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亞馬遜、奈飛、網易是如何度過互聯網泡沫破裂的?

近三週的美股,是一輛瘋狂“過山車”。


先是10天內觸發四次熔斷,慘烈如波音,股價一度蒸發七成;隨後,美聯儲一劑“印鈔機”雞血,美股期指應聲報復式反彈,向上觸發漲停熔斷……


三月第一次美股熔斷時,有媒體問巴菲特看法。巴菲特說,活了89年,這種場面也是第一次遇見。


20年前,亞馬遜、奈飛、網易是如何度過互聯網泡沫破裂的?

近一個月,納指、標普、道瓊斯劇烈波動,上一次美股有如此劇烈的波動,還是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大蕭條時期

對於互聯網行業而言,上一次前所未見的變局,是20年前的互聯網泡沫破裂——大批互聯網初創公司倒閉,少數倖存,能逆襲翻盤的更是鳳毛麟角。


2000年到底發生了什麼?互聯網泡沫是怎麼吹大的,又為什麼破裂了?


覆盤當年的“失敗者”和“倖存者”,我們看到了似曾相識的輪迴故事。


01

泡沫崩盤


90年代中期,信息存儲傳輸成本大幅降低、個人電腦迅速普及,點燃了一股席捲全球的創業熱,也帶來了不少大同小異的互聯網創業故事。


只要懂技術,有點子,拉上投資人聊一個小時,寫在餐巾紙上的商業計劃書就能換來真金白銀。彼時,後綴帶“.COM”公司如眾星捧月,連紐約曼哈頓出車司機,也會侃侃而談哪家互聯網初創的股票值得買。


到了1998年,全球經開始濟發出“逆風”信號。


亞洲金融危機、俄羅債務危機、衝基金長期資本管理公司倒閉等一連串海外負面事件讓美聯儲坐不住了。為了避免美國經濟受到拖累,美聯儲宣佈降息,進一步推高股價。1990年,互聯網公司扎堆的美國“創業板”納斯達克股票市值只有“主板”紐交所的11%;1999年12月,納斯達克股票市值已經漲到了紐交所的80%。


到2000年3月10日,納斯達克經一路高歌猛進至5048.62最高點後,開始逐漸回落,但市場整體還是“抄底”“進場”的樂觀基調。直到4月,情勢急轉直下。2000年4月3日,美國地區法庭宣判,微軟被判反壟斷案敗訴,可能面臨鉅額罰單、甚至肢解拆分的慘重後果。互聯網科技巨頭或將拆分的消息,擊穿了市場最後的心理防線。納斯達克指數創下349.15點的單日最大跌幅,微軟市值一天蒸發790億美元。


20年前,亞馬遜、奈飛、網易是如何度過互聯網泡沫破裂的?

納斯達克指數在2000年3月達到最高點後,開始一路下滑,互聯網泡沫破裂

到10月,相較6個月前的最高點,納斯達克指數已經暴跌了77%。幾個月時間,大量現金流緊張的互聯網初創公司被打回原型,降薪、裁員、破產、倒閉接踵而至。


02

泡沫式“死亡”


一大批熾手可熱的互聯網明星公司,如今只能在互聯網泡沫破裂犄角旮旯的百科資料中,找到活過的痕跡。


有一叫Pets.com的明星初創公司,從出生到死亡,都極具泡沫時代特色。


Pets.com是一家在線寵物商店,商業模式就是在網上賣狗糧、貓砂,創辦不到6個月,就拿到5千萬美元投資。最鼎盛的時期,Pet.com一擲千金,拿下美國超級碗的黃金時段廣告,還出現在紐約梅西百貨一年一度的感恩節大遊行上。


20年前,亞馬遜、奈飛、網易是如何度過互聯網泡沫破裂的?

Pets.com的吉祥物是一隻卡通狗,曾登上美國超級碗

鉅額的市場營銷投入,沒有換來爆發式的銷量增長,而是加速了這家明星公司的死亡進度。20年前,儘管有很多用戶願意為寵物花錢,但貓砂、狗食物罐頭等寵物用品運費高昂,要和線下社區寵物店競爭價格和便利度,Pets.com只能靠免運費、大量補貼折扣換訂單增長,賣一單虧一單,幾乎無法從中獲利。


2002年2月,成立僅僅18個月的Pet.com在互聯網泡沫破裂前成功上市,市值一度高達60億美元。但隨著泡沫破裂,Pets.com在上市9個月後宣佈破產。


實際上,2000年互聯網泡沫破裂前後,有兩種非常典型的市場恐慌情緒:“害怕錯過一切”VS“害怕失去一切”。泡沫破裂前,“害怕錯過一切”的投機狂熱瀰漫著整個市場,大批空有點子、想法太過超前,抑或完全不考慮盈利模式的互聯網公司也收穫了大筆投資。


