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饵重于调目是什么状态?

用户9331653775230


双饵重于调目,除了不能钓浮,也就是两个饵不能同时离底,其它任何状态都有可能。既然说到双饵重于调目,那说明已经在意饵重对于调钓的影响,但调钓还需要考虑钩重及调钓目差两个因素,饵重、饵重与调钓目差结合,才是调钓程序的全部内容,单一的饵重说明不了问题。下面我就列举可能存在的情况,说一说,为什么可以有不同的状态。

举个例子

假如调5目,双饵加起来6目,这时双饵大于调目,如果一个钩重也是3目,那钓小于5目,上饵悬浮,下饵不同程度触底;钓大于5目小于11目即能达到下饵躺底上饵不同程度触底的状态;钓11目双饵躺底。这个实例当中,增大调目可以实现我更大的调钓目差,更改钩重也会使状态不同。

最灵点取决于什么

既然双饵的重量大于调目,那下饵就不可能离底。但通过钩重与饵重的相对大小不同以及调钓目差不同,能达到的最灵点不同,也就是下饵能趋近悬起的程度不同。还是上面的钩饵搭配,钓小于5目开始,下饵即开始失重,钓目越小失重越明显。如果钓到1目,则下钩饵一半以上的重量由子线承担。钩子与饵团的重量差别越大(钩子大于饵料),调钓目差越大,下饵受底承担的力就更小。

从上面我用具体数值列举出来的可能性就知道,单单双饵重于调目这一个条件,除了钓不了浮,根本决定不了双饵的状态。双饵的状态还取决于钩重以及调钓目差,换一个角度到调漂上,其实也就是浮漂调钓的内容——调钓是要结合钩重与饵重才能完成的。


江钓人狂龙,每一篇作品都是逐字手打,所写内容都是自己多年的垂钓心得与实践经验,觉得回答对你有用可以关注一下狂龙,以后会有更多精彩内容。当然,有不同意见也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我们探讨交流。


江钓人狂龙


首先恭喜一下题主,能提出关于钩重、饵重问题的说明你对调漂的理解又前进了一大步。

鱼饵在水中的状态受调目、钓目、钩重、饵重四个因素的影响。以前刚刚接触台钓的话想必大家都听过调高钓底等于灵,调几钓几等于不灵不钝这些话。不过当你明白上述四个因素对于鱼饵的关系时那你就会发现这些不加前提的结论在很多场合都是错的。

双饵重于调目意味着浮漂的剩余浮力小于饵重,双饵悬空不再可能的范围之内,笔者罗列了三种鱼饵和鱼钩关系。预设条件:调四目。

单钩重大于单饵重

这里假设双饵重等于5目(大于4),单钩重4目。单饵重2.5目,单钩重4目,两者之间的差是1.5目。那么这种组合的情况下只要钓目比调目多出1.5目,即5.5目,那饵料就会处于一饵悬空,一饵彻底躺死的状态。在这个5.5目的基础上往上调漂的话,上饵就会触底,直到彻底躺死(钓目等于双钩重量的时候)。假如往下调漂的话,那么下钩就会开始脱离彻底躺底的情况。由于双饵重量大于调目的关系,即使把剩下的目数全部没入水中下钩依旧有1.5(2.5+4-5)的重量压在底部。

单钩重等于单饵重

单钩重等于单饵重的时候,假设饵、钩都是5目。两者之间的差是0,那么调四目钓四目(调几钓几)情况下鱼饵状态就会处于一饵躺底一饵悬空的。这时向上或者向下调整浮漂的话和上述情况一下,浮漂露出10目即双钩躺死,并且由于饵料比鱼漂剩余浮力大的关系,所以也不会出现下钩离底现象。

单钩重小于单饵重

这里一样假设双饵重量是5目(大于4),单钩重2目。这两者的差现在是0.5目,这种组合情况下钓目比调目少0.5(4-0.5),即3.5目的情况下上饵就会悬空,下饵就会躺底。第三种情况和第一种情况刚刚好相反,钩重的情况下要反钓才能一饵悬空,饵比钩重则调高钓底也可以悬空,这点钓友们注意区分。

