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和十万元及十万八千里社群与新媒体两种不同的生物


标题 | 十万+和十万元及十万八千里:社群与新媒体是两种不同的生物

作者 | 胡瀚中 媒体研究原创文章 第 016 篇

时间 | 2017-1-11

十万+和十万元及十万八千里:社群与新媒体是两种不同的生物

2017-01-11 胡瀚中 传媒头条

传媒问手|十万+和十万元及十万八千里社群与新媒体两种不同的生物

文丨胡瀚中


春节已经不远。这个时候,在职场最常发生的两件事情就是年度总结和年度计划。


对于很多传统媒体的新媒体部门来讲,总结中,出现得最多的可能是得到了某某号的某某奖,文章有多少次多少次转载十万+。


谈到年度计划的时候,就都会有营销任务,高层领导在听到你给他报了那么多喜讯之后,在给新媒体部门提供了一年、两年甚至于三年时间的默默支持之后,今年是不是有可能给部门布置一个小目标,你能不能够把你常挂在嘴边的一个或者几个十万+变成营销任务的一个或者几个十万元?比方说:50万元?


传媒问手|十万+和十万元及十万八千里社群与新媒体两种不同的生物


对于许多亿级传媒来说(哪怕现在萎缩了,也是几千万级传媒),布置一个小小的一个或者几个十万元的营销任务,可以说是九牛一毛不值一提,但是这样一个小小的目标,对于许多新媒体部门来说,却可能仍然是一个难于企及的高目标。


为什么?


一.我们先来说说那些某某号某某号发的牌牌,先来说说那些点击十万+的成绩


年底了,腾讯或者头条号等等行业大咖,可能又要给奋战在传统媒体新媒体部门的兄弟姐妹们发棒棒糖了,比方说腾讯网,会举办某某省影响力峰会,部分和他们合作的媒体,会得到某某省“2016年最具影响力媒体“的称号,当然,奖是限量的,不是说谁都能够得到这样的荣誉(这也就是梗之所在),正因为此,它也就让部分传统媒体新媒体部门的兄弟姐妹们可以对上级对兄弟部门有一个说头。


首先,这些奖是有价值的,它是一种你与强网媒之间关系水平的标志,也是你所在媒体的信息被推广程度的标志。


另外,头条号、企鹅号、其他大号是有价值的。一旦,你一家传媒的消息,被这些大号所转载,首先,会影响到这些大号所直接影响到的媒体对象,在一个窄的圈子里会有一定的反响。


然后,这些消息再作为新闻源被其他专门采集这些大号信息的网站所转载,然后,这些网站由于运营时间较长,百度对这些网站的收录会比较友好,所以,首先,这种被转载是有价值的,它能够影响到部分传媒同行,如果这些同行对这个选题,经过改编再发表,可以让选题得到再创作,这样能够扩散选题,让选题能够做得更深,传播更广。


另外,只要是有人上网,由于这个选题被众多百度新闻源网站所采集,只要有人使用百度搜索,只要你的标题所选用关键词恰当,那么,累积起来的点击率,一段时间之后,可能会是一个傲娇的数字。


所以,以前做新媒体的时候(现在,我已经转行做电商培训),亲身经历某种获奖,会很高兴。我搬了好几次家,都没有扔掉一个奖杯,但是,现在只是放在某个箱子里,每次搬家都舍不得丢,只是,年代太久了,不好意思再放在家里显眼的位置。


那一年,我被某某机构授予电视行业网站最有潜力领军人物的荣誉称号,给的可不是证书哦,是类似于体育竞赛的奖杯,沉甸甸的,好有成就感。但是,细想想,这些东西真的有用吗?有用,但是,更多的情况下,那可能只不过是你某段职业生涯的自慰工具而已。为什么?因为你所做的只是一个网络搬运工的工作,一个新闻快递的工作。


随着行业分工越来越细,有一波人,有一波被称作新媒体人的传统媒体工作人员,从原来传统媒体的记者或者编辑岗位上转岗过来,从那一天开始,他们再也不是新闻的生产者,而只是作为新闻的搬运工。


如果是报纸或者电台编辑,这种差别会很小,这些人,大多以前也就是从事文字编辑工作,没有特别大的技术含量,如果是电视人,区别就大了,这意味着你将从此离开摄像机和视频剪辑设备,从个人来讲,从此以后,拍专题片的这种活,你可能就越来越不容易接了。


从工种而言,你进入了一个准入门槛低得多的非技术工种。互联网世界,已经越来越为巨头所垄断,所以,你的工作也就越来越简单,你了不起就是用网络语言,把前面新闻工作者的稿件改写一下,传输给各个巨头,各种各样的号,各种各样的新闻源。你做的,其实只不过是使用网络传输工具的快递小哥的工作而已。


为什么?因为搜索引擎所带来的流量,是面对全网的,无差别的流量,这其中,大部分是无效的无用的。它仅仅只是数字而已。


你所得到的业绩,你所展现的数据面对的是全网。这种全网的数据,细分起来,稀释开来,有效价值往往可以忽略不计。你本来只需要用狙击步枪打死一个德军中校,但是,你却干了轰炸德雷斯顿那样恐怖的事情,你的空军用集束炸弹炸死了差不多整整一个城市的和平居民。


如果是营销型的文档,在你营销能力所及的范围之外的流量,是无效的,这些不能带来交易的来访者,可能是一个东北的吃瓜群众,也可能是上海的一个本来不关心湖北农村的“歪果仁”,在你的后台,他会带来一个点击量,但是,对于某个新闻事件,或者你想要影响的某些人某些人群,这个点击量有或者没有,关系都不大。


如果是方案型思路型文档,你的目标受众,其实只需要一个人(或者是你想要影响他们,让他们某一天可以请你去为他们策划或者讲学的有身份有地位的领导人),那就是能够给你支持的台长。如果没有这种支持,你可能会得到同行的喝采,转载甚至于是急切的想要与你交往的愿望,但是,你的工作环境,你所能调动的资源,你身边的一切都不会改变。


如果不是因为没有有效的通路与说服办法,工作文档,一封邮件的效果可能会远远高于被头条号置顶,你不得不得以在一线网媒发表的方式来表明观点,其实,背后的深远原因可能恰恰是因为没有这样的通路和有效沟通的方法,你这样做,无非是一种为了忘却的纪念(就象笔者现在正在干的事情一样)。


传统新媒体的工作套路与工作办法,如果不以社群方式加以配合,如果你没有对群中特定的,你认为必须阅读的人群进行“@”,你的工作往往是无效的。因为无差别轰炸所带来的伤亡数字,并不代表真正有效的截杀,那只是一种低效的广播,只是消耗很大的残酷的无差别的空中屠杀而已。


同时,新媒体部门所生产的是一种文化产品,作为一种文化产品,有新意、不同,是必须的必然的要求。但是,社群运营就不一样,它只是用群将已经渐渐熟悉的一群人组织在一起,每天讲的,可能都一些是没有多少新意的老生常谈。但是,一个新媒体发布,虽然有成千上万的浏览量,但却不一定能够带来有价值的销量。而一个2000人的社群,却可以维系一个小微企业茁壮的成长。


再往后,网络直播开始流行,电视媒体一定会与时俱进,会使用各种各样的网络直播工具去做扩展传播或者再传播。于是网络上,各种电视8分钟,直播5小时,点击十万+的经验就会流传,行内人,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十万+有很大一部分是直播平台刷的,并且散布在全国,真正有效有用的流量并没有多少,如果用微信上的自建平台,用小的没有刷过的平台来做的话,真实流量可能也就一千多,但是,谁会揭穿这一切呢?


这对双方来说,都是一个体面的政绩工程。这其实是入口级网媒的一个生态级的玩法而已,真实的谎言,勇敢者的游戏。心知肚明秘而不宣的公开秘密,就象严打之前的刷单一样。


这并不可怕,真正讲实效做事情的人知道,如果建立有效的关键观众社群,采用群通知的方式,让必须来看的人及其他们可以通过口口相传吸引来的人去看那个没有经过放大的小范围的网络直播,效果会大得多。但是,那些普普通通的老百姓,那些真正需要的人,没有人有能力来为新媒体部门发某个奖项授某个牌。


二.说说那些幻境与错觉


新媒体人,往往并不像电商人那样一定要以实绩来说话,所以,渐渐的,工作就会形成一种怪圈,许多时候,明知道其实,从A路径走,有效果,但是,那样费时费力,却没有人可以来有力度地肯定自己的工作成绩,从B路径走,没有什么效果,但是,可以轰轰烈烈地刷存在感,于是,大家,就大张旗鼓地走B路径,没有什么别的,大家都要搞一口饭吃。新媒体的玩法就是要玩得水响。


于是,就有了这样一群可怜的很累地工作着的人,在自己的母体媒体上班拿工资,作为成本消耗部门的员工,口里天天谈的,是某某号某某平台,比那号的员工还要推崇那些号。


因为这份工作,你会去参加各种各样的会,在种各样的会上,认识各种各样到处传道授业解惑(并以此为生)的所谓新媒体专家,认识跟你同一层级或者更上一层级的各种各样的新媒体部门的人,认识那些把握着新闻传播入口的各种各样号的员工或者领导,你还会接触到各种各样在新媒体圈子里耗着的软件开发商,你就好像是穿着水晶鞋去参加皇家派对的灰姑娘,你会忽然感觉身边都是音乐声,都是贵族,世界多么美好!


