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所向披靡的蒙古骑兵为何突然退出了历史舞台呢?


历史上所向披靡的蒙古骑兵为何突然退出了历史舞台呢?

蒙古骑兵

中国历史上,自打蒙古强大起来,你会发现北方游牧民族中原来是匈奴和鲜卑为主的,后来被蒙古代替了。他一直是南方中原政权的头号杀手!动不动就突然南下,弄你一下子。成吉思汗不用说了,打遍亚欧大陆无敌手,谁见着蒙古骑兵不害怕?后来元朝开国皇帝忽必烈,也就是成吉思汗的孙子,要打日本,船队都组织好了,把日本吓的,就等着这屠刀什么时候下来。结果,海上两场飓风,把忽必烈的船队给摧毁了。日本人赶紧膜拜,感谢这是神风啊。所以后来他的特工队叫神风特工队,自杀式飞机叫神风敢死队。

历史上所向披靡的蒙古骑兵为何突然退出了历史舞台呢?

神风特工队

即使是大元朝被逐回漠北,咋们也知道公元1449元,瓦剌的领导人也先带领蒙古军队南下造成土木堡之变,在张家口一带击溃大明军队,掳走明英宗朱祁镇,蒙古军队的强悍可见一斑。包括后来的大清开国时候,满蒙一家亲。如果没有蒙古后盾,大清想一统中原也很难做到。平定中原后清圣祖康熙皇帝两次远赴漠北与准噶尔部干仗,差点命丧他乡。

可是你会发现,到清中期乾隆皇帝之后,突然发现蒙古兵就一蹶不振了,对中原王朝造不成一点威胁,是什么让蒙古的军队退出历史舞台呢?

主要是因为瘟疫!很多人从来没听说过吧,那这个瘟疫是怎么来的呢?他跟信仰有关。

我们知道蒙古被逐回漠北后,当时在明朝嘉靖年间,出了位了不起的人物,他统一了漠南和漠西。这个人就是俺答汗。俺答汗统一之后,他就说我们蒙古太彪悍,即使我现在上来,周围不知道多少眼睛盯着,盯着我之后哪天他们一起造反,我这大汗位置又保不住了。他就想,蒙古人是苍狼和白鹿的后代,能不能让其他部落不要像苍狼那么凶狠,像白鹿一样驯服就好了。这时候他就想到了利用宗教。于是俺答汗计划拉拢西藏的藏传佛教喇嘛。当时有个喇嘛叫索南嘉措,俺答汗给他个封号——达赖。达赖喇嘛就是从这时候开始的,然后所南嘉措把自己前两辈封为一世达赖和二世达赖。到后来1653年清顺治皇帝的时候,正式册封索南嘉措的孙子罗桑嘉措为达赖。这是中央政权的册封。班禅喇嘛也是如此,蒙古和硕特部的固始汗也是蒙古大汗封他为班禅博克多。到60多年后的1713年的康熙年间,正式册封班禅的封号。所以达赖正式封号是1653年的顺治年间,班禅正式封号是1713年的康熙年间。最开始给达赖和班禅的封号都是蒙古大汗,所以藏传佛教里有这种说法:西方三圣为阿弥陀、大势至和观世音,阿弥陀佛就是班禅,观世音就是达赖,大势至菩萨是谁呢?就是蒙古大汗呀。在俺答汗时候,就已经确立了西藏达赖喇嘛的地位,把藏传佛教引进,让更多的周围部落的人都信藏传佛教。我们知道信佛是不主张杀戮的,而且当时的达赖喇嘛称为成吉思汗转世,给了他宗教上的合法性。这使许多信仰藏传佛教的蒙古人都相信俺答汗是成吉思汗的转世,所以就不造反了。所以俺答汗的计划就实现了,他也是蒙古历史上少有的寿终正寝的大汗。后来的蒙古大汗都效仿这一套思想,都想和藏传佛教结缘之后取得宗教上的合法性,包括后来我们知道的噶尔丹。噶尔丹的父亲将小时候的噶尔丹送到西藏给五世达赖喇嘛作徒弟。后来噶尔丹回到蒙古后,利用其达赖喇嘛弟子的身份,迅速把漠西漠南蒙古给统一了。

历史上所向披靡的蒙古骑兵为何突然退出了历史舞台呢?


