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未成灰:扒扒《錦繡未央》背後的故事

近幾年,古裝大女主戲頻頻上演,比如《陸貞傳奇》和《錦繡未央》。劇中女主命途多舛,但憑藉主角光環不但成功活到最後,還收穫權力與愛情,惹得一眾少男少女心思盪漾,恨不得重生在女主那個時代。

其實,“陸貞”和“李未央”在歷史上都是有原型的。今天我們先來講講“李未央”。

《錦繡未央》是根據秦簡的小說改編而成,年代設定為我國南北朝的北魏初期。劇中“李未央”原是北涼公主心兒,因父王被誣陷造反導致國破家亡,逃亡途中結識李尚書遺落民間的女兒——也就是真正的李未央,她因為掩護心兒被殺。於是心兒公主化名李未央回到尚書府,在仇家和當朝皇子皇孫之間周旋,歷經磨難,終於報仇,併成為後來登基為帝的拓跋浚的皇后。

青史未成灰:扒扒《錦繡未央》背後的故事

《錦繡未央》劇照

雖然是架空歷史小說創作的電視劇,但裡面許多人物都有原型。李未央的原型是北魏著名的女政治家馮太皇太后(即文明太后)。劇中皇帝是中國歷史上威名赫赫的北魏太武帝拓跋燾,而皇子南安王拓跋餘、皇孫高陽王拓跋浚,甚至皇帝身邊的近侍宗愛在歷史上都是很出名的人物。

公元386年,道武帝拓跋珪改國號為“魏”,史稱“北魏”。太武帝拓跋燾是明元帝拓跋嗣的嫡子,道武帝拓跋珪的孫子,他繼位後,攻滅胡夏、鎮壓蓋吳、北破柔然、南擊劉宋,最終於439年統一北方,是中國歷史上的一代雄主。

青史未成灰:扒扒《錦繡未央》背後的故事

有一次,拓跋燾外出打獵,帶了一批太監,因獲罪進宮的宗愛也在其中,他把一切安排地妥妥帖帖,恰到好處。拓跋燾看他反應敏捷,做事周到,是個不可多得的奴才,於是提拔到自己身邊。宗愛施展渾身解數,把皇上的每個毛孔都伺候得舒舒服服。拓跋燾一離開他,就覺得全身不爽。最奴才做到如此地步,這個宗愛可是不簡單。後來拓跋燾升他為中常侍,當真成了皇上的心腹。到了正平元年(451年)正月,太武帝拓跋燾在長江邊上舉行盛大集會,頒賞朝中群臣,同時封宗愛為秦郡公,備受寵信。

後來太武帝北征,任太子拓跋晃為監國。宗愛仗著在皇上面前說得上話,不但自己言行不檢點,而且還對太子多加干預,又與太子部屬有仇隙。宗愛怕日後太子登基對己不利,於是與東宮勢力展開權力鬥爭,誣陷太子及其手下人意圖造反。太武帝下令整肅太子府,且誅殺了許多太子近臣,太子拓跋晃因此積憂成疾而死。

後來,太武帝慢慢知道拓跋晃並沒有做不法的事情,因此感到非常後悔。 宗愛害怕自己事發而受到誅戮,於是就圖謀叛逆,先下手為強,於北魏正平二年(452年)三月弒太武帝。太武帝死後,百官欲立太武帝第三子東平王拓跋翰為帝,但宗愛與拓跋翰關係不好,假借皇后之命,將拓跋翰殺掉,又將擁立拓跋翰的大臣們誅殺,然後立吳王拓跋餘(《錦繡未央》中的南安王)為帝,宗愛自為大司馬、大將軍、太師,總督中外軍事,封馮翊王,大權在握。宗愛隨意召喚公卿大臣,專權跋扈,一日比一日厲害,朝廷內外都畏懼他。拓跋餘深為不安,懷疑宗愛將要作亂,就想謀劃削奪他的大權,宗愛知道後非常憤怒。

永平二年(452年)十月初一日,宗愛利用拓跋餘祭祀宗廟的機會,派小黃門賈周等人在夜晚殺死拓跋餘。

短短數月,宗愛連殺兩位皇帝,引起朝野震動。

青史未成灰:扒扒《錦繡未央》背後的故事

北魏宦官 宗愛


不久之後,大臣和禁軍一起迎皇孫拓跋濬(《錦繡未央》中的高陽王拓跋浚)入宮即位。宗愛及其黨從被處斬,夷滅三族。宗愛也是中國歷史上唯一弒殺兩位皇帝的宦官。

這一年,拓跋濬才12歲,而李未央的原型、後來的文明太后才10歲。

文明太后姓馮,是北燕(劇中為北涼)末代皇帝馮弘的孫女。北燕被滅後,北燕皇族進入北魏為官,後來小馮的父親馮朗因受一樁大案株連被太武帝下令誅殺。小馮並沒有像《錦繡未央》所描述的那樣誤打誤撞進了李尚書府,而是因為年幼又是女孩,按例被沒入宮中,成了婢女。幸運的是,9歲的小馮在宮中得到了姑母馮昭儀的多方照應。同時,小馮還遇到她了生命中的另一位貴人——當時太子拓跋晃的長子拓跋濬的乳母常氏。於是9歲的小馮就與11歲的皇長孫拓跋濬有了一段青梅竹馬、兩小無猜的故事,二人感情非常好。

