、學校與專業的選擇上總達不到一家人的滿意,所以為此糾結。

還有一位朋友,女兒去年考大學,文科生,高考成績520多分,屬於二本。這位朋友挺想得開,過了二本線,能上個二本挺好,所以也就不著急。等到填報志願時,經別人介紹報了保定的一所二本院校,朋友和女兒特別知足。

現在報考志願和一二十年前有很大區別,而家長們多年不關注高考,所以對高考填報志願已經非常陌生,這是事實。但是,任何一項改革只能是越改越好,越改受益的人越多,不可能改的最終結果是大家都受損,要是這樣,那改革就是失敗的。填報志願改革也一樣,只能讓大多數高考生受益,而不是都受損。

有了這樣改革方向,家長們也就不要有恐慌之感。那些所謂的報考機構,肯定會在無意識中宣傳他們的作用,而把個別高考報考失利的進行誇大,這也是造成家長們恐慌的主要原因吧。

但有一點是肯定的,現在填報志願必須瞭解其規則,那些填報失利的學生就是因為不瞭解填報規則而出現失誤,導致最終無學可上。

要弄明白什麼是平行志願、是否調劑、志願優先還是專業優先,還要熟悉所要報考院校的招生簡章,明白了這些,再結合高考成績與位次,及學生所喜歡的專業等等,填報志願應該不成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