所以说,蒙古信仰藏传佛教有着极为突出的政治目的,信仰可以作为统治的工具愚弄百姓,令他们俯首称臣。就像欧洲的基督教,阿拉伯的伊斯兰教,都有其政治功能。包括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但凡信奉佛教的时候,往往是需要统一,需要各个地方安安稳稳的生活。 包括印度阿育王时期推广佛教,阿育王是想千秋万代,大伙都别造反。

因为佛教不提倡杀戮,也不造反,他修来世。比如说这辈子受苦我认了,我为来世攒的,而不是这辈子我就造反。那么大凡历史上反对佛教的朝代,都是领导者野心勃勃,想要开始对外战争的时期,所以他就不允许佛教这种我也不交税、和尚不当兵、不崇尚杀戮的思想。中国历史上总共4次灭佛运动,被称为“三武一宗”。第一次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灭佛,第二次是北周武帝宇文邕,第三次是唐代唐武宗李炎,第四次则是后周周世宗柴荣。他们为了攻城略地,自然不允许佛教思想的阻碍。

那么蒙古统治者想要稳定,就要跟佛教联盟获得宗教合法性,这时候又得用到佛教了。 但是这一信仰对蒙古军队产生了非常消极的作用:你会发现康熙两次亲征噶尔丹时候,那很不好打,蒙古兵很强大。到后来经过雍正到了乾隆,你会发现乾隆御驾亲征时蒙古兵已经不堪一击了。也就是说短短100年间,蒙古兵怎么就废柴成这样了呢?


历史上所向披靡的蒙古骑兵为何突然退出了历史舞台呢?

乾隆皇帝

乾隆皇帝说过一座庙顶10万兵,就是说一座庙比10万兵马都强,可见佛家或者说信仰对人的影响之大!

但是,藏传佛教在蒙古大量推广带来了几个极为严重的后果!

首先,藏传佛教是不是得建喇嘛庙。蒙古人原来没有固定的地方,逐水草而居,哪儿水草丰美我就上哪去,他不是固定的。而且蒙古原来信仰萨满教拜物教,反正我宰羊宰牛跳个大神就完了,没有固定的祭祀场地。这下子一信藏传佛教,都得开始修喇嘛庙。修喇嘛庙之后,花了钱了就舍不得,总想今天添个窗,明天添个门,铺个金砖啥的。蒙古就把大量的钱花在了这些地方上。

其次,一有这喇嘛庙他惦记,比方蒙古人出去打仗去,他总琢磨我这庙里别来小偷,不愿意走远。蒙古人的财务从哪儿来呢?养牛养羊就是混口饭吃的,真正挣钱富起来是靠抢劫,蒙古骑兵到处打仗去。结果围绕喇嘛庙转,你出去抢劫的半径就缩短了,渐渐就没剩多少钱了。

第三个就是因为大家围绕喇嘛教转,一来了聊聊天什么的,越来越不愿意走,围绕喇嘛庙大家生活在周围,使他放牧的草场严重退化。还有由于大伙都围绕喇嘛教转,无暇顾及草场,导致草场严重退化。当喇嘛人多了,男的本来不当喇嘛,可能就是去当兵的,一下子军队的兵源差了。大家都信佛,提倡不杀戮,大家也不愿意当兵,不愿再杀人了。所以蒙古兵的战斗力一下子就降低了。


历史上所向披靡的蒙古骑兵为何突然退出了历史舞台呢?

欧洲黑死病


然而,更严重的是瘟疫。原来蒙古兵是不怕瘟疫的,连黑死病都没有影响他们,当时欧洲尸横遍野,蒙古已经打到欧洲,而他们却没事。为什么呢?因为蒙古人是分部落而居,部落间相隔较远,杜绝了传染病的发生。可是围着喇嘛庙就不行了,喇嘛庙附近有集市,有事没事就到喇嘛庙里拜拜,你要有病,得了传染病更愿意来拜见,祈求佛祖治愈。结果这里形成了集镇,一旦有人得了传染病,谁也跑不了大伙都得到这来。所以后来蒙古军队里,大量的士兵染上天花伤寒,死了好多人。等乾隆皇帝来打漠西和漠北蒙古甚至新疆时,能轻而易举拿下并灭掉了准噶尔部,这可是连当年康熙皇帝都难以企及的啊。准噶尔部40%都死到天花上,剩下的人有些跑到了俄罗斯,有的人被乾隆杀掉了,还有的不见踪影了。所以造成新疆的北部长期千里无人烟,因为北疆地区是由蒙古人统治的,以藏传佛教为主的地区。

到后来这儿没人了,伊斯兰教乘虚而入,现在新疆的问题往往和这有关。我们现在为什么说乾隆皇帝丰功伟绩,因为在乾隆统治时期中国的疆域是最大的。很多人都认为忽必烈的元朝大,但是你仔细看元朝地图会发现没有新疆这一块,新疆现在占中国1/6的领土面积——160万平方公里。瘟疫直接造成了蒙古军队战斗力的锐减,所以从清中期之后,蒙古军队退出来历史舞台,和瘟疫有直接关系。所以我们现在讲很多改变历史的伟大时刻,往往都有瘟疫的神助攻。但是你歌颂秦皇汉武,只要一说到瘟疫,好像这英雄人物就不行了,这不利于政治宣传。所以你看很多史书上基本就不提这个,把这一段给忽悠掉了。在我看来,这也是一种瞒报,反正咋们得正本清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