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古代要評選環保大使……『明月幾時有』

2020年,一場疫情來勢洶洶,讓人們恍然大悟,原來人類自以為征服了自然,卻終究在大自然的還擊下幾乎毫無還手之力。我們不得不重新審視人與自然的邊界,思考生命的意義,尊重地球生存原始的規則,進一步思考如何對待水源、對待糧食、對待動植物、對待自然。

但其實,作為最古老的農耕民族,中國古人對待自然向來充滿敬畏,講究“天人合一”,如果古代要評環保大使的話,參賽的人可不少。

如果古代要評選環保大使……『明月幾時有』

第一個報名參評的一定是陶淵明。這位選手的一生,總結一下就是:辛苦當上小官吏,發現只能做小弟。折腰為了五斗米,不如回家去種地。雖然人家辛辛苦苦種的豆子長得比野草還稀,但人家追求的可不是幾斤豆子,而是要用自己的行為藝術告訴世人,農業才是國之根基,農村才是心靈家園。不過要選代表作,可能有點難,畢竟他一生的詩文中寫農村那些事兒的實在是太多了!剛回村的時候,他寫“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宅基地上蓋房子的時候,他寫“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早起下地幹活的時候,他寫“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蔬菜熟了,他給朋友寫信炫耀:“園蔬有餘滋,舊谷猶儲今”;新來了一塊田,他迫不及待地發了個朋友圈:“桑麻日已長,我土日已廣”……既然選不出,乾脆就直接選他的鄉土作品集《歸園田居》中的第一首吧:

歸園田居(其一)

陶淵明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

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

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

榆柳蔭後簷,桃李羅堂前。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

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戶庭無塵雜,虛室有餘閒。

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

如果古代要評選環保大使……『明月幾時有』

聽說陶淵明參選,同時期的另一位大才子當即表示不服,他就是二號選手謝靈運。謝靈運表示,陶淵明那種小文青,自己往村裡一躲圖清淨去了,根本沒有盡到向公眾宣揚環保理念的責任嘛。要論貢獻,謝靈運作為中國文學史上山水詩派的開創者,帶火了接下來一千多年的旅遊業,讓無數文人墨客爭相為祖國山水打call,可謂在環保事業上居功甚偉了。謝靈運不僅是山水派鼻祖,甚至可以被奉為驢友的祖師爺了,他不喜歡現成的旅遊景點,反而經常選擇一些奇險、陡峻的山峰作為目的地。為了方便登山探險,他還發明瞭一種木製帶釘的登山鞋,上山取掉前掌的齒釘,下山取掉後掌的齒釘,這樣上山下山既省力又穩當,這就是後來藉著小迷弟李白的一句廣告語“腳著謝公屐,身登青雲梯”而聞名天下的“謝公屐”。你們品品謝公的“旅遊詩”:

明月照積雪,朔風勁且哀。

——《歲暮》

野曠沙岸淨,天高秋月明。

——《初去郡》

密林含餘清,遠峰隱半規。

——《遊南亭》

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

——《登池上樓》

春晚綠野秀,巖高白雲屯。

——《入彭蠡湖口》

如果古代要評選環保大使……『明月幾時有』

有青山綠水,有鳥語花香,有清風明月,有浮雲白雪……讀了這些詩句,誰還能不愛這大自然的美景,誰還能忍心破壞環境呢?

要說這兩位選手都還是兼職做環保,那麼第三位選手可真是專心搞綠化了。你們可能不會知道,“江州司馬”白居易其實是個“種樹狂魔”。他的詩歌中有大量的花木知識,比如在《寓意詩五首》中,白居易就描寫了樟樹的成長規律以及樹木防火等知識:

