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为人知的沈阳皇家御路——永宁桥

近年,因施工搬迁需要在东陵区大洼村先后发现了七筒关于修建永宁桥的石碑。这七筒石碑的发现,有力地证明了永安桥、永济桥和永宁桥,作为皇家御路上桥梁的重要意义,是清帝东巡必经之桥。而且七筒石碑,记录了大洼人民从雍正四年至民国十六年,七次重修的详尽历史,填补了地方史中的空白。七筒石碑的相继发现,对研究大洼历史,研究盛京御道的价值都大有益处。从碑文看至少传递如下四条有价值的信息:一是永宁桥早在雍正四年已初具规模;二是永宁桥清初即为皇家御道,连接南北,纵贯东西,有重要的地理价值;三是永宁桥所在的大洼村有大洼庙和娘娘庙,碑文中对两座庙宇的形式有详细介绍;四是大洼村有名人奉天财政厅长、吉林省长王树翰的旧居,即王家大院,且王树翰及家族人参与修桥,并记录于碑文。

永宁桥

永宁桥始建于雍正四年,为皇家御路,是清帝东巡从沈阳到长白山祭祖必经之路。始建之初,该桥为三孔石拱桥,中间一个大孔,两侧两个小孔。桥宽约8米,长约16米,用南方的青石建成,修建方法颇像赵州桥。1956年,该桥被拆除,拆下的青石大都被用作村中新修路旁的里程碑,或是沈阳站向北铁路沿线的里程碑。青石桥被拆后,又兴建了木质桥,并改桥名为大洼桥。大洼桥后又几经变迁,还曾改建为水泥桥。该桥现已被重新翻建,桥面与沈铁路融为一体,并恢复原名永宁桥。此路为沈阳至哈尔滨、吉林的必经之路,顺沈铁路向北最远可延至终点———金代的蒲榆路。

七筒石碑鉴兴衰

据村里的老人讲,石碑原本立在永宁桥西侧呈一字排开,1953年兴建大洼小学时,将石碑当做了地基。待大洼小学重建时,在地下沉睡多年的石碑才再次见天日,但并未被当作清代文物保存,而是埋在小学校旁的大沟中,一睡又是好多年。七筒碑为记录清代永宁桥修建情况的功德碑。由此断定,永宁桥最早可追溯到雍正年间。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年间和民国时都曾有过较大的变动。下文一一讲述。

第一筒碑:重修大洼永宁桥碑记

形制:青石质,碑首高49,宽59,厚19。竖式,首身连体,刻画云纹,额题阴刻楷书“万古常存”。手阴刻楷书画云纹,额题阴刻楷书“百世流芳”。

碑文节选:盛京沈阳之北二十里许,其名曰大洼。北通宁古,南抵辽阳。有一小河,甚是难渡。昔悉架木桥,每岁更换,建造甚口。河水泛滥,波涛冲塌两岸倾颓,横流激石以致桥梁椿梓,尽属汪洋。车马难登,商贾兴嗟。请诸公各捐资芥砖石。较之往昔,虹霓高架焕亦。

会首刘汉傑、朱天爵、董存礼、陈自贵、白应凤、潘幸荣、刘汉秀

大清雍正四年岁次丙午立

第二筒碑:重修大洼永宁桥碑记

形制:青石质,碑身高115,宽59,厚15.5。竖式,碑阴碑阳刻画缠枝莲纹。

碑文节选:志书所载,有一小河,甚是险隘。敝屯老少于雍正丙午年纠合善信,垂建石桥,士农工商,其利不意。冯夷恣虐,桥梁倾颓,徒步者望斯而叹,乘舆者望斯南矣。目不忍鸠工,为苞桑之固。既筑且登复期巍峨之成。工程告竣,观斯桥也,巍然可叹,焕然耀目,较之往昔,稍作伟哉。会首张口口、赵耀、刘起、孙国栋

