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瀋陽皇家御路——永寧橋

近年,因施工搬遷需要在東陵區大窪村先後發現了七筒關於修建永寧橋的石碑。這七筒石碑的發現,有力地證明了永安橋、永濟橋和永寧橋,作為皇家御路上橋樑的重要意義,是清帝東巡必經之橋。而且七筒石碑,記錄了大窪人民從雍正四年至民國十六年,七次重修的詳盡歷史,填補了地方史中的空白。七筒石碑的相繼發現,對研究大窪歷史,研究盛京御道的價值都大有益處。從碑文看至少傳遞如下四條有價值的信息:一是永寧橋早在雍正四年已初具規模;二是永寧橋清初即為皇家御道,連接南北,縱貫東西,有重要的地理價值;三是永寧橋所在的大窪村有大窪廟和娘娘廟,碑文中對兩座廟宇的形式有詳細介紹;四是大窪村有名人奉天財政廳長、吉林省長王樹翰的舊居,即王家大院,且王樹翰及家族人參與修橋,並記錄於碑文。

永寧橋

永寧橋始建於雍正四年,為皇家御路,是清帝東巡從瀋陽到長白山祭祖必經之路。始建之初,該橋為三孔石拱橋,中間一個大孔,兩側兩個小孔。橋寬約8米,長約16米,用南方的青石建成,修建方法頗像趙州橋。1956年,該橋被拆除,拆下的青石大都被用作村中新修路旁的里程碑,或是瀋陽站向北鐵路沿線的里程碑。青石橋被拆後,又興建了木質橋,並改橋名為大窪橋。大窪橋後又幾經變遷,還曾改建為水泥橋。該橋現已被重新翻建,橋面與沈鐵路融為一體,並恢復原名永寧橋。此路為瀋陽至哈爾濱、吉林的必經之路,順沈鐵路向北最遠可延至終點———金代的蒲榆路。

七筒石碑鑑興衰

據村裡的老人講,石碑原本立在永寧橋西側呈一字排開,1953年興建大窪小學時,將石碑當做了地基。待大窪小學重建時,在地下沉睡多年的石碑才再次見天日,但並未被當作清代文物保存,而是埋在小學校旁的大溝中,一睡又是好多年。七筒碑為記錄清代永寧橋修建情況的功德碑。由此斷定,永寧橋最早可追溯到雍正年間。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年間和民國時都曾有過較大的變動。下文一一講述。

第一筒碑:重修大窪永寧橋碑記

形制:青石質,碑首高49,寬59,厚19。豎式,首身連體,刻畫雲紋,額題陰刻楷書“萬古常存”。手陰刻楷書畫雲紋,額題陰刻楷書“百世流芳”。

碑文節選:盛京瀋陽之北二十里許,其名曰大窪。北通寧古,南抵遼陽。有一小河,甚是難渡。昔悉架木橋,每歲更換,建造甚口。河水氾濫,波濤沖塌兩岸傾頹,橫流激石以致橋樑椿梓,盡屬汪洋。車馬難登,商賈興嗟。請諸公各捐資芥磚石。較之往昔,虹霓高架煥亦。

會首劉漢傑、朱天爵、董存禮、陳自貴、白應鳳、潘幸榮、劉漢秀

大清雍正四年歲次丙午立

第二筒碑:重修大窪永寧橋碑記

形制:青石質,碑身高115,寬59,厚15.5。豎式,碑陰碑陽刻畫纏枝蓮紋。

碑文節選:志書所載,有一小河,甚是險隘。敝屯老少於雍正丙午年糾合善信,垂建石橋,士農工商,其利不意。馮夷恣虐,橋樑傾頹,徒步者望斯而嘆,乘輿者望斯南矣。目不忍鳩工,為苞桑之固。既築且登復期巍峨之成。工程告竣,觀斯橋也,巍然可嘆,煥然耀目,較之往昔,稍作偉哉。會首張口口、趙耀、劉起、孫國棟