寓意詩五首

白居易

豫樟生深山,七年而後知。

挺高二百尺,本末皆十圍。

天子建明堂,此材獨中規。

匠人執斤墨,採度將有期。

孟冬草木枯,烈火燎山陂。

疾風吹猛焰,從根燒到枝。

養材三十年,方成棟樑姿。

一朝為灰燼,柯葉無孑遺。

後來他被貶到江州,更是開啟了瘋狂種樹模式。他在廬山的香爐峰、遺愛寺之間的一塊窪地建了一個“草堂”自住,不僅在屋前屋後栽杉樹,種柳樹,還種上了大片的杜鵑花和荷花,寫下了很多寄情於花草樹木的詩歌。

江州剛住熟了,他又“調動”做了忠州刺史,古忠州位於今天的四川,白居易在這裡可謂“人生地不熟”。他發現這裡有不少山一片荒蕪,於是略帶嫌棄地寫下“巴俗不愛花,竟春人不來”的句子,然後就又開始發揮起了自己的園丁才能。這次不僅自己種,他還帶領百姓一起種樹栽花,把城東的一片坡地改造成了“東坡園林”,不僅美化了城市環境,還有不小的經濟價值。為了培育樹苗,白居易總是不辭辛苦親自前去管理,“每日領童僕,荷鋤仍決渠,劃土壅其本,引渠灌其枯”,最後終於有了“百果參雜種,千枝次第開”的喜悅。甚至,他還種樹種出了執政的哲理:“云何救根株,勸農均賦租。云何茂枝葉,省事寬刑書。”這種好官,簡直就是唐代的楊善洲啊!

終於,白居易時來運轉,到了杭州這個好地方做官,誰想他依然不忘種樹,組織修築了錢塘門至武林門的長堤,時稱“白公堤”,堤上植柳樹和碧桃,形成“桃紅柳綠”的美麗景緻。後來這條白公堤損毀了,但人們依然念念不忘這位“老市長”的功德,於是就記住了“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蔭裡白沙堤”這句詩,將錯就錯把早就存在了的白沙堤叫做“白堤”。

沒過多久,白居易又調任蘇州刺史,這回他又種起了檜樹,人稱“白公檜”,僅一年時間就成果頗豐,城市綠化工作成績斐然,以至於如今蘇州還為他修建了白公碑和白公園林。

如果古代要評選環保大使……『明月幾時有』

既然古人在環保方面都這麼賣力,那麼新時代的我們,又能為環保做些什麼呢?今天就是你為環保出一份力的好機會:


地球一小時

地球一小時,又名“關燈一小時”,在每年3月的最後一個星期六的20:30——21:30關滅不必要的電源,來表達對氣候變化的關注。該活動首次從2007年悉尼市的標誌性熄燈開始,延續至今,已成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全民環保活動。目的在於用具有儀式感的熄燈動作,激發公眾對環境保護的責任感,讓保護地球生態的意識超越一小時,讓地球回到能看到耀眼星星、純淨月光的時刻。

因此,它歷年的主題活動,從關注氣候變化、關注藍天,到號召公眾做出環保改變,均希望全社會能夠踐行可持續生活和發展的方式,讓地球生生不息。

中國的地球一小時

2009年,“地球一小時”正式走進中國,給全國公民打造了一個表達環保熱情和行動希望的平臺,給全國公民一個綠色的節日。當年,鳥巢、水立方就以熄燈的方式迎接了地球一小時。

2010年,全國30多個城市官方參與“地球一小時”,2000多個企業在線註冊。

2011年,地球一小時開始超越一小時,環保意識更加深入人心。

之後的每一年,我國都會針對不同的環境問題設定不同的主題,讓公民積極參與其中。

2020年,地球一小時以“保護生物多樣性,為地球發聲”為主題,意在促使公眾更加重視對自然生態環境的保護。


今晚,不妨來一起加入“地球一小時”行動,給地球放個假,也還自己一份寧靜。在春日的夜晚,品讀今日分享的詩詞,感受人與自然的交融。試想,這將是怎樣美好的時刻呢?

如果古代要評選環保大使……『明月幾時有』

<code>來源 | 我們的太空(ID:ourspace0424)

作者 | 靳舒馨、宋穎

編輯 | 麻雨潔

郵箱 | [email protected]/<code>


分享到:


相關文章: