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瀾滄:荒坡種植芭蕉芋 綠了荒山又富民

眼下,正是芭蕉芋收穫的季節,在瀾滄縣勐朗鎮看馬山村芭蕉芋收購點,村民們正在忙碌地分揀、稱重芭蕉芋,呈現出一派豐收的景象。

雲南瀾滄:荒坡種植芭蕉芋 綠了荒山又富民


雲南瀾滄:荒坡種植芭蕉芋 綠了荒山又富民

芭蕉芋適應性廣,種植技術簡單,管理粗放,投入不高,可在高中低海拔大面積推廣種植,是一種綠色、生態的山地農業。華能資金產業扶貧項目與瀾滄湘坤農業開發有限公司達成協議,通過“黨組織+村級農民專業合作社+公司+貧困戶”模式運作進行產業扶持。合作發展種植芭蕉芋 335戶,計劃5年內種植芭蕉芋 2450畝,投資 242.9 萬元。公司負責人表示,公司免費提供種子、技術支持指導,按照500元每噸的市場價格定價收購,對於產量高於4噸每畝的農戶實行100元每畝的獎勵政策,按目前老百姓的種植情況來看預計產生1500元每畝的經濟效益。

雲南瀾滄:荒坡種植芭蕉芋 綠了荒山又富民

對種植條件不成熟的農戶,在5年內,農戶種植條件成熟後並願意種植芭蕉芋的,由村民小組脫貧發展委員會統一向村級農民專業合作社提出申請,經村級農民專業合作社審核通過,企業對農戶進行產業扶持到戶。

勐朗鎮看馬山村下六隊村民小組村民李阿偉原先家裡就有20畝的茶地,如今又種上了10畝的芭蕉芋,光芭蕉芋的收入就有有15000元,他表示現在政策越來越好了,脫貧沒問題。

雲南瀾滄:荒坡種植芭蕉芋 綠了荒山又富民

2020年公司在擴大種植規模的同時,10月份將建設完成加工基地,配套建設一條澱粉加工生產線,還計劃今後建設一條粉條加工生產線,形成“種植+深加工+產品”的農業產業鏈,為芭蕉芋產業提質增效。

靠山不能僅僅吃山,還要養山護山。勐朗鎮結合保生態、防返貧,在鞏固傳統農業產業同時,積極引進企業,帶動整村經濟發展,把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統一起來,真正實現了綠色生態、協調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