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決獄,漢武帝三大重臣恩怨傳奇,誰是笑到最後的勝利者?

蓋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故馬或奔踶而致千里,士或有負俗之累而立功名。夫泛駕之馬,跅弛之士,亦在御之而已。其令州郡察吏民有茂材異等可為將相及使絕國者。

——《求茂才異等詔》

當建元初年,劉徹剛剛即位的時候,就頒了這樣一道聖旨,要求地方官員為自己選拔人才。不幸的是,他的計劃遭到了祖母竇太后的狙擊。引得他的兩個重要助手趙綰和王臧被殺。這讓劉徹消沉了一段時間。但是由這次“選秀”活動引發的重要作用仍在繼續。

春秋決獄,漢武帝三大重臣恩怨傳奇,誰是笑到最後的勝利者?

孔門七十二弟子為儒家日後強大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在長長的人才名單中,有一個人特別打眼,那就是董仲舒

董仲舒,廣川人,時年三十九歲,正是一個男人最年富力強的時候。其實他在漢景帝時已經成為了“博士”,專門講授《公羊春秋》,而《公羊春秋》正是儒家內部最強大的一個派系。以創始人姓“公羊”而得名,歷代專心研讀《春秋》。這一派相信,孔子在編訂春秋時,把自己把歷史的感悟和見解用“皮裡陽秋”的方法寫在了書裡。這樣通過學習《春秋》就可以瞭解孔子留下的治國之道。

當然這是有道理的。可是太鑽牛角尖就變成了穿鑿附會,生搬硬套。也就是那句話:“你比作者想得多。”也就是“夾帶私貨”。其實這也是政治鬥爭裡的常用手法。但董仲舒卻是個真搞學問的。在入京之前,他已經門生眾多,威望極高。而在與劉徹應對時,董仲舒提出的《天人三策》大大受劉徹重視。

民間傳說稱董仲舒就是董永的兒子,也就是玉皇大帝的外孫。這個說法當然有些不經,但也並非全無根據。以董仲舒對歷史的影響,當得起。

春秋決獄,漢武帝三大重臣恩怨傳奇,誰是笑到最後的勝利者?

《天仙配》其實就是《牛郎織女》的升級版,故事發生時代是西漢

很少有人注意到,與董仲舒同時被推舉入京的,還有位儒生,他就是公孫弘

公孫弘比董仲舒還大二十一歲,時年已經六十歲了,滿頭白髮。他也是公羊門下弟子,但論門內關係,還得喊董仲舒一聲“師叔”。因為公孫弘本來是個小吏,少年時不幸丟了工作,不得已去養豬。到了四十歲才開始學習儒學。可想而知也只是勉強能混口飯吃。但公孫弘熬了二十年,多少還是讓人感覺他懂點東西。於是才被地方舉薦上來。

相對董仲舒,公孫弘並不受重視,遇到其他儒學大師都不敢用正眼看人家。不過呢,劉徹由於剛被奶奶給收拾了。因此也不敢將這些人才用在關鍵崗位上。於是就把董仲舒放在哥哥江都王劉非那裡當國相,已經算是重用。而公孫弘撈了個外交職位。但不久以後出使匈奴回來覆命時,彙報工作捅了漏子,讓劉徹認為他沒有才能免了他官。公孫弘不得不迴歸鄉里。

按理說這對師叔侄的人生軌跡會就此別過。可是天意難料。

春秋決獄,漢武帝三大重臣恩怨傳奇,誰是笑到最後的勝利者?

西漢前期皇族譜系(橫屏觀看)

應該說董仲舒同志在劉非那兒的日子過得還是很愜意的,除了不能發揮大作用以外。劉非知道他是大學者,非常尊敬他。可須知,儒生們是把個人命運與國家命運聯繫在一起的。如果沒當上重要領導,哪怕董大師工作輕鬆,一週只上三天班,每天只幹四小時,平時吃喝玩樂樣樣有,工資又開得高,周圍同事又和氣,依然是“懷才不遇”。

當然,這都是要比較的。特別是在一些董仲舒的學生,如呂步舒等人都在中央政府擔任要職後,作為老師的董仲舒還在諸侯王的手下當差,就太讓人過意不去了。

其實劉徹不是不想用董仲舒,但關鍵還是當時實權還在奶奶手裡。等竇太皇太后不怎麼管事了。一時還沒有合適的職位來給這位大學者。於是等了等,可是這一等,禍事來了。原來董仲舒實在太有閒了,就寫了部書,叫《災異之記》。內容就是研究歷代災難。

他所以要寫這部作品就是為了證明自己在《天人三策》中提出的天人感應觀點。當信仰到達一個程度後都會走上宗教化的路,儒家學說也不例外。按儒教的觀點,世界上可能沒有所謂神,但有真正的真理。當世界符合這真理時就會良性運作,祥瑞自天而降。反之,則各種被稱為“妖祥”的災禍頻發,用來警醒世人。

春秋決獄,漢武帝三大重臣恩怨傳奇,誰是笑到最後的勝利者?

