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揮部裡的“智慧大腦”

指揮部裡的“智慧大腦”

戰疫者名片

“身為黨員,責無旁貸!身為醫生,必須挺身而出!身為湖北人,更不能袖手旁觀!”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漢暴發後,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內科部副主任、主任醫師江華三遞請戰書,終如所願馳援武漢,根據安排在廣東省支援湖北醫療隊前方指揮部擔任醫療信息組組長。

雖然沒到臨床一線,但一個月多來,江華以自己的醫學專業知識和堅強鬥志在另一個戰場證明了自己的擔當和忠誠。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伍仞 通訊員陳平、周密

三次請戰 馳援家鄉

在到武漢之前,江華在廣州堅守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第一線。

武漢暴發新冠肺炎疫情以來,根據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黨委工作部署,江華作為內科部總支負責人,主要承擔起疫情防控的制度設計及人員調配、管理的責任。

然而江華最希望的,還是能馳援武漢一線:“身為黨員,責無旁貸!身為醫生,必須挺身而出!身為湖北人,更不能袖手旁觀!”疫情暴發後,身為湖北人的他三次遞送“請戰書”,終於在2月21日奔赴武漢,來到疫情防控最前線。

從除夕夜首批“白衣天使”出征,廣東省先後派出18批次1903人馳援武漢。為切實加強醫療隊組織隊伍管理,廣東省援助湖北武漢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醫療隊指揮部第一時間應運成立,統籌協調廣東省援助湖北醫療隊各項工作,彙總報送工作信息等。由於指揮部成立初期較為匆忙,人手不足,加上缺少臨床醫學背景專業人才,與各醫療隊聯絡員對接不暢,每日難以及時報送統計數據和工作信息。因此,指揮部決定抽調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江華等三名醫護人員來指揮部工作,由江華擔任醫療信息組組長。

利用大數據提供研判

作為一位臨床主任醫師、醫學博士、血液科學科帶頭人,江華來到武漢前線準備大幹一場,當得知自己被派到廣東醫療隊武漢指揮部、負責醫療信息統計報送時,他“傻眼”了。但他知道,這看似與他治病救人的願望迥然有異,其實同樣任務艱鉅、意義重大。

江華來到指揮部不久,就發現各醫療隊在報送醫療數據方面的問題:沒有明確統一的信息報送標準,數據蒐集盲目,多頭管理。江華設計了一個簡潔明晰的統計表格,既能做到跟以前數據進行對比,又能減輕聯絡員工作負擔。這一舉措收到明顯成效,短短几天,每晚12時前指揮部多半能簽發工作日報。

江華來到武漢之前,廣東陸續派出了10多批次醫療隊奔赴武漢,但究竟要派多少人、多少支隊伍,前線指揮部有必要為後方提供決策參考。江華通過對疫情數據進行大數據分析,對當前武漢疫情的發展和廣東醫療隊救治工作給出了較為準確的研判。

江華在戰地日記裡這樣寫道:“每一個人,都在各自崗位上,兢兢業業地辛苦付出,沒有怨言,沒有喊累!毫無別樣地展示出他們內心的善良、對社會的責任和對生命的敬畏。每一個人都像一個機器上的部件,哪怕是不起眼的螺絲釘,但都盡心盡力地發揮自己的能力和作用,保證了疫情防控戰的有序和持續向好!真正體現了‘釘子精神’,我就是這樣一顆平凡的螺絲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