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艺术”诗朗诵,中老年人精神“鸦片”?情感虚伪,难有创新

我爸前段时间迷上了诗朗诵。

啊,就是那种,一边挺直腰板,双脚开立,手臂上扬和身体形成95度角,眉头紧皱,一边气沉丹田,中气十足,抑扬顿挫地

狂喊

“灾难艺术”诗朗诵,中老年人精神“鸦片”?情感虚伪,难有创新

——在我看来是如此。

一提到诗朗诵,我的第一反映就是:表演、假死了、语气诡异、矫揉造作、无病呻吟。

脑回路已经把这个名词,和站在大红背景下,穿着熨烫笔直的西装,把发丝严丝合缝地贴到头皮上,让每一个姿势、动作、字节都被俗套设计的形象,用胶水贴合在一起了。

“灾难艺术”诗朗诵,中老年人精神“鸦片”?情感虚伪,难有创新

况且,你朗诵些经典律诗、现代诗也可以,你从一个不知名文艺期刊上,胡乱拈出来,用“天蓝蓝,水清清”“啊,诗经,你多么美”,组成的几行废话来朗诵,这也叫艺术?

“诗朗诵”对于我来说,就像是文艺晚会上被安排在几个重头戏大节目之间,滥竽充数的小菜而已,没有真情实感,所谓的朗诵情绪和气势全是做戏,根本无法感染观众。

有的朗诵者,念诗文时纯粹是自我陶醉,他觉得自己的气势十足,倍儿有排面,可在别人眼里,他就是大声嚷嚷而已。

“灾难艺术”诗朗诵,中老年人精神“鸦片”?情感虚伪,难有创新

所每当我坐在卧室里,清楚地听见我爸在厨房里传过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等等“中二”之音时,我总会尴尬到脚趾抓地。

啊!太羞耻了!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尴尬的事物?!

当然,我不反对我爸搞朗诵,可是他的朗诵,真的无法感染我。

以上纯属个人偏见。

“灾难艺术”诗朗诵,中老年人精神“鸦片”?情感虚伪,难有创新

但是,现如今,打开知乎,搜索诗朗诵,你会看到:


“灾难艺术”诗朗诵,中老年人精神“鸦片”?情感虚伪,难有创新

可能在很多年轻人眼里,诗朗诵都已经变成了对情绪的祸害。

许多年轻人,从小就被灌输了那些情感空洞的、表演式的、纯粹“炫技”的“朗诵”。

以至于周围某些中老年人一开口,自己就条件反射地觉得恶心。

我就是“受害人”之一,所以我会有偏见,并不奇怪。

许多答主都在答案里直接指出了,舞台上的朗诵这个玩意儿,太假了,毫无真心可言。

“灾难艺术”诗朗诵,中老年人精神“鸦片”?情感虚伪,难有创新

鲁迅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里,记录他上私塾的生活,提了一嘴先生朗诵诗文的事:

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

“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拗过去,拗过去。


“灾难艺术”诗朗诵,中老年人精神“鸦片”?情感虚伪,难有创新

诗朗诵这种东西,好像本来就是一个文人,默读着自己心爱的诗文,读着读着大受感动,于是嘴边情不自禁流出几声哼哼。

或者对着山水有感而发,吟咏诗句,然后被记录下来,千古传唱。

它就像情侣互相对视,会控制不住嘴角一样,是一件流畅自如的事情。

可是随着朗诵这种艺术,从山水之间被移植到了殿堂之上,从个人的情感宣泄变成了展示在大众面前的娱乐手段,它就越来越形式化。

形式化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形式化时可以被抑制的。

但是几乎没有人,愿意抑制这种形式化。

“灾难艺术”诗朗诵,中老年人精神“鸦片”?情感虚伪,难有创新

它表达的感情,不管朗诵者自己能不能体会到,在别人看来,都是有目的地模拟出来的。

可这种模拟又不像表演那样,有老师手把手教你,有丰富的经验积累和传授方法帮助你逼近真实生活,让观众信以为真。

诗朗诵是一门被人轻视的艺术,没有人研究如何用语音的变化沟通灵魂,或者表达内心。

所有人都按照旧的范式、俗套的情绪表达方法,用一模一样的语调和抑扬顿挫的形式,来朗诵风格迥异的诗文。

这是典型的快餐式文化,批量生产,口味一致,毫无创新可言。

“灾难艺术”诗朗诵,中老年人精神“鸦片”?情感虚伪,难有创新

朗诵者站在舞台上,流水线般地生产出机械、灰色而麻木的语言,与此同时,观众在底下作呕。

如果这不叫灾难艺术,那什么是?

除了技术之外,没有真情实感,没有气氛控制,几乎什么都没有。

很有可能,因为毫无改变,这种站在台面上的艺术形式,最终会崩塌,被观众抛弃,变回个人嘴边的哼哼、山水之间的陶醉。

那样也不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