董仲舒在學術上可謂承前啟後的一代大師,但在政治上並不成功。這和孔子也很象。

你可以說這是一種迷信,但也有其好的一面,那就是讓君主不要肆意妄為,必須對世界懷有一種敬畏的心,才能趨吉去兇。這也是儒家內部對於他們“三綱五常”思想核心打的補丁。因為光是單純的“君臣父子”,就會使一方失去對另一方的約束,因而走向歧途。

可以理解,從孔子開創的儒家之路到此時已經走到了一個關鍵路口。由於自己在儒門中的地位,董仲舒不能不寫這本書。

可就在這書將要完成的當口上,長安城出了幾件事,那就是劉邦的長陵和高廟都失火了。當然這與遠在千里之外的江都國的董仲舒沒啥直接的關係。可沒幾天,他的《災異之記》就不翼而飛了,然後就出現在了劉徹的書桌上。

拿來這本書的人叫“主父偃”,是劉徹的新寵臣。他是元光初年來到了長安,以才學好不容易得到了劉徹的賞視。現在劉徹看著他拿來這書,越看越火大,最後一拍桌子,庭議!

所謂“庭議”就是現場會議。一大群儒臣忽然被從家裡找出來,不明就理,裡面有好幾個董仲舒的弟子,比如呂步舒。然後劉徹黑著臉把那篇沒作者署名的《災異之記》在他們中傳看。結果呂步舒他們一看,這不是迷信嘛?說什麼宗廟失火是因為君王失德?對應剛剛發生的失火事件,這完全是別有用心地惡意誹謗我們這個偉大的時代,誹謗我們英明正確的皇帝!於是紛紛說:這是毒草,作者寫這樣的文章就是犯罪!

春秋決獄,漢武帝三大重臣恩怨傳奇,誰是笑到最後的勝利者?

因為《推恩令》,主父偃被很多人認為是能臣,但在《史記》中他的面目要複雜得多

劉徹“呵呵”冷笑了幾聲,然後宣佈這就是董仲舒的作品,這一幫學生才如夢初醒,但已經晚了。他們的老師馬上被從江都國相的位子上被捋了下來,然後投入了死牢。

你要說這個叫“主父偃”的傢伙為什麼這樣做?這是因為這人心理本來就有問題。他出身其實是個縱橫家,碌碌無為地混了大半輩子,看到這儒學大盛的局面想改換門庭。結果在求學過程中被儒生們賞了很多白眼,於是早想報復。董仲舒作為儒門領袖,自然不幸成為了他復仇之箭的靶子。

那劉徹是什麼心理呢?他就想作為皇帝,應該至高無上。就算天在上,他也能捅個窟窿。而《災異之記》就是想管管這樣的極權膨脹行為,告訴皇帝,哪怕你再強大,世間依然有制約你的東西。當然,這種東西在現代已經被人們用分權或者監督體制所實現。可惜董仲舒沒有接觸到這個。他只能用最原始的方式,也就是神權來制約皇帝。這自然就產生了衝突。

眼看儒學大師就要人頭落地。好在劉徹還不是那種真正的暴君,等了一陣子,氣消了就把董仲舒給放了出來。不過活罪難饒,讓他回鄉當教書先生去了。

主父偃由是更得劉徹信任,因此一路飛黃騰達,當年就提升了四次。這時,他又給劉徹提出了一個重要的意見以解決藩國問題。

雖然漢朝經漢高祖、漢景帝兩位帝王大力整治,但藩國這種政權形式還是保留下來了的。每一個藩國有自己的管理班子和軍隊,和春秋戰國時的諸侯國相去也不太遠。

春秋決獄,漢武帝三大重臣恩怨傳奇,誰是笑到最後的勝利者?