飞龙乾隆二十三季榴月上浣

第三筒碑:重修大洼庙宇永宁桥碑记

形制:砂岩质,碑首高58,宽66.5,厚20。碑身高112,宽61,厚16。竖式,首身分裂。首阳刻画云纹,额题阴刻楷书“万古流芳”。碑阳碑阴刻画缠枝莲纹。

碑文大意:盛京城北大洼,镶白旗界二十里之遥,北通宁古,南抵辽海,往来通衢,有石桥一座,古庙三间,山门一间,崩塌损坏。余等目不忍观,众人纠合,重修大殿三间,山门口间,石桥一座,建造东西俩廊房六间,住房两间,钟楼一座。除旧更新,满堂佛像,口尽金身。工程告竣,巍然可观,焕然耀目,较之往昔不啻天渊也。今日之盛事,士农工商,同登牌匾,可传于后世。聊为俚言以志之。

会末:福禄、刘仁、韩文礼、张文起、何发、白世祥、郭起祥、郝起敬、王敏、刘成礼、王林、王宽、王锡、白世吉、吴起龄、刘发祥、赵富、李宏有、李成信、杨佑、张安、马良、藏致远、张惠

大清嘉庆十六年岁次辛未 主持道雍 石匠裴敬宽、高升拜撰

第四筒碑:重修大洼庙宇永宁桥碑记

形制:砂岩质,碑首高55,宽67.5,厚22.5。碑身高91,宽63.5,厚22.5。竖式,首身连体,首阳刻画二龙戏珠纹,额题阴刻楷书“千载不朽”。边框刻画万字纹。首阴刻楷书画凤纹,额题阳文楷书“万古长存”。边框刻画缠枝莲纹。

碑文大意:原有石桥一座,自修累年,被水波涛冲塌。举前人之肇造尽成虚幻,余口念力,请诸公若无美助。功程自癸未告竣,巍然可观,焕然耀目,往来者而想前人志。创造开后世之继,述厥功亦甚伟哉。此皆诸公之资助,劝成盛事余等公议,愿设立一碑,可传于后世,以表其名,特为志之。

大清道光五年岁次乙酉孟夏月既望之日

会首:郭义、晋泰号、世兴店、白秀、张文起、王得贵、吴有春

第五筒碑:重修娘娘庙永宁桥碑记

形制:红豆石,碑身高51.5,宽70,厚21。竖式,首身连体,首阳刻画二龙戏珠纹,额题双线阴刻“流芳万古”,边框竖线纹。首阴刻画云纹,额题阴刻楷书“千古不朽”,边框亦同。

碑文全文:堰围平铺,虹腰远渡,九月成杠,十月成梁。神仙遗迹,古人流风,忆昔神师,鲁班赵州。创始想其,状元蔡氏,洛阳承修,虔修庙宇,建设桥梁,阴薦攸关,德行斯厚。兹盛京城北二十里许地名大洼,旧有娘娘庙一所,永宁桥一座。夫大洼乃要路也,官弁差徭,农工贾往来军马,莫不赖此桥,以渡深津。通数百余里,北抵十余州。城仓谷军饷糜,赖此桥以疏通,是以桥名永宁由来矣。设百年重修数次,原夫道光丁酉,前人举念,尝愿捐资桥、庙,焕然一新,迄今二十余载。风雨摧残,波浪冲激,桥庙复又倾頽,人不堪瞻民病涉苦,目触心伤,朝忧夕虑。客年约众,举走重修,无何工程浩大,构造难成,殷恳贵官、善士,请损资斧助,庇功德蒙,众善助谨,被工料敬理砖石等。经营朝夕,不殚劳苦,神功庇护,风雨未得阻滞,工人攻之不日成之。虽然工等操持,实乃众善福力,今已工程告竣,敢不勒碑刻,铭以彰胜事,于千古云耳。

会末 陈 功 郭朝佐 郭 桂 齐 祥

王国玉 郭朝聘 郭 桢 白 清

郭朝俊 张连科 郭朝英 耿得禄

陈 忠 刘万海 郭 栋 赵 俊 等敬助

仙友荣寿林氏撰文敬书

大清同治二年岁次癸亥榴月上澣 榖旦

第六筒碑:

形制:青石质,碑首高59,宽61,厚24。碑身高83,宽57,厚24。竖式,首身连体,方首抹角,首阳刻画二龙戏珠纹,额题阴刻篆书“永垂不朽”,边框刻二龙戏珠纹。

碑文大意:年多颓坏,泥淤水涨,一片沮洳,以致过客停骖,行人裹足,每当春夏,泥淖难行,动至陷毙车辆。该屯方长王振芳等目击心伤。会首甘君益堂,刘君浚泉,由商局发疑够料。询乡老始知,此河之神附祀于桥北元君祠内然已。殿宇倾颓,城垣潦倒,若修桥而不修,祠既无以妥神灵观瞻。于是以桥工余料,立将祠宇修整。自癸卯三月十六日开工至次年四月工竣。幸诸君劝募甚力,而官绅商庶亦捐助维殷,始克济事。然维修补齐整,若管理无人亦难管理。官修自应定章立案,以免滋弊,兹当树碑。(修成后)行旅免跋涉之劳,居民无陷溺之苦。且桥林茂盛,可庇行人,祠宇辉煌永延。一方之气运宏开。万古之芳,留不朽云耳。

大清光绪三十四年四月立

第七筒碑:重修大洼庙永宁桥碑记

形制:青石质,碑首高65,宽61,厚25。碑身高90,宽57,厚24。竖式,首身连体,首阳刻画二龙戏珠纹,额题阴刻楷书“百世流芳”,碑阳边框刻画缠枝莲纹。

碑文全文:距省城北二十里,位在两陵间亦各距十五里,强有村曰大洼。长岭逶迤而来,至此都伏焉,洼名昭其众也。村有桥、有庙。桥建于有清之初,盛京通志载之名曰大洼桥,盖敕修也。庙之修,年岁不可考,约下在桥之前。桥圯重修者,盖六次考其碑知之。村之居近百家,无大富户甚贫其人。皆数世居于斯,以耕、以读、以长其子孙,勤俭朴实,有巾古之风焉。民国十四年,时庙俱就毁村之,父老忧之,谋所以重建之者口。沫足胝经,岁款始集,鸠工历材,数阅月工矣。桥工坚实,纳水而顺其流廑者,徒者如履,康庄焉。庙亦整饬,村之子弟,得集学于斯村之。村得议事于斯,不惟神之所安,亦人之所安也。世方多故,语破坏则和者多语,建设则应者。乃村之父老,尚能束群力,集众资以成,此不易成之举。其人概足多矣,深望后之有居斯村,利于家忠于国,和于人敬于神长,保此淳朴之风,于不敝又。须念前事之不易,使此庙、此桥与村水传于世,岂非盛事也哉。

经理监修 王 修 王振芳 石秀泉 关锡恒

白广明 陈 环 白庆山 闫泉铭

会末人等 王树棠 齐庭柏 赵振声 康永吉

王树屏 高际云 陈启先 赵 臣

吉林省长 王树翰 撰

初学校长 刘东汉 敬

工 人 刘进

中华民国十六年丁卯嘉月清明吉日

“王家大院”的主人王树翰

大洼村东面的小东沟屯虽然不大,但也是一个有上百年历史的的村落,在村里的路南有一个院落,当地上了年纪的老人管它叫“王家大院”。这座“王家大院”是一座典型的东北式的四合院,该院落坐北朝南,王氏家族自清代嘉庆末年开始世居于此,到了民国年间,王树翰出任奉天财政厅长、吉林省代省长、东北边防司令部秘书厅厅长等职,先后在奉天城的大南街和商埠地购买和建造了官邸,九一八后,王树翰留居天津,并于1955年病逝于天津寓所。在此期间王氏族人多数已经从大洼村外迁各地。