同时,在集团内部,春江水暖鸭先知,由于你关注了某些公众号,由于某些大号想通过你影响你的媒体你的上级,于是,你在传统媒体内部,会成为最早去传播某种新媒体观念的人(有没有象那些旅美教授?),你好象知道得比谁都早比谁都多,你在群里发布的某些新媒体的观念,转载的观念,时不时会被台领导点赞。各个部门的制片人主编们,为了使自己的节目能够在网络上有一个好的展现,也会来巴结你(至少会有一个好脸色给你)。你的世界如果不是玫瑰色的,至少也是牡丹色的。


你很忙,你忙着去处理各种各样的关系,你很有语言成就感,因为你每次都是要把干巴巴的新闻转译成为网络流行语言,经过一段时间,你很会取标题,并且因为你长期这样取标题,你在平时的言谈举止当中,时常会语不惊人死不休。你在大家眼里,就是一个文青,一个特别有才华的特立独行的人,厉害了,word哥!但是,兄弟,危险了,你的生存!


你如果不是真的有很好的组织运营能力,能够和你的小伙伴们通过开发或者争取其他的项目,作为一个经济实体来求得生存,你会给自己挖一个自己三年后要跳进去的坑。


天天都和贵族在一起并不意味着你也是贵族,天天报道商业大咖,并不等于你也是商场小咖。再多的专业知识,再清高的期待,只不过是拥有丫鬟命的一颗小姐心在不断地心动过速而忆。是的,因为你某种特殊的身份,当你还在那个岗位上的时候,那些商业大咖可以跟你天天称兄道弟,可以请你喝酒,但是,在他们内心里,你的实际价值,除了你背后的媒体外,你本人的价值,可能还不如他手下那个能够把ppt做得像模像样的基层员工,那个基层员工还知道有些时候该恭恭敬敬,对老板很礼貌。


而你和那些商业大咖们相处得久了,称兄道弟得久了,万一哪一天你不再在那个位置上,你觉得那些商业大咖还能够那样对待你吗?我觉得,《等风来》里那个女孩,在离开应酬之后的出行方式上处理得很得体,她知道自己是谁,知道自己就算是不好受,也只能那样去做。


在媒体的新媒体部门干活的人,很容易对外对内都摆错位置,不知道自己是谁。所以,新丁们,一定要记得蔺相如对他的第一个老板所说的话:韩王只是因为你是赵王身边的红人才会和你谈私下的交情。


搞清楚你自己本人是谁其实真的很重要!你真的有价值,还是你处在的传统媒体有价值,你向其传输文档的入口级网络机构有价值?一定要分清。否则,这个工作就像是在离深圳很近的某个地方做某某行业的女性工作者,只能干几年,有机会的话,及早收手,学一门真正有用的技术,倒贴20万把自己给嫁了,找一份能够健健康康的持续养活自己的活去干。


我说绝对了,但是,这话可能觉得是有用的。


三.别折腾,没什么用,放下大咖的梦想和价值观,学学屌丝


这个世界,总有一波人会真的扎扎实实的把一件件简单的成功累积起来,做小事情,坚持去做。用社群的方法,针对小众人群,进行精准的点滴式的有效服务,那一个或者几个十万元的年度营销计划,也就不过是一件容易达到的小目标而已。


说到幸福感,我常会和家人说,这个小区最成功的是那卖锅盔的两口子,他们做的锅盔,远近有名,肯定是有同行不知道的技巧,他们一天做两三百个锅盔,供两个孩子上了好大学,在农村修了四层楼的好房子。人家不知道小程序,不知道大牛的思考,他们只知道把自己的一点点优势,发挥好,让自己的产品比别人贵比别人好吃,守住这点小秘密,让简简单单的成功简简单单地重复。


干的是互联网的工作,应该向屌丝学习,你是新媒体员工,你的某一个初中同学,某一个宝妈,可能比你社会地位低,他们甚至还是从同学聚会中,从你口中学到某种技巧,但是,她们就把这个简简单单的技巧,重复的不疲倦的持续操作下去。所以,三年后,是她在微商行业成功,而你只能在传媒里打工,自叹命运不公。知道,并且做到,才有用,否则,想那么多事情,有意义吗?


所谓的新媒体人,最大的致命伤就是凡事求新,不屑做自己明白的事情,以为自己往来无白丁,都是全国大咖,以为自己有多么高大上,但是,其实这个工作不难,虽然说大家有可能是本科毕业有可能是硕士毕业,但是,真的稍加训练,小学六年级以上的人,也能胜任。


如果在工作中不乐于学习,不善于积累,三五年后,没有独立的策划能力,没有独立的市场运营能力,这份工作其实也就是一个初中生也能做并且能做好的工作,如果我们不清醒,不认识好自己,除了等风来,又还能干什么呢?


社群与新媒体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生物,一种带来实绩,一种带来满足。只有结合起来,才是福满多的组合。(hubei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