周代標準繼承權模式(請橫屏觀看)

劉徹很敏銳地發現了這種制度對中央政府的威脅。雖然藩王們一時緊密地團結在中央周圍,但幾代之後呢?誰也說不清楚,沒淮會再來一次“七國之亂”。

主父偃就在這關鍵時刻提出了《推恩令》的主張。他的方法很簡單,那就是讓諸侯王的子嗣們雨露均霑。只要老爸是王爺,那麼所有兒子都有繼承權。

這方案一出,普天下諸侯王的大兒子氣得臉色發青。按以前的體制,這些家產多半會是他一人獨吞的。這下可好,被拆散發放了。

不能不說這是個極有用的損招,非爭奪過家產的人不能想出。事實上先秦自周以來,一般的繼承方案就是大兒子通吃,其他兒子降級。雖然這樣不太公平,但可以保證家業的完整,藩國勢力不減。但在推恩令頒佈後,看起來是公平了,老大無法全吞家產。但整個家業就被拆散了。也就是說,例如王爺有三個兒子。在《推恩令》發佈前,老大可以得到百分之九十的家業,兩個弟弟只能分百分之十。可頒佈《推恩令》後,三人則大致各得三分之一。這樣原來的百分之九十就沒了。

你說這主意諸侯王們會同意嗎?當然會,手心是肉,手背也是肉。再加上“逆境成才”的雞湯一灌,除非真想造反的,他還能說什麼?反正真要出事也是在他閉眼之後。而諸侯國的嫡長子,也就是老大,可能是唯一會反對這制度的,但弟弟們擁護啊。須知兄弟情誼也是古人的德行重要指標之一。如果維護了古代的繼承法,反而失了“德行”,那就得不償失了。而非嫡長子們肯定全力擁護了,這是政府支持合理維權啊!

春秋決獄,漢武帝三大重臣恩怨傳奇,誰是笑到最後的勝利者?

《推恩令》頒佈後的繼承權模式(橫屏觀看)。

於是藩王問題被完美解決,劉徹更倚重主父偃了。

主父偃趁熱打鐵,又提出個方略,就是把各大豪族移民到劉徹的茂陵邑中。這有兩方面的意義,一方面能夠使這個重要的長安衛星城充實起來,另一方面也是對這些地方勢力的整治。這方案也被劉徹採納了。於是震動天下。

然後主父偃又清除腐敗,揭發了燕王劉定國的嚴重問題。劉定國被迫自殺。結果諸侯王看見主父偃就有點心虛。

於是這段時間主父偃可以說是紅得發紫。每個人都想拉與他的關係。這下半生不得志的主父偃可得意起來了,仗著得寵,收受了很多賄賂,有人實在看不過眼,勸他收斂。可這位也是得意就忘形的主,轉頭就說了一句:“大丈夫生不五鼎食,死就五鼎烹!”把別人懟得說不出話來。

其實這句和幾百年後東晉權臣恆溫的那句:“大丈夫不能流芳百世,亦當遺臭萬年。”是一個意思。但主父偃得意得太早了,他根本沒注意到自己身邊的危機。

首先,他陷害董仲舒,得罪了儒生,也就是思想界。再次,他制定推恩令,得罪了藩王們,也就是貴族。最後,他遷民茂陵,又得罪了地方上的豪強,也就是百姓。從上到下他能得罪的人都得罪完了。

可以說,主父偃的實際位置有如立於春冰之上,早就危險萬分。可他還沒注意到,或者說注意到了,不想也無法改變。

春秋決獄,漢武帝三大重臣恩怨傳奇,誰是笑到最後的勝利者?

主父偃不是傻瓜,他之前就投靠了衛青,但他的性格最終害了自己

而在二年前,老儒生公孫弘再一次被舉薦上京。這次其實他不想來的,可有時運氣來了擋都擋不住。任誰也沒想到,公孫弘居然時來運轉了。本來做為一個已辭退小官,年齡也大了,沒有誰理會他。可是劉徹居然態度180度大轉彎,一下子對公孫弘青眼有加,使對方一下子坐上了命運的快車道,就此飛黃騰達。

公孫弘先是當上博士,再出使西南夷,這次他圓滿完成了任務,然後升為左內史,治理京畿有功,接著成為了御史大夫,這可以說是漢朝最顯赫的職位之一。

這件事讓大部份人都感覺不可思議。因為公孫弘這人學問不高,辦事能力也不強,而且人品也不見得多高尚。早有老朋友說他虛偽。有個例子就是他對待同門師叔董仲舒。

當公孫弘在仕途上高奏凱歌時。董仲舒已經重新當教師當了十年。劉徹感覺他吸取了教訓,也想起復他,可是安排個什麼位子好呢?公孫弘出了個主意,就是讓老董去膠西國那裡當國相。