解放初搞土改时王家大院的房屋被分给了几户农民居住,从1962年起,因年久失修,老屋先后被农户翻建、改建,现在能看见两座使用原来的建筑材料改建的房子,一座是原来的门房改建的,一座是院里正房改建的,在村里的路旁偶尔还能看见一些原来的拴马桩和石构件等,另外在村子的南北都曾有一些老坟,有叫吴老爷坟、王家坟等等,这些都证明了这座小山村人文历史的厚重。

为便于读者了解王树翰及王氏家族的历史,特将王氏后人所写族谱记节选登于后:

洼村王树翰族谱记(节选)

洼村王氏祖为余先祖。嘉庆末,曾祖担之,流徙辽东熊岳。居无何,曾祖殁,先祖茕然。迁次盛京负郭洼村,躬耕业店,诚善立业,子孙繁衍,迄今后裔四百逾矣。居东莱西疆,南粤北满与国外者皆有之。滞洼村者几希。

初吾族祖塋于洼村东隅,东沟南里许,早逝先辈多瘞此,余总角时,偶至之。白山余脉,长岭连亘,迤逦至此而止焉。苍松蓊翠,野草芊蔚,荒榛齐膺,长蒿蔽径,摩娑乃入。鸱鸮嘎然惊飞,欻然一悚。东坡墟莽中有数塚,依稀可辨,不知谁何?先君告余曰:尔大伯、三伯、二哥也。‘文革’上令元日刨祖坟,村人忔然而动,墓遂皆平。堂兄树屏榇柏质,厚未朽。为队做凳几之属,竟有为面板者。一村老瞲然骇异曰;“造孽!谁之?”喋者谑曰:“二老爷献阳宅再献阴宅,‘文革’立新功耶。恐亦最后奉献耳”。丁亥春,余为祖刻碑,赴团山过之,旧塋依在,苍松屡刈犹存。只是坟垗万接,野埰满丘也。

吾族新塋移至洼村北山,地呈两山夹一岗之势,人称吉垗。省长出资,植松数千,建房三楹。綦贫者居焉,有宅地可耕,免租。稍司茔地可尔。村初闯关东者多由是起家。墓稍大,周砖砌,拱形。墓前有碑,磉方可祀。先祖、二伯、先君、大堂兄葬于岗之阳。几十年后老树参天,秾郁葱葱,野花馨艳,珍菇满山,俨然村之一景耳。后逢兵乱,松斫碑亡,过眼成墟,回首是梦也。今多垦为田。‘文革’之岁,墓遭夷毁,因墓墙坚,棺尚存焉。年逢清明,坟渐填起。堂兄树人、伯侄锡鸿等葬于北坡。近,梓里挤葬者渐多矣。洼村与祖茔今用谷歌乐世均可见焉。

省长者,堂兄树翰也,号维宙。人称沈北第一高草。少聪颖善学,才思敏捷,识见过人。清光绪末废科举,考入吏部学治馆。出馆踏入仕途,奉天巡抚赵尔巽荐其为滨江道尹未赴任。旋被张作霖邀为幕僚。仕至吉林省长,张学良秘书长。当属为族贡献、为祖争光之最者,尔辈楷模。西历一九五五年故,葬于东北义园(西静园)忠四十一列十位,其同僚故知张作相也瘞于此。余丁亥过之,无视桃园墓垗,但窥乱蒨荒墟满园耳。

冢兄树铭,号冷庵,吾族二秀之一。少入私熟,再入奉天学堂,卒业后仍砥志苦学。碑、传文深得省长赏识。性内向,敏于事而慎于言。曾历职北满官银号,本溪煤铁公司,终任三河知县。三十七岁殁于官廨。葬于东北义园忠列。九十年代余初瞻冢兄墓,墓碑、雕栏糜焉。塸体坍塌,棺榇外露矣,不禁怆然。丁亥再谒,祗一骨匣耳。余增花篮,贴一笺云:“尔乃先君得意郎,十年励敩离沈阳。三河县任匆匆去,乱世孤魂锁窨堂。”世浪沉浮,人寰沧桑,盖如斯夫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