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曹家将故事:李华龙救表弟,所向披靡,曹克让遇义兄,八杰闹东京

一年三百六十五,老乐闲聊说今古,今天跟大家聊聊《曹家将》这部历史演义小说的故事,看名字大家就能想到,这是一部跟杨家将、呼家将差不多的,以某一个武将家族为核心主角的评书小说。但是相比起民间所谓的,金呼家银杨家,同处北宋时代的曹家将,影响力似乎一般,但从历史的角度上讲,曹家才是北宋开国的头号将门,曹彬是赵匡胤手下功劳最大,也最为倚重的名将。简单举个例子就能对比出曹家和呼杨两家的差距,平南唐时,曹彬是统帅,潘美,也就是小说中的著名反派潘仁美是曹彬的副手,而在历史上,杨家老令公杨业,也只是潘美的手下将领,可见曹彬比起杨业,在历史上的地位差距之大。而且曹彬的后人在北宋要比呼杨等家族后代的名气也更大,曹彬的孙女是宋仁宗的皇后,因为这层关系,曹皇后的兄弟,才叫曹国舅,没错,就是在民间非常有名的八仙之一。可见,历史上真实的曹家,是杨家或呼延家不能比的。

故事:曹家将故事:李华龙救表弟,所向披靡,曹克让遇义兄,八杰闹东京

因此,《曹家将》这部书,虽然不如《杨家将》或者《呼家将》出名,但如果听北宋名将的评书小说,少了曹家人,总感觉不完美。当然,有一点是不能否认的,曹家将在评书中的人和事绝大多数也都是虚构出来的,即使主角曹克让,虽然在北宋确有其人,但也没有证据能证明,他跟曹彬有什么关系。但是在书中,曹克让就成为了曹彬的后代,而且还是相当出色的猛将,简单地总结,就是隋唐小说中的李元霸和薛仁贵,联手都没有曹克让一个人力气大,看见《曹家将》与历史没什么关系。咱们也没必要为此较真,老乐只是想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书中的英雄故事,因为曹克让能耐虽大,但也想所有小说的主角一样,命不好,被人陷害后,落得个被开刀问斩的下场。只有这样,才能引出更多的英雄搭救他,展开精彩的故事。头一个营救曹克让的,就是他的表哥李华龙,也是小说中名列前茅的高手,他二话不说,直接冲上法场,救下了表弟,哥俩联手冲出包围圈。

故事:曹家将故事:李华龙救表弟,所向披靡,曹克让遇义兄,八杰闹东京

然而,如果只有这两个人的话,面对着北宋国都,东京汴梁城中成千上万的御林军,以及数不清的战将,再有本事也是双拳难敌四手,而且曹克让被绑在法场上,自然没有马匹兵刃。所以,帮着他们送马送枪的人,是曹家最忠诚的仆人,曹义。看这个名字,就能猜出曹义的地位和人品,身为曹府家人,曹义纵然不是什么名将,但也会两下子,抡着一杆铁门栓,在这种关键时刻,自然是个难得的帮手。另外,曹克让还有四位盟兄弟,分别叫朱龙、马虎、张云、李雾,一看名字就是典型的主角身边的高级“路人甲”,但拿出来,这四位没什么本事,但是跟在曹克让身后,经说书人一介绍,听着就是有牌面。这样算起来,一共是七位豪杰,一起在东京汴梁城对抗官军。问题是,这些当中,除了曹克让和李华龙这哥俩所向披靡之外,另外五位怎么也摆脱不了“添头”的身份,因此,按照小说的逻辑,还要给他们再找出一条好汉,这样才能让群雄有惊无险地闯出东京城。

故事:曹家将故事:李华龙救表弟,所向披靡,曹克让遇义兄,八杰闹东京

这个人就是铁棍将苏义,但是苏义登场时不仅不是帮助曹克让的,反而要擒拿大英雄立功请赏。因为这个苏义当时在兵部司马王平家里做教师,王平为了擒杀曹克让,才让自己最倚重的王牌打手上场,可是,苏义跟曹克让见面后愣住了。原来,他们二人是结拜兄弟,只不过当时曹克让化名为李忠孝,所以苏义只知道李忠孝,没听过曹克让,如果王平让他擒杀李忠孝,苏义绝对不会答应。因为这个“李忠孝”对苏义有救命之恩,那是当年他们在一个客栈中偶遇,因为苏义病倒在客店里,盘缠花光,被店小二撵走了,身子虚弱的苏义在大街上差点没命,赶巧遇上了“李忠孝”,李忠孝对这个陌生人施以援手,给他请大夫看病,找地方养身体,这才让苏义死中得活。打那以后,苏义跟李忠孝义结金兰,哥俩感情是真的,但曹克让并没有将自己的真名告诉义兄,曹克让还是怕自己的钦犯身份,给苏义带来麻烦。

故事:曹家将故事:李华龙救表弟,所向披靡,曹克让遇义兄,八杰闹东京

再到后来,苏义为了谋生,成为了兵部司马府上的私人武教师,曹克让则变成了北宋朝廷开刀问斩的死囚。不知道曹克让就是李忠孝的苏义,当然要拼尽全力回报王平的知遇之恩。可是兄弟见面,误会解开后,憨直勇猛的苏义只知道一点,不管自己这个兄弟叫什么,都是好汉,对自己的恩情更是远胜兵部司马万倍,跟曹克让为敌,一定不是好人,所以苏义毫不犹豫地反戈一击,直接一棍砸死了没弄明白怎么回事的王平,这样一来,北宋的官兵彻底乱了。有了曹克让、李华龙和苏义这三大猛将开路,再有朱龙、马虎、张云、李雾以及曹义断后,八位豪杰将东京城闹了一个天翻地覆,有惊无险地杀出重围,开启了一段波澜壮阔的精彩故事。

故事:曹家将故事:李华龙救表弟,所向披靡,曹克让遇义兄,八杰闹东京

以上就是李华龙救表弟,所向披靡,曹克让遇义兄,八杰闹东京的大致内容。看过老乐流水账一样的讲述后,可能很多朋友会觉得故事精彩程度一般,的确,就像老乐在开篇时提到的一样,《曹家将》这部书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远远不如《杨家将》或者《呼家将》,即使发展到后来,涌现出了更多的英雄好汉,比如李华龙的弟弟,三碰锤李虎这样傻英雄,依旧摆脱不了传统评书的一些俗套,简单地说,常听书的人,听过这些故事后,可能未必觉得有什么新鲜感。但有在老乐个人看来,有一点是需要各位评书爱好者留意的,这套书的整体节奏和武将单挑等方面,要比《杨家将》更简洁明快,英雄豪杰的特点更鲜明些,如果您喜欢《杨家将》的话,《曹家将》也值得在茶余饭后听听消遣,一试便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