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練得越狠效果越好?是時候分清楚力竭和過度訓練了

引言:很多人因為健身時間有限的情況下,恨不得一次練遍全身上下無死角、追求力竭累得完全走不動道,的確肌肉的增長是需要刺激的,但果真是越多越好嗎?

理論|練得越狠效果越好?是時候分清楚力竭和過度訓練了

(一)力竭,讓人既愛又恨

很多健身新手都有這樣的經歷,他們偷聽著健身大佬口中所說的“力竭”技巧,然後由於get不到真正的力竭點,從而讓自己的訓練在做到一半的時候,陷入進退維谷的局面:進,無論如何都再難完成一次;退,又無力恢復到動作的初始階段,由此也帶來了健身損傷的隱憂。

理論|練得越狠效果越好?是時候分清楚力竭和過度訓練了

你應該可以經常看到這樣的新聞,某人在做臥推訓練的時候,被槓鈴杆壓制在長凳上長達十幾分鍾。實際上,並不是因為這個人選擇了過於誇張的重量(相信大多數人都對大重量都是有恐懼心理的),而真實情況下則是,他沒有充分掌握自己的力竭狀態,即不知道下一次能否順利推起,全憑精神力量支撐。

理論|練得越狠效果越好?是時候分清楚力竭和過度訓練了

事實上,對於“力竭”定義的模糊化,在很大程度上應該背這個鍋。畢竟我們看到的對於力竭的描述都是:“所謂力竭訓練,就是每組都做到不可能再做多一個為止”!你不覺得這句話很玄嗎?什麼叫做不能再多做一個為止?那我不去做下一個練習的話,又怎麼知道我是不是力竭?做了之後,萬一是真的力竭呢,則又會陷入之前的困局中。

理論|練得越狠效果越好?是時候分清楚力竭和過度訓練了

因此對於新手來說,如何準確判斷自己的“力竭點”就顯得尤為重要。

對於初級訓練者而言,當動作開始變形時,就達到了真正的“力竭”。用“動作變形”來判斷是否力竭,不失為一個很妙的方式。

比如完成前5次之後,當你開始做欺騙動作時,你不僅是達到了力竭,更是大大超過了力竭,而這也會影響你的恢復和組織再生。所以,你只需要明白,當你的動作已經變形到了面目全非、不再是你試圖練習的動作時,你可以在心底告訴自己,我TM達到了力竭了。

理論|練得越狠效果越好?是時候分清楚力竭和過度訓練了

有一位體適能訓練專家這樣說過,的確找到自己的“力竭點”十分重要,因為這關乎動作質量問題。

“初級訓練者不必達到力竭,但他們需要找出力竭發生的一點。你不需要邁過這道坎,但如果你需要避免這道坎,你就要知道它在哪裡。你需要花一點時間測試它。”

(二)過度訓練,讓人慾罷不能

除了單次訓練中的“力竭”讓人既愛又恨之外,還有一個“過度訓練”也讓人慾罷不能。實際上,過度訓練強調的是一系列的訓練的累積效應。

對於新手而言,還有什麼比夜以繼日地揮汗如雨另他感到滿足?很多人認為自己的訓練頻率很高、訓練的重量很重,訓練強度也大,所以自己肌肉也應該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蹭蹭地上漲,而在這種情況下,就極易發生“訓練過度”的現象。

理論|練得越狠效果越好?是時候分清楚力竭和過度訓練了

那麼,訓練過度的關鍵是什麼?其實並不在於所謂的訓練強度,而在於缺乏充分恢復

如果你經歷了短期運動表現下滑、感覺總是很疲憊、心情特別鬱悶、訓練提不起興趣、或者全身肌肉痠痛、睡眠質量也不好,不要懷疑和勉強自己,立馬停下訓練,你可能需要一個短暫的恢復期了。

實際上,判斷“過度訓練”的首要指標就是:即便在通過平時足以恢復的休息之後,你的運動表現還是很差。如何迅速擺脫這種低迷狀態,相信很多人都明白應該怎麼做。

1.降低訓練量

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及時的降低訓練強度,包括用輕重量或者徒手動作訓練、減少組數和次數。

2.補充蛋白質

肌肉恢復的原材料便是蛋白質,建議補充每公斤體重1.5克的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也要有。

3.好好睡睡覺

充足的休息與睡眠更有利於肌肉合成效率的提升,同時可以加快乳酸代謝水平,減少肌肉痠痛。

4.不要想太多

工作壓力變大、情感方面受挫,家庭不和諧,很多來自生活方面的壓力也會很大程度影響訓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