創業者和投資人懷揣同一個夢想:互聯網是一種革命性力量,只要能佔領市場,實現規模,再談盈利。不過,夢想還有另一種解讀方式:初創互聯網公司拿著PPT講故事,拉到投資後,瘋狂搞擴張,等體量大了,再畫一張新PPT,從天使輪一直走到納斯達克上市。


但實際上,資本並不是傻子,只是抵擋不住“快速變現”的誘惑。比如,美林銀行的一位分析師曾在工作郵件中,和同事吐槽一家叫做“24/7 Media”的互聯網初創公司,說這家公司“像坨屎”,但這並不妨礙美林在當年給了這家公司“買入”評級。


所以,當泡沫破裂之後,資本最先撤離也毫不奇怪。現金流見底,又毫無自造血能力的互聯網“點子流”初創公司,像多米諾骨牌一般倒下。有數據顯示,2000年互聯網泡沫讓全球至少4854 家互聯網公司被併購或者倒閉。


03

活下來的“倖存者”


也不是沒有“倖存者”。極少數初代互聯網“倖存者”,還活得越來越好。


2000年的互聯網泡沫,有三個具有代表性的初代倖存者樣本:亞馬遜、奈飛和網易。


20年前,亞馬遜、奈飛、網易是如何度過互聯網泡沫破裂的?

FAANG美國互聯網科技股五巨頭


從市值上看,當年股價跌破個位數的亞馬遜,IPO、賣身雙雙失敗的奈飛,已成為FAANG(臉書、蘋果、亞馬遜、奈飛、谷歌)一員,市值突破千億美元;當年第一批上市的中概股中,“流血上市”的三大門戶裡頭,網易算是逆襲最成功的中概股,從2001年的2800萬人民幣增長到2019年的592.4億,增長2115倍,目前在互聯網中概股中市值排名第六。


從業務形態看,初代互聯網泡沫倖存者,也統統變了模樣。亞馬遜不再是一家線上書店,奈飛早就砍掉了在線租碟業務,網易也不能用遊戲公司來完全定義。


儘管主業各不相同,20年來,能從成長股變為明星股,經過互聯網泡沫破裂洗禮的初代“倖存者”們的關鍵抉擇,未必完全相同,倒也有些共性之處。


  • 戰略性收縮,力保現金流


1999年,互聯網泡沫達到峰值時,亞馬遜股價破100美元,但到2001年,你能以6美元買到亞馬遜的股票,短短兩年,市值蒸發85%。眼看股價跌到個位數,手中的股票期權一文不值,亞馬遜多位高管紛紛離職。


內外交困下,貝佐斯操刀變革,目標力保現金流。整體戰略上,亞馬遜用“規範管理”取代“擴張優先”,奉行“自律、效率、杜絕浪費”。也是在這個期間,亞馬遜進行了第一次裁員,重新調整管理結構,精簡物流中心,放緩新產品上線。亞馬遜的收縮策略起了效果,2003年開始股價開始呈現緩慢爬升態勢,直到 2007 年底股價終於重返 1999年峰值。


如今的流媒體巨頭奈飛,當年的處境比亞馬遜糟糕百倍


2000年4月,奈飛首次提交招股書,卻趕上微軟反壟斷敗訴,資本對互聯網科技股避之不及。最後,奈飛選擇撤回IPO。和亞馬遜一樣,奈飛當時遇到的最大問題也是現金流緊張。為了在寒冬中活下去,哈斯廷斯一方面大幅削減成本,裁掉三分之一員工,只留盈利部門。


現金流方面,網易倒不太吃緊,算是個特例。2001年,賬面上還有6000多萬美元現金。其中的一大原因在於,2000年開始,網易就開始控制運營成本,不盲目跟風,甚至主動退出了門戶廣告大戰。這種做法的結果是,網易連續幾個季度總運營費都維持在350萬美元左右,這與2000年560萬美元和2001年550萬美元的平均季度運營費相比,降幅超過40%。


  • 頂住華爾街壓力,率先轉型


寒冬下,來自資本的壓力只多不少。


2000年,貝佐斯就沒少嗆聲華爾街。2000年6月,亞馬遜股價57美分跌到33美分。貝佐斯則公開表示,“不在乎股票價格”。他在一次大會上說,“當股票上漲30%的時候,你並沒有感覺到你比過去聰明瞭30%, 因此,股票下跌30%時,你也不應該感覺比過去愚蠢了30%。”


2000年第四季度,亞馬遜虧損超過5億美元,公司負債高達21億美元。華爾街分析師認為,亞馬遜很可能撐不到年底。貝佐斯在致股東信開頭,就調侃了起來:“哎喲,這是資本市場殘酷的一年。”順便引用華爾街金融大師本傑明·格雷厄姆的一句名言“回懟”:“從短期看,股市是投票機器,但從長遠看,股市是稱重機。”


20年前,亞馬遜、奈飛、網易是如何度過互聯網泡沫破裂的?