文成帝拓跋濬登基不久,就選了小馮為貴人。這一年,小馮只有11歲。

文成帝推行和平外交政策,息兵養民,減少高壓手段,實行懷柔統治,安撫遠近內外民眾,民心得以安定下來。

興安二年(453年),為進一步緩和社會矛盾,文成帝下令建造雲岡石窟。其中的曇曜五窟是開鑿最早,氣魄最宏大的窟群。其規模宏偉,雕飾瑰麗,技法熟練,象徵著從道武帝拓跋珪至文成帝拓跋濬的五位皇帝,為雲岡藝術之精華。雲岡石窟是中國佛教藝術第一個巔峰時期的經典傑作,與敦煌莫高窟、洛陽龍門石窟和麥積山石窟並稱為中國四大石窟藝術寶庫。

太安二年(456年)正月,14歲的小馮成了中宮皇后。

文成帝的施政風格給馮後留下了深刻印象,二人的感情也與日俱增。貴為皇后的馮後,深深地理解文成帝為國操勞的艱辛,盡力為他排解各種煩悶與不快,特別在生活上給他以溫存體貼。在馮後身邊,文成帝彷彿忘卻了朝廷上大臣的爭鬥,忘記了柔然、劉宋於南北的威脅。總之,馮後與文成帝的後宮生活是美滿和諧的。

但好景不長。公元465年,26歲的拓跋濬因病去世,馮後痛不欲生,終日以淚洗面。三日後,按照舊俗,需焚燒拓跋濬生前的御衣器物,朝中百官和後宮嬪妃一起哀悼。悲哀不已的馮後突然撲向熊熊大火,周圍侍衛急忙從烈火中救出馮後。

青史未成灰:扒扒《錦繡未央》背後的故事

北魏文成帝 拓跋濬劇照

拓跋濬病逝後,年僅12歲的拓跋弘即位。馮後被尊為太后,她主持平定“乙渾之亂”,表現出果敢善斷的政治才幹。接著,她再露鋒芒,宣佈由自己臨朝稱制,掌控朝政大權。馮太后這次臨朝聽政,前後僅有十八個月的時間。她憑藉多年宮中生活的閱歷和非凡的膽識,穩定了北魏動盪的政局。皇興元年(公元467年)八月,北魏獻文帝拓跋弘長子拓跋宏出生後,馮太后還政於獻文帝,親自撫養孫兒,拓跋宏即後來主持從平城遷都到洛陽的北魏孝文帝。

馮太后的故事還沒有完,後面更加精彩。

年輕的馮太后不耐守寡的孤寂與冷清,很注意那些美貌男子,多選來做伴。獻文帝繼位後,認為這是淫亂後宮,於是找機會殺掉了一個馮太后的男寵,同時重用提拔雖有才能而馮太后不喜之人,以結成自己的心腹,因此母子生隙。再加上獻文帝本人雖聰睿夙成,剛毅有斷,並自年少時就已處政得當,舉朝稱善,但生性喜好佛、道之學,常常與朝中士大夫和僧人一起高談玄理,因此給人一種淡薄富貴、厭倦國政、不以天下事為重的印象。於是皇興五年(471年)八月,在馮太后的壓力下,獻文帝只得禪位給不滿5歲的太子拓跋宏,自己做了太上皇,這一年,獻文帝才18歲。五年之後,獻文帝死於平城永安殿,時人多言為馮太后殺害。

青史未成灰:扒扒《錦繡未央》背後的故事

北魏文明太后

馮太后被尊為太皇太后,二度臨朝聽政,成為北魏的政治核心。此時的馮太后,已年過而立,無論才識、氣度還是政治經驗,都更加成熟。馮太后選拔才幹之士,任以要職,委為心腹,培養了一大批政治上的得力幫手和股肱之臣。馮太后還對宦官大加委任。但是,在她臨朝聽政的時期,並沒有發生宦官專權的現象。這是因為馮太后雖然利用宦官居中用事,但對其行為作了嚴格的限制。馮太后運用高超的政治智慧和鋼鐵般的手腕,縱橫捭闔,排除干擾,推行了官員俸祿、鈞天制度和三長制度,對北魏的政治、經濟和風俗習慣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

馮太后在進行全面改革的實踐中,並沒有把孝文帝排斥在外,相反,她倒是儘可能讓他參與,以使孝文帝得到鍛鍊。正是由於馮太后的悉心培養,孝文帝才真正成熟起來,而且能夠繼承馮太后的改革事業,把“太和改制”推向高潮,這恰恰也是馮太后作為一位傑出政治家的成功之處。

太和十四年(490年)九月,49歲的馮太皇太后死於平城皇宮的太和殿,諡號文明太皇太后,一代傳奇終於謝幕。

雖然古代在很長時間內都是男權社會,但在文明太后的激勵下,不斷有奇女子登上歷史舞臺,比如北宋的章獻太后、武則天、孝莊太后、慈禧太后等,她們或多或少地留下了自己的千古風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