飛龍乾隆二十三季榴月上浣

第三筒碑:重修大窪廟宇永寧橋碑記

形制:砂岩質,碑首高58,寬66.5,厚20。碑身高112,寬61,厚16。豎式,首身分裂。首陽刻畫雲紋,額題陰刻楷書“萬古流芳”。碑陽碑陰刻畫纏枝蓮紋。

碑文大意:盛京城北大窪,鑲白旗界二十里之遙,北通寧古,南抵遼海,往來通衢,有石橋一座,古廟三間,山門一間,崩塌損壞。餘等目不忍觀,眾人糾合,重修大殿三間,山門口間,石橋一座,建造東西倆廊房六間,住房兩間,鐘樓一座。除舊更新,滿堂佛像,口盡金身。工程告竣,巍然可觀,煥然耀目,較之往昔不啻天淵也。今日之盛事,士農工商,同登牌匾,可傳於後世。聊為俚言以志之。

會末:福祿、劉仁、韓文禮、張文起、何發、白世祥、郭起祥、郝起敬、王敏、劉成禮、王林、王寬、王錫、白世吉、吳起齡、劉發祥、趙富、李宏有、李成信、楊佑、張安、馬良、藏致遠、張惠

大清嘉慶十六年歲次辛未 主持道雍 石匠裴敬寬、高升拜撰

第四筒碑:重修大窪廟宇永寧橋碑記

形制:砂岩質,碑首高55,寬67.5,厚22.5。碑身高91,寬63.5,厚22.5。豎式,首身連體,首陽刻畫二龍戲珠紋,額題陰刻楷書“千載不朽”。邊框刻畫萬字紋。首陰刻楷書畫鳳紋,額題陽文楷書“萬古長存”。邊框刻畫纏枝蓮紋。

碑文大意:原有石橋一座,自修累年,被水波濤沖塌。舉前人之肇造盡成虛幻,餘口唸力,請諸公若無美助。功程自癸未告竣,巍然可觀,煥然耀目,往來者而想前人志。創造開後世之繼,述厥功亦甚偉哉。此皆諸公之資助,勸成盛事餘等公議,願設立一碑,可傳於後世,以表其名,特為志之。

大清道光五年歲次乙酉孟夏月既望之日

會首:郭義、晉泰號、世興店、白秀、張文起、王得貴、吳有春

第五筒碑:重修娘娘廟永寧橋碑記

形制:紅豆石,碑身高51.5,寬70,厚21。豎式,首身連體,首陽刻畫二龍戲珠紋,額題雙線陰刻“流芳萬古”,邊框豎線紋。首陰刻畫雲紋,額題陰刻楷書“千古不朽”,邊框亦同。

碑文全文:堰圍平鋪,虹腰遠渡,九月成槓,十月成梁。神仙遺蹟,古人流風,憶昔神師,魯班趙州。創始想其,狀元蔡氏,洛陽承修,虔修廟宇,建設橋樑,陰薦攸關,德行斯厚。茲盛京城北二十里許地名大窪,舊有娘娘廟一所,永寧橋一座。夫大窪乃要路也,官弁差徭,農工賈往來軍馬,莫不賴此橋,以渡深津。通數百餘里,北抵十餘州。城倉谷軍餉糜,賴此橋以疏通,是以橋名永寧由來矣。設百年重修數次,原夫道光丁酉,前人舉念,嘗願捐資橋、廟,煥然一新,迄今二十餘載。風雨摧殘,波浪衝激,橋廟復又傾頽,人不堪瞻民病涉苦,目觸心傷,朝憂夕慮。客年約眾,舉走重修,無何工程浩大,構造難成,殷懇貴官、善士,請損資斧助,庇功德蒙,眾善助謹,被工料敬理磚石等。經營朝夕,不殫勞苦,神功庇護,風雨未得阻滯,工人攻之不日成之。雖然工等操持,實乃眾善福力,今已工程告竣,敢不勒碑刻,銘以彰勝事,於千古雲耳。

會末 陳 功 郭朝佐 郭 桂 齊 祥

王國玉 郭朝聘 郭 楨 白 清

郭朝俊 張連科 郭朝英 耿得祿

陳 忠 劉萬海 郭 棟 趙 俊 等敬助

仙友榮壽林氏撰文敬書

大清同治二年歲次癸亥榴月上澣 榖旦

第六筒碑:

形制:青石質,碑首高59,寬61,厚24。碑身高83,寬57,厚24。豎式,首身連體,方首抹角,首陽刻畫二龍戲珠紋,額題陰刻篆書“永垂不朽”,邊框刻二龍戲珠紋。

碑文大意:年多頹壞,泥淤水漲,一片沮洳,以致過客停驂,行人裹足,每當春夏,泥淖難行,動至陷斃車輛。該屯方長王振芳等目擊心傷。會首甘君益堂,劉君浚泉,由商局發疑夠料。詢鄉老始知,此河之神附祀於橋北元君祠內然已。殿宇傾頹,城垣潦倒,若修橋而不修,祠既無以妥神靈觀瞻。於是以橋工餘料,立將祠宇修整。自癸卯三月十六日開工至次年四月工竣。幸諸君勸募甚力,而官紳商庶亦捐助維殷,始克濟事。然維修補齊整,若管理無人亦難管理。官修自應定章立案,以免滋弊,茲當樹碑。(修成後)行旅免跋涉之勞,居民無陷溺之苦。且橋林茂盛,可庇行人,祠宇輝煌永延。一方之氣運宏開。萬古之芳,留不朽雲耳。

大清光緒三十四年四月立

第七筒碑:重修大窪廟永寧橋碑記

形制:青石質,碑首高65,寬61,厚25。碑身高90,寬57,厚24。豎式,首身連體,首陽刻畫二龍戲珠紋,額題陰刻楷書“百世流芳”,碑陽邊框刻畫纏枝蓮紋。

碑文全文:距省城北二十里,位在兩陵間亦各距十五里,強有村曰大窪。長嶺逶迤而來,至此都伏焉,窪名昭其眾也。村有橋、有廟。橋建於有清之初,盛京通志載之名曰大窪橋,蓋敕修也。廟之修,年歲不可考,約下在橋之前。橋圯重修者,蓋六次考其碑知之。村之居近百家,無大富戶甚貧其人。皆數世居於斯,以耕、以讀、以長其子孫,勤儉樸實,有巾古之風焉。民國十四年,時廟俱就毀村之,父老憂之,謀所以重建之者口。沫足胝經,歲款始集,鳩工歷材,數閱月工矣。橋工堅實,納水而順其流廑者,徒者如履,康莊焉。廟亦整飭,村之子弟,得集學於斯村之。村得議事於斯,不惟神之所安,亦人之所安也。世方多故,語破壞則和者多語,建設則應者。乃村之父老,尚能束群力,集眾資以成,此不易成之舉。其人概足多矣,深望後之有居斯村,利於家忠於國,和於人敬於神長,保此淳樸之風,於不敝又。須念前事之不易,使此廟、此橋與村水傳於世,豈非盛事也哉。

經理監修 王 修 王振芳 石秀泉 關錫恆

白廣明 陳 環 白慶山 閆泉銘

會末人等 王樹棠 齊庭柏 趙振聲 康永吉

王樹屏 高際雲 陳啟先 趙 臣

吉林省長 王樹翰 撰

初學校長 劉東漢 敬

工 人 劉進

中華民國十六年丁卯嘉月清明吉日

“王家大院”的主人王樹翰

大窪村東面的小東溝屯雖然不大,但也是一個有上百年曆史的的村落,在村裡的路南有一個院落,當地上了年紀的老人管它叫“王家大院”。這座“王家大院”是一座典型的東北式的四合院,該院落坐北朝南,王氏家族自清代嘉慶末年開始世居於此,到了民國年間,王樹翰出任奉天財政廳長、吉林省代省長、東北邊防司令部秘書廳廳長等職,先後在奉天城的大南街和商埠地購買和建造了官邸,九一八後,王樹翰留居天津,並於1955年病逝於天津寓所。在此期間王氏族人多數已經從大窪村外遷各地。