這個主意被公認為惡毒之極,是公孫弘嫉妒老董的表現。因為膠西王劉端也是劉徹的哥哥,他比江都王劉非更為兇殘、蠻橫,完全是個變態。之前膠西國的歷代國相都死於非命。讓董仲舒過去無異羊入虎口。可公孫弘對劉徹說,以劉端的德行,只有董仲舒才能教導好他。劉徹採納了公孫弘的建議。

應該說老董還是有兩把刷子。劉端對他也不算很差。不過可能是黑暗面看多了,老董老是感覺不安全,四年後又辭官回家,再也不幹了。這樣,公孫弘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春秋決獄,漢武帝三大重臣恩怨傳奇,誰是笑到最後的勝利者?

其實公平地講,主父偃讓董仲舒去劉端那裡未必是害他,因為劉徹身邊未必比劉端安全

可是為什麼劉徹對他如此看重呢?司馬遷說是因為他長得好看。當然這是太史公強行解釋。要光看長相的話,老儒生也不是一夜間變成這樣的,又何以到這時才時來運轉?

公孫弘和劉徹是完全不同的人,一個潦倒半生,一個少年天才,何以這次一見如故?

有解釋是公孫弘善於奉承,從不在劉徹面前提不同意見。不過他這種察言觀色的水平和主父偃之流相比只能說是小兒科。公孫弘不是沒有反對過劉徹,比如他在元朔初年就築朔方城問題和主父偃就有過一次交手。公孫弘反對主父偃的築城計劃。皇帝的心思和最後的結果無需多說。可為何公孫弘還是這樣備受信任?

恐怕最好的解釋還是“互補”。因為劉徹生為帝胄、長於深宮,對基層的很多事其實相當不瞭解。而大半生在社會最低層上打滾的公孫弘卻正好對這些有深刻的感悟。而兩人對於世事的基礎看法卻有很多天然的契合點。這樣居然湊出了一對黃金組合。非劉徹無人能重用公孫弘,而非公孫弘無人能夠提供讓劉徹計劃落地的方案。就算兩者的觀點偶有牴觸,但卻都能夠說服對方。如此就真是君臣龍虎風雲會了。

比如對於著名遊俠郭解的案子。對方是關中大俠,但早已不涉江湖中事。有人因為他的緣故殺了人,但經過察明,郭解對這事不知情,應該釋放。

可是公孫弘不同意,他認為,《春秋》上有條原則,就是“誅首惡”。郭解雖然不知情,但他卻是這事的源頭,所以他就是有罪的,應該被處死。

這種判斷是否有罪的方式就叫“春秋決獄”,劉徹同意了公孫弘的意見,於是郭解被滿門抄斬。這事在我們看來是很不講道理的事,不過也應該認識到,劉徹的本意就是要打擊豪強,郭解之死雖然殘酷,可正合他意。

春秋決獄,漢武帝三大重臣恩怨傳奇,誰是笑到最後的勝利者?

郭解的死標誌著遊俠時代的結束,從此春秋開始的俠客傳統只生活在故事裡。

而且我們不能把這個問題歸咎於整個儒家思想。事實上,《春秋》在法律上的應用究其本意,主要是用在沒有現成法律可引的案件上。郭解本來就是無罪的,不適合於這種審判方式,公孫弘其實是曲解了《春秋》。但是他卻為皇帝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那就是可以利用《春秋》理直氣壯地凌駕於法律之上。所以劉徹如此信任公孫弘。

當公孫弘崛起的時候,主父偃出了麻煩事。原來劉徹把他派到齊王那裡去當丞相。這時的齊王還是劉邦長庶子劉肥的後人劉次昌。

所以劉徹把這項任務交給了主父偃,這是因為歷代漢帝對齊王都不是太放心。因為那兒的經濟實力太強了,一不留神就要出亂子。雖在治下,神經卻已經緊繃到如同異國的地步。

主父偃本身也是齊國人,所以這次也是衣錦還鄉。可回鄉後他居然找來所有的親戚朋友,召待他們吃了一頓好的,然後拿出五百兩黃金對大家說:“開始我窮的時候,兄弟們不給我衣食,賓客們不進我的內宅門。現在我去齊國當丞相了,你們中有的去長安來接我。現在我就和大家絕交了,

(拿了這筆錢就走),不要再進我的家門!”

