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脱钩”可能性有多大?

自老特上台以来,美国一直有要和中国“脱钩”的声音,具体上就是在政治、经济和科技上把两国联系隔开。意图相当明显:脱钩之后会对中国造成重大打击,从而达成其战略目的。


但是,中美真就那么容易“脱钩”吗?

一.经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这一点其实在贸易战中已经体现的淋漓尽致。谈判期间,老特和他的智囊团一直以为这可以作为逼中国就范的王炸,没成想,最后来了一手逼自己的反向操作。


中美“脱钩”可能性有多大?

美国人认为,一旦中美经济脱钩,中国就会由于得不到美国的高端芯片,航空发动机等高级产品,失去美国庞大的消费市场,从而产生难以收拾的经济危机。

但美国的小算盘打错了,因为中国不是过去被西方整垮的经济小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全球主要经济体增长最快的国家,没有任何势力能封死当前的中国。

中美“脱钩”可能性有多大?

40多年的改革开放,将中美和中国同世界的经济联系得无比密切,中国既是世界工厂,也是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一旦中美脱钩,美国将失去海量的高质量商品。也失去了芯片,发动机等商品的消费市场。

这样一来,有两个明显的影响,其一,美国物价必然上涨,其二,芯片公司失去了市场之后,研发投入急剧降低,从而产品更新速度会下降。

中美“脱钩”可能性有多大?

表面看,美国是让制造业回流了。但是,原本是以高高在上的第三产业赚钱,回归到了工业为主的美国,赚惯了轻松钱,有多少人会乐意从白领变蓝领?并且生活成本上升,生活质量就会下降,届时美国人民还能否靠借钱过上幸福生活,可就两说了。

中美“脱钩”可能性有多大?

而对中国来说,美国虽然是个巨大的消费市场,但不是不可缺少,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和谁做生意不是做?一带一路、东亚自贸区、中欧合作等等,没了张屠夫,就吃带毛猪?

何况贸易战已经暴露了美国的要害,虽然精英层想牺牲一些经济效益以期获得战略需求,但资本的力量最终超出了他们的想象,因为没有资本家愿意做赔本的买卖。

中美经济间的合作太过紧密,合则双赢,斗则两败。


二.人类知识共享,研发高度合作的今天,没有谁能独占科技之树


过去的几百年是科学取代迷信,解放人类生产力的几百年。西方得益于数次工业革命的爆发,享受着掌握尖端技术就掌握世界的无上权力。可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知识共享、科学共享、技术共享的趋势愈发明显。


中美“脱钩”可能性有多大?


美国过去打压中国5G全世界布局、举国之力压制华为都成效甚微,这里面释放的信号非常明显:如今再大力实施对华技术封锁已不现实。有几个方面的理由可以解释这一问题。


中美“脱钩”可能性有多大?

第一,中国有着庞大的科技消费市场。作为全球第一大互联网市场和高科技市场,中国网民数量是美国的两倍多,接近美国和西欧两大市场总和。就美国众多高科技企业而言,中国市场是它们的核心市场,是其利润的主要支柱。一下失去中国市场对它们来说是不可承受的损失。

中美“脱钩”可能性有多大?


第二,通过过去30年的中美合作,中国已经构建了全球最全面的高科技产业链和生态体系。与中国产业链脱钩就像骨肉分离,而且很可能将极大地使美国企业的全球竞争力下降。


中美“脱钩”可能性有多大?


第三,当前是信息化时代,而中国作为全球唯一的十亿级用户同时在线的互联网应用场景,如今成为很多重大应用创新的策源地。中美高科技脱钩,意味着美国不但需要承担失去中国市场的危险,承受脱离中国产业链的阵痛,而且还会失去与中国活跃且创新的应用市场对接的机遇。


中美“脱钩”可能性有多大?


这些对美国高科技产业而言都相当于“釜底抽薪”。更何况,当今中国高科技已经今非昔比,形成了规模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高科技产业生态。


美国主要的高科技企业,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为中国企业供货而拓展全球市场。美国很难找到如此优势互补,产业链高度协同的合作伙伴。


三.政治脱钩看似最易,其实最难


现在的世界不再是70年前的世界,那时美国有能力把新中国排除在国际社会以外,而当前,有哪件国际大事,美国可以不寻求中国的帮助独自解决?


中美“脱钩”可能性有多大?


老特一上台就各种“退群”,造成的国际影响非常不好,虽然是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但美国也不万能的,很多地方需要同世界各国合作,其中同中国的合作更是重中之重。


中美“脱钩”可能性有多大?


人类如今面临的众多危机,构建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性愈发明显,只有同舟共济,才能共渡难关。


中美“脱钩”可能性有多大?


总而言之,大洋彼岸的一些人寻求中美“脱钩”,当前看起来既无现实基础,也对未来无益。何况,如今疫情威胁着全球,世界需要团结面对,此时轻言“脱钩”可谓十分不明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