在2000年致股東信中,貝佐斯寫道,儘管市值下滑80%,但仍對未來充滿信心

當然,真正能扛住資本壓力的,不是嘴仗,而是行動。1999到2002年,貝佐斯在亞馬遜最低迷的時期,做了兩個重要決策:一是,擴大自建倉促中心,實現訂單快速交付;二是,開設第三方商戶平臺增加品類,為用戶提供豐富商品選擇。這兩個基於用戶體驗出發的決定,曾經飽受華爾街詬病,但從長期看,當初那些批評的聲音才是“短視”的。


當年,在資本重壓下奮力轉型的還有網易。三大門戶“流血”上市後,新浪股價一度跌至1.06美元,搜狐跌至60美分,網易上市當天跌破發行價,更是因為股價一度長期低於1美元,被劃為“垃圾股”,曾被停牌,甚至差點被摘牌。


廣告業務營收與每天跌掉的股價相比,簡直杯水車薪。要找到持續的盈利模式,就必須尋找新的出路。在三大門戶當中,網易轉型得最為激進,甚至被華爾街批評“不務正業”。當新浪和搜狐在門戶內容上較量時,丁磊為網易找到了一根“救命稻草”——短信增值業務。2001年1月,網易成為移動夢網第一批合作伙伴,成為第一家推動短信業務的門戶網站。2002年第二季度,短信增值業務為網易帶來1500萬元收入,幫助網易扭虧為盈。


然而,短信業務缺乏技術門檻,隨著玩家增多,市場份額只會越來越小。丁磊再次決定轉型,而這次的目標是具有極高競爭壁壘和技術門檻的自研遊戲。這個決定讓丁磊揹負極大壓力,在當時,免費手遊多如牛毛,自研付費在線遊戲能否成功,是一個未知數。而這次冒險,丁磊又賭對了。隨著自研遊戲《大話西遊》《夢幻西遊》大獲成功,網易又轉身進入下一個時代。


在這個階段,奈飛和資方的關係沒有那麼緊張。有連續創業經驗的哈斯廷斯,說服了原有投資人再次注資1200萬美元,幫助破產邊緣的奈飛度過一劫。再加上彼時DVD終端機越來越受歡迎,影片租賃需求迎來爆發。藉著這股東風,奈飛在2002年重新登錄納斯達克,但值得玩味的是,新的招股書上,奈飛劃去了先前“.COM”的後綴。


  • 要有好運氣


這不是開玩笑。


不得不說,大災大難面前,運氣也是活下來最關鍵的要素之一。


在互聯網泡沫破裂之前,為開拓歐洲市場,亞馬遜聽取了摩根士丹利建議,在2000年2月向海外投資商賣出了6.72億美元的可轉換債券。交易完成後一個月,股市開始崩盤,融資變得異常困難,如果沒有這次緩衝,亞馬遜真有可能在下一年資不抵債。


20年前,亞馬遜、奈飛、網易是如何度過互聯網泡沫破裂的?

奈飛(紅)與百視達(藍)營收對比

對於奈飛和網易而言,最走運的事莫過於“不買之恩”。丁磊曾經回憶,最困難的時候,曾經想賣掉網易,但沒人敢買。把奈飛拒之門外的線下線下影片租賃巨頭百視達轉型遲緩,直到2004年才開始拓展線上業務。到今天奈飛市值超過1500億美元,而百視達卻因抵擋不住互聯網對線下影片租賃業務的衝擊,在2010年宣告正式破產。


當然,有一時的好運氣是偶然,能救命;但20年裡,要是一直能機遇不斷,一定有必然的內生戰力。


2020年3月27日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奧爾基耶娃在電話會議上表示:一場全球性公共衛生危機,可能會演變為席捲全球的經濟衰退。


警報已經拉響。但不知道20年後的今天,面對更加複雜嚴峻的形勢,又有多少玩家做好了準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