解放初搞土改時王家大院的房屋被分給了幾戶農民居住,從1962年起,因年久失修,老屋先後被農戶翻建、改建,現在能看見兩座使用原來的建築材料改建的房子,一座是原來的門房改建的,一座是院裡正房改建的,在村裡的路旁偶爾還能看見一些原來的拴馬樁和石構件等,另外在村子的南北都曾有一些老墳,有叫吳老爺墳、王家墳等等,這些都證明了這座小山村人文歷史的厚重。

為便於讀者瞭解王樹翰及王氏家族的歷史,特將王氏後人所寫族譜記節選登於後:

窪村王樹翰族譜記(節選)

窪村王氏祖為餘先祖。嘉慶末,曾祖擔之,流徙遼東熊嶽。居無何,曾祖歿,先祖煢然。遷次盛京負郭窪村,躬耕業店,誠善立業,子孫繁衍,迄今後裔四百逾矣。居東萊西疆,南粵北滿與國外者皆有之。滯窪村者幾希。

初吾族祖塋於窪村東隅,東溝南里許,早逝先輩多瘞此,餘總角時,偶至之。白山餘脈,長嶺連亙,迤邐至此而止焉。蒼松蓊翠,野草芊蔚,荒榛齊膺,長蒿蔽徑,摩娑乃入。鴟鴞嘎然驚飛,欻然一悚。東坡墟莽中有數塚,依稀可辨,不知誰何?先君告餘曰:爾大伯、三伯、二哥也。‘文革’上令元日刨祖墳,村人忔然而動,墓遂皆平。堂兄樹屏櫬柏質,厚未朽。為隊做凳幾之屬,竟有為面板者。一村老瞲然駭異曰;“造孽!誰之?”喋者謔曰:“二老爺獻陽宅再獻陰宅,‘文革’立新功耶。恐亦最後奉獻耳”。丁亥春,餘為祖刻碑,赴團山過之,舊塋依在,蒼松屢刈猶存。只是墳垗萬接,野埰滿丘也。

吾族新塋移至窪村北山,地呈兩山夾一崗之勢,人稱吉垗。省長出資,植松數千,建房三楹。綦貧者居焉,有宅地可耕,免租。稍司塋地可爾。村初闖關東者多由是起家。墓稍大,周磚砌,拱形。墓前有碑,磉方可祀。先祖、二伯、先君、大堂兄葬於崗之陽。幾十年後老樹參天,穠鬱蔥蔥,野花馨豔,珍菇滿山,儼然村之一景耳。後逢兵亂,松斫碑亡,過眼成墟,回首是夢也。今多墾為田。‘文革’之歲,墓遭夷毀,因墓牆堅,棺尚存焉。年逢清明,墳漸填起。堂兄樹人、伯侄錫鴻等葬於北坡。近,梓里擠葬者漸多矣。窪村與祖塋今用谷歌樂世均可見焉。

省長者,堂兄樹翰也,號維宙。人稱沈北第一高草。少聰穎善學,才思敏捷,識見過人。清光緒末廢科舉,考入吏部學治館。出館踏入仕途,奉天巡撫趙爾巽薦其為濱江道尹未赴任。旋被張作霖邀為幕僚。仕至吉林省長,張學良秘書長。當屬為族貢獻、為祖爭光之最者,爾輩楷模。西曆一九五五年故,葬於東北義園(西靜園)忠四十一列十位,其同僚故知張作相也瘞於此。餘丁亥過之,無視桃園墓垗,但窺亂蒨荒墟滿園耳。

冢兄樹銘,號冷庵,吾族二秀之一。少入私熟,再入奉天學堂,卒業後仍砥志苦學。碑、傳文深得省長賞識。性內向,敏於事而慎於言。曾歷職北滿官銀號,本溪煤鐵公司,終任三河知縣。三十七歲歿於官廨。葬於東北義園忠列。九十年代餘初瞻冢兄墓,墓碑、雕欄糜焉。塸體坍塌,棺櫬外露矣,不禁愴然。丁亥再謁,祗一骨匣耳。餘增花籃,貼一箋雲:“爾乃先君得意郎,十年勵斆離瀋陽。三河縣任匆匆去,亂世孤魂鎖窨堂。”世浪沉浮,人寰滄桑,蓋如斯夫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