這就把親朋好友都得罪完了。當然,主父偃才不在乎呢。因為他不負聖望,很快就查出了劉次昌的問題,而且是特別嚴重。原來他居然亂搞男女關係。對象還是自己的親姐姐!

這事一揭發,劉次昌惶惶不可終日,終於自殺了。齊國也被劉徹順利成章收回了中央,後來封給了自己心愛的二兒子劉閎。

春秋決獄,漢武帝三大重臣恩怨傳奇,誰是笑到最後的勝利者?

劉次昌是個荒唐的王爺,以至於劉肥一脈齊王至他而絕

他這死不要緊,主父偃可以說還有功,卻驚動了另一個叫“劉彭祖”的藩王。

劉彭祖是趙王,他的品行不比其他王爺更好,所以害怕主父偃也找他麻煩。而且他調查主父偃的背景,發現一個讓自己後背發涼的秘密。原來主父偃早年找工作,正是順次經過齊、燕、趙三個國家,都沒得到好臉色。這樣下去,明顯自己就會成為主父偃的下一個獵物。

劉彭祖不想死,他要反擊,於是就找主父偃的黑材料。結果很快就找出了對方的把柄。於是劉彭祖就參了主父偃一本,說他“私受賄賂,逼死齊王”!

主父偃怎肯承認?雙方各持一詞,爭執不下。劉徹本來也想保著寵臣。但慢慢的,隨著調查深入,主父偃的問題越來越多地暴露出來,甚至揭露出他本想把女兒嫁給齊王,結果對方拒絕了才怒而告狀。這讓劉徹開始舉棋不定了。

就在這時,公孫弘下了關鍵的一手。他再次舉起了《春秋》的大旗,指出主父偃就是首惡,首惡必須死!

春秋決獄,漢武帝三大重臣恩怨傳奇,誰是笑到最後的勝利者?

劉彭祖算不上好人,他最後攻擊主父偃也是為了自保


劉徹接受了公孫弘的主張,主父偃被滿門抄斬。事實上,但凡智商正常的人,聽到主父偃“五鼎烹”的說辭後都會脊背發涼。雖然在齊王問題上,主父偃的確死得有點冤枉。但這人太可怕了,如果不把他幹掉,日後多半又是一個權臣。而《春秋》中就有不少權臣故事,所謂“弒君三十六”。劉徹應該不會陌生。

終於,公孫弘成了勝利者。他最後居然當上了丞相,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儒生丞相,也是漢朝第一個先當丞相再封侯的人。

那麼董仲舒呢?他辭官回鄉後,就專心教書,有閒時著書立說,寫出了一本《春秋繁露》,成為儒家神學的基礎。尤其終漢一世,影響巨大。

劉徹也多次召他出來,但老董打死也不答應。最後劉徹只好由著他,只是有時來找他諮詢意見,成了一個高級顧問。

在元狩二年,年事已高的公孫弘死於任上。而董仲舒又活了十多年,在太初元年去世,這時的劉徹也五十二歲了。不過這樣的結局也許是最好的。因為終劉徹一朝,大臣犯事而被滿門抄斬的實在是太多。董、公孫兩人已經是異數。

說起董仲舒、主父偃、公孫弘這三個人的故事,似乎最倒黴的是主父偃。但董仲舒終不得志,公孫弘最終死於任上,未嘗不是悲劇。當然,肯定也有人喜歡主父偃的快意恩仇,董仲舒的專心學術,公孫弘的老來得志。其實人生的悲劇或者喜劇都只是一時,而對於整個漫長的人生,可能這些都只是過眼煙雲。事實上那些痛惜主父偃被殺,感嘆董仲舒不遇的人也不過是借古諷今,他們只掇取了這些人一生中讓自己比較有感覺的一段以反覆品味。事實上人生的各個階段,不同的人都可以總結出不同的教訓。沒有絕對的正確和錯誤。

春秋決獄,漢武帝三大重臣恩怨傳奇,誰是笑到最後的勝利者?

《春秋繁露》在漢儒中很重要,但後世能看懂的不多。

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三人合力教出了劉徹這個光芒萬丈的學生,真正夯實了中國“大一統”帝國的基礎。而這種理念上承秦皇,下啟唐宗宋祖,成為了中國以後歷史的主流。

——————————————————————————————

專欄文章《漢武帝的長安城》即將完本,品浩蕩長安,看大漢風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