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外醫院3072例患者抗凝門診經驗!依從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明顯提高

2014年11月,阜外醫院開設了一個特殊的門診,即抗凝門診。

抗凝(栓)門診是通過藥師和醫師的合作,對接受抗凝治療患者進行系統、規範、全面的指導與治療,以規範使用抗凝藥物,提高抗凝藥物的有效性、安全性以及依從性的多學科合作形式。

門診的特殊性在於醫師和藥師共同出診:醫師側重問診、處方藥物及開具化驗單;藥師側重患者的用藥指導、關注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及藥物不良反應等。

據阜外醫院藥劑科鄭英麗介紹,時至2019年3月,抗凝門診已管理患者3 072例,接診患者9 260例次。

所管理的患者包括瓣膜病患者1 667例,心房顫動患者1 024例,血栓性疾病患者381例。

其中機械瓣和風溼性二尖瓣狹窄患者全部應用華法林抗凝,有抗凝指徵並接受抗凝治療的房顫患者中,68.16%應用華法林;而在接受抗凝治療的血栓栓塞性疾病患者中,22.05% 應用了利伐沙班。不過達比加群酯和利伐沙班應用的比例逐年增加。

通過回顧既往5年經驗,她指出,門診的設立使得患者用藥的依從性、有效性和安全性大大提高。

以房顫患者管理為例,心房顫動服用華法林患者平均目標範圍內時間的百分比(TTR)>70%,達到了指南對於華法林控制良好的要求(TTR>65%~70%)。

隨訪次數≥ 6 次服用華法林的 171 例心房顫動患者中,國際標準化比值在目標範圍內時間百分比為73.2%。臨床相關非大出血發生率為0.49%,大出血發生率為 0.24%,0.10%患者發生腦梗塞。

鄭英麗指出,抗凝門診藥師的參與,有助於使患者更快獲得穩定的藥物劑量並能及時監測和處理不良事件,並提供更為詳細的用藥指導,提高患者對藥物的理解程度和用藥的依從性,並通過定期隨訪監測,最大程度降低了栓塞和出血併發症的發生率。

此外,藥師還擅長利用精準醫療的手段,通過藥學基因組學和血藥濃度監測的結果協助個體化治療。

來源:鄭英麗, 丁徵, 於歡, 等. 阜外醫院醫師和藥師協作規範化抗凝管理的回顧性分析. 中國循環雜誌, 2019, 34: 951-955. 【全文下載】

歡迎購買《中國循環雜誌》指南增刊和《GAP-CCBC精彩病例薈萃2019》!

《中國循環雜誌》指南專刊,邀請來自國內各相關領域的資深專家,對過去一年近 30 個重要指南進行了詳盡解讀,願能為廣大心血管醫生帶來新知識、新理念、新思維。點擊查看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