这里笔者罗列了三种情况,实际上都离不开一条公式,这里顺带强调下不要过分就追求某种状态,公式只是让你心中有数而已,实际钓鱼还是要看具体情况。


小黑的渔途


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既然讲到了饵重说明你对于钓鱼的浮漂调钓已经有了自己的理解,很多钓友在浮漂调钓中往往都忽略饵重、钩重,纯粹的认为调高钓低就是灵、调低钓高就是钝,完全不考虑钩重、饵重,自然也就不能判断双子线在水下的状态与否,基于不知道饵重、钩重的判断灵或钝,是没有根据也是不正确的判断方式,既然这样那仅知道了双饵的重量能否知道双钩的水下状态呢?能但是这个能必须以钩重不足以影响调目为前提,如果没有这个前提同样会导致不能清楚判断双钩的水下状态,为什么这么讲呢?我们来看看调目从何而来?

调目的由来

浮漂的调目是在悬浮状态下,钩重、线重、八字环、铅皮重等所有浮漂以下重量和浮漂之间的平衡状态下,浮漂所露出水面的目数,这就是为什么讲钩重、饵重会影响双钩在水下的状态,因为调目不仅仅受铅皮重量的影响,同时也受到钩重的影响。

双饵大于调目的水下状态有哪些?

调目确定后我们会通过挂饵找钓目,确定钓目的过程也是称量饵重的过程,但是这是基于双饵的重量小于等于调目,所以当双饵重量大于调目一般会出现两种水下状态,为了能够清楚的解释清楚,我们这里将调目锁定为四目,当然这还是以钩重不足以影响调目为前提。

一钩触底一钩离底

当双饵的重量大于四目且小于等于八目重量且钓目小于四目大于等于零目,则会出现一钩触底一个悬浮的状态,出现这种状态的原因是因为下钩饵重被水底平衡一部分,仅剩下上钩的饵重进行平衡浮漂四目浮力,这个时候单饵重量小于等于四目都是出于悬浮状态。

一钩触底一钩躺底

这种状态下的双饵重量要大于八目时,这个时候单饵重大于调目,即单饵也能将调目四目浮力压下去,这种状态下才能达到一钩触底一钩躺底的状态,往往当浮漂的钓目大于调目时双钩的状态都是这种状态。

但是这种两种状态仅仅是在钩重不影响调目的情况下,当使用空心尾浮漂且鱼钩较小的时候,可以忽略钩重状态通过双饵重也能判断双钩的水下状态,但是如果是细实心尾浮漂则另当别论。

写在最后

浮漂的调钓不是单方面的考虑哪一种影响因素的判断,浮漂的灵和钝取决于你对钩重、饵重、浮漂的理解和掌握,随着温度的逐渐转凉,鱼的开口性会降低,为了能够增加上鱼率我们在浮漂的调钓及双钩的水下判断上更要精准化精确化。


垂钓大咖


您的这个问题很专业,这是一般钓鱼人所想不到的!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这个问题我是从两个方面考虑的!一是,饵在水底的状态。饵的重量大于调目,那就是双饵可以把浮漂拉黑,饵到底以后是平躺底的,这种钓法相对较钝,有利于钓大鱼,滑鱼,不利于钓小鱼轻口鱼。春,夏,秋这三个季节因为鱼的体力好,活性高可以用这种钓法,而进入冬季,气温下降,水温降低,鱼活性低的时候这样钓就行不通了,因为鱼口轻浮漂反应信号迟钝。

二是,饵料自身状态。能够把浮漂拉黑,说明饵料比重很大。这种情况在野钓小杂鱼闹钩严重的情况下使用是不错的选择。因为饵料比重大,下落速度快,可以快速穿越小鱼层,让钩饵迅速到底。给大鱼吃饵留出时间。从而提高中鱼率。它的弊端也很多,比如钓小鲫鱼,饵料比重大,硬,鱼不容易吸入嘴里,或者吸进嘴里又直接吐出来。再有就是钓黑坑老滑鱼口都比较轻,比重大的饵料很难有好的收获。

所以,饵料重量大于调目有优点也有缺点,各有利弊,要根据不同鱼情进行调整。谢谢大家阅读!


寻鱼记


双饵重于调目那两个饵的重量大于浮漂剩余的浮力,肯定要落到水底了,状态根据饵重应该有两种状态,单饵重量大于调目的话会出现左图状态,双饵重量大于调目会出现右图状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