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朝廷內為何君子總是鬥不過小人

歷史上朝廷內為何君子總是鬥不過小人


明朝立國之初,明太祖鑑於以往朝代的教訓,嚴格規定宦官和內庭之人不得干政,並掛牌公示。效果如何呢?

這個制度只能說有效,只是在當朝有效。他一死,明成祖就開始啟用並逐漸重用宦官,一直到思宗作為大明的最後一代值守人為止。

事實說明,宦官這個群體的存在,在朝內有土壤,適者生存。

歷覽歷史上有名的大宦官特徵,均是絕頂聰明,智商情商雙高。個個堪稱高明的心理專家,能夠準確不失分寸地把握皇帝的內心情感需求,和一些難以對外人言的苦衷和隱私。

更能恰如其分的安撫皇帝柔弱不安的內心,時時讓皇帝感到自己高尚尊嚴無處不在。這群身邊人成為皇帝精神和生活的依賴、不可須臾離開的朋友知己。

明朝後期的大宦官魏忠賢,就是熹宗朱由校身邊最信賴的人,是唯一。

這個魏忠賢知道自己把持朝政,雖然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狐假虎威,可以生殺隨意或者指鹿為馬,但是他覺得最不放心的是,只要皇帝一句話,照樣可以把他打回原形甚至要他的命。

為了能夠提成自己的安全係數,必須在軍方有自己的門生或者代理人,表面上派去監軍還不夠,還要控制內部首腦,最好和他們結成命運共同體,已達到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境地。

他首先看上了熊廷弼的資歷和人望,於是派出自己的手下視察去投石問路。如果熊廷弼言聽計從,並且行賄派去的手下人,那就有和其結成統一戰線的希望,結果希望落空,熊廷弼正道直行,不買他的賬,得罪了他,在熊廷弼第二次被啟用不久,在一次戰爭失敗後和王化貞一起被送進大牢,這次其實根本沒有熊廷弼的責任,熊廷弼是百分百的冤枉。

關了幾年都沒有殺,魏忠賢不放心,怕東山再起,於是在僖宗面前說他兒子不服要謀反,熹宗才下決心殺了他。

拉攏熊廷弼不成,接著拉攏熊廷弼的後任孫承宗,孫承宗無論人望、地位和軍事才能均不輸熊廷弼。

孫承宗(1563年-1638年),字稚繩,號愷陽,河北保定人,明末軍事家、教育家、學者和詩人,明末的文壇領袖 。

孫承宗曾為明熹宗朱由校的老師,歷任兵部尚書、遼東督師、士東閣大學士等。在明朝邊防形勢危機的情況下,孫承宗赴任薊遼督師,修築關寧錦防線,收復失地,選拔培養了如馬世龍、袁崇煥等一批將領。同時修築城池,安置難民,逼迫努爾哈赤後退七百餘里,功勳卓著。

而此時魏忠賢意欲擴張權利,見到孫承宗功勞非常高,想要攀附,於是派劉應坤向孫承宗表明自己的意思。

但孫承宗見到劉應坤之後與他一句話也不說,魏忠賢因此記恨孫承宗。魏忠賢迫害朝中大臣,將楊漣、趙南星、高攀龍等驅逐出京,孫承宗正在巡視薊州一帶,想到上反駁奏書皇上未必會親自看到,於是就想打算以賀壽為由請求入朝面奏,藉機彈劾魏忠賢。

歷史上朝廷內為何君子總是鬥不過小人


消息傳到了魏忠賢那裡,說孫承宗打算以清君側為由殺掉魏忠賢,魏忠賢於是跑到皇帝朱由校床前,哭著求情,顧秉謙也說沒有聖旨私自離開防守的地方,不合法度。於是朱由校連夜召見兵部尚書,派三人騎快馬阻止孫承宗。魏忠賢又假傳聖旨給九門的宦官,若孫承宗到了齊化門,就將他綁了。孫承宗到達通州後,接到朱由校的旨意,只好返回遼東。魏忠賢又讓黨羽李蕃、崔呈秀、徐大化上書詆譭孫承宗。

魏忠賢在熹宗面前反覆陳說孫承宗兵權太重,將有異圖,這正是皇帝最擔心的事。孫承宗氣憤至極屢次上書奏陳,皇帝根本看不到他的上奏,大半束諸高閣,一腔熱血,無處發揮,孫承宗於是無奈請求罷官。

歷史上朝廷內為何君子總是鬥不過小人


熹宗皇帝是非常信任他的曾經老師孫承宗,即使這樣他仍然鬥不過宦官魏忠賢。原因是他不在皇帝身邊,他的聲音皇帝聽不到,魏忠賢日夕陪伴皇帝,皇帝能夠的得到的信息都要經過魏忠賢篩選才能送達皇帝面前,這就難免造成皇帝判斷失誤、偏聽偏信。

歷史學家一般都是把朝政混亂的責任推給宦官,其實宦官沒有皇帝的放手信任和授權,就是一個跑腿的僕人。

宦官能代表皇帝處理政務、軍務,大都代表的是皇帝的意圖,一個政權傾亡的最終承擔責任的應當是皇帝,宦官只是一個皇帝的工具而已。對孫承宗魏忠賢拉攏不成,被排斥罷官回家。

在崇禎十一年(1638年),清軍大舉進攻,十一月,進攻高陽。

高陽縣位於河北省保定東部,京、津、石、保、滄五個城市的黃金腹地,交通便利,四通八達。戰國時為燕之高陽邑。就是孫承宗的故鄉。

賦閒在家的孫承宗率全城軍民守城,城破被擒,自縊而死。

歷史上朝廷內為何君子總是鬥不過小人


他的五個兒子,六個孫子,兩個侄子,八個侄孫戰死,孫家百餘人遇難,孫承宗時年七十六歲。朱由檢聞訊後哀傷悲嘆,命有關官員從優撫卹。

明末另外兩位大將熊廷弼和袁崇煥的死和他不同,此兩位是皇帝下令處死。他們的死因背後多少都有宦官推動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